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调与猜忌——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的美韩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梁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6-46,179,共11页
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美韩同盟内部看似密切协调,实则相互猜忌。从韩国的角度讲,该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深了朴正熙政府对美国"保护伞"的怀疑,将美韩同盟带入一场新的信任危机,进而促使汉城主动寻求与平壤缓和关系并努力实现... 1969年EC-121事件前后,美韩同盟内部看似密切协调,实则相互猜忌。从韩国的角度讲,该事件的发生进一步加深了朴正熙政府对美国"保护伞"的怀疑,将美韩同盟带入一场新的信任危机,进而促使汉城主动寻求与平壤缓和关系并努力实现国防自立。就美国而言,EC-121侦察机被击落致使本应提上议事日程的削减驻韩美军问题被迫搁置,直至半年后尼克松才正式做出该决定。美国和韩国之所以长时间难以建立稳定的互信关系,主要原因在于双方认识和处理朝鲜半岛问题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该个案还表明,冷战时期共同的敌人完全可能使实力相差悬殊的两个国家(或地区)走到一起,但却未必能够让二者形成共同的战略意识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ec-121事件 美韩同盟 信任危机
下载PDF
美国与EC-121危机--对1969年美国大型侦察机被朝鲜击落事件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邓峰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23,共10页
EC-121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迅速讨论了主张军事报复的军方方案和反对报复的国务院方案。尼克松总统决定接受国务院方案中的一项建议,在朝鲜附近海域立刻恢复有战斗机护航的侦察飞行。这表明美国不会对朝鲜实施军事报复。具体... EC-121危机发生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迅速讨论了主张军事报复的军方方案和反对报复的国务院方案。尼克松总统决定接受国务院方案中的一项建议,在朝鲜附近海域立刻恢复有战斗机护航的侦察飞行。这表明美国不会对朝鲜实施军事报复。具体原因在于:首先,美国陷入越南战场,无暇他顾;其次,尼克松政府推行新亚洲战略的必然结果;第三,防止新政府内部出现分裂;最后,苏联缓和措施发挥的作用。EC-121危机既给美国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亦给尼克松新政府带来一些积极影响。无论如何,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在一场亚洲局部危机中选择行动的余地居然如此之小,显然昭示其力量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克松 朝鲜 ec-121危机
原文传递
美国东亚战略转型与韩国的应对(1969—1972) 被引量:3
3
作者 梁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9,192,共7页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着手在东亚实施战略收缩。其中,低调处理EC-121危机、削减驻韩美军和推动中美和解等措施严重动摇了韩国对美国安全承诺信任的基础,也让汉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难以再像以往那样凭借冷战前沿的战略地位... 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尼克松政府着手在东亚实施战略收缩。其中,低调处理EC-121危机、削减驻韩美军和推动中美和解等措施严重动摇了韩国对美国安全承诺信任的基础,也让汉城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难以再像以往那样凭借冷战前沿的战略地位通过要挟迫使华盛顿做出重大让步。于是,朴正熙政府转而尽可能顺应乃至配合美国东亚战略的调整,积极促使华盛顿向韩国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劝阻驻韩美军继续撤离,防止尼克松政府在缓和对华关系过程中损害汉城的利益,全力推动国防自立,并努力谋求改善与共产党国家之间的关系。最终,韩国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化解了"尼克松主义"带来的冲击,而且还从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但与此同时,1970年代中后期作为韩国国防自立主要措施之一的秘密核开发计划却令美国决定撤出全部驻韩地面部队,美韩同盟再次陷入信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朴正熙 ec-121危机 驻韩美军 中美和解 信任危机
下载PDF
韩国应对朝鲜击落美EC-121侦察机事件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孙艳姝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40-243,共4页
朝鲜击落美EC-121侦察机事件是20世纪60年代东北亚的一次重大国际危机,将冷战时期的朝鲜半岛推向热战的边缘。文章依据韩美两国政府解密档案,探析朴正熙政府应对此次事件的经过以及美韩安全关系的微妙变化。
关键词 ec-121侦察机事件 朝鲜 朴正熙 尼克松 美韩关系
原文传递
“预警之星”折翅大西洋 ——冷战中美空军3架EC-121预警机失事回眸
5
作者 孔直 《环球军事》 2005年第08X期26-27,共2页
飞机已经起火了。当约瑟夫·L·H·吉尼特中尉准备迫降时,他注意到面前桌子上有一堆书。尽管机身里浓烟滚滚,但这位领航员还是决定把这些书收起来。它们是空勤机械师们使用的技术手册,重量不轻,如果飞起来,就可能成为... 飞机已经起火了。当约瑟夫·L·H·吉尼特中尉准备迫降时,他注意到面前桌子上有一堆书。尽管机身里浓烟滚滚,但这位领航员还是决定把这些书收起来。它们是空勤机械师们使用的技术手册,重量不轻,如果飞起来,就可能成为致命的弹射物。吉尼特从座位上站起来,跌跌撞撞地走过去把这些书丢进一个行李舱。就在那一刻,飞机的左翼撞在了大西洋洋面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 美国 ec-121预警机 空军 军事装备
原文传递
朝鲜半岛危机回放
6
作者 刘斌 《环球军事》 2003年第06S期18-19,共2页
自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局势达到顶点。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无暇同时顾及朝鲜问题,但在战争胜利后,... 自2002年10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问朝鲜从而爆发朝鲜核危机以来,世界的目光开始聚集到朝鲜半岛。2003年1月10日,朝鲜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朝鲜核危机局势达到顶点。伊拉克战争使布什无暇同时顾及朝鲜问题,但在战争胜利后,布什又重新开始着手解决朝鲜问题。目前,在处理朝鲜核危机上,美国一方面通过外交斡旋、经济封锁的途径来迫使朝鲜妥协,另一方面也一再声称并没有放弃使用军事手段以强制达到其目的。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 军事冲突 “普韦布洛”号事件 美国 ec-121侦察机事件 “板门店事件” 核危机 RC-135S侦察机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