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恩格列净通过上调Epac1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1
作者 钱宇池 万璐 +4 位作者 卢宇欣 倪文静 杨慧娟 潘艳 陈卫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目的 观察恩格列净(E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 T2DM组和EM组,每组6只。T2DM组和EM组,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空腹... 目的 观察恩格列净(EM)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肾损伤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 T2DM组和EM组,每组6只。T2DM组和EM组,给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T2DM模型,记录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和体质量。EM组给予EM溶液灌胃,其余两组予以等量的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给药12周。记录大鼠体质量和FBG后处死大鼠,留存腹主动脉血液和肾脏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行Masson染色、过碘酸希夫(PAS)染色、 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肾脏组织中环磷酸腺苷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Epac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与NC组相比,T2DM组大鼠体质量下降,FBG、 Scr、 BUN、 UA、 TC、 TG水平明显升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足细胞足突融合,排列紊乱,内皮细胞窗孔消失;Epac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TNF-α、 IL-1β、 IL-18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与T2DM组相比,EM组大鼠体质量上升,FBG、 Scr、 BUN、 UA、 TC、 TG水平降低;肾损伤减轻,Epac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NF-α、 IL-1β、 IL-18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EM能够改善T2DM肾损伤。这种治疗效果是通过上调Epac1蛋白表达,抑制炎症反应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列净 环磷酸腺苷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epac1) 2型糖尿病(T2DM) 肾损伤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腺苷A3受体对浅筋膜成纤维细胞cAMP/Epac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崔艳茹 许经萍 +4 位作者 可红 席超 徐尚呈 杜红 屈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6-42,共7页
目的 探讨沉默腺苷A3受体对浅筋膜成纤维细胞cAMP/Epac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浅筋膜组织,通过组织块培养法提取成纤维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Vimentin、CD45、FⅧ、AKA表达,腺苷预处理细胞并分为Control组、... 目的 探讨沉默腺苷A3受体对浅筋膜成纤维细胞cAMP/Epac信号通路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SD大鼠浅筋膜组织,通过组织块培养法提取成纤维细胞,细胞免疫荧光实验检测Vimentin、CD45、FⅧ、AKA表达,腺苷预处理细胞并分为Control组、10 nmol/L组、100 nmol/L组、10μmol/L组和100μmol/L组,均培养48 h。腺苷siRNA干扰实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腺苷组、A3R干扰组、空载组。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腺苷组用10μmol/L腺苷培养48 h,其余两组用2μL Lipofectamine 2000转染A3R siRNA,在培养箱孵育6 h后换上维持液继续培养48 h。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腺苷A3受体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AMP、Epac 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cAMP、Epac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结果 Control组、10 nmol/L组、100 nmol/L组、10μmol/L组和100μmol/L组A3R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腺苷预处理可剂量依赖性地上调A3R蛋白表达。对照组、腺苷组、A3R干扰组、空载组A3R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腺苷siRNA干扰可下调A3R蛋白表达,而空载组并无明显影响。A3R干扰组cAMP、Epac m 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A3R干扰组cAMP、Epac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A3R干扰组IL-6、TNF-α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浅筋膜成纤维细胞中,腺苷A3受体通过下调cAMP/Epac信号通路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A3受体 针刺镇痛 浅筋膜 成纤维细胞 cAMP/epac通路
下载PDF
Epac在生长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细胞中过表达并促进其对奥曲肽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3
作者 孙炜 王俊文 +3 位作者 李然 黄逸民 张卓 雷霆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442-449,共8页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GHPAs)对奥曲肽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临床GHPAs患者肿瘤及旁侧正常组织标本各10例。采用qPCR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上述各10例标本中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的表达情... 目的探索生长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GHPAs)对奥曲肽耐药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临床GHPAs患者肿瘤及旁侧正常组织标本各10例。采用qPCR法、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上述各10例标本中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的表达情况。在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中过表达Epac。CCK-8法测定过表达Epac前后及给予奥曲肽处理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ELISA测定细胞分泌生长激素(GH)情况的变化;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中SSTR2和ZAC1表达水平的变化。慢病毒转染GH3细胞过表达Epac并进行BALB/c裸鼠荷瘤实验,测定过表达Epac前后及给予奥曲肽治疗前后,裸鼠荷瘤增殖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促肿瘤增殖关键通路蛋白Ras-1和ERK1/2的表达情况变化。结果针对临床标本的研究,相较于旁侧正常组织,GHPAs组织中Epac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体外(in vitro)细胞水平实验,与pcDNA3.1组GH3细胞相比,pcDNA3.1+octreotide组GH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GH分泌量明显下调,胞内SSTR2和ZA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pcDNA3.1-Epac组GH3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升高,GH分泌量明显增加,胞内SSTR2和ZA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被明显抑制(P<0.05)。与pcDNA3.1-Epac组相比,pcDNA3.1-Epac+octreotide组GH3细胞增殖能力,GH分泌量,胞内SSTR2和ZAC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在体(in vivo)裸鼠荷瘤实验,与pSLenti组相比,pSLenti+octreotide组裸鼠荷瘤体积和质量明显较小,Ras-1和ERK1/2的表达被明显抑制;pSLenti-Epac组的荷瘤体积和质量明显较大,上述两种蛋白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pSLenti-Epac组相比,pSLenti-Epac+octreotide组裸鼠荷瘤体积和质量,以及Ras-1和ERK1/2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部分GHPAs患者出现对奥曲肽的耐药性,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肿瘤细胞通过上调Epac,以抑制SSTR2和ZAC1的表达,并增强Ras-1和ERK1/2的表达,实现其高速增殖和对奥曲肽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分泌性垂体腺瘤 奥曲肽耐药 epac
下载PDF
Epac1对垂体腺瘤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制研究
4
作者 孙炜 王俊文 +3 位作者 李然 黄逸民 张卓 雷霆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1029-1034,共6页
目的探索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功能性生长激素垂体腺瘤(fGH-PA)组织样本。qPCR法测定fGH-PA组织和大鼠RGC-5、MMQ、GH3细胞中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Epac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 目的探索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12例肢端肥大症患者的功能性生长激素垂体腺瘤(fGH-PA)组织样本。qPCR法测定fGH-PA组织和大鼠RGC-5、MMQ、GH3细胞中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1(Epac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测定fGH-PA组织中Epac1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测定MMQ、GH3细胞中Epac1蛋白表达情况。在GH3细胞中过表达或敲低Epac1,或敲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变化;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p-CREB、CREB、Cyclin D1、CDK2、p21的表达情况。结果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旁侧正常组织相比,fGH-PA组织中Ep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RGC-5细胞相比,MMQ和GH3细胞中Epac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在GH3细胞中过表达Epac1后,与Control组相比,Epac1-OE组G0/G1期和S期细胞占比明显减少(P<0.05),G2/M期细胞占比明显增多(P<0.05);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细胞内p-CREB和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CDK2和p2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CREB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在GH3细胞中敲低Epac1或敲低CREB后,上述所有结果均发生逆转(P>0.05)。结论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细胞中Epac1过表达能够上调细胞内p-CREB的水平,并促进腺瘤细胞通过G1/S期检查点,发生细胞周期检查点失调和大量增殖,但不影响CREB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G1/S期检查点蛋白 epac1 CREB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1调控Epac1/Rap1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坤 许佩佩 +1 位作者 周兰兰 鲁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7期721-727,共7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13周龄左右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Rg1低剂量组、Rg1中剂量组、Rg1高剂量组、Epac1激动剂组、Epac1抑制剂组。模...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1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84只13周龄左右的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n=12):假手术组、模型组、Rg1低剂量组、Rg1中剂量组、Rg1高剂量组、Epac1激动剂组、Epac1抑制剂组。模型组、Rg1低、中、高剂量组、Epac1激动剂组、Epac1抑制剂组均采用线栓法建立永久性局灶脑缺血大鼠模型。Rg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每天上午固定时间进行灌胃给药,Rg1低剂量组、Rg1中剂量组和Rg1高剂量组分别使用60、120、240μmol/L Rg1处理;Epac1激动剂组和Epac1抑制剂组大鼠每天上午固定时间进行腹腔注射给药,Epac1激动剂8-CPT使用浓度为1.0×10^(4)μmol/L,抑制剂ESI-09使用浓度为1.0×10^(5)μmol/L。连续给药两周后,将各组大鼠施以断头处死。分别采用TTC染色、尼氏染色、TUNEL染色、微量酶标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完整神经元数目、氧化损伤指标、细胞凋亡情况,以及NOX2、Epac1、Rap1、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脑组织中完整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脑组织中神经元氧化损伤明显加重,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NOX2、Epac1、Rap1、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Rg1低、中、高剂量组和Epac1抑制剂组大鼠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脑组织中完整的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NOX2、Epac1、Rap1、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可以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的Epac1/Rap1信号通路,减轻脑神经元的氧化应激,从而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发挥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G1 epac1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保护
下载PDF
cAMP/Epac/Rap1信号通路调控NG2细胞分泌IL-1β、TNF-α、BDNF及酸枣仁皂苷A的作用研究
6
作者 杨婷婷 王慧 +6 位作者 石鹏 滕柳 李悦 杜敏 涂小华 杨光勇 邓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5-270,共6页
目的研究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腺苷结合蛋白(Epac)/Ras相关蛋白1(Rap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NG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酸枣仁皂苷A(JuA)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G2细胞... 目的研究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腺苷结合蛋白(Epac)/Ras相关蛋白1(Rap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调控NG2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酸枣仁皂苷A(JuA)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G2细胞,分为对照组、百日咳毒素(PTX)组、非环状核苷酸Epac拮抗剂(ESI-09)组、酸枣仁皂苷A(JuA)组、艾司唑仑(阳性药)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JuA对NG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IL-1β、TNF-α、BDNF、cAMP、Epac、Ra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TX组降低IL-1β和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增加BDNF和cAMP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ESI-09组增加IL-1β和TNF-α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降低BDNF、Epac和R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JuA组、阳性药组均增加IL-1β、TNF-α、BDNF、cAMP、Epac、Rap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cAMP/Epac/Rap1信号通路可介导NG2细胞分泌IL-1β、TNF-α、BDNF,JuA可能作用于cAMP/Epac/Rap1信号通路影响NG2细胞分泌BD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2细胞 酸枣仁皂苷A CAMP epac Rap1
下载PDF
牡荆素调控Epac1/CaMKⅡ通路减轻小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甘琴 杨换花 +2 位作者 张玲玉 刘小嘉 董六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研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Epac1/CaMKⅡ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明牡荆素(VT)对急性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取C57/BL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VT组(VT设置3、6、12 mg/k... 目的研究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Epac1/CaMKⅡ信号通路的作用,并探明牡荆素(VT)对急性MIRI的保护作用。方法取C57/BL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VT组(VT设置3、6、12 mg/kg 3个剂量组)。小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结扎,使部分心脏组织缺血30 min,血液再灌注120 min,构建小鼠MIRI模型。Sham组小鼠只手术不结扎LAD。检测小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取小鼠左室心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心肌组织中Epac1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Epac1、Rap1、CaMKⅡ、ERK/p-ERK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小鼠血清中LDH百分比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Epac1、Rap1、CaMKⅡ蛋白表达显著上调,ERK1/2磷酸化水平降低。与I/R组比较,VT(3、6、12 mg/kg)预处理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LDH水平,抑制小鼠心肌组织中Epac1、Rap1与CaMKⅡ蛋白表达,促进ERK1/2磷酸化。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I/R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间隙增加,炎性细胞浸润明显;VT(3、6、12 mg/kg)预处理组小鼠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炎性细胞浸润较少。结论VT可能通过调节Epac1/CaMKⅡ信号通路,下调CaMKⅡ蛋白表达,促进ERK磷酸化,有效减轻M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荆素 epac1 CaMKⅡ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载PDF
Epac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静 陶欣荣 +1 位作者 杨辉 张荣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Epa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分子,单独或与PKA联合接受cAMP的作用。Epac在体内广泛分布,也导致其功能的多样性。研究发现,Epac在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综合征、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重要作用。本文从Epac的分布、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神经... Epa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分子,单独或与PKA联合接受cAMP的作用。Epac在体内广泛分布,也导致其功能的多样性。研究发现,Epac在精神分裂症、阿尔兹海默综合征、自闭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中扮演重要作用。本文从Epac的分布、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神经系统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epac1 epac2 精神分裂症 阿尔兹海默综合征 自闭症
下载PDF
cAMP衍生物特异性激活Epac2/Akt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文益民 +1 位作者 魏祥科 李含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493-2497,共5页
目的研究应用cAMP衍生物特异性激活Epac2/Ak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脊髓损伤中的病理和生理机制。方法 9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n=24),A、B、C组均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A组给予8-CPT-2'-O-Me... 目的研究应用cAMP衍生物特异性激活Epac2/Akt信号通路在哺乳动物脊髓损伤中的病理和生理机制。方法 96只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4组(n=24),A、B、C组均采用改良Allen重物打击法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A组给予8-CPT-2'-O-Me-cAMP 0.5 mg/(kg·d)、B组给予等量10%(体积分数)DMSO、C组给予8-CPT-2'-O-Me-cAMP 0.5 mg/(kg·d)加LY294002 0.2 mg/(kg·d)各7 d。D组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分别于1、2、3、4周采用BBB评分法评估大鼠后肢功能恢复情况,各时间点取材行HE染色、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脊髓细胞标志物(Nestin、NF200、GFAP)和通路因子(Epac2、Akt)的表达。结果 A组大鼠在术后1~4周BBB评分持续升高,均高于B、C组(P<0.01),低于D组(P<0.01)。在1、2、3周,A组Epac2 mRNA表达与C组Epac2 mRNA表达差异无意义,但高于B组(P<0.01)和D组(P<0.01)。A组Akt mRNA表达高于B、C、D组(P<0.01)。A组Nestin、NF200 mRNA表达在各期均高于B、C、D组(P<0.01)。A、B、C组GFA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可见A、B、C组造模后脊髓组织结构疏松,有大量空洞形成。免疫荧光染色并进行积分光密度值分析,其结果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符。结论在哺乳动物脊髓损伤后应用cAMP衍生物能够特异性激活Epac2/Akt通路,促使神经干细胞分化和神经细胞增殖,有助于脊髓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环磷腺苷 epac2 信号通路 大鼠
下载PDF
鲸类二次水生生境适应Epac1和Epac2基因的分子进化
10
作者 李奎 章纬菁 +2 位作者 柴思敏 徐士霞 杨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35-542,共8页
心率即心脏跳动的速度,不仅反映心脏的功能,还与寿命的长短及能量代谢有关。与大多数陆生哺乳动物相比,鲸类心率显著降低。降低的心率有助于鲸类寿命的延长及能量的高效利用,便于其适应极端的海洋环境,而这一适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心率即心脏跳动的速度,不仅反映心脏的功能,还与寿命的长短及能量代谢有关。与大多数陆生哺乳动物相比,鲸类心率显著降低。降低的心率有助于鲸类寿命的延长及能量的高效利用,便于其适应极端的海洋环境,而这一适应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鉴于此,本研究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枝模型、枝位点模型结合蛋白质功能差异分析等方法,对控制心率的环腺苷酸结合蛋白(Epac1和Epac2)基因进行适应性探究。分析结果表明,Epac1在长寿鲸类即须鲸类和抹香鲸(Physeter macrocephalus)组合进化支中检测到加速进化过程,且枝位点模型在须鲸类祖先支中检测到的强烈的正选择位点均位于功能重要的催化区;另外,该蛋白质在鲸类中还发生了显著的功能修饰(θ=0. 529 6±0. 130 0; P <0. 001)。对Epac2进行相同的分析发现,该基因在寿命长达200年之久的弓头鲸(Balaena mysticetus)中检测到的正选择位点同样位于功能重要的催化区。上述结果提示Epac1和Epac2在鲸类中均产生了适应性进化,这一方面可能有助于鲸类心率降低,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其较长的寿命及高效的能量利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鲸类 心率 epac1 epac2
下载PDF
EPAC电可编程模拟电路模块IMP50E10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凌 王丰 姚大红 《国外电子元器件》 1997年第5期3-5,共3页
本文介绍了美国IMP公司EPAC(ElectricalyProgrammableAnalogCircuit)电可编程模拟电路系列产品之一的IMP50E10电路模块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及主要应用。它可简化模拟电路的设... 本文介绍了美国IMP公司EPAC(ElectricalyProgrammableAnalogCircuit)电可编程模拟电路系列产品之一的IMP50E10电路模块的结构、特点、主要功能及主要应用。它可简化模拟电路的设计,使功能设计在框图阶段完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电可编程 模拟电路 模拟芯片集成
下载PDF
EPAC器件技术概述及应用
12
作者 张培仁 朱东杰 马云 《电子测量技术》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文中介绍了EPAC(电子可编程模拟电路)器件的技术特点、开发过程,并结合应用EPAC器件的实例,阐述了EPAC器件在电子测量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epac器件 专用集成电路 模拟电路
下载PDF
RAP1A和EPAC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3
作者 沈利聪 板得莹 张瑜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1期12-17,共6页
目的检测RAS相关蛋白1(RAP1)的异构体RAP1A和环磷酸腺苷交换蛋白1(EPAC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和分布,探讨两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 目的检测RAS相关蛋白1(RAP1)的异构体RAP1A和环磷酸腺苷交换蛋白1(EPAC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表达和分布,探讨两者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RAP1A和EPAC1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正常内膜的表达和分布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蛋白的表达,分析RAP1A和EPAC1表达的相关性。结果RAP1A表达于腺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在在位内膜腺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EPAC1表达于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在间质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都有表达,在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呈强阳性表达。2种蛋白在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内膜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异位内膜、在位内膜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内膜(P<0.05),异位内膜与在位内膜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AP1A和EPAC1的表达水平在异位内膜(r=0.635,P<0.05)、在位内膜(r=0.697,P<0.05)和正常子宫内膜(r=0.436,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RAP1A和EPAC1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呈高表达,两者可能相互协同,促进异位病灶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RAP1A epac1
下载PDF
Epac信号分子在纤维化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佳佳 孙妩弋 +2 位作者 彭文婷 孙家昌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56-760,共5页
由cAMP激活的交换蛋白分子(exchange protein activated by c AMP,Epa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参与一系列cAMP介导的信号通路。纤维化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是在正常生理学(如衰老)或不同致病因素持续刺激下,使... 由cAMP激活的交换蛋白分子(exchange protein activated by c AMP,Epa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参与一系列cAMP介导的信号通路。纤维化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是在正常生理学(如衰老)或不同致病因素持续刺激下,使得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结果。有研究表明,Epac在纤维化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该文对Epac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促进对于Epac相关机制及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 epac RAP 纤维化 PI3K MAPK
下载PDF
Epac在肾小管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丹丹 段新鹏 +2 位作者 范莉莉 王晓艳 谷瑞民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8-110,共3页
c AMP激活的交换蛋白(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 AMP,Epac)是Ras类小GTP酶Rap1和Rap2的鸟苷酸转换因子,于1998年作为第二信使c AMP的一个新的感应器被发现。应用Epac激动剂的分子及细胞水平的研究分析了Epac蛋白质在肾... c AMP激活的交换蛋白(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 AMP,Epac)是Ras类小GTP酶Rap1和Rap2的鸟苷酸转换因子,于1998年作为第二信使c AMP的一个新的感应器被发现。应用Epac激动剂的分子及细胞水平的研究分析了Epac蛋白质在肾脏生理中所起的作用及规律,Epac蛋白质的特异性功能取决于它们在肾脏的表达定位以及在细胞微环境中的数量。本篇综述根据最近的文献报道,着重描述了Epac在肾小管的表达、定位以及在离子转运中的生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肾脏 肾小管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Epac蛋白在大鼠炎性痛调节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彬彬 黄思婷 +5 位作者 花景煜 杜雷 姬宁宁 宋昱 章功良 张咏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 目的探讨下丘脑室旁核Epac在大鼠炎症性疼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通过左侧后肢足底中心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炎症性疼痛模型,Western blot检测Epac蛋白的表达变化;室旁核给予Epac激动剂8p-CPT(8p-CPT-2'-O-Me-cAMP)后,测定大鼠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观察痛行为变化,并在药效发挥最大作用时,取出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用Western blot检测Epac下游p-MEK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炎症侧后足d 1、3、5、7、9、11的TWL明显降低(P<0.01),d 13的TWL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d6、8、10、12、14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PMWT)明显降低(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CFA组大鼠室旁核Epac1蛋白表达在d 3开始明显降低,且在d 3和d 9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pac2蛋白表达则没有明显变化,p-MEK1/2蛋白表达在d 3开始降低(P<0.05)。与室旁核微量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8pCPT组大鼠于给药后20 min和1 h热痛敏均明显减轻,TWL明显升高(P<0.05);室旁核p-MEK1/2蛋白在给药后30min表达明显升高(P<0.05),2 h后恢复至给药前水平。结论下丘脑室旁核Epac1-MEK1/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CFA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疼痛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ac 下丘脑室旁核 炎症性疼痛 p-MEK1/2 完全弗氏佐剂 8p-CPT-2′-O-Me-cAMP
下载PDF
cAMP/Epac信号通路在当归治疗阴虚证慢性咳嗽中的作用
17
作者 杜玥 王志旺 +4 位作者 席建宏 李济阳 梁可克 黄柯婷 罗慧英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479,496,共6页
目的:研究当归对阴虚证慢性咳嗽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环磷酸腺苷(cAMP)/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分子(Epac)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当归组(n=8),采用烟熏(每日1次,30 d)、内毒素滴鼻(... 目的:研究当归对阴虚证慢性咳嗽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环磷酸腺苷(cAMP)/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分子(Epac)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当归组(n=8),采用烟熏(每日1次,30 d)、内毒素滴鼻(0.4 mg/ml,每次10μl,持续10次)、灌胃甲状腺(120 mg/kg,每日1次,持续15 d)并吸入氨水(每次3 min,持续10次)来复制阴虚证高反应性气道慢性感染咳嗽小鼠模型。在观察进食饮水、体重及自主活动的基础上,检测当归止咳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脑组织5-HT、肺组织相关活性因子(SP、PGP9.5、cAMP、Epac1)的影响。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当归组小鼠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小支气管病理学变化明显缓解,BALF中IL-4、IL-13、TNF-α的含量明显降低,肺组织SP、PGP9.5以及cAMP、Epac1及其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下调,脑组织5-HT的含量明显提高,同时可缓解饮水及进食量增加、自主活动增加等阴虚证表征指标(P<0.05,P<0.01)。结论:当归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下调cAMP/Epac信号通路而缓解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抑制咳嗽神经通路增敏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 慢性咳嗽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咳嗽神经通路增敏 cAMP/epac信号通路 小鼠
下载PDF
Epac信号分子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革 高亚东 《海南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791-1793,共3页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生理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环磷酸腺苷(c AMP)是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调控机体新陈代谢、细胞钙信号传导、细胞生长与分化、凋...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气道高反应性、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为病理生理特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环磷酸腺苷(c AMP)是体内重要的第二信使,参与调控机体新陈代谢、细胞钙信号传导、细胞生长与分化、凋亡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长期以来,蛋白激酶A(PKA)被认为是介导c AMP生物学效应的唯一下游信号分子。但新近发现的新型c AMP靶分子——c 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Epac)的发现打破了这一说法。大量研究证实,Epac可单独或协同PKA介导c AMP的多种生物学效应。本文就Epac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综述,为寻找哮喘治疗新靶点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环磷酸腺苷 cAMP直接激活的交换蛋白 蛋白激酶A
下载PDF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argeting 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Epac)for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 被引量:3
19
作者 Alba Guijarro-Belmar Dominik Mateusz Domanski +2 位作者 Xuenong Bo Derryck Shewan Wenlong Hu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60-469,共10页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are affected by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which usually results in permanent sensorimotor disability.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leads to a series of detrimental events including ischaemi... Millions of people worldwide are affected by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which usually results in permanent sensorimotor disability.Damage to the spinal cord leads to a series of detrimental events including ischaemia,haemorrhage and neuroinflammation,which over time result in further neural tissue loss.Eventually,at chronic stages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he formation of a glial scar,cystic cavitation and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inhibitory molecules act as physical and chemical barriers to axonal regrowth.This is further hindered by a lack of intrinsic regrowth ability of adult neuron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The intracellular signalling molecule,cyclic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cAMP),is known to play man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elevating its levels as shown to improve axonal regeneration outcomes following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in animal models.However,therapies directly targeting cAMP have not found their way into the clinic,as cAMP is ubiquitously present in all cell types and its manipulation may have additional deleterious effects.A downstream effector of cAMP,exchange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d by cAMP 2(Epac2),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adult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its activation has been shown to mediate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cAMP on axonal guidance and regeneration.Recently,using ex vivo modelling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Epac2 activation was found to profoundly modulate the post-lesion environment,such as decreasing the activation of astrocytes and microglia.Pilot data with Epac2 activation also suggested functional improvement assessed by in vivo models of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Therefore,targeting Epac2 in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could represent a novel strategy in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repair,and future work is needed to fully establish its therapeutic pot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OCYTES axonal regeneration cAMP central nervous system regeneration epac glial scar microglia NEUROINFLAMMATION neurons spinal cord spinal cord injury traumatic spinal cord injury
下载PDF
基于Epac1-MEK通路探讨黄芩苷对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海斌 张铁峰 +5 位作者 连吉 杨建美 柴金花 张蕾 安敏 王学清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5644-5647,共4页
目的基于Epac1-MEK通路探讨黄芩苷(BA)对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A低剂量组(15 mg/kg)、BA中剂量组(30 mg/kg)、BA高剂量组(60 mg/kg)、加巴喷丁(GAB)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 目的基于Epac1-MEK通路探讨黄芩苷(BA)对脊神经结扎模型大鼠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A低剂量组(15 mg/kg)、BA中剂量组(30 mg/kg)、BA高剂量组(60 mg/kg)、加巴喷丁(GAB)组(100 mg/kg),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脊神经结扎(SNL)模型,分组处理后,分别采用机械性疼痛刺激试验、热敏试验、神经传导速率试验检测各组机械性痛觉过敏程度、热痛觉过敏程度、神经传导速度;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以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脊髓组织Epac1-ME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缩爪阈值、热敏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P<0.05),IL-6、TNF-α水平及Epac1、p-MEK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MEK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BA低剂量组、BA中剂量组、BA高剂量组及GAB组大鼠缩爪阈值、热敏潜伏期、神经传导速度升高(P<0.05),IL-6、TNF-α水平及Epac1、p-MEK蛋白表达降低,且BA各组之间呈剂量依赖性(P<0.05),MEK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P>0.05);BA高剂量组与GAB组比较,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BA可抑制SNL模型大鼠炎症反应,降低疼痛敏感程度,减轻改善其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下调Epac1-MEK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脊神经结扎模型 epac1-MEK通路 保护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