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E选择素、GDF-15及脂蛋白a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勾朝阳 李强 杜伟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333-335,34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脂蛋白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50例冠心病... 目的探讨血清E选择素、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脂蛋白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就诊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6个月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分组,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患者为试验组(n=20),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为对照组(n=130),单因素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E选择素、GDF-15及脂蛋白a在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糖尿病、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E选择素、GDF-15及脂蛋白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显示,血清E选择素、GDF-15及脂蛋白a均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E选择素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灵敏度为82.70%,特异度为85.00%,截断值为39.13 ng/ml。血清GDF-15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38,灵敏度为86.90%,特异度为90.00%,截断值为63.11 ng/L;血清脂蛋白a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AUC为0.957,为93.50%,特异度为98.50%,截断值为407.38 mg/L。结论在冠心病PCI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中,血清E选择素、GDF-15及脂蛋白a表达异常,在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 生长分化因子15 脂蛋白A 冠心病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宋玲妹 季翠红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人软骨糖蛋白40(YKL-40)、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E选择素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38例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选择同期... 目的评估血清人软骨糖蛋白40(YKL-40)、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E选择素检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该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238例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儿童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的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观察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与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及预测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组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并随着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升高而升高(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不良组的胸腔积液者占比、疗程≥7 d者占比、白细胞计数、抗菌药物使用时间、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而性别、年龄和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升高是肺炎支原体肺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对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效能。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90.9%,曲线下面积为0.783,明显高于YKL-40、HMGB1和E选择素单独检测(Z=3.254、3.426、4.657,P<0.05)。结论血清YKL-40、HMGB1和E选择素水平是反映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指标,联合检测对预测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软骨糖蛋白40 高迁移率族蛋白1 e选择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冠心病痰瘀证候与E选择素G98T及S128R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洪永敦 朱会英 +4 位作者 陈宇鹏 吴辉 莫鸿辉 黄衍寿 史成军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角度探讨冠心病痰瘀证的实质。【方法】入选107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20例,冠心病组87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G98T及S128R基因型,同时采... 【目的】从基因多态性角度探讨冠心病痰瘀证的实质。【方法】入选107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组20例,冠心病组87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核苷酸分型技术检测血清E选择素(E-selectin)G98T及S128R基因型,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E-selectin浓度。【结果】冠心病痰瘀证组E-selectin G98T的GG基因型、G等位基因,E-selectin S128R的SR基因型、R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正常组,但经过统计学分析,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痰瘀证型组患者血清E-selectin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冠心病痰瘀证可能与E选择素G98T的G等位基因、E选择素S128R的R等位基因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痰证 血瘀 e选择素/血液
下载PDF
大鼠急性心肌损伤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4
作者 刘滨 李红莉 +2 位作者 刘阳 周令望 于维汉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只)和实验组...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早期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mRNA的变化,进一步探讨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5只)和实验组(35只),实验组给予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在给药后4、8、16、24、48h各取7只大鼠心脏,光镜下观察心肌形态结构病理改变,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E选择素、TNF-α和IL-1β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4hE选择素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E选择素mRNA表达8h开始升高,24h达高峰,48h恢复正常;实验组TNF-αmRNA表达4h已经升高,16h达高峰,24h到48h逐渐下降;实验组IL-1βmRNA表达4h已经升高,8h达高峰,16h到48h逐渐下降。结论E选择素和细胞因子TNF-α、IL-1β在大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发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 大鼠 急性心肌损伤 IL-1Β MRNA表达 细胞因子 对照组 果实 镜下观察 下降
下载PDF
蒺藜总皂甙抑制培养的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选择素 被引量:8
5
作者 徐江平 李铁军 +1 位作者 芮耀诚 刘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36-538,共3页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甙(GSTT)对牛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CMEC)表达E选择素的影响。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BCMEC粘附大鼠血单核细胞(MNC)和中性粒细胞(NTP)的数目;应用ELISA法检测BCMEC表达E选择素的量。结果:BCMEC经IL-1β诱导后,明显增加细胞表面E选择素的表达;BCMEC与白细胞的粘附率亦明显增加,对MNC的粘附率从(12.9±0.4)%增至(45.7±0.6)%,对NTP的粘附率从(14.7±0.3)%增至(44.9±0.6)%。抗E选择素单克隆抗体(AEmAb)能显著降低IL-1β的诱导作用。在IL-1β处理前,用GSTT(0.01~1.00g/L)与BCMEC共孵育,则GSTT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IL-1β的诱导作用,降低E选择素的表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e选择 总皂甘 脑血管病 中药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CD40L介导的ECV-304细胞E选择素表达及粘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敏 袁方 +1 位作者 陈晖 方唯一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658-1662,共5页
目的研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对CD40/CD40L系统介导的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CD40L干预,使之与其表面的CD40作用,用... 目的研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3-羟-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对CD40/CD40L系统介导的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及对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CD40L干预,使之与其表面的CD40作用,用不同浓度辛伐他汀或辛伐他汀(5μmol.L-1)+甲羟戊酸干预,流式细胞术和RT-PCR检测干预前后E选择素(E-Selectin)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40L介导的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结果不同浓度辛伐他汀可下调CD40L介导的E-Selectin的表达,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甲羟戊酸(400μmol.L-1)抑制了辛伐他汀(5μmol.L-1)对E-Selectin表达的下调作用。辛伐他汀可降低CD40L介导的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功能。结论他汀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与抑制CD40-CD40L系统有关,其机制是通过抑制HMG-CoA还原酶而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 辛伐他汀 粘附功能 内皮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黄志新 侯华娟 +4 位作者 周小龙 段作伟 张晓浩 李壮丽 樊小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36-939,共4页
目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但与内皮功能紊乱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仍不明确。文中探讨CMBs与可溶性E选择素(简称sE-选择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进行3.0... 目的: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 CMBs)是脑小血管病的重要表现之一,但与内皮功能紊乱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仍不明确。文中探讨CMBs与可溶性E选择素(简称sE-选择素)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进行3.0T MRI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 , SWI)检查,在脑梗死患者的基础上根据有无CMBs分为CMBs组和非CMBs组各63例;选择同期门诊体检人员经MRI检查无异常者45例作为对照组。详细记录各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血液学指标(包括血清sE-选择素水平)、血管危险因素和SWI序列显示的CMBs数量,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最终入组171例受试者,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E-选择素与CMBs数量显著正相关(OR=1.062,95%CI:1.023~1.103,P=0.002);收缩压越高CMBs数量越多(OR=1.014,95%CI:1.002~1.025,P=0.021)。结论 sE-选择素与CMBs严重程度正相关,或许可作为评价CMBs严重性的生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缺血性卒中 e选择
下载PDF
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E-选择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 被引量:12
8
作者 沈兴平 李娟 严钟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非肥胖和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 目的:探讨肥胖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及氧化应激变化的关系。方法:检测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x-LDL)、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非肥胖和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ox-LDL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HDL-C、HDL2-C和HDL3-C含量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2型DM患者SOD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2型DM患者的E-选择素和MDA含量均明显高于非肥胖2型DM患者(P<0.05),而SOD活性明显低于2型DM患者(P<0.01)。肥胖2型DM患者E-选择素与HbA1 c、腰围、TC、ox-LDL和MDA正相关(r=0.352,P<0.05;r=0.634,P<0.05;r=0.517,P<0.05;r=0.480,P<0.05;r=0.572,P<0.05),与HDL3-C呈负相关(r=-0.374,P<0.05)。结论:肥胖2型DM患者血清E-选择素含量明显增加,氧化应激可能参与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e选择 氧化应激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齐洪峰 李世拥 +1 位作者 安萍 于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8-859,共2页
目的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清sE-selectin水平,随访其中54例患者,比较其手术前后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并对结直肠癌患者sE-... 目的测定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的血清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30名正常人血清sE-selectin水平,随访其中54例患者,比较其手术前后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并对结直肠癌患者sE-selectin、CEA、CA199和CA242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84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sE-selectin阳性率为71·4%,其水平为55·21±8·98ng/ml,明显高于正常人群(17·94±5·53ng/ml,P<0·001),DukesD期患者sE-selectin水平为75·43±8·67ng/ml,显著高于A、B、C期水平(P<0·01);sE-selectin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组织学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1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sE-selectin水平明显高于无肝转移患者(P<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12个月及12月以上血清sE-selectin水平同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sE-selectin阳性率明显高于CEA、CA199、CA242及CEA+CA199+CA242联合检测的阳性率(P<0·01)。sE-selectin水平升高组较水平正常组肿瘤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sE-selectin在结直肠癌中阳性率较高,动态检测sE-selectin水平对于预测复发转移、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血清sE-selectin可能成为结直肠癌及其肝转移有价值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 肿瘤标记物 生物学 结直肠肿瘤
下载PDF
糖调节受损患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窦攀 王学美 +4 位作者 富宏 房颖 刘庚信 张前进 褚松龄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IGR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80例IGR患者(IGR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40例正常人(NGT组)进... 目的探讨糖调节受损(IGR)患者血清脂联素、E选择素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为IGR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取80例IGR患者(IGR组)、48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和40例正常人(NGT组)进行血糖和胰岛素等检测。结果①NGT组、IGR组和T2DM组的脂联素水平依次降低,E选择素和VCAM-1水平依次升高(P均<0.05)。②脂联素与E选择素、VCAM-1呈负相关(r=-0.628,-0.321;P均<0.01),E选择素与VCAM-1呈正相关(r=0.351,P<0.01)。③影响脂联素的主要因素有WHR、HDL和LDL,影响E选择素的主要因素有WHR、HbA1c、LDL,影响VCAM-1的主要因素有WHR、HbA1c、TG、HDL、LDL。结论在IGR阶段,脂联素、E选择素和VCAM-1已出现明显异常,已经有胰岛素抵抗的加重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发生;IGR患者腹型肥胖、长期高血糖和高LDL血症是影响脂联素、E选择素和VCAM-1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调节受损 脂联 e选择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哮喘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浓度的变化 被引量:5
11
作者 曹国强 崔社怀 +3 位作者 吴奎 林海龙 毕玉田 杨肇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52-54,共3页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循环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浓度,并探讨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38例非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循环中sVCAM-1和sE-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目的测定哮喘患者循环中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及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浓度,并探讨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38例非发作期哮喘患者的循环中sVCAM-1和sE-selectin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38例患者包括重度哮喘12例,轻、中度哮喘26例。结果血清中sVCAM-1和sE-selectin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P<0.05);重症哮喘患者sVCAM-1和sE-selectin水平均较正常对照和轻、中度哮喘患者增高非常显著。重症哮喘患者的血清sV-CAM-1和sE-selectin测定值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r =0.49,P<0.05)。结论哮喘患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水平sVCAM-1和sE-selectin显著提高,并可能与哮喘的严重性相关,这些分子有可能成为哮喘炎症严重程度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或活化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e选择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Treg、白细胞介素、黏附因子及可溶性E选择素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杨 王珍 +2 位作者 王大斌 罗四维 梁耕田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8年第8期453-454,共2页
近些年来,许多患者被发现不仅患有变应性鼻炎,同时还身患哮喘称之为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共存,给医师治疗带来困扰。研究报道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紊乱与气道重塑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关。本研究分析哮喘... 近些年来,许多患者被发现不仅患有变应性鼻炎,同时还身患哮喘称之为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共存,给医师治疗带来困扰。研究报道哮喘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紊乱与气道重塑以及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有关。本研究分析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外周血Th17、Treg、白细胞介素、黏附因子、可溶性E选择素的水平与临床意义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哮喘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白细胞介 胞间粘附分子1 e选择
下载PDF
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蔡慧云 赵菲 安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在胃癌患者循环血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86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30例健康人的血清sE-selectin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sE-selectin表达与胃癌临... 目的:研究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selectin,sE-selectin)在胃癌患者循环血液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对86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30例健康人的血清sE-selectin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sE-selectin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其中12例胃癌患者,比较手术前后血清sE-selectin水平的变化。结果: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E-selectin水平(51.50±4.39)ng/mL与术后1周水平(54.14±4.32)ng/mL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血清sE-selectin水平[(17.94±5.53)ng/mL(P<0.001)];胃癌患者术后1个月sE-selectin水平(28.70±5.82)ng/mL与术后2个月水平(22.27±5.43)ng/mL无显著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术前(P<0.005),而与正常人群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胃癌患者血清sE-selectin浓度与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状态、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侵犯胃壁深度、区域淋巴结状态、远处转移情况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sE-selectin可能参与胃癌的演进侵袭过程,是反映胃癌病理进展及转移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选择 肿瘤标志物 生物学
下载PDF
E-选择素基因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水平与慢性HBV感染临床结局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伍仕敏 杨华芬 +5 位作者 章敏 熊焰 韩晓群 殷继东 周新 蔡春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253-1259,共7页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号外显子G98T和第4号外显子A561C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水平与慢性HBV感染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367例慢性HBV... 目的: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号外显子G98T和第4号外显子A561C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水平与慢性HBV感染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367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HBV携带者97例,慢性乙肝101例,肝硬化121例,肝癌48例)和281例健康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G98T和A561C位点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结果:E-选择素A561C多态性中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0.002).A/C+C/C基因型患肝硬化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45倍(OR=2.45,95%CI:1.28-4.72).E-选择素G98T多态性中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B+C级与A级相比较,G/T+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G/T+T/T基因型发展到Child-pughB或C的风险是GG型的3.07倍(OR=3.07,95%CI:1.05-8.97).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肝硬化组中,血清sE-选择素水平从Child-pughA级到C级明显降低(P<0.05);在各组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P<0.05).结论:E-选择素A561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HBV感染后肝硬化的发生相关,并参与调控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E-选择素G98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后的临床结局无相关性,但可能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选择 乙型肝炎病毒 肝硬化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侵入对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冬梅 潘亚萍 +2 位作者 林莉 赵戬 李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和W83侵入对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P.g侵入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选择素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E选择素膜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SAS8.12... 目的:观察牙龈卟啉单胞菌(P.g)ATCC33277和W83侵入对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转录和翻译的影响。方法:建立体外P.g侵入血管内皮细胞模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选择素基因表达;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E选择素膜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SAS8.12软件包,多组均数之间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P.gATCC33277和W83侵入后4h即上调E选择素基因表达(P<0.05),8h显著回落(P<0.05),24h恢复至基线水平;E选择素基因在P.gATCC33277/W83侵入后4h、8h、24h和TNFα处理0.5h后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94.0%/326.4%、179.3%/224.6%、126.7%/128.3%和365.5%。P.g侵入后4h即诱导E选择素蛋白表达(P<0.05),8h达高峰(P<0.05),24h有持续高表达(P<0.05);E选择素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295.4%/343.6%、386.3%/394.3%、238.7%/296.4%和413.8%。P.gW83诱导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能力强于ATCC33277(P<0.05)。结论:P.g侵入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E选择素高表达的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在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病理反应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动脉粥样硬化 e选择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E选择素、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和白细胞介素-25、-33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会娟 梁东阁 +1 位作者 常会娟 靳秀红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sE-SLT)、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E选择素(sE-SLT)、白细胞介素-25(IL-25)、白细胞介素-33(IL-33)的变化与其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6月在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急性期组(n=90)、哮喘缓解期患儿为缓解期组(n=60),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n=60)。检测3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期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组的FEV1、PEF、FVC明显低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的FEV1、PEF、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的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支气管哮喘急性期组患儿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与FEV1、PEF测定值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E-SLT、sICAM-1、IL-25及IL-33水平升高与支气管哮喘患儿病情发作及其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e选择 白细胞介-25 白细胞介-33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sP-选择素、sE-选择素、IL-6、IL-18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艳秋 高美华 李红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法对3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均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血清空腹血糖水平与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呈正相关(r=0.766 5,0.688 6,0.722 0,0.672 9,P<0.05)。结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检测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溶性E选择素、IL-6、IL-18水平的变化对糖尿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可溶性P选择 可溶性e选择 IL-6 IL-18
下载PDF
黄芩苷对肺炎衣原体感染小鼠血清sICAM-1、sVCAM-1及E选择素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煜德 吴伟 +3 位作者 王嵩 邝枣园 李荣 黄衍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874-875,共2页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高脂饮食小鼠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E选择素(sE-slectin)的变化及黄芩苷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芩苷高剂量组、黄芩苷低剂量组、阿奇霉素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高脂饮食小鼠后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E选择素(sE-slectin)的变化及黄芩苷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黄芩苷高剂量组、黄芩苷低剂量组、阿奇霉素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均于喂饲高脂饲料1周后,经一侧鼻腔吸入含CPn的培养液,每周1次,共3次。最后1次接种5d后开始给药至实验结束,第1次接种后第18周处死全部动物。结果模型组血清sICAM-1、sVCAM-1、sE-slectin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低剂量组和阿奇霉素组3个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黄芩苷低剂量组和阿奇霉素组sICAM-1和sE-slectin显著降低(P<0.01)。结论CPn感染高脂饮食小鼠可使血清sICAM-1、sVCAM-1、sE-slectin水平升高,黄芩苷高剂量、低剂量和阿奇霉素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衣原体 黄芩苷 细胞间黏 附分子-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e选择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志华 齐欣 +4 位作者 王改 薛晨光 张剑 李建阳 王美英 《医学综述》 2016年第4期792-794,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65例(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患儿65例(脓毒症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4月保定市儿童医院收治的严重脓毒症患儿65例(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患儿65例(脓毒症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疗程为14 d。另选65例健康患儿作健康对照组,检测分析患儿的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严重脓毒症组的血清E选择素为(62.7±5.7)mg/L、D-二聚体为(3.72±1.14)mg/L、降钙素原为(9730±214)mg/L,C反应蛋白为(97±10)mg/L,均显著高于脓毒症组[(41.4±4.2)mg/L、(1.63±0.24)mg/L、(3352±16)mg/L、(82±8)mg/L]和健康对照组[(5.8±1.1)mg/L、(0.83±0.12)mg/L、(1681±13)mg/L、(48±11)mg/L](P<0.05);脓毒症组的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14 d后,脓毒症组E选择素(8.7±2.5)mg/L、D-二聚体(1.03±0.14)mg/L、降钙素原(2131±58)mg/L以及C反应蛋白(58±12)mg/L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严重脓毒症患儿中死亡组(21例)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44例)[(67±10)mg/L比(37±10)mg/L、(2.62±0.96)mg/L比(1.44±0.34)mg/L、(8241±704)mg/L比(2044±114)mg/L,(85±12)mg/L比(69±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脓毒症患儿的血清E选择素、D-二聚体、降钙素原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指标的测定可对脓毒症患儿的诊断及预后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e选择 D-二聚体 降钙
下载PDF
高压培养调节E选择素表达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灿新 王春 +6 位作者 朱炳阳 颜涛 罗迪贤 梁磊 李凯 罗其富 廖端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压培养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自制的可调压力培养箱中,用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不同压力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W... 目的观察高压培养对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在自制的可调压力培养箱中,用高于1个标准大气压的不同压力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选择素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核因子κB的表达分布。结果高压培养和大气压培养细胞形态无明显差异;高压培养E选择素表达明显增加,180 mmHg培养24 h E选择素的表达升高1.5倍;180 mmHg培养6 h和12 h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的表达降低2倍多;180 mmHg培养24 h激活核因子κB,使其转位于细胞核。结论高压培养促进E选择素表达,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高压培养 e选择 核因子ΚB 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