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epsD突变菌株的异质性
1
作者 郑雪芳 陈德局 +2 位作者 陈小强 刘波 朱育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9,共7页
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EC)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和胞外多糖(EPS)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91⊿epsD与强致病力出发菌株FJAT-91及自然致弱的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菌株FJAT-91⊿epsD与菌株F... 利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HPIEC)技术结合形态观察和胞外多糖(EPS)含量测定,比较分析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FJAT-91⊿epsD与强致病力出发菌株FJAT-91及自然致弱的无致病力菌株FJAT-1458的异质性。结果表明,菌株FJAT-91⊿epsD与菌株FJAT-91在菌落和菌体形态上均有明显差异,与菌株FJAT-1458的形态相似。胞外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菌株FJAT-91⊿epsD的EPS含量((12.64±1.46)μg/mL)显著低于菌株FJAT-91((30.49±2.97)μg/mL),与菌株FJAT-1458的EPS含量((11.30±1.38)μg/mL)相当。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结果表明,菌株FJAT-91、FJAT-91⊿epsD和FJAT-1458形成的色谱峰个数和保留时间不同,菌株FJAT-91只有单一色谱峰P3,保留时间为6.04 min;菌株FJAT-91⊿epsD有P1和P2两个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0.59 min和4.62 min;菌株FJAT-1458只有单一色谱峰P1,保留时间为0.59 min。对不同色谱峰回收培养,并对回收培养后的菌株进行致病力鉴定。结果表明,番茄植株接种菌株FJAT-91-P3后第4 d开始发病,第10 d发病率达100%;植株接种菌株FJAT-91⊿epsD-P2后第9 d开始发病,第20 d发病率达100%;植株接种菌株FJAT-1458-P1和菌株FJAT-91⊿epsD-P1后,在观察期内均未发病。研究结果可为利用菌株FJAT-91⊿epsD防治作物青枯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离子交换色谱 胞外多糖 青枯雷尔氏菌 无致病力菌株 epsd基因
下载PDF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3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子良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504-504,共1页
关键词 光敏性 epsd 皮肤病 外源性光敏性皮炎
下载PDF
苏通大桥桥址区实测强风非平稳风特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浩 杨敏 +1 位作者 陶天友 茅建校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2-318,共7页
以2012年"达维"和"海葵"台风期间苏通大桥SHMS实测风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游程检验法对桥址区实测风速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对比分析了基于平稳和非平稳风速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风速风向(时变)、紊流强度、紊流功率谱密... 以2012年"达维"和"海葵"台风期间苏通大桥SHMS实测风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游程检验法对桥址区实测风速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对比分析了基于平稳和非平稳风速模型计算得到的平均风速风向(时变)、紊流强度、紊流功率谱密度等风特性,并采用基于小波变换(WT)的演变功率谱密度(EPSD)估计方法,进行了实测强风非平稳演变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实测风速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特性;由于时变趋势项的引入,非平稳风速模型比传统平稳风速模型能更好地表征实测强风特性;所得演变功率谱密度直观地展示了实测脉动风速能量的时频分布,EPSD均值与傅里叶变换谱吻合良好,验证了EPSD估计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非平稳风场实测分析及数值模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通大桥 非平稳风特性 台风 演变功率谱密度 小波变换
下载PDF
基于结构健康监测的苏通大桥实测强风演变功率谱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浩 程怀宇 +1 位作者 茅建校 李爱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8-844,共7页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以苏通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测的台风达维、海葵以及冬季强北风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Morlet小波计算了上述3个实测典型强风的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实测风演变谱... 对基于小波变换的非平稳时间序列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的估计方法进行了总结.以苏通大桥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测的台风达维、海葵以及冬季强北风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Morlet小波计算了上述3个实测典型强风的演变功率谱密度函数.实测风演变谱在时域内的均值与傅里叶谱吻合良好,验证了演变谱估计结果的准确性.实测强风的演变功率谱分析结果表明,脉动风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部分,且脉动风速功率谱随时间变化显著,具有较强的非平稳特性.基于平稳随机过程假设的传统风谱计算方法无法准确描述实测强风风谱的非平稳特征.研究结论可为桥址区三维非平稳脉动风场的准确模拟以及强/台风作用下苏通大桥的非平稳抖振分析提供实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随机过程 脉动风速 演变功率谱 小波变换 苏通大桥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下载PDF
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CFST拱桥的减震控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浩 周锐 +2 位作者 程怀宇 宗周红 王春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121,共6页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 弹塑性钢阻尼器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但目前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房建领域。以主跨368m的茅草街大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弹塑性钢阻尼器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地震响应的减震控制研究,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法进行了阻尼器关键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了不同屈服荷载、不同弹性刚度及不同空间布设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最后重点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弹塑性钢阻尼器减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弹塑性钢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各部位的地震响应,在主梁各支承间均匀布设阻尼器为最佳布置方式;考虑行波效应后,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拱桥 减震控制 弹塑性钢阻尼器 非线性时程分析 行波效应
下载PDF
中欧绿道--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性廊道 被引量:6
6
作者 大卫.墨菲 丹尼尔.莫雷克 张鹏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以绿道运动在中欧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为背景,首先回顾了绿道运动最初在欧洲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其次介绍了执行这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合作组织的愿景、任务及绿道运动在中欧与东欧背景下开展的特点、目标与对象、方法及所产生的有效成... 以绿道运动在中欧的发展与实际应用为背景,首先回顾了绿道运动最初在欧洲的起源与早期的发展,其次介绍了执行这一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合作组织的愿景、任务及绿道运动在中欧与东欧背景下开展的特点、目标与对象、方法及所产生的有效成果,最后对绿道运动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中欧绿道 可持续发展环境合作组织 公民社会 社会型企业
下载PDF
弹塑性钢阻尼器减隔震原理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何晓光 吴成亮 仝强 《中国市政工程》 2013年第6期27-28,31,共3页
弹塑性钢阻尼器是金属耗能减隔震装置,是高震区建筑、桥梁工程的减隔震产品之一。阐述弹塑性钢阻尼器的减隔震原理,在桥梁工程中选用弹塑性钢阻尼器及产品参数计算方法,以及弹塑性钢阻尼器制造、施工安装等环节。
关键词 弹塑性钢阻尼器 减隔震 桥梁
下载PDF
沙尘暴天气下实测强风非平稳特性研究
8
作者 杨汉 郅伦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60-1667,共8页
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及非平稳风速模型,对北京325 m气象塔实测强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湍流度、阵风因子、演变功率谱等非平稳强风的湍流特征参数,并对比研究了平稳风速模型和非平稳风速模型的风特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沙尘暴天气下实... 文章基于小波变换及非平稳风速模型,对北京325 m气象塔实测强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湍流度、阵风因子、演变功率谱等非平稳强风的湍流特征参数,并对比研究了平稳风速模型和非平稳风速模型的风特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沙尘暴天气下实测强风表现出较强的非平稳性,基于非平稳风速模型统计的湍流度和阵风因子与平稳风速模型的分析结果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小波变换估计的演变功率谱呈现明显的时域变化特征,传统平稳风速模型难以准确描述实测非平稳强风的风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风特性 湍流度 阵风因子 小波变换 演变功率谱
下载PDF
青枯雷尔氏菌胞外多糖合成缺失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小强 陈德局 +3 位作者 朱育菁 陈燕萍 张海峰 刘波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6-938,共13页
【目的】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植物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EPS)是青枯雷尔氏菌关键的致病因子之一。通过构建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研究胞外多糖在青枯病致病中的... 【目的】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植物青枯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EPS)是青枯雷尔氏菌关键的致病因子之一。通过构建胞外多糖缺失突变株,研究胞外多糖在青枯病致病中的作用。【方法】从青枯雷尔氏菌FJAT-91的基因组中克隆出胞外多糖合成结构基因epsD同源臂,克隆至自杀性质粒p K18mobsacB,再将庆大霉素抗性基因(Gm)插入同源臂中间,获得重组质粒p K18-epsD。将重组质粒转化至青枯雷尔氏菌FJAT-91感受态细胞中,通过同源重组敲除epsD基因,获得EPS合成缺失的突变株FJAT-91Δeps 。研究突变株与野生菌株在菌落形态、胞外多糖合成、运动能力、定殖能力的差异性。【结果】突变菌株FJAT-91ΔepsD与出发菌株FJAT-91相比:胞外多糖产量显著减少,生长较慢;泳动能力(swimming motility)和群集运动能力(swarming motility)显著降低;在番茄苗根部和茎部的定殖能力显著降低;弱化指数(AI)为0.905,鉴定为无致病力菌株。【结论】胞外多糖在青枯雷尔氏菌的致病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课题研究成果为开发植物疫苗提供了优良的材料与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枯雷尔氏菌 胞外多糖 epsd 青枯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