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促进Emericella sp. 1454中emestrin的产量提高
1
作者 陈渝川 肖同美 +4 位作者 苏冰洁 闫璧滢 余利岩 司书毅 陈明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7-1091,共5页
基于Emericella sp.1454的基因组信息,结合文献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emestrin的生物合成前体,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前体的方法,提高emestrin产量。本研究首次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emestrin的生物合成前体—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提高其产量。... 基于Emericella sp.1454的基因组信息,结合文献分析其次级代谢产物emestrin的生物合成前体,并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前体的方法,提高emestrin产量。本研究首次发现在培养基中添加emestrin的生物合成前体—还原型谷胱甘肽可显著提高其产量。每50 g大米培养基中加入1.5 g还原型谷胱甘肽,培养15天,可以得到30.82 mg的emestrin,相较于原始发酵培养方案提升了11.71倍。该方法既简单经济又高效,为后续高效制备emestrin类化合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以及为其他类多硫代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产量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体物质 谷胱甘肽 emestrin 产量提高 培养基优化 emericella SP 多硫代二酮哌嗪
原文传递
源自海洋裸孢壳属真菌Emericella sp.TJ414JZ-21的次级代谢产物 被引量:2
2
作者 宦丽君 程灵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8-104,共7页
采用硅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真菌Emericella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teltoxin(1)... 采用硅胶柱层析、中压反相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从真菌Emericella sp.的大米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单体化合物,并利用波谱学方法结合文献数据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teltoxin(1)、asteltoxin B(2)、penicillide(3)、purpactin A(4)、tajixanthone hydrate(5)、mycophenolic acid(6)、trans-dehydrodiferulate dimethyl ester(7)、2,8-dihydroxy-1,3-dimethoxy-6-methylanthraquinone(8)。其中,化合物3和4均为首次从该属真菌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孢壳属 次级代谢产物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原文传递
急弯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3
作者 路浩 马尧 +4 位作者 赵宝玉 来航线 李蓉 卢围 荣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2-908,共7页
为探明我国青海主要疯草类植物——急弯棘豆中是否含有内生真菌,本研究对采自青海的急弯棘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急弯棘豆样品中... 为探明我国青海主要疯草类植物——急弯棘豆中是否含有内生真菌,本研究对采自青海的急弯棘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急弯棘豆样品中共分离获得3株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EFJ-3、EFJ-4和EFG-8,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这3株内生真菌分别为分层镰刀菌、褶皱裸孢壳菌和焦曲霉。结果提示,我国青海地区急弯棘豆植株中存在多种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棘豆 内生真菌 分层镰刀菌 褶皱裸孢壳菌 焦曲霉
下载PDF
铁皮石斛叶片内生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泽斌 李冰 +5 位作者 王定康 余磊 刘佳妮 徐胜光 靳松 任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8-983,共6页
为检测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种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ITS2区序列,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获得的有效序列和OTU数为41361/33;稀疏曲线... 为检测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种类,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ITS2区序列,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和Alpha多样性。获得的有效序列和OTU数为41361/33;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OTU的数量接近于饱和。铁皮石斛内生真菌主要分布于裸胞壳属Emericella,构巢裸壳孢菌Emericella nidulans是铁皮石斛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内生真菌 高通量测序 构巢裸壳孢菌
下载PDF
四脊裸胞壳Dh菌株侵染对钩麦蛾幼虫体内保护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朱建兰 王国利 +1 位作者 刘谨 张自和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1-124,140,共5页
对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lineata)Dh菌株侵染苜蓿钩麦蛾(Aproaerema anthylidella Hübner)幼虫后其症状、体内保护酶活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菌悬液为5×107个/mL孢子处理,幼虫校正死亡率... 对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lineata)Dh菌株侵染苜蓿钩麦蛾(Aproaerema anthylidella Hübner)幼虫后其症状、体内保护酶活力进行研究,以期为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菌悬液为5×107个/mL孢子处理,幼虫校正死亡率达88.38%;感病虫体表皮发黑,保湿后体壁受害部长出大量Dh菌株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感病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但POD酶活性上升程度较CAT酶活性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平稳上升趋势;从整体上看,用Dh菌株处理后钩麦蛾幼虫体内的3种保护酶的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呈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菌 钩麦蛾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T) 过氧化物酶(POD)
下载PDF
四脊裸孢壳Dh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沙枣尺蠖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朱建兰 常永义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2,共4页
从沙枣尺蠖上分离到一真菌菌株Dh ,经鉴定为四脊裸孢壳。该菌喜温 ,生长温度范围为 1 5~ 4 5℃ ,最适温度为 30℃ ;病菌在pH4~ 8之间生长良好 ;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为 8~4 5℃ ,以 30℃为最适 ;在黑暗、日光灯、黑暗与散射光交替、自... 从沙枣尺蠖上分离到一真菌菌株Dh ,经鉴定为四脊裸孢壳。该菌喜温 ,生长温度范围为 1 5~ 4 5℃ ,最适温度为 30℃ ;病菌在pH4~ 8之间生长良好 ;孢子的萌发温度范围为 8~4 5℃ ,以 30℃为最适 ;在黑暗、日光灯、黑暗与散射光交替、自然光条件下 ,该菌的生长与产孢情况无明显的差异 ;该菌能利用葡萄糖、蔗糖等多种碳源 ,在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麦芽糖上生长量最大 ;可利用多种氮源 ,尤其对尿素、氯化铵的利用最好。Dh经纯化培养后 ,室内对沙枣尺蠖致死率达 86 4 2 % ,田间致死率达 82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脊裸孢壳Dh菌株 生物学特性 沙枣尺蠖
下载PDF
云南省可培养丝孢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Ⅲ 被引量:2
7
作者 孔华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8-24,共7页
本文报道曲霉属及其相关的有性型属、即散囊菌属和裸胞壳属的分类群共15个,其中新变种1个,我国新记录3个。它们是:日本曲霉小囊变种(新变种),赭曲霉,蜂蜜曲霉,孔曲霉,埋藏曲霉(新记录),佩特曲霉(新记录)、亮白曲霉,... 本文报道曲霉属及其相关的有性型属、即散囊菌属和裸胞壳属的分类群共15个,其中新变种1个,我国新记录3个。它们是:日本曲霉小囊变种(新变种),赭曲霉,蜂蜜曲霉,孔曲霉,埋藏曲霉(新记录),佩特曲霉(新记录)、亮白曲霉,阿姆斯特丹散囊菌,谢瓦散囊菌,腊叶散囊菌,赤散囊菌,匍匐散囊菌原变种,构巢裸胞壳,无冠裸胞壳和刺孢裸胞壳(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丝孢真菌 资源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云南省可培养丝孢真菌资源的调查研究(Ⅳ) 被引量:1
8
作者 孔华忠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6年第2期78-82,共5页
本文报道裸胞壳属和新萨托菌属的如下8个种:四脊裸胞壳、褶皱裸胞壳、费希新萨托菌、光滑新萨托菌、刺孢新萨托菌、宽脊新萨托菌、浅黄新萨托菌和四绕新萨托菌。其中,后面的3个种是我国的新记录种,并有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真菌 丝孢真菌 资源 调查 云南
下载PDF
四脊裸胞壳Dh菌株液体培养条件下淀粉酶的产生及活性影响因子
9
作者 杨生伟 朱建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8-62,共5页
对虫生真菌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Dh菌株产淀粉酶的条件及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孢子浓度为1.5×106个/mL的PD培养液中恒温(25±1)℃振荡(120 r/min)培养3.5 d,菌丝生物量最大达5.1 mg/mL,产淀粉酶量达272.42 U... 对虫生真菌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Dh菌株产淀粉酶的条件及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孢子浓度为1.5×106个/mL的PD培养液中恒温(25±1)℃振荡(120 r/min)培养3.5 d,菌丝生物量最大达5.1 mg/mL,产淀粉酶量达272.42 U/mg;培养液初始pH4~6最有利淀粉酶的产生,产酶量为1 377.20~1 528.99 U/mg菌丝.淀粉酶活性在50℃,pH 6.0条件下最高.在pH4~7范围内20℃下处理20 min或在pH4~7范围内37℃下处理1 h酶活较为稳定,保持在65%以上.40℃下处理20 min酶活保持90%以上.60℃和70℃下处理20 min,酶活保持在50%以下.在70℃下处理80 min,剩余酶活仅为11.70%.一定浓度的Cu2+和Ba2+有利于酶活提高;同时Mg2+,Fe2+,Ca2+,NH4+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依次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菌 淀粉酶 产酶条件 酶活
下载PDF
初始接种量对四脊裸胞壳Dh菌株菌丝生物量的影响
10
作者 崔欣 朱建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在温度(27±1)℃和光照12L:12D的条件下,用PD培养液对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Thom&Raper)Bejami)Dh菌株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r/min),测定不同接种量和液体培养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含... 在温度(27±1)℃和光照12L:12D的条件下,用PD培养液对四脊裸胞壳(Emericella quadriclineata(Thom&Raper)Bejami)Dh菌株进行液体振荡培养(100r/min),测定不同接种量和液体培养时间对菌丝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将含干菌丝生物量为23.8mg/mL的母液按1%~15%(V/V)的比例接种后,培养60h以上,1%~15%各接种量处理均能产生21mg/mL以上的菌丝生物量.通过逻辑斯蒂生长模型拟合,发现该菌在上述液培条件下的最大菌丝生物量为36.7mg/mL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脊裸胞壳Dh菌株 液体培养 接种量 菌丝生物量
下载PDF
曲霉属巢状亚属真菌研究现状及部分鉴定实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炳达 丁刚 +3 位作者 张雨森 赵国柱 周宇光 陈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192-1209,共18页
基于"一种真菌一个名称"以及命名法的优先原则,曲霉属巢状亚属Aspergillus subgenus Nidulantes真菌的分类系统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属于裸胞壳属Emericella的种已全部转入曲霉属巢状亚属中,另外该亚属中种的概念也有所更新... 基于"一种真菌一个名称"以及命名法的优先原则,曲霉属巢状亚属Aspergillus subgenus Nidulantes真菌的分类系统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原来属于裸胞壳属Emericella的种已全部转入曲霉属巢状亚属中,另外该亚属中种的概念也有所更新。本文基于国内外文献,对该亚属的分类现状、种的概念以及主要次生代谢产物产生情况进行了综述。同时基于钙调蛋白基因片段的分子系统发育树以及形态学观察,对收录于《中国真菌志?第五卷?曲霉属及其相关有性型》中的以及其他保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的、来自于我国17个省及直辖市的裸胞壳属菌株进行了重新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属 裸胞壳属 有性型 分子系统发育 黄曲霉毒素 棘白霉素
原文传递
1株海绵共生真菌代谢产物的研究
12
作者 龙海林 李康强 +1 位作者 许文东 傅玉萍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3374-3378,共5页
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海绵共生真菌Emericella variecolor的固体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该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acetyl-dihydroterrein... 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海绵共生真菌Emericella variecolor的固体大米培养基发酵产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进行化学结构鉴定。结果从该真菌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acetyl-dihydroterrein(1),(+)-3-acetyl-dihydroterrein(2),anditomin(3),andilesin A(4),andilesin C(5),andilesin B(6)。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共生真菌 emericella variecolor 化学成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