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dazolam in rabbits terminates dysrhythmias caused by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ropivacaine 被引量:1
1
作者 Yao-min ZHU Zu-yi YUAN +2 位作者 Hui WU Dan-dan ZHOU Gui-xia JI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8期668-676,共9页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ropivacaine may act with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o produce cardiotoxicity.Eigh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 The curr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ropivacaine may act with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 to produce cardiotoxicity.Eighty New Zealand rabbi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randomly.In Group 1,20 rabbits received 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cv) saline,and then received icv ropivacaine 30 min later.In Group 2,20 rabbits received icv ropivacaine.Whenever dysrhythmias continued for more than 5 min,0.1 ml saline was administered into the left cerebral ventricle.Ten minutes later,0.1 ml midazolam was given into the left lateral ventricle.In Group 3,20 rabbits received icv ropivacaine,and once the dysrhythmias developed,the inspired isoflurane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from 0.75% to 1.50%.In Group 4,20 animals received an intravenous (iv) phenylephrine infusion until dysrhythmias occurred.In Group 1,the rabbits did not develop dysrhythmias in response to icv saline,whereas dysrhythmias did develop in these animals after icv ropivacaine.In Group 2,icv saline had no effect on the dysrhythmias;however,icv midazolam terminated cardiac dysrhythmias.In Group 3,an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inspired isoflurane had no effect on dysrhythmias.In Group 4,icv midazolam had no effect on dysrhythmias in response to iv phenylephrine.Ropivacaine administered directly into the CNS is capable of producing cardiac dysrhythmias;midazolam terminated dysrhythmias presumably by potentiation of γ-aminobutyric acid (GABA) receptor activity.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ropivacaine produces some of its cardiotoxicity not only by the direct cardiotoxicity of the drug,but also by the CNS effects of ropivaca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PIVACAINE CARDIOTOXICITY 室的脑髓的液体 中央神经系统(CNS ) dysrhythmiaS MIDAZOLAM
原文传递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赵健 吴一龙 +2 位作者 王远东 陈永东 杨学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9期565-566,共2页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期间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 ,并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对 2 0 0 0年 6月~ 2 0 0 3年 6月期间的肺癌手术患者进行调查 ,并对术后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术后余肺预计值FEV1<1L、术中低血压持续超过 10分钟、年龄超过 6 5岁和新辅助化疗是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结论 对于高龄、术前化疗及术后余肺预计值FEV1<1L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术中保持麻醉平稳、选择合适的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术后并发症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前庭刺激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志强 裴静琛 +2 位作者 孙若亮 常磊 张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状态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记录了25名转椅Coriolis刺激、28名冷热刺激下飞行员的胃电图。结果53名被试者在刺激过程中胃电发生了明显的节律紊乱,表现为胃动过速百分率增高(P<0.05);在Co...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状态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记录了25名转椅Coriolis刺激、28名冷热刺激下飞行员的胃电图。结果53名被试者在刺激过程中胃电发生了明显的节律紊乱,表现为胃动过速百分率增高(P<0.05);在Coriolis刺激中,重度症状组的主频由正常的2.40~3.70周/min(cpm)上升到3.70~10.00cpm的范围内,且随着症状加重而上升明显、持续时间愈长的趋势。结论主频可成为评价运动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图 运动病 节律紊乱 前庭刺激 航空 航天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空腹胃动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爱国 王哲 尹玉芬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发生率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体表胃电图观察 58例肝硬化患者和 2 2例健康人空腹胃肌电活动情况 ,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振幅 ( AP)、平均过零频率 ( FZ)、中心频率 ( FC)、主频 ( FP)以及频谱形态...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发生率及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 :运用体表胃电图观察 58例肝硬化患者和 2 2例健康人空腹胃肌电活动情况 ,观察指标包括平均振幅 ( AP)、平均过零频率 ( FZ)、中心频率 ( FC)、主频 ( FP)以及频谱形态。结果 :肝硬化患者胃电节律紊乱率明显高于健康组 ,其中 FZ分别为 38%和 50 % ;FP分别为 57%和 50 % ;Child- Pugh A组胃窦电节律紊乱率在 FP、FZ分别为 4 0 %和 2 0 % ;Child- Pugh B组分别为 61%和 32 % ;而 Child- Pugh C组则 10 0 %有胃窦节律异常。结论 :肝硬化患者电节律紊乱率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电图 胃电节律紊乱 胃动力障碍
下载PDF
生长抑素及P物质在胃电节律失常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黄茂涛 王振华 +2 位作者 余宁 雷佩琪 向永聪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1-252,共2页
探讨生长抑素(SS)和P物质(SP)在大鼠胃电节律失常中的作用。利用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测量胃窦肌间神经丛中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S-IR)神经和P物质免疫反应(SP-IR)神经的含量。分别记录注射SS类似物善得定(... 探讨生长抑素(SS)和P物质(SP)在大鼠胃电节律失常中的作用。利用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测量胃窦肌间神经丛中生长抑素免疫反应(SS-IR)神经和P物质免疫反应(SP-IR)神经的含量。分别记录注射SS类似物善得定(奥曲肽,Oct)和SP后的胃电活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SS-IR神经含量明显增多,而 SP-IR神经含量明显减少( P<0. 05)。注射Oct后出现胃电节律失常,注射SP后胃电节律无明显变化,只是快波(fast wave)的发放明显增多。表明胃窦肌间神经丛中SP-IR神经与SP-IR神经的比例失调可能是胃电节律失常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节律失常 生长抑素 P物质 消化不良 功能性
下载PDF
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6
6
作者 钟代曲 蒋晓江 +3 位作者 马国重 郎莹 刘雅贞 李训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9期37-40,共4页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三科收治的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光照疗法在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三科收治的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共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光照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7d,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多导睡眠监测及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AIS各因子中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时间、主观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白天情绪、白天思睡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导睡眠监测显示,治疗后观察组Ⅲ期睡眠比例上升(P<0.05),Ⅱ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对照组Ⅲ期睡眠及快动眼期睡眠比例下降(P<0.05),Ⅱ期睡眠比例上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结论光照疗法可调节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节律系统,使机体内在节律系统与外在生物节律趋向一致,为治疗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疗法 轮班作业致睡眠障碍 睡眠节律障碍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参数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燕京 金瑞 董培玲 《北京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体表胃电图参数与消化道相关症状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2例,其中A级为18例;B级为24例;C级为20例。同时选择2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胃电图检测记录包括空腹及进食试餐后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DF)、主功率(DP)... 目的探讨体表胃电图参数与消化道相关症状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肝硬化患者62例,其中A级为18例;B级为24例;C级为20例。同时选择2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胃电图检测记录包括空腹及进食试餐后不同慢波节律的百分比、主频(DF)、主功率(DP)、餐后/餐前功率比(PR)几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LSD)。结果①健康组、肝硬化组DF分别为3.0±0.21cpm、2.8±0.23cpm;DP分别为46.35±5.19dB、43.71±3.47dB;N%分别为49.23±12.71%、36.27±8.99%;PR分别为1.16±0.11、1.09±0.06。肝硬化组DF、DP、N%、PR平均值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②肝硬化3组中N%分别为(41.08±5.96)%、(34.99±11.65)%、(33.48±5.59)%;Child-Pugh分级A级与B级、C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R分别为1.12±0.02、1.09±0.04、1.05±0.07。Child-Pugh分级A、B、C三组中C级与A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肝硬化组较对照组相比其DF、N%、PR明显下降,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②Child-Pugh分级A、B、C级三组N%、PR依次降低,证明肝脏的损害越重,其胃电异常改变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胃电图 胃动力 胃电节律紊乱
下载PDF
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晶京 王振华 +1 位作者 罗元辉 房殿春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158-1159,共2页
目的 研究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 ,计算机采集并分析正常和模型大鼠胃电信号 ;肌间神经丛铺片 ,Kamovsky Root′s直接法显示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 ,并经图像分析定量 ;放免法测定正常及模... 目的 研究乙酰胆碱对大鼠胃电节律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胃电节律失常模型 ,计算机采集并分析正常和模型大鼠胃电信号 ;肌间神经丛铺片 ,Kamovsky Root′s直接法显示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 ,并经图像分析定量 ;放免法测定正常及模型组大鼠胃平滑肌组织中cAMP含量。结果 模型组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分布面密度 (15 .2 1%± 5 .6 0 % )明显低于正常组 (2 4 .88%± 8.0 8% ) ,P <0 .0 1,而cAMP含量 (5 10 .4 9± 2 6 9.6 8)FM/mg明显高于正常组 (2 76 .6 5± 12 5 .97)FM/mg ,P <0 .0 1;胃慢波异常节律指数 (ARI) (18.0 1%± 11.0 8% )、频率变异系数 (CV) (36 .0 1%± 8.6 6 % )明显高于正常组 ,分别为 (4 .12 %±3.77% ) ,(2 1.5 5 %± 3.98% ) ,P <0 .0 1;且胆碱能神经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负相关 (r=- 0 .90 9,P<0 .0 1与r =- 0 .6 4 2 ,P <0 .0 5 ) ,而cAMP含量与慢波异常节律指数和频率变异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 (r=0 .90 2 ,P <0 .0 1与r=0 .733,P <0 .0 5 )。结论 模型组大鼠胃电节律失常与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减少、cAMP增多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 环腺苷酸 胃电节律失常 大鼠
下载PDF
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伟锋 张慧 +1 位作者 欧阳守 卢春敬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486-2491,共6页
目的:观察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以胰高血糖素造模的新西兰白兔胃节律紊乱模型采用外周注射5-HT、胃起步点起搏,电刺激室旁核和中缝大核(P7)的方法,四导胃浆膜电信号同步记录,分析胃体、及胃窦... 目的:观察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对以胰高血糖素造模的新西兰白兔胃节律紊乱模型采用外周注射5-HT、胃起步点起搏,电刺激室旁核和中缝大核(P7)的方法,四导胃浆膜电信号同步记录,分析胃体、及胃窦部胃电信号的平均频率,相位差,负相位比率,波形对应率,幅度等指标,考察5-HT及电刺激对胃节律紊乱模型新西兰白兔胃电活动的影响.结果:(1)胰高血糖素外周注射,胃体2频率加快(4.29±0.60→4.56±0.59,P=0.05),胃窦频率减慢(4.54±0.51→4.27±0.44,P=0.013),胃节律紊乱模型建立成功;(2)胃节律紊乱模型外周注射500μg5-HT后频率均加快(胃体1:4.06±0.45→4.25±0.37,P=0.031;胃体3:4.32±0.51→4.58±0.36,P=0.041;胃窦:4.54±0.47→4.73±0.44,P=0.017),波形对应率变好(胃体3:0.78±0.13→0.83±0.10,P=0.030);(3)胃节律紊乱模型胃起搏后频率均加快,胃体3(4.27±0.53→4.52±0.47,P=0.022);(4)胃节律紊乱模型室旁核电刺激能进一步减慢频率,胃体3(4.47±0.44→4.14±0.46,P=0.046)、胃窦(4.05±0.54→3.69±0.55,P=0.039)差异显著,胃窦负相位比率升高(0.32±0.19→0.40±0.19,P=0.046).单纯室旁核电刺激抑制胃电,进一步证实中枢存在"下行性抑制系统";(5)胃节律紊乱模型P7电刺激后胃窦频率减慢(4.31±0.44→3.86±0.47,P=0.012).结论:外周注射胰高血糖素后,胃节律紊乱模型建立成功.外周注射5-HT500μg或胃起步点起搏后节律趋向正常,浆膜胃电波形转好;室旁核和P7电刺激则进一步减慢胃电频率,可能是下行性抑制系统在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节律紊乱 五羟色胺 电刺激 浆膜胃电 活动 新西兰白兔
下载PDF
氮能神经递质和胆碱能神经递质对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龙庆林 王振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 探讨氮能和胆碱能神经递质对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 4组 :正常对照组、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以及白芍组记录胃电后行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染色 ;药物组观察不同药物对胃电节律影响。结果  (1)与正常大... 目的 探讨氮能和胆碱能神经递质对大鼠胃电节律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 4组 :正常对照组、胃电节律失常模型组以及白芍组记录胃电后行肌间神经丛胆碱能和氮能神经染色 ;药物组观察不同药物对胃电节律影响。结果  (1)与正常大鼠相比 ,模型组大鼠胃窦肌间神经丛胆碱能神经减少、氮能神经增加 ,胃电节律失常增多 ;经白芍治疗后 ,胆碱能神经和氮能神经均恢复正常 ,胃电节律失常明显好转。 (2 )硝普钠和大剂量阿托品、氯化氨甲酰胆碱 (CCH)、左型精氨酸甲酯 (L NAME)可引起明显的胃电节律失常 ;CCH和硝普钠合用时胃电节律失常较单用硝普钠或新斯的明时好转。结论 一氧化氮和乙酰胆碱在调节胃电节律时存在精细的平衡 ,当失平衡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节律失常 一氧化氮 乙酰胆碱
下载PDF
脉氧下降率和心率波动率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勇 王颖 +3 位作者 陈勋 林蔚 张凯 丁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3期4185-4190,4195,共7页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 背景心律失常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然而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疾病本身严重程度并不完全一致。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发现脉氧下降率(ODR)是OSAHS患者发生高血压的独立预测因素,推测呼吸暂停事件相关的ODR和心率波动率(HRFR)可能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目的探讨ODR及HRFR与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性,ODR及HRFR对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2021年1—6月对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呼吸障碍专病门诊就诊的36例患者行多导睡眠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监测,同时收集患者基本临床资料信息。以心律失常事件数的中位数为截断值,把患者分为少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和多发心律失常组(心律失常事件数≥105次)各18例。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ODR、HRFR与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多发心律失常组患者ODR和HRFR高于少发心律失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总心律失常事件数与年龄、ODR、单位时间心率变化幅度(ΔHR)、HRFR呈正相关(r_(s)=0.472、0.719、0.360、0.39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DR〔OR=77.849,95%CI(5.250,1154.301),P<0.05〕和HRFR〔OR=9.981,95%CI(1.000,105.600),P=0.05〕是OSAHS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因素。ODR和HRFR预测多发心律失常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2〔95%CI(0.830,0.941)〕和0.753〔95%CI(0.590,0.916)〕。结论ODR和HRFR与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能够预测OSAHS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心律失常 脉氧下降率 心率波动率 影响因素分析 预测
下载PDF
慢性肝衰竭患者体表胃电图表现 被引量:2
12
作者 米军 吴燕京 +1 位作者 金瑞 张世斌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691-692,共2页
对18例慢性肝衰竭患者行体表胃电图检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 显示慢性肝衰竭组餐后主频降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减少,胃动过缓百分比增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 慢性肝衰竭 胃电图 胃电节律紊乱
下载PDF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何英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第7期930-931,共2页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服用心律平;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且有降低血浆内皮...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服用心律平;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稳心颗粒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且有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稳心颗粒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心房扑动伴失眠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彦方 李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心房扑动伴失眠的中医药论治的典型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和典型病例论治的分析、研究等,表明中医药论治心房扑动伴失眠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结果:现代治疗射频消融术、富马酸伊布利特等药物治疗是当前... 目的:探索心房扑动伴失眠的中医药论治的典型经验和体会。方法:采用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归纳、和典型病例论治的分析、研究等,表明中医药论治心房扑动伴失眠的可能性和有效性。结果:现代治疗射频消融术、富马酸伊布利特等药物治疗是当前心房扑动的主要治疗方法,但也有不理想之处,术后房颤发生率随访时间延长而增高;药物可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多形性室速,窦性心动过缓,尤其是老年人。中医药临床论治心律失常伴失眠,主要从心、肝、脾、肾诸脏的气血、阴阳亏虚、瘀血、痰饮的留滞阻脉入手,辨证论治,疗效确切。房扑中医治疗以养心补肾,活血通脉、安神化痰为总原则,持续用药,使心神得安,窦性心搏复原,异位搏律消失,心肾阴阳得以协调。结论:中医药治疗房扑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安神补心,疗效肯定,见效周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心房扑动 失眠 治疗
下载PDF
胃电刺激对胃电节律紊乱的作用
15
作者 宋耿青 杨斌 +2 位作者 孙燕 钱伟 侯晓华 《胃肠病学》 2005年第6期351-354,共4页
背景:胃电刺激已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目的:观察、比较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对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相关样症状的作用。方法:以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一种血管加压素)建立犬胃动力紊乱模型,将多导电刺激器与... 背景:胃电刺激已成为一种潜在的治疗胃动力障碍性疾病的方法。目的:观察、比较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对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相关样症状的作用。方法:以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一种血管加压素)建立犬胃动力紊乱模型,将多导电刺激器与胃浆膜电极相连,输入最佳刺激参数以控制胃慢波,评估盐水组、垂体后叶素组和单导联、两导联胃电刺激组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垂体后叶素的30min里的症状评分并全程记录四导联胃肌电活动。结果:垂体后叶素能诱导胃电节律紊乱和呕吐相关样症状(P<0.05)。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均能纠正胃电节律紊乱(P<0.01),但对呕吐相关样症状无明显缓解作用(P>0.05)。两导联胃电刺激纠正胃电节律紊乱的最佳刺激能量(320ms×mA±43ms×mA)显著低于单导联胃电刺激(2 750ms×mA±186ms×mA)(P<0.01)。结论:单导联和两导联长脉冲胃电刺激能纠正垂体后叶素诱导的胃电节律紊乱,但不能缓解呕吐相关样症状。两导联胃电刺激控制胃慢波所需的刺激能量较单导联胃电刺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电刺激 胃慢波 垂体激素类 后叶 胃电节律紊乱 呕吐 肌电图描记
下载PDF
A型行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顼志兵 李国璜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浓度与A型行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A型行为问卷测试,分为A型组32例,B型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NE、E、5-HT浓度... 目的:探讨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5-羟色胺(5-HT)浓度与A型行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6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A型行为问卷测试,分为A型组32例,B型组28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NE、E、5-HT浓度。结果:A型组NE、E、5-HT浓度分别为(4.32±1.27)ng/ml,(0.79±0.46)ng/ml,(13.20±11.18)ng/ml;B型组分别为(2.27±0.84)ng/ml,(0.34±0.23)ng/ml,(6.16±5.74)ng/ml,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A型组出现室性心率失常12例,占37.5%;B型组出现室性心率失常3例,占10.6%,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A型行为的人易紧张,交感神经兴奋,NE、E、5-HT分泌增加,冠脉病变严重,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5-羟色胺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胃电活动及胃运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张英剑 董彩红 +1 位作者 王萍 金建军 《中国医药》 2010年第2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电活动与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排空分数(EF),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并与2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排空...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电活动与胃运动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不同时期胃排空分数(EF),同时行体表胃电图记录胃电节律变化,并与2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人比较,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胃排空功能延迟、餐后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及主功率比降低,以恢复期第7天为明显[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50.43±4.27)%,餐后、餐前功率比(0.7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存在胃排空障碍及胃电节律紊乱,两者间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胃电节律失常 胃排空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患者的体表胃电图表现
18
作者 米军 董培玲 金瑞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1期693-694,共2页
背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胃黏膜病变。目的:了解PHG患者的胃电图表现。方法:对15例PHG患者行体表胃电图检查,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PHG组餐前、餐后主频降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减少,胃动过缓和胃... 背景: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胃黏膜病变。目的:了解PHG患者的胃电图表现。方法:对15例PHG患者行体表胃电图检查,1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PHG组餐前、餐后主频降低,正常胃电慢波百分比减少,胃动过缓和胃动过速百分比增加,餐后/餐前主功率比降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G患者的胃电图表现存在明显异常,可能与其上消化道症状和胃动力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胃电图描记术 胃电节律紊乱 胃动力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ING ACUPOINTS ON THE CHANGE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N ENDOTOXIC SHOCKED RATS
19
作者 Huang Kunhou Rong Peijing +1 位作者 Zhang Xinyu Cai Hong,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700, China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1993年第3期42-47,共6页
In present work,EEG and BP were used as the indexes to observe the relationbetween the change of EEG and the change of BP in the endotoxic shocked rats。At maintainingshock for 1 hr,dysrhythmia of EEG appeared in 38/4... In present work,EEG and BP were used as the indexes to observe the relationbetween the change of EEG and the change of BP in the endotoxic shocked rats。At maintainingshock for 1 hr,dysrhythmia of EEG appeared in 38/46 cases.Simultaneously,there was a markeddrop in Bp,P【0.05.Following the shocked time prolonged,dysrhythmia was getting severe。AfterEA”Rengzhong"(n=14)or“Zusanli”(n=12),BP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P【0.05),anddysrhythmia of EEG showed clear improvement in most of the rats。There was a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s of EEG and BP,the change of EEG had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change of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TOXIC shock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dysrhythmia BLOOD pressure (BP)
下载PDF
Emerging and under-recognized Chagas cardiomyopathy in non-endemic countries
20
作者 Joana Cortez Rui Providência +5 位作者 Evelise Ramos Cristina Valente Jorge Seixas Manuela Meruje António Leito-Marques António Vieira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2年第7期234-239,共6页
Due to recent population emigration movements,an epidemic of Chagas disease is currently menacing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uthors report the case of a 53-year-old Brazilian woman living in Europe for the last 10 ... Due to recent population emigration movements,an epidemic of Chagas disease is currently menacing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The authors report the case of a 53-year-old Brazilian woman living in Europe for the last 10 years who developed heart failure symptoms,having a previous symptomatic sinus node disease with a pacemaker implant at age of 40 years.The diagnosis was based on serology and myocardial biopsy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with nifurtimox.The authors emphasize the need of a high level of suspicion in patients with suggestive epidemiology and the needof populational screening of specific high risk groups.New treatment option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GAS disease CHAGAS cardiomyopathy dysrhythmia Emigration Non-endemic COUNTRIES BENZNIDAZOLE Nifurtimox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