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识别酪胺的咔唑类荧光探针合成与应用
1
作者 刘圆 董林毅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462-467,共6页
目的: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制,研发一种用于酪胺检测的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CPIM。方法:通过4-(9H-咔唑-9-基)苯胺和3,5-二碘水杨醛反应缩合得到咔唑类小分子荧光探针CPIM,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表征其结... 目的:基于激发态分子内质子转移(ESIPT)机制,研发一种用于酪胺检测的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CPIM。方法:通过4-(9H-咔唑-9-基)苯胺和3,5-二碘水杨醛反应缩合得到咔唑类小分子荧光探针CPIM,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高分辨质谱表征其结构。通过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荧光探针对酪胺的检测性能。通过Job's曲线、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检测机制进行研究。采用标准加入法验证荧光探针的实际应用性。结果:在365 nm紫外灯下,CPIM可以实现酪胺分子的可视化检测。CPIM对酪胺识别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灵敏性、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现性,在0~5.0×10^(-6)mol/L浓度范围内,体系荧光强度与酪胺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检测限为4.36×10^(-7)mol/L,与酪胺的结合常数为9.98×10^(4)M^(-1)。CPIM与酪胺以1:1结合脱水后形成复合物,进而抑制ESIPT过程,并生成大的p-π共轭体系导致荧光显著增强。此外,CPIM还可对实际样品中的酪胺进行检测。结论:CPIM具有良好的酪胺检测能力,具有选择性高、灵敏性好、检测限低、稳定性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胺 咔唑 荧光探针 esipt机制 希夫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