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ETS1激活长链非编码RNA XIST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
1
作者 罗然 罗文溢 +3 位作者 陆铭鎧 周猛 刘彦廷 田春雷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28-335,共8页
目的探讨ETS原癌基因1(ETS1)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下游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TS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ETS1 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的表达水平。CC... 目的探讨ETS原癌基因1(ETS1)在胶质瘤中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下游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ETS1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ETS1 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本(XIST)的表达水平。CCK-8和5-乙炔基-2'-脱氧尿苷摄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ak、Bcl-2)的表达。PROMO数据库预测ETS1与XIST启动子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PCR用于验证ETS1与XIST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关系。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ETS1 mRNA与lncRNA XIST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ETS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胶质瘤中显著上调(P<0.05)。敲低ETS1可显著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P<0.05)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ETS1可靶向结合XIST并促进XIST的表达(P<0.05),过表达XIST可逆转敲低ETS1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P<0.05)以及对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结论ETS1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lncRNA XIST高表达而减少细胞凋亡和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etS原癌基因1 长链非编码RNA XIST
下载PDF
巴曲酶对大鼠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_1 基因表达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匡培根 吴卫平 李振洲 《神经科学》 SCIE CAS 1997年第2期49-54,共6页
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巴曲酶对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素(ET1)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中大脑动脉(MCA)线检法大鼠模型,共12只,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各6只),每组又分为巴曲酶组及盐水组(... 本实验采用大鼠急性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巴曲酶对脑缺血及脑缺血再灌注时内皮素(ET1)基因表达的影响。用中大脑动脉(MCA)线检法大鼠模型,共12只,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各6只),每组又分为巴曲酶组及盐水组(对照组)。缺血组在缺血后24h,再灌注组则在缺血1.5h及再灌注24h后用原位杂交,并采用IBHS图像分析系统研究ET1基因表达。发现巴曲酶组或对照组手术侧大脑皮质及尾壳核ET1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对侧(非手术侧)。但是巴曲酶组手术侧的ET1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巴曲酸可使缺血及缺血再灌注ET1基因表达下调。这可能是巴曲酶对缺血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巴曲酶 et1基因
下载PDF
ETS1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岚 郝丽霞 +3 位作者 钟华 李明 向坤 宿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ETS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种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564例SLE患者和504例健康人对照进行ETS1基因SNPs分型,并将SLE组中临床资料完整的450例根据11种临床表型进行分层,针对以上SNPs分型与SLE... 目的:探讨ETS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各种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方法:对564例SLE患者和504例健康人对照进行ETS1基因SNPs分型,并将SLE组中临床资料完整的450例根据11种临床表型进行分层,针对以上SNPs分型与SLE各种临床表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ETS1基因的rs6590330和rs4937333与SLE呈强相关,且均与SLE 8个临床表型(包括蝶形红斑、光敏感、关节炎、浆膜炎、肾脏损害、血细胞减少、免疫功能紊乱和抗核抗体)呈强相关。结论:ETS1基因是中国南方人群SLE发病的常见风险因子,并与SLE多种临床症状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临床表型 etS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小动脉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及ets样基因1的蛋白表达
4
作者 刘波 景丽 +1 位作者 张建中 秦憬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系统(ERK)及其下游底物ets样基因1(Elk-1)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病人胃肠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ets样基因1(E... 目的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系统(ERK)及其下游底物ets样基因1(Elk-1)在原发性高血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观察高血压和非高血压病人胃肠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内皮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ets样基因1(Elk-1)的磷酸化情况。结果高血压组胃肠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染色阳性率(8.31%)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0.53%),P<0.05;高血压组内皮细胞中磷酸化ERK1/2的阳性率(4.97%)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5)。高血压组胃肠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lk-1染色阳性率(3.53%)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0.27%),P<0.05。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中磷酸化ERK1/ 2与磷酸化Elk-1的表达均有正相关关系。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胃肠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以及内皮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及其下游底物Elk-1的磷酸化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ts样基因1 免疫组织化学 小动脉
下载PDF
ETV1转录因子在胃肠间质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强 徐龙 刘先发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037-4042,共6页
目的:在前期实验中,我们通过体外构建干扰人源性ETS变异基因1(human ETS variant gene1,hETV1)基因shRNA的载体,干扰ETV1表达,进而影响胃肠间质瘤细胞的侵袭作用,在此,我们继续通过上述方法,观察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目的:在前期实验中,我们通过体外构建干扰人源性ETS变异基因1(human ETS variant gene1,hETV1)基因shRNA的载体,干扰ETV1表达,进而影响胃肠间质瘤细胞的侵袭作用,在此,我们继续通过上述方法,观察胃肠间质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构建干扰hETV1基因shRNA的慢病毒载体,感染GIST-T1细胞.实验分成3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PLVX(逆转录病毒)-shRNA组]、实验组(PLVX-shRNA-ETV1组),用Western blot方法对合成的靶点进行筛选,采用体外增殖培养试验(MTT法)和流式细胞凋亡检测感染前后细胞增殖与凋亡的情况.结果:在MTT实验的前期阶段,实验组细胞增殖数量未见明显下降,与空白组(P=0.539、P=0.188)及阴性对照组(P=0.877、P=0.992),无显著性差异,而在后期阶段,实验组细胞增殖数量明显受到抑制,与空白组(P=0.014、P=0.000、P=0.020)及阴性对照组(P=0.011、P=0.000、P=0.003),有显著性差异;同时在细胞凋亡试验中,实验组其凋亡率比空白组(P=0.000)及阴性对照组(P=0.000)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体外干扰ETV1转录因子,导致GIST-T1细胞在实验后期阶段有明显抑制作用,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从而影响胃肠间质瘤细胞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etS变异基因1
下载PDF
ETS-1在炎症性肠病及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孙绪凡 靳桂媛 +3 位作者 马翠梅 王岩 周慧慧 周广玺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64-168,共5页
ETS原癌基因1(ETS-1)是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肿瘤和炎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中,ETS-1通过诱导炎症反应、破坏肠上皮细胞屏障和增强癌细胞侵袭性等加快疾病的进展。为探索IBD及CA... ETS原癌基因1(ETS-1)是ETS转录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在肿瘤和炎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炎症性肠病(IBD)和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CAC)中,ETS-1通过诱导炎症反应、破坏肠上皮细胞屏障和增强癌细胞侵袭性等加快疾病的进展。为探索IBD及CAC的发病机制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ETS-1在IBD及CAC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结肠炎相关性结直肠癌 etS原癌基因1 肠上皮细胞屏障 免疫调控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额叶脑神经细胞中ERK1/2及其下游底物Elk-1磷酸化表达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黄艳 吴兴临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2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额叶神经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Elk-1)的磷酸化表达状态,以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额叶神经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Elk-1)的磷酸化表达状态,以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通过组织学、免疫组化染色,对比观察糖尿病大鼠额叶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及神经细胞中磷酸化ERK1/2及下游作用底物Phospho-Elk-1的表达情况。结果制模后第4周和第8周,糖尿病组大鼠额叶脑皮质神经细胞中磷酸化-ERK1/2以及大鼠额叶脑皮质、灰质核团神经细胞中的磷酸化-Elk-1的阳性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以及第3天、第2周糖尿病组大鼠(P<0.05),糖尿病组大鼠第8周额叶脑皮质核团神经细胞中磷酸化ERK1/2和磷酸化Elk-1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第4周(P<0.05)。制模后第2、4、8周的糖尿病组大鼠的额叶脑灰质神经细胞中磷酸化ERK1/2阳性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和制模后第3天(P<0.05),且随着制模时间的延长,磷酸化ERK1/2阳性率逐渐增高(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在制模后第4、8周额叶神经细胞中存在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脑病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底物磷酸化ets样基因1
下载PDF
ETS1基因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小凡 单珊 +6 位作者 党洁 邱熔芳 赵海玲 辛倩 刘永超 李江夏 刘奇迹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7-480,共4页
目的验证ETSl基因在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病例一对照关联研究,在山东汉族人群中收集231例SLE患者和474名正常对照,采用Taqman探针对ETS1基因31非翻译区区域单核苷... 目的验证ETSl基因在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病例一对照关联研究,在山东汉族人群中收集231例SLE患者和474名正常对照,采用Taqman探针对ETS1基因31非翻译区区域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ll28334与r84937333进行基因分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和单倍型分析。结果rsll28334等位基因A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42.8%VS.29.1%,OR=1.824,95%CI:1.445-2.302,P〈0.01),rs4937333等位基因T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7.6%VS.38.1%,OR=1.478,95%CI:1.181-1.851,P〈0.01)。两位点的单倍型分析显示单倍型A-T与SLE的发病风险显著相关(P〈0.05,OR=0.738,95%CI:0.564-0.964),而单倍型GC可以显著降低SLE的发病风险(P〈0.01,OR=0.296,95%CI:0.232-0.378)。结论ET51基因rsll28334和rs4937333位点与北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etS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关联分析 单倍型
原文传递
糖尿病大鼠脑内微血管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艳 吴兴临 +1 位作者 张建中 王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第9期881-883,886,F0002,共5页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及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Ⅰ型糖尿病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的病理改变及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Ⅰ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制模后3d和2、4、8周脑膜、脑实质微血管病变,免疫组织化学观察高血糖状态下脑内微血管中p-ERK1/2及下游作用底物p-ELK1的表达情况。结果 p-ERK1/2、p-ELK1在各时间点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脑膜、脑实质微血管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p-ERK1/2在糖尿病4、8周组脑膜、脑实质微血管中表达均明显上调;p-ELK1在糖尿病4、8周组脑膜、脑实质微血管内皮细胞中表达均明显的上调(P<0.05),分别与糖尿病3d、2周组及各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各组与正常对照组各组脑膜微血管平滑肌细胞中p-ELK1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4、8周组SD大鼠脑内微血管中存在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大鼠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ts样基因1 微血管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平滑肌细胞
下载PDF
糖尿病脾脏中央动脉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艳 吴兴临 +1 位作者 张建中 王岩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08-411,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脾脏中央动脉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从而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比观察制模后0.5、2... 目的研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1型糖尿病大鼠脾脏中央动脉的病理改变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下游作用底物转录因子Elk-1的磷酸化状态,从而探讨糖尿病血管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制备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对比观察制模后0.5、2、4、8 w脾脏中央动脉病变,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运用光镜观察高血糖状态下脾脏中央动脉Phospho-P44/P42MAPK及下游作用底物Phospho-ELK-1MAPK的表达情况。结果运用HE染色镜下均可见糖尿病、正常组脾脏组织被膜完整光润,小梁动脉、中央动脉及其周围的淋巴鞘、淋巴小结等组成的白髓、红髓中的边缘带、脾索及脾窦结构均无异常;在免疫组化中Phospho-P44/P42MAPK、Phospho-ELK-1在高血糖各时间点组间相应正常血糖组脾脏中央动脉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高血糖8、4 w组脾脏中央动脉中表达明显上调,分别与高血糖2、0.5 w组及相应时间点正常血糖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糖尿病8、4 w组SD大鼠脾脏中央动脉中存在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脾脏 中央动脉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ts样基因1 磷酸化
下载PDF
糖尿病胃肠组织微血管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艳 景丽 +1 位作者 张建中 秦憬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43-145,149,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小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病人胃肠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ets样基因-1(ELK-1)的磷酸化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胃肠道组织各层中微小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微小血管病变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糖尿病和非糖尿病病人胃肠微小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ets样基因-1(ELK-1)的磷酸化情况。结果糖尿病组胃肠道组织各层中微小血管内皮细胞磷酸化ERK1/2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胃肠道组织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微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磷酸化ELK-1阳性率分别为91.0%、91.7%、93.6%和65.3%,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分别为92.7%、91.3%、91.3%和0),除了浆膜层以外,其余各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组,胃肠道组织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微小血管中平滑肌细胞磷酸化ERK1/2阳性率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胃肠道组织各层微小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LK-1阳性率与非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内皮细胞中磷酸化ERK1/2与磷酸化ELK-1阳性率正相关(r=0.510,P=0.000);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磷酸化ERK1/2与磷酸化ELK-1表达显示正相关(r=0.386,P=0.000)。结论在糖尿病病人胃肠微小血管中存在ERK1/2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血管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ets样基因-1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深入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分子作用网络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晓东 王旭 +4 位作者 沈婉君 吴镝 蔡广研 陈香美 洪权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4-259,共6页
目的利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和小鼠模型肾脏基因组表达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DKD可能的致病机制及潜在治疗作用靶点。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选取DKD患者和DKD小鼠模型肾脏基因组表达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查... 目的利用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患者和小鼠模型肾脏基因组表达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寻DKD可能的致病机制及潜在治疗作用靶点。方法从NCBI-GEO数据库选取DKD患者和DKD小鼠模型肾脏基因组表达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查找共同差异基因,然后进行基因本体论分析及创新途径分析(IPA)生物网络功能分析,寻找潜在作用靶点。结果通过对人和小鼠DKD数据库的综合对比,筛选出了89个共同差异基因,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位于细胞外区域、细胞外基质、细胞黏附、细胞浆膜等方面。通过IPA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共同差异基因表达主要集中在补体系统通路、主要免疫缺陷信号传导通路和B细胞发育通路,其中补体系统通路是糖尿病肾病中一条重要的调节通路。疾病和生物功能富集分析显示DKD与糖尿病、葡萄糖代谢障碍、血细胞的移动、血细胞活化和白细胞迁移等存在密切的联系。IPA调控网络分析发现原癌基因ETS1和整合素β2(ITGB)两个重要作用位点。结论利用DKD不同种属即人和小鼠肾脏基因表达谱数据库,可筛选DKD潜在的作用位点,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转录因子ETS1和ITGB可能在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基因表达谱 原癌基因etS1 整合素β2
原文传递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icroRNA的差异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峻 陈劼 +3 位作者 刘月皎 孙雪梅 朱学军 Shouguo Gao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查患者PBMNCmiRNA的差异表达谱,用实时定量PC... 目的探讨不同分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microRNA(miRNA)的差异表达情况。方法采用miRNA表达谱芯片筛查患者PBMNCmiRNA的差异表达谱,用实时定量PCR对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验证,对候选mi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患者表达上调的miRNAs有6个,表达下调的miRNAs有10个;慢性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chronic aplastic anemia,CAA)患者表达上调的miRNAs有24个,表达下调的miRNAs有12个。SAA与CAA相比,表达上调的miRNAs有4个,表达下调的miRNAs有11个。与正常对照相比,sAA、CAA均表达上调的miRNAs有3个,均表达下调的miRNAs有4个。实时定量PCR检测提示,与正常对照相比,CAA、SAA患者miR-155-5p、miR-1260b表达均升高(P〈0.01),CAA患者miR-155-5p、miR-1260b表达均高于SAA患者(P〈0.01)。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miR-155-5p、miR-1260b作用靶基因可参与调控细胞代谢、基因表达转录等生物过程及TNF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FcγR-介导吞噬等信号通路过程。结论CAA和SAA患者具有特征性的miRNA差异表达谱,其中miRNA-155-5p和miRNA-1260b均表达上调。两者具有共同的靶基因ETS1,因此可能存在协同作用,通过抑制ETS1的表达,进而促进Th17的分化,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miRNA-155-5p miRNA-1260b etS1基因 生物信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