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BNA2免疫组化在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疾病中的表达意义
1
作者 张燕林 贺文 +3 位作者 谢建兰 郑晓丹 郑媛媛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00-303,共4页
目的观察EBNA2免疫组化在不同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44例EB病毒阳性的淋巴组织疾病,总结EBNA2免疫组化在病变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不同的EBV阳性淋巴组织病变,EBNA2的阳性... 目的观察EBNA2免疫组化在不同EB病毒阳性淋巴组织疾病中的表达差异、分析其在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344例EB病毒阳性的淋巴组织疾病,总结EBNA2免疫组化在病变中的表达特点。结果不同的EBV阳性淋巴组织病变,EBNA2的阳性表达不同:IM中阳性39例(39/46),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3/30),淋巴瘤样肉芽肿1例(1/5),纤维素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2/2),浆母细胞淋巴瘤1例(1/14),免疫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32例(32/58)(包括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1例,HIV相关Burkitt淋巴瘤1例,HIV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原发免疫缺陷疾病相关淋巴组织疾病6例,医源性免疫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2例)。其余均显示EBNA2阴性。②不同病变中的EBNA2阳性细胞表达明显不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的EBNA2阳性细胞相对较少,并且多呈散在分布,几乎很少见到簇状聚集的情况。EBNA2阳性细胞多表现为≤10个/HPF,少见11~50个/HPF,仅有个别病例显示大于50个/HPF。免疫相关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中,出现大量EBNA2阳性细胞,阳性细胞较弥漫分布,大部分为强阳性,并且阳性细胞多显示大于50个/HPF。结论EBNA2阳性在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新的依据,具有一定的价值;当病变表达EBNA2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免疫缺陷或处于免疫失调状态,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淋巴组织疾病 传染性单细胞增多症 ebV抗原2
下载PDF
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马春红 王珂 李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究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是否受损分为肝功能正常患者为观察组(44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为对照组(34... 目的:探究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78例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是否受损分为肝功能正常患者为观察组(44例)和肝功能异常患者为对照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和IgA)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 count,Lym)、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IgM、IgG、IgA均低于对照组,其中IgG和Ig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Lym和NEUT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肝损伤与IgG、IgA、WBC、Lym和NEUT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ym(OR=1.612,95%CI:1.056~2.459)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BNA1-IgG抗体阳性患者免疫功能变化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na1-IgG抗体阳性 eb病毒 免疫功能 肝功能
下载PDF
泛素与EB病毒核抗原1融合基因的DNA免疫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卫东 齐建国 +1 位作者 谷淑燕 桑建利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构建了EB病毒核抗原1(EBNA1)基因的表达质粒pCI-EBNA1和泛素(ubiquitin,Ub)与EBNA1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CI-Ub-EBNA1。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两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均能瞬时表达。两种质粒DNA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 构建了EB病毒核抗原1(EBNA1)基因的表达质粒pCI-EBNA1和泛素(ubiquitin,Ub)与EBNA1融合基因的表达质粒pCI-Ub-EBNA1。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两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后均能瞬时表达。两种质粒DNA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后,分别检测小鼠血清抗EBNA1的抗体和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反应,比较单基因与融合基因DNA免疫所诱生免疫应答的强度。结果显示:二者诱生抗体的效率无明显差别,但泛素的融合使得针对EBNA1的特异性CTL反应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na1 融合基因 抗原 DNA免疫 泛素 eb病毒 抗体 质粒DNA 表达质粒 单基因
下载PDF
EB病毒核抗原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学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卫东 齐建国 +1 位作者 谷淑燕 桑建利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98-804,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核抗原 1(EBNA1)的功能及提高EB病毒 (EBV)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特异性 ,对EBNA1基因 3′端的部分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采用PCR法扩增了EBNA1基因编码区 ,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 ,将其 3... 为进一步研究EB病毒核抗原 1(EBNA1)的功能及提高EB病毒 (EBV)相关疾病辅助诊断的特异性 ,对EBNA1基因 3′端的部分片段进行了原核表达、纯化并初步研究其免疫学特性 .采用PCR法扩增了EBNA1基因编码区 ,经酶切鉴定、序列分析后 ,将其 3′端 5 73bp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 ,得到重组质粒pET30a SS5 80 .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DE3)感受态细胞并经异丙基 β D 硫代半乳糖苷 (IPTG)诱导表达出分子量约 2 5kD的融合蛋白 (2 5 kDEBNA1) .该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 ,均可用Ni2 + 离子亲和柱纯化 .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 ,该蛋白能与鼻咽癌 (NPC)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纯化的 2 5kDEBNA1蛋白免疫BALB c小鼠后 ,经ELISA检测获得了高效价的多克隆抗体 .免疫印迹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制备的免疫小鼠血清能够与HeLa细胞中瞬时表达的EBNA1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 ,且特异性优于鼻咽癌病人血清 .以上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BNA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质粒 ,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 2 5kDEBNA1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抗原1 表达 纯化 抗原 免疫原性
下载PDF
EB病毒早期弥散型抗原基因片段BMRF1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瑞雪 戎建荣 周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期39-40,共2页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筛查鼻咽癌最特异的手段就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Ig A抗体[1,2]。EA抗原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早期合成的...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筛查鼻咽癌最特异的手段就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的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EB病毒早期抗原(EA)-Ig A抗体[1,2]。EA抗原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早期合成的一种蛋白,可以进一步分为弥散型(D型)和局限型(R型)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型 抗原基因 BMRF1 eb病毒 NASOPHARYNGEAL 抗体检测 早期抗原 病毒基因组 重组质粒 大肠杆菌表达
下载PDF
V-val突变型EB病毒核抗原1的功能研究
6
作者 买世娟 李大疆 +5 位作者 周昕熙 陈丽珍 冯启胜 张如华 余杏娟 曾益新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6,共6页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al nuclear antigen 1,EBNA 1)对于维持EB病毒的潜伏感染有重要作用。V-val变异型的EBNA1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型和V-val变异型的EBNA1基因在上皮细胞中的功能的差异。方... 背景与目的: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al nuclear antigen 1,EBNA 1)对于维持EB病毒的潜伏感染有重要作用。V-val变异型的EBNA1与鼻咽癌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旨在比较原型和V-val变异型的EBNA1基因在上皮细胞中的功能的差异。方法:用PCR方法扩增出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全长并克隆到pGFP载体上,转染HEK293细胞,检测两种亚型的EBNA1蛋白的表达对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以含有EB病毒增强子FR序列的荧光素酶载体作为报告基因,比较两种亚型的EBNA1基因对质粒的转录激活能力。结果: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表达对HEK293细胞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影响,但表达原型EBNA1的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低于V-val亚型。在裸鼠致瘤实验中,接种表达原型和V-val变异型EBNA1细胞的实验组均未见肿瘤形成。但是在瞬时转染实验中,表达V-val变异型EBNA1基因的HEK293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原型EBNA1基因。结论:原型和变异型EBNA1均未发现有明显的转化细胞的能力,但是V-val变异型EBNA1蛋白与原型相比,其转录激活的功能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eb病毒 eb病毒抗原1 变异型
下载PDF
EB病毒核抗原1羧基端原核表达产物的纯化方法
7
作者 王卫东 齐建国 谷淑燕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0-12,19,共4页
EB病毒核抗原 1羧基端的原核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存在,用镍离子亲和柱分别对其进行了纯化。结果显示,可溶性部分以及经 2M尿素溶解后的包涵体的最适咪唑洗脱浓度均为 150mM。纯化后重组蛋白的纯度在 90%以上。
关键词 eb病毒抗原1 表达 纯化
下载PDF
EB病毒诱发淋巴瘤中EB病毒核抗原-1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路素丽 何洁 +1 位作者 唐运莲 甘润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08-3411,共4页
目的:检测EB病毒(EBV)诱导正常人淋巴细胞发生肿瘤前后EB病毒核抗原-1(EBNA-1)的差异表达情况,为研究EBV诱发淋巴瘤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SCID小鼠体内EBV诱发淋巴瘤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 目的:检测EB病毒(EBV)诱导正常人淋巴细胞发生肿瘤前后EB病毒核抗原-1(EBNA-1)的差异表达情况,为研究EBV诱发淋巴瘤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构建SCID小鼠体内EBV诱发淋巴瘤的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BNA-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复制EBV诱发淋巴瘤动物模型,EBNA-1基因在6例"正常人"淋巴细胞和3例诱发淋巴瘤细胞中均有表达,在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比在正常人淋巴细胞中的表达上调11 68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人淋巴细胞组相比,EBNA-1在诱发淋巴瘤细胞的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结论:EBV诱发淋巴瘤中EBNA-1的表达上调,EBNA-1在EB病毒诱发淋巴瘤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病毒4型 诱发淋巴瘤 eb病毒抗原-1
下载PDF
5-Aza-CdR联合EBNA1-DC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
9
作者 谢云青 黄丽洁 +2 位作者 林晓为 陈莉 陈珊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01-706,共6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BNA1)mRNA修饰的DC(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构建的EBNA1-pCDNA3.1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EBNA1 m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1(EBNA1)mRNA修饰的DC(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甲基化抑制剂5-Aza-CdR对鼻咽癌C666-1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以构建的EBNA1-pCDNA3.1质粒为模板,体外转录获得EBNA1 mRNA,通过脂质体转染至健康人外周血来源DC,构建EBNA1-DC疫苗。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后DC表型及5-Aza-CdR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实时无标记动态细胞分析技术检测EBNA1-DC疫苗诱导的淋巴细胞联合5-Aza-CdR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结果:转染EBNA1 mRNA后EBNA1-DC表面EBNA1阳性率为(59.3±5.85)%,HLA-DR的表达与未转染DC相比显著升高[(84.9±5.5)%vs(68.0±5.8)%,P=0.026],CD80的表达也显著升高([88.2±3.9)%vs(61.1±4.4)%,P=0.015]。低剂量5-Aza-CdR处理后的C666-1细胞凋亡情况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经低浓度5-Aza-CdR预处理的C666-1细胞中IRF7基因表达与未处理的细胞相比显著升高(P=0.0001)。与空载的DC相比,EBNA1-DC诱导的淋巴细胞对EBV阳性表达的C666-1细胞具有更强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49);经低浓度5-Aza-CdR预处理的C666-1细胞对EBNA1-DC诱导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更敏感(P=0.019)。结论:5-Aza-CdR与EBNA1-DC疫苗联合可显著增强对C666-1细胞的特异性免疫杀伤,本研究为开拓以mRNA为基础的DC疫苗及其在临床综合治疗中的应用转化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抗原1 甲基化抑制剂 5-AZA-CDR Epstein Barr病毒 DC疫苗 鼻咽癌
下载PDF
EB病毒LMP1在鼻咽癌细胞中调控核转录因子κB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廖伟 唐敏 +1 位作者 邓锡云 曹亚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8-202,共5页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的致瘤机制 ,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 on LMP1HNE2 ,通过NFκB报道基...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MP1)的致瘤机制 ,对鼻咽癌细胞中LMP1通过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在鼻咽癌变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利用LMP1受四环素衍生物强力霉素诱导表达的鼻咽癌细胞Tet on LMP1HNE2 ,通过NFκB报道基因分析法、凝胶迁移率分析 (EMSA)及细胞集落形成率等方法 ,结合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技术 ,证实LMP1增强鼻咽癌细胞NFκB的DNA结合活性和反式激活活性 ,这种增强的活性可被LMP1及NFκBp6 5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阻断 ,而NFκBp5 0仅阻断DNA结合活性 ,对反式激活活性无影响。同时 ,LMP1及NFκBp6 5硫代磷酸反义寡核苷酸可部分逆转鼻咽癌细胞的恶性表型 ,而反义 p5 0这种效应不显著。这些结果表明 ,LMP1在鼻咽癌中通过NFκB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鼻咽癌变 ,NFκBp6 5可能是主要的效应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伏膜蛋白1 转录因子k 鼻咽癌细胞 eb病毒
下载PDF
EB 病毒核抗原(EBNA)的表达与大鼠成纤维细胞转化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詹德进 陈剑经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 本文应用 Western 印渍和原位免疫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两株经 EBV-DNABamHI-W(YH)片段转染后转化而建立的细胞株,CH-1和 CH-2所表达的 EBNA 亚型.结果发现,两株细胞均有一系列由27~38KD 小分子量的 EBNA5表达,同时可见 CH-1细胞有低水平的 EBNA2表达.对比起无 EBNA2表达的 CH-2细胞,CH-1细胞具有较低的接触抑制能力和附壁性,并且细胞蛋白质的代谢也有较明显的改变,提示 EBNA2和 EBNA5均与细胞转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 病毒抗原 WESTERN 印渍 细胞转化 大鼠成纤维细胞 免疫荧光定量.
下载PDF
EB病毒核抗原3C提高Gemin3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毅 孔繁明 赵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EBNA)3C对Gemin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共转染EBNA3C和Gemin3基因至HEK293细胞。依靠慢病毒载体介导发卡RNA干涉敲减EBNA3C基因的表达,并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的EBNA3C低表达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BNA3C对... 目的探讨EB病毒核抗原(EBNA)3C对Gemin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共转染EBNA3C和Gemin3基因至HEK293细胞。依靠慢病毒载体介导发卡RNA干涉敲减EBNA3C基因的表达,并经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的EBNA3C低表达细胞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BNA3C对Gemin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Gemin3基因的表达随着EBNA3C表达量的增加而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在EBNA3C基因敲减细胞中Gemin3的表达减少。结论 EBNA3C可提高Gemin3基因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抗原3C Gemin3 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敲减
下载PDF
EB病毒LMP1抗原肽段LALLFWL对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张婷 廖伟娇 高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67-1368,共2页
目的了解EB病毒LMP1抗原肽段LALLFWL对鼻咽癌患者及正常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LALLFWL肽段作用后IFN-γ分泌斑点数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肽段与人PBMC... 目的了解EB病毒LMP1抗原肽段LALLFWL对鼻咽癌患者及正常人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LALLFWL肽段作用后IFN-γ分泌斑点数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该肽段与人PBMC一起培养后上清液中IFN-γ的含量。结果鼻咽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LALLFWL肽段作用后,其IFN-γ斑点数和含量明显低于无抗原肽段作用的PHA 对照组(P<0.001),在单个细胞水平上,NPC患者分泌IFN-γ能力低于正常人(P<0.05),在培养上清液中,NPC 患者和正常人的IFN-γ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原肽段LALLFWL具有降低PBMC分泌IFN-γ的能力,提示该短肽能够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酶联免疫斑点法 免疫抑制 eb病毒LMP1 人细胞免疫功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肽段 抗原 人外周血单个细胞 IFN-γ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抗Sm抗体与EB病毒核抗原-2表达的相关分析
14
作者 李慧 李延年 +2 位作者 于维林 纪静 罗兵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EBV核抗原-2(EBNA2)表达与抗Sm抗体的相关性。方法SLE患者44例,正常人43名作为对照。①采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DNA片段,EBV阳性患者进行RT-PCR和S... 目的探讨EB病毒(EBV)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EBV核抗原-2(EBNA2)表达与抗Sm抗体的相关性。方法SLE患者44例,正常人43名作为对照。①采用PCR-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DNA片段,EBV阳性患者进行RT-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EBNA2的表达。②ELISA法检测EBV特异性IgM抗体。③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结果①SLE组32例EBV阳性,其中EBNA2mRNA阳性20例(活动期9例,稳定期11例),EBNA2mRNA阳性率在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SLE组EBV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为18.18%(8/44),对照组均为阴性,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③SLE抗Sm抗体检出率与EBNA2 mRNA检出率呈正相关(r=0.4107,P<0.05)。结论EBNA2 mRNA表达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SLE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eb病毒 eb病毒抗原-2 自身抗体
下载PDF
LMP2混合肽负载树突状细胞与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共培养产生识别EB病毒抗原的T细胞 被引量:2
15
作者 邢艳平 岑溪南 +5 位作者 童春容 顾江英 蔡鹏 陶秀艳 靳娴 朱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92-396,共5页
LMP2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的一种蛋白。本研究探讨应用适于不同HLA分型的EB病毒-LMP2抗原混合肽(MIX-LMP2)体外刺激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EB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取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 LMP2是EB病毒感染细胞后表达的一种蛋白。本研究探讨应用适于不同HLA分型的EB病毒-LMP2抗原混合肽(MIX-LMP2)体外刺激EB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产生EB病毒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取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症患者的外周血,分离并诱导培养树突状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用EB病毒MIX-LMP2混合肽刺激,促成熟后在体外激活自体T淋巴细胞,每周刺激1次,共刺激2次;同时对部分分离的淋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不予以刺激作为对照。用基因扫描T细胞受体(TCR)β基因图谱的方法观察培养前后的T细胞克隆分布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的表型变化;将培养的细胞和靶细胞共培养检测IFN-γ的分泌以研究CTL细胞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基因扫描TCRβ基因结果显示体外培养改变了患者的TCRβ基因图谱,培养前为寡克隆的TCRβ基因家族在培养后出现与正常人相似的多峰分布,提示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恢复正常;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培养前的淋巴细胞CD3+、CD3+CD8+、CD3+CD45RA-CD45RO+比例分别为70.73%、42.99%、27.56%,用负载EB病毒LMP2肽2次刺激体外培养后,上述的淋巴细胞表型分别升高为95.17%、52.54%、81.41%。NK细胞(CD3-CD56+)、调节性T细胞(CD4+CD25+FOXP3+)比例变化不大,分别从培养前的2.12%,0.03%变化为2.35%,0.02%。CD3+CD45RA-CD45RO+细胞增长比例较大,表明2次刺激后大部分的初始型T淋巴细胞被激活。IFN-γ分泌检测结果显示,当负载LMP2肽的DC细胞作为靶细胞时,刺激1次的细胞分泌IFN-γ量和刺激2次的细胞分泌IFN-γ量明显高于同期未刺激细胞分泌IFN-γ量(p<0.05)。而对于未负载LMP2的DC细胞作为靶细胞时,IFN-γ检测结果则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负载EB病毒MIX-LMP2肽的树突状细胞(DC)刺激T淋巴细胞的培养方法,可以改变患者T淋巴细胞克隆分布,产生识别EB病毒的特异性T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P2混合肽 树突状细胞 eb病毒感染 外周血单个细胞 eb病毒抗原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EB病毒EBNA1/IgA与鼻咽癌分期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积儒 蔡永林 +3 位作者 郑裕明 李军 莫永坤 钟青燕 《华夏医学》 CAS 2009年第5期829-831,共3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NA1/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NA1/IgA抗体,按"92分期法"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EBNA1/IgA抗体阳性率及抗... 目的:探讨EB病毒EBNA1/IgA抗体与鼻咽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11例未经治疗的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NA1/IgA抗体,按"92分期法"进行分期,分别计算各T、N、M分期及临床分期的EBNA1/IgA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鼻咽癌患者的EBNA1/IgA抗体表达与性别和各年龄组没有相关性。EBNA1/IgA抗体rA值与原发灶T分期及颈淋巴结转移N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远处转移M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早期(、期)患者的EBNA1/IgA抗体rA值显著低于晚期(、期)(P<0.05)。结论:EBNA1/IgA抗体在早期鼻咽癌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对于评估鼻咽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ebna1/IgA 临床分期
下载PDF
联合EBNA和Bamh1-W的实时PCR方法检测EB病毒DNA在鼻咽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晖 魏修奇 杨坤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2918-2922,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EB病毒EBNA基因设计引物的实时PCR在EB病毒DNA检测中的应用以及联合常用方法(Bamh1-W片段)检测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两种方法对234例血液标本(包括66例鼻咽癌患者标本)进行EB病毒DNA定量检测,每例样本对细胞内... 目的探讨基于EB病毒EBNA基因设计引物的实时PCR在EB病毒DNA检测中的应用以及联合常用方法(Bamh1-W片段)检测在鼻咽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两种方法对234例血液标本(包括66例鼻咽癌患者标本)进行EB病毒DNA定量检测,每例样本对细胞内及细胞外分别测定,比较两种方法以及联合检测在各组中的阳性率,观察EBNA法联合Bamh1-W法在鼻咽癌患者中对EB病毒检出率有无提高,方法学的验证采用回归分析及t检验。结果 EBNA法的阳性率(所有样本53.42%,鼻咽癌样本51.52%)低于Bamh1-W法(所有样本69.23%,鼻咽癌样本71.21%),但联合两种方法检测可提高阳性率(所有样本70.94%,鼻咽癌样本72.73%)且在鼻咽癌患者中得到了更大的提高,EBNA法与Bamh1-W法检测标本的相关性R2为0.577,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鼻咽癌样本中R2为0.828,相关性较好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EBNA法和Bamh1-W法检测EB病毒DNA可提高阳性率且在鼻咽癌患者的检测中阳性率能够得到更大的提高,对EB病毒DNA定量和鼻咽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na Bamh1-W 实时荧光定量PCR 鼻咽癌
下载PDF
EB病毒阳性的不同类型淋巴瘤组织中EBNA1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海芹 冯征远 +1 位作者 徐晓艳 孙亮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57-2061,共5页
目的:筛选前期研究中EB病毒(EBV)阳性的15例不同类型淋巴瘤病例,对这15例EBV阳性病例进行PCR扩增及EBV核抗原1(EBNA1)羧基端测序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热点AA487及AA466-527之间的变异。方法:采用PCR方法对EBV阳性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 目的:筛选前期研究中EB病毒(EBV)阳性的15例不同类型淋巴瘤病例,对这15例EBV阳性病例进行PCR扩增及EBV核抗原1(EBNA1)羧基端测序分析,观察是否存在突变热点AA487及AA466-527之间的变异。方法:采用PCR方法对EBV阳性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的扩增,并将扩增产物送公司进行测序分析。同时分析淋巴瘤患者EBV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次实验成功扩增15例病例,进行EBNA1基因羧基端测序分析发现,15例标本中EBNA1羧基端均出现序列变异,其中以往报道过的突变有:错义突变AA487 A→V、499 D→E、502 T→N、524 T→I、528 I→V和533 L→I,无义突变为AA520密码子cat→ctc;本次研究新发现的突变有:错义突变AA462 G→E、466 G→R、AA487 A→L、492 S→C、502 T→N和524 T→I及无义突变AA466密码子gga→gaa、AA 480密码子aac→atc和AA 547密码子ccc→cct突变。几例非肿瘤细胞EBER阳性的淋巴瘤病例也均出现了与以往研究相同的共有突变;而肿瘤细胞EBER阳性的淋巴瘤样本中除了有部分共有突变外,均出现了非共有突变。结论:本组淋巴瘤病例中,除了有部分EBNA1基因羧基端的共有突变外,均出现了非共有突变,这与以往研究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eb病毒 eb病毒抗原1 突变
下载PDF
EB病毒核抗原合成与递呈的自我抑制作用
19
作者 陈锦荣 江丽君 《生物制品快讯》 2004年第3期9-9,共1页
关键词 eb病毒 抗原1 ebna1 基因表达 细胞毒T细胞
下载PDF
鼻咽癌病人和正常人群中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对靶抗原的识别和应答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玲 姚庆云 +2 位作者 Steve.Lee A.Rickinson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0,共4页
为探讨痘苗病毒表达的Epslein Barr病毒 (EBV)核抗原 1、4(EBNA1、4)和潜伏膜蛋白 1、2 (LMP1、2 ) ,在不同人群的特异性T细胞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杀伤 (CTL)中的作用 ,采集EBV阴性正常人、未经治疗的鼻咽癌 (NPC)病人和EBV IgA/VCA阳性者... 为探讨痘苗病毒表达的Epslein Barr病毒 (EBV)核抗原 1、4(EBNA1、4)和潜伏膜蛋白 1、2 (LMP1、2 ) ,在不同人群的特异性T细胞引起的特异性T细胞杀伤 (CTL)中的作用 ,采集EBV阴性正常人、未经治疗的鼻咽癌 (NPC)病人和EBV IgA/VCA阳性者各 10人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 (PBMC) ,用EBV转化B淋巴细胞 ,建立类淋巴母细胞 (LCL)。用LCL刺激自体的T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 ,以LCL感染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EBNA1、4和LMP1、2为靶细胞 ,以51Cr释放法检测EBV特异性CTL所识别的靶抗原。结果表明 ,EBV LMP1、2可能既是EBV特异性T细胞的刺激抗原 ,又是其识别的靶抗原。将采集的 30例试验者的各 5株单克隆T细胞株分别检测HLA Ⅰ型(A、B、C) ,按照不同型别寻找相对应的EBNA1、4和LMP1、2的不同合成肽 ,应用酶免疫吸附斑点法 (Elispot)检测EBV特异性CD8+ 的CTL应答。结果显示 :10例正常人中 9人有特异的LMP2应答 ,4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 ;10例未治疗的NPC病人中 3人有特异的LMP2 ,2人有特异的EBNA1,3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 ;在 10例EBV-IgA/VCA阳性中 ,6人有特异的LMP2 ,5人有特异的EBNA4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抗原 eb病毒 潜伏膜蛋白 特异性T细胞 酶免疫吸附斑点法 鼻咽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