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8篇文章
< 1 2 5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准噶尔达尔布特断裂南东缘红山岩体“拖尾”构造的成因探究——基于石英EBSD组构的分析
1
作者 杜勇 王国灿 +2 位作者 晏文博 杨习俊 叶修锋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4-29,共6页
通过地质填图厘清了达尔布特断裂为形成于晚石炭世晚期的左行走滑断裂,红山岩体侵入于晚石炭世早期,前者左行错移改造红山岩体形成了“拖尾”构造。采用野外观察达尔布特断裂伴生构造和红山岩体中发育的剪切构造特征,与基于岩体碱长花... 通过地质填图厘清了达尔布特断裂为形成于晚石炭世晚期的左行走滑断裂,红山岩体侵入于晚石炭世早期,前者左行错移改造红山岩体形成了“拖尾”构造。采用野外观察达尔布特断裂伴生构造和红山岩体中发育的剪切构造特征,与基于岩体碱长花岗岩石英EBSD组构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红山岩体“拖尾”构造的成因进行探究。探究结果表明,红山岩体“拖尾”变形构造是达尔布特断裂左行走滑脆性剪切错移红山岩体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尔布特断裂 左行走滑 脆性剪切 “拖尾” ebsd组构分析
下载PDF
Twin-twin geometric structure effect on the twinning behavior of an Mg-4Y-3Nd-2Sm-0.5Zr alloy traced by quasi-in-situ EBSD
2
作者 Yunwei Gui Quanan Li +1 位作者 Yibei Xue Lingxiao Ouyang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381-1392,共12页
We studied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g-4Y-3Nd-2Sm-0.5Zr alloy by quasi-in-situ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along with several strains under compression tests,which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inf... We studied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Mg-4Y-3Nd-2Sm-0.5Zr alloy by quasi-in-situ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along with several strains under compression tests,which provided direct evidence fo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win-twin geometric structure on the twinning behavio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lloy were higher than traditional magnesium alloys(the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ngth reaches 402.5 MPa)due to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Sm and Nd elements addition on solution strengthening,precipitation strengthening,and grain refinement.Combined with the quasi-in-situ EBSD technique,two different twin-twin geometric structures,‘parallel structure’and‘cross structure’,were observed directly in the alloy.In the later stage of deformation,for‘parallel structure’,residual stress and a large number of dislocations mainly existed in the twin boundary and tip position.For the‘cross structure’,there was a lot of dislocation density in the interior of twins after fusion.The twin growth rate of‘parallel structure’was much faster than that of‘cross structure’because the stress of twins was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tip of twin.When the movement for the tip of twin was blocked,the growth rate of twin would be obviously decreased.Moreover,the‘cross structure’was easy to produce closed space.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surrounding twins,the confined space was easy to stress concentration,thus inhibiting the growth of twins.At the same time,the‘cross structure’of twins needed a more external force to continue to deform,which also served as a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RE alloy Mechanical testing TWINNING Quasi-in-situ ebsd
下载PDF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magnesium bicrystals with symmetrical 90°<1120>tilt grain boundaries analysed by large area EBSD mapping
3
作者 Kevin Bissa Talal Al-Samman Dmitri A.Molodov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56-1566,共11页
Grain boundar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formation of polycrystals.Their response to deformation is however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how they accommodate lattice rotation of adjo... Grain boundarie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formation of polycrystals.Their response to deformation is however not completely understood,particularly with respect to how they accommodate lattice rotation of adjoining crystallites by changing their structure and geometry.The current study thus investigates the deformation behaviour of Mg bicrystals with 90°<1120>symmetric tilt boundary strained in plane-strain compression up to different final strains.Due to the initial soft orientation of the two crystals,activation of basal slip in each crystal gave rise to lattice rotation around the transverse direction towards the compression direction of the channel-die.Hundreds of single EBSD maps with a small step size were obtained from the GB region and stitched together to produce large panoramic maps of a macroscopic scale.Although very time-consuming,this technique has proven useful in clarifying the origin of the non-uniform deformation zones in the vicinity of the grain boundary and explains the mechanisms,by which the grain boundary was able to cope with the imposed strain before fracture.Interestingly,several variants of extension twins were observed as an additional deformation mechanism despite having negative Schmid factors.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ir resulting combined shear compon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sample coordinate system revealed an alignment along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of the channel-die,therefore justifying their nucle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orama ebsd Plain strain compression Lattice rotation Magnesium bicrystal Anomalous twins
下载PDF
HR3C奥氏体耐热钢晶界蠕变损伤的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
4
作者 胡正飞 张家乐 张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18,共8页
对不同条件下的HR3C奥氏体耐热钢蠕变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奥氏体耐热不锈钢蠕变沿晶破坏行为和损伤特征。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蠕变速度下材料的晶粒尺寸基本不变,未产生择优取向,但高蠕变速度条件下... 对不同条件下的HR3C奥氏体耐热钢蠕变试样进行性能测试和微观结构观察,研究奥氏体耐热不锈钢蠕变沿晶破坏行为和损伤特征。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蠕变速度下材料的晶粒尺寸基本不变,未产生择优取向,但高蠕变速度条件下部分孪晶界演变成一般晶界,而低蠕变速度下原始孪晶结构基本保持不变。EBSD分析结果清楚地反映了微观蠕变应变的不均匀性。沿晶微裂纹和蠕变空洞的产生和扩展是最显著的损伤特征,这些损伤现象与不同蠕变速度下的蠕变机制及晶界性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耐热钢 蠕变 损伤特征 晶界 电子背散射衍射
下载PDF
Effect of pre-twinning and heat treatment on formability of AZX311 Mg alloy
5
作者 Mahesh Panchal Lalit Kaushik +3 位作者 Min-Seong Kim Ravi Kottan Renganayagalu Shi-Hoon Choi Jaiveer Singh 《Journal of Magnesium and Alloy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154-1169,共16页
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pre-strain-induced tensile twins(TTWs)and controlled heat treatment on the formability behavior of AZX311 Mg alloy sheets were investigated.A 4%compressive strain was applied to pre-strain... In this study,the effects of pre-strain-induced tensile twins(TTWs)and controlled heat treatment on the formability behavior of AZX311 Mg alloy sheets were investigated.A 4%compressive strain was applied to pre-strain the sheets using the in-plane compression(IPC)technique along the rolling direction(RD)to introduce TTWs.The pre-strained(PS)samples were subsequently heat-treated at 250℃,350℃,and 400℃ independently for 1 hr,and are termed as PSA1,PSA2,and PSA3,respectively.Erichsen cupping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formability of the sheet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initial condition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S sample heat-treated at 250℃ for 1hr exhibited a decrease in the Erichsen index(IE)compared to the as-rolled sample,whereas PSA2 and PSA3 samples showed an increase in IE values.Microtextur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st of the TTWs generated through pre-twinning were stable at 250℃;however,the twin volume fraction reduced to 41%at 350℃ compared to the PS samples due to enhanced thermal activity at that temperature.Furthermore,PSA2 samples showed severe grain coarsening in some areas of the sample,and the fraction of such grains increased in the PSA3 samples.The stretch formability(IE value)of PSA2 samples showed a 32.3%increase compared to the as-rolled specimens.Additionally,the analysis of the deformed specimen at failure under the Erichsen test indicated that considerable detwinning occurs in the PS and PSA1 samples,whereas dislocation slip activity dominates in the PSA2 and PSA3 samples during stretch forming.Apart from detwinning and dislocation slip,deformation twins were also observed in all samples after the Erichsen test.Thus,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texture control and its underlying mechanisms via pre-twinning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room temperature(RT)stretch formability of AZX311 Mg alloy she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 alloys Pre-twinning Texture FORMABILITY ebsd.
下载PDF
岩石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组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66
6
作者 刘俊来 曹淑云 +1 位作者 邹运鑫 宋志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638-1645,共8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现代构造地质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领域一项崭新的技术,它与现代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设备结合,可以对块状样品中微米或纳米级尺度的颗粒进行晶体结构分析,从而使微观结构、微区成分与结晶学优选数...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是现代构造地质学与显微构造分析领域一项崭新的技术,它与现代高分辨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设备结合,可以对块状样品中微米或纳米级尺度的颗粒进行晶体结构分析,从而使微观结构、微区成分与结晶学优选数据结合起来,能够更精细地对比研究矿物和岩石显微构造,为岩石显微构造分析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分析了EBSD技术的基本原理、系统构成、样品制备和工作程序。介绍了石英组构测量,极细粒物质(微角砾岩)的组构特点,二轴晶矿物(角闪石)的组构、变形机制和金属硫化物组构分析的应用实例,对于应用EBSD系统开展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显微构造 组构 造岩矿物 硫化物
下载PDF
岩石组构学研究的最新技术——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被引量:56
7
作者 徐海军 金淑燕 郑伯让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5,共13页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 岩石组构分析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对理解许多地质过程非常关键。岩石组构学的理论研究和测试技术手段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近十几年来,装备在扫描电镜上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新技术日臻成熟,已经成为地球科学和材料科学组构分析的强有力手段。作为革命性的新技术,EBSD的量化显微构造数据在地质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例如相鉴定、变形机制、位错滑移系、结晶学优选方位(CPO)和变质过程研究等。本文介绍了池际尚教授在开拓我国岩石组构学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贡献,同时阐述了EBSD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及其与费氏台、X射线衍射、中子衍射和透射电镜优缺点的对比,并展示了该方法在大别—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组构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构 ebsd CPO 榴辉岩 石榴石 绿辉石
下载PDF
EBSD技术结合背散射电子成像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8
作者 郭宁 黄天林 +2 位作者 周正 栾佰峰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5-79,共5页
本文以桥梁用过共析珠光体钢微观组织结构和冷轧高纯镍退火再结晶行为的研究为例,系统阐明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结合背散射电子(BSE)成像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在EBSD面扫之前,先用BSE成像技术观察晶粒尺寸,发现缺陷、形变区... 本文以桥梁用过共析珠光体钢微观组织结构和冷轧高纯镍退火再结晶行为的研究为例,系统阐明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结合背散射电子(BSE)成像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在EBSD面扫之前,先用BSE成像技术观察晶粒尺寸,发现缺陷、形变区及再结晶晶粒等区域,然后用EBSD技术设定合理的扫描区域大小及扫描步长对感兴趣区域进行晶体取向标定。EBSD与BSE成像技术的结合可以充分发挥晶体取向成像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巨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BSE ECC SEM 微观组织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9
作者 陈绍楷 李晴宇 +1 位作者 苗壮 许飞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0-504,共5页
论述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的形成原理、花样包含的物理意义,并给出了EBSD在测定晶体取向、织构、取向关系、物相鉴定、应变分布、晶格常数及晶界性质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晶体取向 织构
下载PDF
EBSD分析技术在镁合金晶粒尺寸表征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汪炳叔 辛仁龙 +2 位作者 黄光杰 陈兴品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分别使用金相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自动分析技术对AZ31镁合金轧制退火态样品进行晶粒尺寸表征,发现用金相法统计晶粒尺寸时,受制样手段和相机分辨率的影响,有些晶界很模糊,造成统计的晶粒度偏大。而用EBSD技术可重构出清晰的晶界,... 分别使用金相法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自动分析技术对AZ31镁合金轧制退火态样品进行晶粒尺寸表征,发现用金相法统计晶粒尺寸时,受制样手段和相机分辨率的影响,有些晶界很模糊,造成统计的晶粒度偏大。而用EBSD技术可重构出清晰的晶界,进行快速便捷的自动表征。在处理EBSD数据时,对如何消除取向噪声及伪对称性对晶粒尺寸表征中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晶粒尺寸 取向噪声 伪对称性
下载PDF
EBSD及其在钢铁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小立 庄传晶 +3 位作者 吉玲康 冯耀荣 霍春勇 赵文轸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6-99,共4页
介绍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材料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钢铁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利用其在高钢级管线钢领域进行研究的切入点和一些研究结论,并介绍了原位EBSD新技术。
关键词 ebsd 取向 织构 管线钢
下载PDF
EBSD研究取向硅钢晶粒取向和晶界结构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谊军 倪献娟 +2 位作者 夏兆所 潘丽梅 王全礼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扫描电镜结合EBSD技术分析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的取向和晶界结构。初次再结晶晶粒中以30°~55°的大角晶界为主,Goss取向晶粒含量小于5%,且经常生长在(111)〈112〉取向的晶粒周围。同时测定了二次再结晶晶粒的实际取... 采用扫描电镜结合EBSD技术分析了取向硅钢初次再结晶晶粒的取向和晶界结构。初次再结晶晶粒中以30°~55°的大角晶界为主,Goss取向晶粒含量小于5%,且经常生长在(111)〈112〉取向的晶粒周围。同时测定了二次再结晶晶粒的实际取向,并计算出与Goss取向的取向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向硅钢 ebsd 晶粒取向 晶界结构 偏离角
下载PDF
轧制变形铝合金微观组织与织构的EBSD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永皞 姚宗勇 +1 位作者 黄光杰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3-45,共3页
通过EBSD技术对两种典型铝合金冷轧过程中组织与织构的演变进行了表征,分析概括了合金在不同加工过程中微观组织、织构及取向差等的演变规律。简要介绍了该技术在形变铝合金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 形变铝合金 ebsd 微观组织 织构 取向差
下载PDF
Ti-44Al-6Nb-2Fe合金低温超塑性及高温拉伸组织演化
14
作者 董书琳 曲迎东 +5 位作者 陈瑞润 郭景杰 王琪 李广龙 张伟 于波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1-176,共6页
为改善高Nb TiAl基合金的热变形能力,本研究利用Fe部分替代高Nb TiAl基合金中的Nb,熔炼制备新型高Nb含Fe的Ti-44Al-6Nb-2Fe合金。首先对合金铸锭进行包套锻造,再对锻造合金在800~1 000℃、1×10^(-4)s^(-1)初始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 为改善高Nb TiAl基合金的热变形能力,本研究利用Fe部分替代高Nb TiAl基合金中的Nb,熔炼制备新型高Nb含Fe的Ti-44Al-6Nb-2Fe合金。首先对合金铸锭进行包套锻造,再对锻造合金在800~1 000℃、1×10^(-4)s^(-1)初始应变速率下进行高温拉伸实验,对合金的高温拉伸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化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中含有较多B2相,占30%~40%,随高温拉伸温度升高,合金动态再结晶作用增强,位错减少,晶粒尺寸增大,晶粒长径比降低,这些组织演化特征与合金的应力-应变状态和热变形能力提升相对应。合金在800℃和850℃拉伸变形时,B2相为硬脆相,B2相及B2/γ相界面处的应力集中导致该区域形成大量裂纹及孔洞(800℃时孔洞百分比为14.5%),延伸率较低(800℃时延伸率为123.1%),甚至发生提早断裂,试样断裂处颈缩现象明显;合金在900℃拉伸变形时,应变速率敏感指数m=0.284,延伸率明显提高(900℃时延伸率为163.0%),试样断裂处仍有颈缩现象;合金在950℃和1 000℃拉伸变形时,B2相转化为“软”相,发挥了很好的应力-应变协调作用,B2相与γ相之间发生了广泛的晶界滑动,组织中几乎无裂纹孔洞出现,延伸率陡然提高(950℃时延伸率为307.9%),试样断裂处无颈缩现象,合金具备超塑性,但该合金在TiAl基合金中属于低温超塑性。较高的B2相含量及其所发挥的优异的应力-应变协调作用是该合金具备低温超塑性的重要原因和特色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铝基合金 高温拉伸 超塑性 组织演化 电子背散射衍射
下载PDF
冷轧无取向硅钢再结晶退火过程的EBSD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玉峰 金自力 +2 位作者 任慧平 王海燕 张红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9-42,共4页
采用EBSD手段分析了低碳低硅(0.003%C、0.3%Si)冷轧硅钢试样在740℃加热保温6s~360s退火过程中微区取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同时{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 采用EBSD手段分析了低碳低硅(0.003%C、0.3%Si)冷轧硅钢试样在740℃加热保温6s~360s退火过程中微区取向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11}〈110〉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同时{111}〈112〉取向的再结晶晶粒在变形的{111}〈110〉取向晶粒的晶界处形核,并在{111}〈112〉取向冷轧剪切带上形成{011}〈100〉取向再结晶晶粒。在一定的退火温度下,合理控制保温时间有利于提高{100}面织构的占有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ebsd 再结晶退火 微观织构
下载PDF
胶东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约束 被引量:18
16
作者 李瑞红 刘育 +3 位作者 李海林 郑小礼 赵海 孙政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46-2558,共13页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 新城金矿床是典型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体形态和规模都严格受到断裂破碎带控制,是探讨复杂构造-流体耦合成矿系统控矿构造变形环境研究的理想选区。断裂破碎带中构造岩既是构造变形行为的载体,也是相应变形环境的受体。论文在新城金矿详细露头构造解析的基础上,系统采集该矿床控矿断裂破碎带定向构造岩样品,进行显微构造和EBSD组构分析。研究区构造岩显微构造特征主要表现为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韧性变形有波状消光、带状消光、亚晶粒、动态重结晶、核幔构造、丝带构造、碎(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机械双晶、蠕英结构、云母鱼等;脆性变形有书斜构造和显微裂隙等。长石(残)斑系、扭折带、变形纹、蠕英结构和石英颗粒边界迁移动态重结晶、丝带构造等矿物变形特征表明断裂带成矿前以高温韧性变形为主;石英波状消光、亚晶粒、亚颗粒旋转和膨凸动态重结晶、方解石机械双晶、长石显微裂隙充填物等矿物变形反映成矿期兼有中低温韧性变形和脆性变形;压剪性穿晶裂隙则反映出成矿后主要是低温脆性变形。根据差应力、应变测量和EBSD组构分析,将新城金矿床控矿构造变形环境可以分为3个构造期:成矿前在NW-S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韧-脆性左行剪切变形,600~700℃,差应力61.37~111.09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2.295~3.978,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466~1.599,反映矿区为高温中高压高应变带变形环境,应变速率较大;成矿期为NW-SE向逐渐NEE-SWW向转变的挤压作用,发生压剪性脆性变形,200~500℃,差应力65.91~135.68MPa,应变测量轴比a/c为1.403~2.204,动态重结晶石英颗粒边界分维值为1.321~1.378,反映矿区成矿期为中低温中高压低应变带变形环境,反应速率较小;成矿后在NWW-SEE向挤压作用下发生压剪变形,150~300℃,反映低温低压脆性变形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构造 ebsd组构 变形环境 新城金矿床 胶东
下载PDF
X80钢中残余奥氏体定量分析的XRD与EBSD法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刘俊亮 张作贵 +1 位作者 宓小川 高加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都可以对钢中一定量的残余奥氏体进行定量分析。本文选用X80管线钢作为实验材料,介绍两种测试技术原理和方法,并比较了两种分析技术的优缺点。
关键词 XRD ebsd X80 残余奥氏体 定量分析
下载PDF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在大陆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8
18
作者 许志琴 王勤 +2 位作者 梁凤华 陈方远 许翠萍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721-1736,共16页
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简称EBSD)技术可以快捷准确地进行物相鉴定,确定矿物晶体的晶格优选定向和多相岩石中各矿物的空间分布,使其成为定量研究岩石显微构造的理想工具。将岩石组构测量、野外地质观察与矿... 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简称EBSD)技术可以快捷准确地进行物相鉴定,确定矿物晶体的晶格优选定向和多相岩石中各矿物的空间分布,使其成为定量研究岩石显微构造的理想工具。将岩石组构测量、野外地质观察与矿物的变形实验研究相结合,可以判别物质运动的剪切指向和变形的温压条件,从而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的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EBSD技术的原理和主要矿物组构的实验研究进展,然后以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5年来的成果为例,总结了EBSD技术在研究大陆深俯冲和折返的动力学机制和大陆造山带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橄榄石和绿辉石的组构揭示了板块深俯冲阶段的组构运动学特征,而石英、斜长石和夕线石的组构可以用来研究地壳内大型韧性剪切带的变形历史,如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折返相关的韧性剪切带、龙门山逆冲剪切带、西昆仑康西瓦走滑剪切带和喜马拉雅造山带的康马拆离剪切带。因此,EBSD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显微构造与宏观构造相结合,建立变质-变形-运动学相统一的地球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大陆动力学 深俯冲与折返 韧性剪切带
下载PDF
EBSD技术在形变Zr合金组织与织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栾佰峰 黄天林 +2 位作者 陈建伟 张喜燕 刘庆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87-490,共4页
本文采用配备在扫描电镜中的EBSD系统及相应的取向分析和组织重构技术,对形变状态和退火状态下Zr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形变样品中晶粒细碎且不均匀,具有较为明显的形变带特征;织构主要为基面平行于轧... 本文采用配备在扫描电镜中的EBSD系统及相应的取向分析和组织重构技术,对形变状态和退火状态下Zr合金的微观组织及织构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形变样品中晶粒细碎且不均匀,具有较为明显的形变带特征;织构主要为基面平行于轧面(〈0002〉//Z)取向织构,同时还存在较多的{0001}〈1010〉和{0001}〈1120〉织构及{1104}〈1102〉织构。退火样品中晶粒均匀,基本为等轴晶,几种主要基面织构变化不大,但{1104}〈1102〉织构含量与形变样品相比提高了一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sd ZR合金 微观组织 织构
下载PDF
低碳钢退火板中粗大晶粒成因的EBSD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萧 杨平 +2 位作者 林瑞民 刘西峰 陈冷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SPCD低碳钢罩式炉退火板为例,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针对晶粒尺寸不均匀样品中粗大晶粒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测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粗大晶粒为〈111〉∥ND即{111}取向的晶粒;少数为〈112〉∥ND即{112}取向的晶粒。其成因可能... 以SPCD低碳钢罩式炉退火板为例,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针对晶粒尺寸不均匀样品中粗大晶粒的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测量结果表明,大部分粗大晶粒为〈111〉∥ND即{111}取向的晶粒;少数为〈112〉∥ND即{112}取向的晶粒。其成因可能有两点:(1)热轧薄板表层中形成的粗大铁素体组织将会遗传到随后经冷轧-退火的钢板中,引起个别晶粒异常粗大;(2)AlN粒子钉扎作用的不均匀使具有生长优势的{111}和{112}晶粒长大,最终形成粗大的晶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钢 粗大晶粒 ebs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