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均匀电场对高黏流体中气泡分散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何发超 刘海龙 +1 位作者 李昌烽 王军锋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74-1782,共9页
电场强化多相流相间分散和传质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领域,气泡的尺寸和分散行为以及连续相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多相流系统中传质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设计并搭建了荷电液气分散实验平台,对非均匀电场作用下气泡在高黏流体中的分散行为... 电场强化多相流相间分散和传质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工生产领域,气泡的尺寸和分散行为以及连续相的物理性质是影响多相流系统中传质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设计并搭建了荷电液气分散实验平台,对非均匀电场作用下气泡在高黏流体中的分散行为进行可视化研究。捕捉了气泡在生长和分散过程中的形貌特征,研究分析了电场强度和气体流量对气泡分散行为和气泡尺寸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当电邦德数(BoE)达到4.5时,空气在甘油中的分散行为由滴状模式转变为串珠模式;而在达到8.7后又转变为混合模式,并最终在电邦德数达到17.8时转变为电晕模式。气泡直径随电场强度的增大显著减小,相比于无电场条件下的气泡尺寸,当电邦德数达到6.4时气泡直径减小了80%。在混合模式下气泡破碎成大量微气泡,微气泡直径在100μm以下,从而有效增加了气液两相接触面积。同时,研究表明气泡分散模式的转变主要取决于电场强度,增大气体流量对气泡分散模式的转变和气泡直径的影响较小。在现有的数据基础上,在0<BoE<16范围内建立了气泡直径与电邦德数相关的预测模型。该研究结果可为电场作用下复杂流体中气泡的生长和分散行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电场 气泡模式 气泡尺寸 黏性流体 电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EHD空气泵气流加速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周砚江 毛晓靖 +1 位作者 胡一枫 王培养 《机电工程》 CAS 2010年第2期61-63,67,共4页
为了得到更高的空气放电离子风速度和流量,对基于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的电流体动力学(EHD)空气泵气流加速机理进行了微观说明和宏观分析。在理想流体下,对EHD空气泵进行数学建模,应用Matlab软件对EHD空气泵电气耦合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 为了得到更高的空气放电离子风速度和流量,对基于空气放电离子风技术的电流体动力学(EHD)空气泵气流加速机理进行了微观说明和宏观分析。在理想流体下,对EHD空气泵进行数学建模,应用Matlab软件对EHD空气泵电气耦合过程进行了理论探讨。并建立了多极静电空气泵气流加速系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EHD空气泵极间距、极间夹角、极间电压值和极间电流对气流速度影响较大,为后续实验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电晕放电 气流加速 电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EHD强化传热中的电晕放电与离子风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丰华 朱子述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46,共4页
离子风在EHD强化传热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介绍了电晕放电对EHD强化传热影响的研究成果,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以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电晕放电 离子风 ehd 强化传热 电水动力学
下载PDF
电流体动力学静音泵制备及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琛 刘学婧 +2 位作者 昝杰 苏倩 张弛 《轻工机械》 CAS 2024年第2期30-36,共7页
为实现快速、精确和智能主动控制,课题组设计制备了一种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 hydro dynamics,EHD)静音泵。该种泵是基于电场与介电液直接相互作用的一类非机械泵,采用三明治结构,上、下2层电极完全对称,呈梳齿状排布;中间为宽度2 mm,高... 为实现快速、精确和智能主动控制,课题组设计制备了一种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 hydro dynamics,EHD)静音泵。该种泵是基于电场与介电液直接相互作用的一类非机械泵,采用三明治结构,上、下2层电极完全对称,呈梳齿状排布;中间为宽度2 mm,高1 mm的通道层。通道层中充满了介电液,在高强度电场下介电液中杂质或弱电解质的解离产生自由电荷,致使介电液产生流动。为了对电流体静音泵驱动力的影响因素有更深入的了解,课题组用液位差表征静音泵的驱动力,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了不同电极间距、不同电极宽度和不同电极对间距对静音泵驱动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电极宽度的变化对驱动力影响较小;在发生击穿前的同等电压下,电极间距越小,驱动力越大;而在发生击穿前的同等电压下,电极对间距在大于4 mm后,驱动力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音泵 电流体动力学 介电液 三明治结构 液位差
下载PDF
红外激光在线烧结EHD打印多层微米导电薄膜的性能实验研究
5
作者 张天成 黄风立 +3 位作者 于志恒 杨超 汤成莉 胡根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126,共4页
以相片纸为基底,以自制的纳米银导电墨水为介质,通过EHD电流体动力学设备制备出1~4层不同打印厚度的导电薄膜。采用激光烧结的方式对不同薄膜厚度的薄膜图案进行固化;用电阻表测量出固化后各厚度的导电薄膜的电阻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以相片纸为基底,以自制的纳米银导电墨水为介质,通过EHD电流体动力学设备制备出1~4层不同打印厚度的导电薄膜。采用激光烧结的方式对不同薄膜厚度的薄膜图案进行固化;用电阻表测量出固化后各厚度的导电薄膜的电阻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烧结前后不同层厚导电薄膜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不同厚度薄膜图案烧结后的电阻率、表面形貌、薄膜表面孔隙率存在较大差异;3层厚导电薄膜的电阻率为2.9μΩ·cm,与块状银的电阻率接近,其导电薄膜表面形貌均匀,且孔隙率仅为7.9%,整体效果明显优于1、2和4层薄膜。通过研究给出薄膜制备相应的印刷层数以及不同厚度导电薄膜对应的最佳烧结参数,为纳米银导电薄膜的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薄膜 电流体动力学 激光烧结 表面形貌 孔隙率
下载PDF
基于EHD的聚酰亚胺打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信虎 刘禹 《轻工机械》 CAS 2021年第3期90-93,共4页
针对目前多数增材制造设备在加工聚酰亚胺(PI)聚合物材料时成型分辨率低、精度差等缺点,课题组提出将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 dynamics, EHD)打印方法应用于PI的高精度成型,并对此进行了研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打印喷嘴处... 针对目前多数增材制造设备在加工聚酰亚胺(PI)聚合物材料时成型分辨率低、精度差等缺点,课题组提出将电流体动力学(electro-hydro dynamics, EHD)打印方法应用于PI的高精度成型,并对此进行了研究。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了打印喷嘴处施加的工作电压以及收集板移动速度对PI线条成型分辨率的影响;在分析其打印原理的基础上对PI打印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PI线条直径随电压增大而减小,随收集板速度增大而减小。通过优化后的工艺参数实现了复杂网格形状的微图案打印,证明了利用EHD打印PI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聚酰亚胺 电流体动力打印 控制变量 微图案
下载PDF
滴状模式下液桥形成及断裂的电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霍元平 王军锋 +1 位作者 左子文 刘海龙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5-431,共7页
对电场作用下微通道荷电液滴脱落过程中液桥形成及断裂的显微演变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借助时空分辨率较高的高速摄像技术精确捕捉了电场作用下液桥形成及断裂的界面演化过程,研究了液桥的界面结构变化及其断裂的动力学显微演变行... 对电场作用下微通道荷电液滴脱落过程中液桥形成及断裂的显微演变特征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借助时空分辨率较高的高速摄像技术精确捕捉了电场作用下液桥形成及断裂的界面演化过程,研究了液桥的界面结构变化及其断裂的动力学显微演变行为,获得了时间特征数、电邦德数及半月面形成角对液桥长度及断裂顺序的作用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液桥断裂长度取决于黏度与表面张力之比,而受荷电弛豫时间的影响甚微,低电压工况下各实验介质液桥相对长度的变化并不明显,而在较高电压工况下相对液桥长度的增长速度加快.随着电邦德数的不断增加,液桥长度的变化在较高邦德数下更为明显且存在突变区,此时伴随着雾化模式的转变,表明液桥的突变恰恰是雾化模式过渡的信号.不同物性介质的射流过渡行为由于液桥上下游形成角的变化而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无水乙醇介质,电邦德数的增加使滴状模式首先过渡到纺锤模式,而对于生物柴油,滴状模式后会首先出现脉动模式而非纺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液滴 液桥 电流体动力学 高速数码摄像
下载PDF
均匀高压电场强化圆管和套管内油的层流强制对流换热的综合效应 被引量:9
8
作者 刘振华 王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1-74,78,共5页
以 1 5号机油为实验工质 ,对水平光滑圆管和套管管内层流流动换热进行了直流高压电场强化实验研究。以实验方法调查了其换热系数强化率与外加电场强度、热通量及流动速度、油温、管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实验证实了外加直流高压电场能对管... 以 1 5号机油为实验工质 ,对水平光滑圆管和套管管内层流流动换热进行了直流高压电场强化实验研究。以实验方法调查了其换热系数强化率与外加电场强度、热通量及流动速度、油温、管型等因素的相关性。实验证实了外加直流高压电场能对管内层流强制对流换热起着很好的强化作用。在相同传热面积及相同泵功的条件下 ,综合换热性能有大幅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d效应 强制对流 强化换热 高压电场强化 机油
下载PDF
水平光滑管外油自然对流换热的电场强化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振华 陈玉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211-1214,共4页
对水平光滑管外油的自然对流高压直流电场强化换热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确认了对自然对流换热性能很差的油类工质施加高压电场能够有效地促进换热强化 ,同时比较系统调查了换热系数强化率与电场强度、油温、热负荷之间的相互耦合关... 对水平光滑管外油的自然对流高压直流电场强化换热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实验确认了对自然对流换热性能很差的油类工质施加高压电场能够有效地促进换热强化 ,同时比较系统调查了换热系数强化率与电场强度、油温、热负荷之间的相互耦合关系 ,发现换热系数强化率基本不受热通量的影响 ,而与电场强度存在强函数关系 .实验中 ,当外加电压为 4 k V时的对流换热系数比大空间内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自然对流 电流体力学
下载PDF
石蜡液面离子风的研究
10
作者 张禹涛 赵明伟 +1 位作者 郭英 柴一峰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4-668,共5页
研究了常压空气中针-石蜡液面50Hz交流电晕放电离子风特性。交流电晕离子风能够引起液体石蜡显著变形,随着电压升高,变形从漏斗状发展到盆状。在石蜡层厚度为5mm时,盆状变形最大,深度达到5.3mm,最大作用范围半径18.8mm,变形产生的压强达... 研究了常压空气中针-石蜡液面50Hz交流电晕放电离子风特性。交流电晕离子风能够引起液体石蜡显著变形,随着电压升高,变形从漏斗状发展到盆状。在石蜡层厚度为5mm时,盆状变形最大,深度达到5.3mm,最大作用范围半径18.8mm,变形产生的压强达到48.9Pa,远远超过直流针-水电晕放电情况。随着电压升高,从电晕放电过渡到流注放电时盆状变形依然存在,这一点明显不同于直流针-水电晕放电。研究表明交流电晕离子风具有优良的驱动绝缘液体介质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风 电晕放电 电流体动力学 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涡轮增压器动力学建模及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顾灿松 袁兆成 +2 位作者 刘佳鑫 杨征睿 李洪亮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0-76,102,共8页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车用浮环轴承涡轮增压器进行多体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以模态综合法为基础,建立增压器壳体与转子的柔性体子结构模型;以广义不可压缩雷诺方程为基础,建立增压器浮环轴承的EHD弹性液力润滑模型... 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动力学方法,对某车用浮环轴承涡轮增压器进行多体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以模态综合法为基础,建立增压器壳体与转子的柔性体子结构模型;以广义不可压缩雷诺方程为基础,建立增压器浮环轴承的EHD弹性液力润滑模型(Elastic Hydro-Dynamic)。计算得到内外油膜压力、转子振动特性以及增压器壳体表面振动速度,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柔性体多体动力学与EHD轴承润滑模型相结合的建模方法能够有效用于增压器的振动特性分析,该方法的应用也为研究增压器同步、次同步振动与噪声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体动力学 振动特性 有限元法(FEM) 涡轮增压器 ehd弹性液力润滑
下载PDF
直流输电导线负极性电晕放电离子风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安琪 张新春 +1 位作者 王金祝 范伟丽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83-391,共9页
为厘清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导线振动特性间的关系,该文对有来流时直流输电导线负极性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与Navier-Stokes方程耦合的二维单极离子漂移模型,研究导线电晕放电时电压和导线直径... 为厘清输电线路电晕放电与导线振动特性间的关系,该文对有来流时直流输电导线负极性电晕放电离子风的流动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电–流体力学方法,建立与Navier-Stokes方程耦合的二维单极离子漂移模型,研究导线电晕放电时电压和导线直径对电流体力、离子风流场分布和流速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域内的最大速度出现在距离导线边缘1mm处,离子风会抑制模拟域中的最大速度,而对尾流区域的来流速度有明显激励作用;在电晕放电发生后,电压等级的增大对导线周围速度大小影响较小,但会使导线表面的电流体力增大;导线直径对离子风影响显著,导线直径的改变将诱导组合速度分布发生改变,并使电流体力增大,最大组合风速也相应提高。研究结果将为高压输电导线电晕振动特性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晕放电 导线 负直流 电流体力 离子风
下载PDF
溶液属性对电流体动力学喷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海忠 陈洪立 乔欣 《轻工机械》 CAS 2018年第5期9-13,共5页
为研究电流体电喷印中流体动力黏度、表面张力及电压等参数对喷印过程的影响,在前人对电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氧化乙烯为模拟材料,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构建电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在... 为研究电流体电喷印中流体动力黏度、表面张力及电压等参数对喷印过程的影响,在前人对电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质量分数为10%~20%的聚氧化乙烯为模拟材料,采用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构建电流体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在电场力、液体内部黏性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泰勒锥保持平衡,当电场力大于液体表面张力和黏性力时,液体破碎喷印形成锥射流。液体表面张力和动力黏度越大,喷印所需电场力就越大,相应时间锥射流的形成也就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体动力学 电喷印 动力黏度 表面张力 多物理场耦合软件COMSOL 锥射流
下载PDF
电场强化层流搅拌的荧光可视化试验及模拟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靖晨 刘海龙 +1 位作者 王军锋 何发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47-6556,共10页
在层流搅拌中,搅拌桨的周期性扰动使搅拌槽内出现封闭、孤立的环状隔离流场。隔离流场严重阻碍了搅拌介质之间的有效交换,降低了搅拌效率。本文提出外加电场以强化层流搅拌的方案,利用电流体动力学效应改变流场的对称结构,消除混合死区... 在层流搅拌中,搅拌桨的周期性扰动使搅拌槽内出现封闭、孤立的环状隔离流场。隔离流场严重阻碍了搅拌介质之间的有效交换,降低了搅拌效率。本文提出外加电场以强化层流搅拌的方案,利用电流体动力学效应改变流场的对称结构,消除混合死区。试验采用平面激光诱导荧光(planner 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PLIF)技术实现了搅拌槽内流场结构的实时可视化,并通过自编程程序识别并计算出非混合区域面积百分比。结果表明,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大,混合效率逐渐提升,当电场强度为1.5kV/cm时混合效率可达98%。研究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法及浓度扩散模型的混合搅拌模拟平台,探究搅拌槽内部流场结构时空演变规律。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当外加平行板电场强度达到0.5kV/cm以上时,搅拌槽内部出现明显的二次涡流。二次涡流的出现与径向混合相互作用从而不断削弱隔离流场。在电场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外加周期性电场可以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电场强度1kV/cm条件下的外加周期性电场可以使搅拌效率提升至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搅拌 平面激光诱导技术 计算流体力学 电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Phase field simulation of single bubble behavior under an electric field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昶胜 韩丹 徐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389-395,共7页
Based on the Cahn-Hilliard phase field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 multiple-field coupling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rising bubble in a liquid is established in a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T... Based on the Cahn-Hilliard phase field model, a three-dimensional multiple-field coupling model for simulating the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rising bubble in a liquid is established in a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motion is simulated by using a phase-field method, and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ic field intensity on bubble dynamics is studied without electric field, or with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or horizontal electric field. Through the coupling effect of electric field and flow field, the deformation of a single rising bubble and the formation of wake vortices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electric field force a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correctness of the results is verified by mass conservation, and the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electric field directions and different voltages on the movement of bubbles in liquid are conside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tio of the length to axis is proportional to the strength of the electric field when the air bubble is stretched into an ellipsoid along the electric field line under the action of electrostatic gravity and surface tension. In addition, the bubble rising speed is affected by the electric field, the vertical electric field accelerates the bubble rise,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slows it do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o dynamics numerical simulation phase field method bubble
下载PDF
Multi-bubble motion behavior of electric field based on phase field model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昶胜 韩丹 +1 位作者 冯力 徐升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238-245,共8页
By coupling the phase field model with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Navier–Stokes equation,electric field equation, and other governing equations, a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for multi-bubble coa... By coupling the phase field model with the continuity equation of incompressible fluid, Navier–Stokes equation,electric field equation, and other governing equations, a multi-field coupling model for multi-bubble coalescence in a viscous fluids is established. The phase field method is used to capture the two-phase interface. The motion and coalescence of a pair of coaxial bubbles under an external uniform electric field an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electric field strengths on the interaction and coalescence of rising bubbles a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form electric field accelerates the collision and coalescence process of double bubbles in the fluid, and increases the rising velocity of the coalesced bubble.The electric field with an intensity of E = 2 kV/mm is reduced about 2 times compared with that without electric field in coalescence time. When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is strong(E ≥ 1 kV/mm), the coalesced bubble will rupture before it rises to the top of the calculation area, and the time of the bubble rupturing also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electric field strength. The phase field method is compared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 and the shape of bubble obtained by the two methods is in good agreement, 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of the calcula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hydro dynamics multi-bubble PHASE FIELD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