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新石器和夏商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朱光耀 朱诚 +2 位作者 凌善金 王吉怀 杨晓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6-352,共7页
安徽省新石器早期遗址有淮北的小山口和江南的沟汀,该时期淮河流域的聚落多于长江流域。新石器中期,考古发掘的野生动物骨骼和孢粉分析表明聚落周围是一个河湖密布、森林草原并存的生态环境。新石器晚期,古人已能分辨土壤的优劣并很可... 安徽省新石器早期遗址有淮北的小山口和江南的沟汀,该时期淮河流域的聚落多于长江流域。新石器中期,考古发掘的野生动物骨骼和孢粉分析表明聚落周围是一个河湖密布、森林草原并存的生态环境。新石器晚期,古人已能分辨土壤的优劣并很可能会利用环境条件改善土壤的不良特性;蒙城尉迟寺遗址的剖面分析表明,环境只是古聚落分布和数量变化的基础因素,生产力的因素也在起作用,因为长时间的持续降温和夏初的大洪水侵袭。夏商周时期全省聚落总数增加,但淮北平原因为长时间的持续降温和夏初的大洪水侵袭,聚落大规模缩减。皖中和皖南的丘陵山地地貌使那里所受洪灾较轻,灾后这些地区因热量条件好使聚落迅速发展起来。新聚落大多建在利于农业生产、能躲避洪水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新石器和夏商周遗址 时空分布 人地关系
下载PDF
夏商周时期的动植物资源及森林、草场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修松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102-110,共9页
本文运用文献、考古和古文字资料分析认为:“三代”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为亘古以来的森林、草场所覆盖。即使在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除了国都及其四郊外,农田也只是分布在一处处地势稍高且沿水流分布的居民点周围,仍处于林莽包围... 本文运用文献、考古和古文字资料分析认为:“三代”时期,我国绝大多数地区仍为亘古以来的森林、草场所覆盖。即使在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除了国都及其四郊外,农田也只是分布在一处处地势稍高且沿水流分布的居民点周围,仍处于林莽包围之中。夏商时黄河流域有成群的大象、犀牛及圣水牛、貘之类的热带动物出没,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从而弥补了农业生产的不足,给人们生活罩上了特有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时期 中国 动物资源 森林 草场 植物资源
下载PDF
对夏商周时期生态环境问题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继刚 《鄱阳湖学刊》 2011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在三代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差异的。总的说来,西周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春秋以后,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三代时期生态保护思想的根源肇始于人们对森林动物和植物的自然崇拜。周代开始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生态... 在三代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是有差异的。总的说来,西周以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春秋以后,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三代时期生态保护思想的根源肇始于人们对森林动物和植物的自然崇拜。周代开始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有些国家还将"四时之禁"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时期 生态环境保护 图腾崇拜 自然禁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