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SI质谱法对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袁金伟 陈晓岚 +2 位作者 屈凌波 李文锋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5-139,共5页
采用电喷雾(ESI)质谱技术,研究了4种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与溶菌酶的弱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均能与溶菌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未检测到黄酮与溶菌酶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说明在黄酮分子中引入N-磷酰化氨基酸,能改... 采用电喷雾(ESI)质谱技术,研究了4种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与溶菌酶的弱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4种化合物均能与溶菌酶形成非共价复合物,在相同条件下,未检测到黄酮与溶菌酶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说明在黄酮分子中引入N-磷酰化氨基酸,能改变黄酮的分子极性,从而使其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发生变化;通过改变锥孔电压,分别对4种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溶菌酶复合物的耐压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b与溶菌酶形成的复合物最稳定,它们之间存在最强的弱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质谱 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 溶菌酶 相互作用
下载PDF
α-乳白蛋白与磷酰化黄酮弱相互作用ESI质谱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建丽 陈晓岚 +2 位作者 屈凌波 卢建莎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采用电喷雾(ESI)质谱技术,研究了4种磷酰化黄酮与α-乳白蛋白间的弱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磷酰化黄酮均能与α-乳白蛋白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但由于小分子结构稍有差别,它们跟α-乳白蛋白又分别有着不同程度的结合。
关键词 esi质谱 磷酰化黄酮 Α-乳白蛋白 弱相互作用
下载PDF
ESI源质谱表征氯化钙和氯化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进 李剑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55-256,260,共3页
用ESI源质谱对氯化镁和氯化钙进行了定性的检测,所得谱图更加全面直观地表征了氯化钙和氯化镁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关键词 esi质谱 表征 氯化钙 氯化镁 原子吸收光谱法 液相色谱分析
下载PDF
ESIMS研究黄酮含磷衍生物与溶菌酶的竞争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晓岚 李慧 +3 位作者 袁金伟 屈凌波 刘向前 赵玉芬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6-109,共4页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研究了黄酮-7-磷酰化丙氨酸酯(a)、黄酮-7-磷酰化缬氨酸酯(b)、黄酮-7-磷酰化亮氨酸酯(c)、黄酮-7-磷酰化异亮氨酸酯(d)分别与黄酮-7-二异丙基磷酸酯(e)、溶菌酶形成的三体系混合溶液小分子与蛋白大分子的弱...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技术,研究了黄酮-7-磷酰化丙氨酸酯(a)、黄酮-7-磷酰化缬氨酸酯(b)、黄酮-7-磷酰化亮氨酸酯(c)、黄酮-7-磷酰化异亮氨酸酯(d)分别与黄酮-7-二异丙基磷酸酯(e)、溶菌酶形成的三体系混合溶液小分子与蛋白大分子的弱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这个三体系的混合溶液中,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a、b、c、d与黄酮-7-二异丙基磷酸酯e相比,与溶菌酶具有更强的弱相互作用能力或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i质谱 黄酮-7-磷酰化氨基酸酯 黄酮-7-二异丙基磷酸酯 溶菌酶 竞争作用
下载PDF
核苷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5
作者 陈益 苗志伟 +1 位作者 付华 赵玉芬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07-108,共2页
Phosphoramidates of nucleosides are continuing to be an important class of rationally designed therapeutics especially as oligonucleotide analogs employed as antisense and antigene agents. A series of different nucleo... Phosphoramidates of nucleosides are continuing to be an important class of rationally designed therapeutics especially as oligonucleotide analogs employed as antisense and antigene agents. A series of different nucleoside 5’-thiophosphoramidates have recently been synthesized, their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ra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a all gave strong pseudomolecular ions and characteristic fragment ions, however, they showed different fragmentation pathways. In the negative ion MS, the deprotonated molecule showed the base peak with loss of propylene. In the positive ion MS, the protonated molecule usually produced ions from loss of water, amino acid methyl ester, methyl alcohol, uridine and phosphoryl group. These mass spectral fragmentation pathways are helpful to determination of similarphosphoramidates of nucleosi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5-硫代磷酰氨基酸酯 esi质谱 爱滋病药物
下载PDF
芍药苷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董红娟 刘志强 +3 位作者 宋凤瑞 于湛 李惠琳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6-2069,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技术,结合H/D交换方法,在正、负离子检测模式下对白芍药材中主要成分芍药苷的质谱裂解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得到较好的质谱信息,且在正离子模式下,电喷雾质谱分析的灵敏度更高.同时获得了其质谱裂解规律,为白芍中其它化合物的分析鉴定提供了有效的质谱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MS^n) H/D交换 裂解机理
下载PDF
隐丹参酮的电子电离和电喷雾电离质谱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戴海学 徐艳霞 +2 位作者 刘蕴 李晓蓉 薛明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98-202,共5页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对隐丹参酮的结构和裂解途径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EI-MS获得m/z296[M]+、281、268、253、235、225等质谱峰,采用ESI-MS获得m/z297[M+H]+、268、254、251等质谱峰,并用Mass... 采用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和电子轰击质谱(EI-MS)两种质谱技术,对隐丹参酮的结构和裂解途径分别进行了研究。采用EI-MS获得m/z296[M]+、281、268、253、235、225等质谱峰,采用ESI-MS获得m/z297[M+H]+、268、254、251等质谱峰,并用Mass Frontier 3.0软件辅助解析了其中的主要特征碎片离子以及裂解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丹参酮 电子轰击质谱(EI—MS)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结构
下载PDF
氨基酸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曹书霞 杨晓丽 +2 位作者 陈晓岚 廖新成 赵玉芬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6,共3页
采用电喷雾 -离子阱质谱技术 ,对水溶液中氨基酸的自身聚合以及和碱金属离子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的氨基酸和不同的碱金属离子具有不同的聚合特点。
关键词 电喷雾-质谱(esi—MS) 氨基酸复合物 液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基于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技术的植物脂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涛 钟秀丽 +1 位作者 梅旭荣 张燕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4-1081,共8页
研究表明,脂质不但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小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等多种细胞过程,而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脂质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分析手段的滞后限制了人们对脂质的深入认识.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 研究表明,脂质不但参与植物的信号转导、小泡运输、细胞骨架重组等多种细胞过程,而且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脂质本身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及分析手段的滞后限制了人们对脂质的深入认识.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技术作为一种直接进样的高通量分析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大多数脂质的不同分子种进行定量分析,极大地方便了人们了解植物因环境变化和生长发育引起的组织内脂质分子种的微量变化.近年来,该技术在植物上的成功应用,推动植物脂质组学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揭示出脂质在植物的逆境胁迫反应、防御反应中的多种功能,促进了植物脂质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而且,该技术与其他脂质分析技术结合,促使人们在脂质的分布、运输、转化和新脂质种类的鉴定方面有新的进展.概要介绍了ESI-MS/MS技术的特点,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植物脂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展望了该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脂质组学 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 质谱 软电离
下载PDF
环糊精对(R)、(S)-2-丁醇手性分子识别的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敏 史真 +1 位作者 白银娟 高勇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58,62,共4页
用柱塞泵进样、电喷雾电离质谱分别研究了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作为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进行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表明,电喷雾电离质谱可以很好地反映这3种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的手性识别能力;并对α-... 用柱塞泵进样、电喷雾电离质谱分别研究了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作为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进行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表明,电喷雾电离质谱可以很好地反映这3种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的手性识别能力;并对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与(R)、(S)-2-丁醇形成的复合物,计算了热力学的平衡常数。研究了CapEx电压的变化对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手性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CapEx电压下,这3种环糊精对(R)、(S)-2-丁醇均有手性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手性识别 (R)、(S)-2-丁醇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 MS)
下载PDF
生物质谱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毅峰 吴永尧 +1 位作者 唐巧玉 周大寨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2期11-16,共6页
生物质谱因其高灵敏度、高准确度、快速、易于自动化等特点,使其在核酸化学、蛋白质组学、糖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等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生物质谱在生物研究领域的普及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该技术的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关键词 快原子轰击电离质谱(FAB-MS) 基质辅助激光吸电离质谱(MALDI) 电喷雾电离质谱esi
下载PDF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质谱裂解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郭泽琴 霍佳丽 +1 位作者 王建华 吴志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1,共7页
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MS/MS)对3种头孢类和2种青霉素类药物的[M+Na]+裂解规律进行研究。头孢类药物[M+Na]+裂解可产生许多互补的碎片离子,1,3-H重排和retro-Diels-Alder(RDA)是其重要的裂解方式;青霉素类药物[... 采用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TOF-MS/MS)对3种头孢类和2种青霉素类药物的[M+Na]+裂解规律进行研究。头孢类药物[M+Na]+裂解可产生许多互补的碎片离子,1,3-H重排和retro-Diels-Alder(RDA)是其重要的裂解方式;青霉素类药物[M+Na]+裂解除了一些常规的中性分子丢失外,在氘代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比以往更合理的H2S丢失途径,即1,5-H重排。本实验丰富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质谱裂解途径,对应用质谱技术快速鉴定复杂体系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电喷雾-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esi—Q T()F-MS MS) 裂解规律 氢重排
下载PDF
SNP的电喷雾串联质谱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华勇 宋任芳 马慧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1-844,共4页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两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样品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串联质谱可快速鉴定SNP分型以及确定SNP位点。采用16.3 mmol/L三乙胺(TEA)-400 mmol/L六氟异丙醇(HFIP)缓存溶液,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长度为20 bp... 采用电喷雾串联质谱技术对两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样品进行了研究,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串联质谱可快速鉴定SNP分型以及确定SNP位点。采用16.3 mmol/L三乙胺(TEA)-400 mmol/L六氟异丙醇(HFIP)缓存溶液,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长度为20 bp的寡核苷酸的MS扫描谱图显示其母离子呈较宽的多电荷态分布。选择低电荷态[M-4H]4-母离子,碰撞能为54 eV时,MS/MS扫描得到丰富的碎片离子,通过鉴定特征离子碎片(w和a-B离子系列)可确定其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电喷雾串联质谱(esi MS/MS) 测序
下载PDF
几种4-氨基吡啶衍生物的多级质谱裂解途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方华 谢全灵 +3 位作者 黄晓燕 晋文慧 张怡评 洪专 《化学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512-515,518,共5页
为获得高效的海洋生物毒素河豚毒素(TTX)解毒剂,合成了一系列4-氨基吡啶类衍生物N-二异丙基磷酰化氨基酸-N-4-氨基吡啶;研究了N-二异丙基磷酰化氨基酸-N-4-氨基吡啶的多级质谱(ESI-MS/MS)裂解方式;提出了碎片离子m/z=95的裂解途径,并推... 为获得高效的海洋生物毒素河豚毒素(TTX)解毒剂,合成了一系列4-氨基吡啶类衍生物N-二异丙基磷酰化氨基酸-N-4-氨基吡啶;研究了N-二异丙基磷酰化氨基酸-N-4-氨基吡啶的多级质谱(ESI-MS/MS)裂解方式;提出了碎片离子m/z=95的裂解途径,并推测了其重排机理.结果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相同分子量的碎片离子c/c′,是由两种母离子a或b离子裂解得到的.通过在吡啶环上引入氯原子可证实该裂解途径;而碎片离子m/z=95源于离子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解毒剂 4氨基吡啶衍生物 多级质谱esi—MS MS) 裂解途径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分析清热凉血方中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6
15
作者 鹿见香 赵铁 +3 位作者 曾伟贤 马雪婷 吕景晶 白彦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4期565-568,共4页
目的鉴定中药复方清热凉血方浸膏中成分,为其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C-ESI-QTOF MS)仪分析。色谱柱:5 cm×2.1 mm,1.7μm BEH C18柱,流动相为0.1%的甲酸溶液(A)-0.1%乙腈溶液... 目的鉴定中药复方清热凉血方浸膏中成分,为其治疗银屑病的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LC-ESI-QTOF MS)仪分析。色谱柱:5 cm×2.1 mm,1.7μm BEH C18柱,流动相为0.1%的甲酸溶液(A)-0.1%乙腈溶液(B),流速为0.3 mL/min。采用负离子模式与方中主要的单味药对比判断色谱峰的来源药材,继而通过与来源药材化学成分进行精确分子量的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果样本中检测出30多种物质,共鉴定出22个中药成分,分别为柠檬酸/异柠檬酸(1)、没食子酸(2)、Mudanoside B(3)、儿茶素(6)、羟基芍药苷(7)、短叶苏木酚酸(8)、丹皮酚(10)、牡丹酚新苷(12)、白芍苷R1(13)、芍药苷(14)、鞣花酸(15)、没食子酰芍药苷(1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苷(17)、Oldenlandoside I(18)、苯甲酰氧芍药苷(19)、牡丹皮苷C(20)、苯甲酰芍药苷(24)、三羟基-十八碳二烯酸(25)、Anguivioside B1/2(26)、三羟基-十八碳二烯酸/9-羟基十八烷二酸(29)、2-羟基-3-甲基蒽醌(30)。结论在清热凉血方主要化学成分中,丹皮酚、芍药苷、白芍苷R1与银屑病的发病机理相关,可能是其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方 银屑病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esi—QTOF MS)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两种蜘蛛多肽毒素的电喷雾电离质谱法序列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范春明 王贤纯 梁宋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65-70,共6页
虎纹捕鸟蛛毒素-(HWTX-)和敬钊缨毛蛛毒素-(JZTX-)是两种蜘蛛多肽类神经毒素。它们的大部分氨基酸序列已由Edman降解法测出,但仍有部分序列由于某些原因未能确定。为了鉴定未知部分的序列,利用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q-TO... 虎纹捕鸟蛛毒素-(HWTX-)和敬钊缨毛蛛毒素-(JZTX-)是两种蜘蛛多肽类神经毒素。它们的大部分氨基酸序列已由Edman降解法测出,但仍有部分序列由于某些原因未能确定。为了鉴定未知部分的序列,利用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q-TOF-MS)对两种蜘蛛毒素的酶解产物进行分析,获得其酶解片段的一级(MS)和二级(MS/MS)图谱,在用软件和手工的方式对含有未知序列的肽段进行解析后,得到未知部分确切氨基酸序列。研究表明:利用质谱的从头测序(denovosequencing)方法获得HWTX-和JZTX-完整的氨基酸序列。该方法在蛋白质和多肽的结构分析和鉴定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的优势,是对传统Edman化学降解法的一个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肽毒素 电喷雾电离-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q—TOF—MS) 虎纹捕鸟蛛毒素-Ⅵ 敬钊缨毛蛛毒素-Ⅷ 从头测序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离鉴定类球红细菌红色素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祖明 李健 +3 位作者 惠伯棣 张猛 白志辉 高兆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80,共5页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类球红细菌红色素,分离鉴定出一种组分,属于类胡萝卜素。采用C30色谱柱,在甲醇-乙腈-MTBE(3 1 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475 nm的色谱条件下,...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电喷雾质谱联用技术研究类球红细菌红色素,分离鉴定出一种组分,属于类胡萝卜素。采用C30色谱柱,在甲醇-乙腈-MTBE(3 1 1,V/V/V)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475 nm的色谱条件下,类球红细菌红色素中有11个色谱峰在55 min内得到显著分离。借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电子喷雾离子源质谱联用(RP-HPLC-ESI-MS/MS)法初步确鉴定出这11个色谱峰中一种主要组分,为Philosamiaxanthi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HPLC—esi—MS MS) C30柱 类球红细菌 红色素 类胡萝卜素
下载PDF
车用废润滑油中酸性组分的高分辨质谱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小辉 朱建华 +2 位作者 武本成 周勇 茅新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1-347,共7页
车用新鲜及废润滑油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两者中均存在羧基及羟基官能团,即存在酸性组分。利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负离子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negative-ion ESI FT-ICR MS)分析了车用新鲜及废润滑油中酸... 车用新鲜及废润滑油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明,两者中均存在羧基及羟基官能团,即存在酸性组分。利用具有超高分辨率的负离子电喷雾-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仪(negative-ion ESI FT-ICR MS)分析了车用新鲜及废润滑油中酸性化合物的组成及分布。结果表明,从新鲜润滑油中鉴定出的酸性化合物主要为O3、O1及O2类,而从废润滑油中鉴定出的酸性化合物则主要为O3、O2、O4及O1类。经对比分析可知,新鲜润滑油中的酸性化合物在废润滑油中均存在,其种类及所占比例基本未发生变化,但绝对含量不同;废润滑油中新产生的O3、O2及O1类酸性化合物种类较多,但其所占比例较小;车用新鲜与废润滑油中酸性组分的显著差异在于后者中产生了前者所没有的O4类化合物,且所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用废润滑油 酸性组分 高分辨质谱(esi FT-ICR MS)
下载PDF
表鬼臼羧酸酯类2位立体异构体的质谱
19
作者 张甲强 田瑄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7-121,共5页
用电子轰击电离一级质谱(EI/MS)及电喷雾电离二级质谱(ESI/MS/MS)对五对表鬼臼羧酸酯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比较EI一级质谱中的[M-ROH]^+与[M]^+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以及比较二级质谱中的特征离子[A+H]^+(m/z 313离子)及[M-ROH-OCH3]^+(m/... 用电子轰击电离一级质谱(EI/MS)及电喷雾电离二级质谱(ESI/MS/MS)对五对表鬼臼羧酸酯进行了研究,发现通过比较EI一级质谱中的[M-ROH]^+与[M]^+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以及比较二级质谱中的特征离子[A+H]^+(m/z 313离子)及[M-ROH-OCH3]^+(m/z 282离子)与[M-ROH+H]^+(m/z 397离子)的相对丰度比值,可以区分表鬼臼及其羧酸酯类2位立体异构体.对其裂解过程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鬼臼酯 差向异构体 相对丰度 EI/MS一级质谱 esi/MS/MS二级质谱
下载PDF
农药氰戊菊酯和杀虫双诱导家蚕血液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7
20
作者 吴立娜 赵巧玲 +5 位作者 裘智勇 覃光星 夏定国 沈中元 沈兴家 郭锡杰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267,共6页
为了解析家蚕对常用农药氰戊菊酯和杀虫双的解毒机制,分别给家蚕5龄幼虫添食2种农药,观察家蚕对农药的中毒症状,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添食农药的家蚕幼虫的血液蛋白进行分离,利用电喷雾电离(ESI)质谱对具有2次以上重复的显著差异蛋... 为了解析家蚕对常用农药氰戊菊酯和杀虫双的解毒机制,分别给家蚕5龄幼虫添食2种农药,观察家蚕对农药的中毒症状,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添食农药的家蚕幼虫的血液蛋白进行分离,利用电喷雾电离(ESI)质谱对具有2次以上重复的显著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家蚕5龄幼虫分别添食1/4LD50剂量浓度的2种农药后,均在3~12h内出现中毒症状,且血液蛋白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在氰戊菊酯诱导下,幼虫血液中增加了纤维样蛋白、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杀虫双诱导下,幼虫血液中增加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3;经2种农药分别诱导处理后3h,幼虫血液中都减少了体液低分子蛋白-Ⅲ的表达。推测家蚕对氰戊菊酯和杀虫双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血液蛋白 氰戊菊酯 杀虫双 诱导 双向电泳 esi质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