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前中期士人谏议心态演变与贬谪文学书写——以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中心
1
作者 张贵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6,共10页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 北宋前中期谏官制度逐渐完善,与之相关,士人谏议心态亦发生了新变。前期谏官及具有谏诤意识的士人出于职责、道德品质的追求,有直言进谏的意愿。中期形成了特殊的舆论环境,士人名节意识浓厚。谏官及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逐渐形成了不苟同时俗、砥砺名节、不以贬谪为意的谏议心态。在分析谏官制度、谏议心态相关问题的基础上,文章以北宋前期的王禹偁、田锡,中期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舜钦等曾任谏官或谏诤意识强烈的士人为个案,进一步考察了谏议心态变化对士人贬谪心态、贬谪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由此可以窥见北宋前中期士人的贬谪心态、贬谪文学观念、创作等呈现出的新特征,以及其与谏议心态演变之间的内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中期 谏官制度 谏议心态 贬谪期 文学
下载PDF
萧梁中前期的“学谢”之风及其文本样态
2
作者 李傲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1-80,共10页
在萧梁中前期,晋宋体渐有复兴之势,效仿晋宋体代表作家谢灵运成为创作潮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所爱赏的刘孝绰、王筠等东宫学士和在建康文士群中有一定地位的何逊等人均有“学谢”之作。然这些作品在抒情特点、语言风格、结构层次等方面... 在萧梁中前期,晋宋体渐有复兴之势,效仿晋宋体代表作家谢灵运成为创作潮流,昭明太子萧统及其所爱赏的刘孝绰、王筠等东宫学士和在建康文士群中有一定地位的何逊等人均有“学谢”之作。然这些作品在抒情特点、语言风格、结构层次等方面和谢灵运之作有所不同。谢诗在梁代中前期被推崇和学习,与当时文学主流审美中崇尚典丽雍容、爱好秀句等倾向密切相关。然而自宋齐以来形成的重视抒情之风、新体诗流畅浅丽的语言风格、梁代之后对文本结构清晰的重视,又使得梁初文士的创作没有对谢灵运的原作亦步亦趋,而是根据时代审美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复合的文学审美最终造就了具有多个时代印记的文本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灵运 萧梁中前期 《诗品》 晋宋体 文本样态
下载PDF
北宋前期熙河蕃部地缘关系考
3
作者 岳凯峰 《河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0-48,共9页
宋初熙河蕃部众多,部族强盛,初受凉州六谷联盟指挥,在疏通贡宋道路,抗击夏州党项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熙河蕃部被夏州党项分化后,六谷联盟遭受重创,最终走向覆灭。失去依靠的熙河蕃部,转而依附于河湟宗哥联盟,继续充当宗哥联盟贡宋抗... 宋初熙河蕃部众多,部族强盛,初受凉州六谷联盟指挥,在疏通贡宋道路,抗击夏州党项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熙河蕃部被夏州党项分化后,六谷联盟遭受重创,最终走向覆灭。失去依靠的熙河蕃部,转而依附于河湟宗哥联盟,继续充当宗哥联盟贡宋抗夏的中坚力量和主要媒介。宗哥联盟崛起后,为谋求更大权益,公然对宋开战,最终遭遇惨败,作为急先锋的熙河蕃部,在此役中遭受重创,转而依附于瞎毡政权,恢复贡宋抗夏的政策。熙河蕃部在宋初虽有反覆,但总体来说,贡宋抗夏是主流政策,这对宋初边防稳定的维持,丝路中继贸易的开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前期 熙河蕃部 蕃夏关系 宋蕃关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冀中土地税契中的规范与不规范——以直隶任邱县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卢忠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2,共6页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民国政府为稳定统治,安定人心,初期冀中地区仍用宣统三年颁行的官契,契税税率依旧;后来随政局渐定,遂推出新契纸即买契,这样虽简化了形式,但漏洞颇多,在规范税契手续的同时也显现了诸多不规范,税率名减实增...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政权更迭,民国政府为稳定统治,安定人心,初期冀中地区仍用宣统三年颁行的官契,契税税率依旧;后来随政局渐定,遂推出新契纸即买契,这样虽简化了形式,但漏洞颇多,在规范税契手续的同时也显现了诸多不规范,税率名减实增,故民间土地买卖不税契者日多,白契日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冀中 税契
下载PDF
四川明早、中期(洪武-弘治年间)木构斗栱营造中的官方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冷婕 陈科 《新建筑》 2020年第3期5-11,共7页
四川地区明代木构建筑斗栱营造在延续前朝做法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改变,其中官方主导思想和营造技术对其影响是比较显著的。选取四川地区46座后期干扰相对较小、原构特征较为清晰且纪年相对可靠的明早、中期木构建筑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 四川地区明代木构建筑斗栱营造在延续前朝做法的基础上具有明显的改变,其中官方主导思想和营造技术对其影响是比较显著的。选取四川地区46座后期干扰相对较小、原构特征较为清晰且纪年相对可靠的明早、中期木构建筑遗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发现其木构技术与官方营造技术的联系,并重点分析这些关联背后的官方影响,提示了官式技术特征在四川地区传播的部分特点、规律和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地区 明代早、中期 斗栱营造 官方影响
下载PDF
论陆机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被引量:2
6
作者 姜剑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63-67,共5页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专论陆机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太康 陆机 人格精神
下载PDF
论潘岳的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剑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38-43,共6页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落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立体性的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本文专论潘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太康 潘岳 人格精神
下载PDF
历史与符号之间——试论两宋对冯道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晓莹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冯道是著名的政坛"不倒翁",五代文官的标志性人物。他从最初备享尊崇,到后世饱受诟詈,其间转折正发生在宋代。北宋初期,冯道享有盛誉。中后期开始受到批判,但仍有褒扬。南宋期间,冯道被全面否定,蜕变成一个"奸Z无耻"... 冯道是著名的政坛"不倒翁",五代文官的标志性人物。他从最初备享尊崇,到后世饱受诟詈,其间转折正发生在宋代。北宋初期,冯道享有盛誉。中后期开始受到批判,但仍有褒扬。南宋期间,冯道被全面否定,蜕变成一个"奸Z无耻"的意识形态符号,并影响及后世。这些不同的评价,体现出两宋不同的社会政治特点与文化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道 北宋初期 北宋中后期 南宋
下载PDF
论西汉早、中期的音乐文化转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嵬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31-33,共3页
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汉代即是其一。本文旨在从历史的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西汉早中期音乐文化的历史描述,把握其主流音乐发展的脉络,从而尽可能真实地勾勒出西汉早中期的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审美规律,为我们... 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中,有许多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汉代即是其一。本文旨在从历史的整体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西汉早中期音乐文化的历史描述,把握其主流音乐发展的脉络,从而尽可能真实地勾勒出西汉早中期的音乐文化现象和音乐审美规律,为我们了解、掌握汉代音乐发展提供一条可供参考、总结的历史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汉 早期 中期 音乐文化 转型
下载PDF
金朝前期汉官集团述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德朋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51,共8页
金朝前期 ,女真贵族竭力招诱来自辽、宋的汉官加入金朝阵营 ,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为了更好地利用汉官 ,女真贵族一方面保持了笼络汉官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另一方面又根据他们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 ,实行“扬辽抑宋”政策。... 金朝前期 ,女真贵族竭力招诱来自辽、宋的汉官加入金朝阵营 ,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汉官队伍。为了更好地利用汉官 ,女真贵族一方面保持了笼络汉官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 ,另一方面又根据他们在政治态度上的差异 ,实行“扬辽抑宋”政策。这一时期汉官政策的另一重要特点是汉官地位的变迁与女真贵族内部的权力之争紧密相连。在开国过程中 ,汉官集团为巩固刚刚建立的金朝政权、促进女真民族的封建化 ,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真贵族 汉官集团 金朝前期
下载PDF
清前中期温州造船业
11
作者 王兴文 苏颂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依托于天然的海洋优势,港口经济发展甚早。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温州造船业随着温州港的盛衰而曲折前进。清前中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海洋政策复杂多变,康熙解除"海禁"以后温州港重新走向繁盛,温州造... 地处东海之滨的温州,依托于天然的海洋优势,港口经济发展甚早。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温州造船业随着温州港的盛衰而曲折前进。清前中期(鸦片战争以前)国家海洋政策复杂多变,康熙解除"海禁"以后温州港重新走向繁盛,温州造船业也得到恢复发展,并在造船规模、船只种类、船只质量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工业特色。温州造船业的发展对现代造船业及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前中期 温州 造船业
下载PDF
安身而守正:论潘尼人生道路与人格精神
12
作者 姜剑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44-47,共4页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体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 关于西晋太康时代“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之人品与文品,历来褒贬纷纭,令人莫衷一是。为避免偏执一端而不及其余,笔者广泛清理原始文献,将“潘陆张左”以及傅玄、张华、挚虞等作为一个较大的文人群体加以综合研究,同时从政治斗争、文化思潮、士人交游等多方面作往来穿梭般的立体考察,于复杂的社会背景与人际关系中认识一个作家的人生,并评价其人格。遵循这一思路,本文专论潘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太康时代 潘尼 人格精神 人生哲学
下载PDF
试论西晋初期儒学对文学的影响
13
作者 王阳阳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46-49,共4页
西晋初期,儒学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的积极影响和晋初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士人"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恢复了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继承了"美刺"的文学观念;在作品中,流露出... 西晋初期,儒学重新成为社会的主导思想。儒学的积极影响和晋初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士人"立功立言"以求不朽的心态。这种心态反映在文学创作上,就是恢复了儒家传统的诗教精神,继承了"美刺"的文学观念;在作品中,流露出积极进取的用世精神,以"兼济天下"作为创作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初 儒学 文人心态 文学创作
下载PDF
明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的兴衰
14
作者 舒时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739-10745,10748,共8页
通过研究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得出其发展的时间特征:洪武时期缓慢恢复—永乐至宣德时期部分地段初步垦殖—正统至成化初期缓慢发展—成化中至弘治中兴盛—正德至隆庆中荒废;空间特征是:屯垦的北界由腹里州县—界石—"... 通过研究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得出其发展的时间特征:洪武时期缓慢恢复—永乐至宣德时期部分地段初步垦殖—正统至成化初期缓慢发展—成化中至弘治中兴盛—正德至隆庆中荒废;空间特征是:屯垦的北界由腹里州县—界石—"二边"长城—"大边"长城逐步北移。影响明朝前、中期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理条件和战争破坏,其中前者是根本原因,后者是重要影响因素。明代延绥镇长城沿线屯垦对毛乌素沙地南侵的影响不大,自然原因可能是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前中期 延绥镇 屯垦 时空分布 沙漠化
下载PDF
从唐宋词接受看清代前中期词之演变
15
作者 陶友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9-87,共9页
从唐宋词接受的角度考察清词的发展演变,不失为有益的尝试。纵观清代前中期150多年的历史发现,唐宋词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前中期词的发展走向:明末清初,清人主要学花间、南唐、北宋词,接受自然、本色、浑成的唐宋词风,同时酝酿... 从唐宋词接受的角度考察清词的发展演变,不失为有益的尝试。纵观清代前中期150多年的历史发现,唐宋词的接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前中期词的发展走向:明末清初,清人主要学花间、南唐、北宋词,接受自然、本色、浑成的唐宋词风,同时酝酿着崇雅之风;顺治中期至康熙中期,对唐宋词的接受呈多元化趋势,南宋骚雅词风随之崛起;从康熙后期至乾隆末年,尊姜张、崇南宋、尚醇雅的风尚占据了词坛主流。总体看,清代前中期唐宋词接受呈现出避俗趋雅,从百花齐放到独尊姜、张又反思拓展的特点。与之相应,清词创作由重性情的抒发到重艺术手法的锤炼,词风追求由以婉丽为宗到以清雅为宗,调式的选择由好小令到好长调,清词也大体走过了一段由复兴到繁荣最后又趋于沉寂的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接受 清代前中期 清词 演进
下载PDF
全椒词人金兆燕与清代中期词坛
16
作者 李睿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全椒词人金兆燕是清代乾隆词坛的名家,他多次参加扬州词坛的词学唱和活动,与寓居扬州的皖籍词人交往密切。金兆燕的词转益多师、内容丰富,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他的词词艺精湛,手法多样,善于在词体形式上进行拓新,推动了清代中期词... 全椒词人金兆燕是清代乾隆词坛的名家,他多次参加扬州词坛的词学唱和活动,与寓居扬州的皖籍词人交往密切。金兆燕的词转益多师、内容丰富,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他的词词艺精湛,手法多样,善于在词体形式上进行拓新,推动了清代中期词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兆燕 清代 中期 词坛
下载PDF
清代常熟戏曲散论
17
作者 翟振业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109-113,共5页
清初,常熟戏曲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大都以政治、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邱园、嵇永仁为代表。清中叶,戏曲家的民族意识淡化,作品或者歌功颂德,或者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随着昆曲的衰微,宫廷大戏的撰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以周祥钰和... 清初,常熟戏曲家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意识,作品大都以政治、历史事件为题材,以邱园、嵇永仁为代表。清中叶,戏曲家的民族意识淡化,作品或者歌功颂德,或者宣扬封建伦理道德;随着昆曲的衰微,宫廷大戏的撰写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以周祥钰和王廷章为代表。清代常熟在戏曲史上的重大贡献在于保存了《古今杂剧》和《六十种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熟戏曲 清初 清中叶 戏曲史
下载PDF
寒素文士的“刺世愤歌”:西晋前期的疾邪论
18
作者 杨朝蕾 《唐山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2-55,共4页
西晋前期与奢靡、结党、士无特操的政风紧密相关,刺世疾邪之作大量涌现。鲁褒《钱神论》、王沈《释时论》、刘寔《崇让论》、张载《榷论》皆讥世呵俗,火气甚大,文风多样。
关键词 寒素文士 刺世愤歌 西晋前期 疾邪论
下载PDF
岂唯绝言语 奔走属商贾——论清代中前期语言文字政策的嬗变
19
作者 赵鸿飞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2-68,共7页
满清王朝是继蒙元之后,第二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朝代。较之前代,清代的商业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可谓登峰造极。清代前中期,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领域,其语言文字政策,也同样... 满清王朝是继蒙元之后,第二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朝代。较之前代,清代的商业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可谓登峰造极。清代前中期,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意识形态领域,其语言文字政策,也同样具有彼时特定时空的独异之处,成为日后大清王朝全面繁荣的前奏。文章考察了这一时期语言文字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举措,并对其影响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前中期 语言文字政策
下载PDF
清代前中期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及其原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友平 《凯里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65-68,共4页
清代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明代到清初期间,广西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桂东北地区,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广西人口地理分布重心从桂东北转向了桂东南。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 清代广西人口的地理分布与明代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口分布重心的变化,明代到清初期间,广西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桂东北地区,到了清代中期以后,广西人口地理分布重心从桂东北转向了桂东南。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除了自然条件的影响外,主要是源于省外特别是广东移民大量进入桂东南地区导致该地区人口机械增长居高不下。清代前中期广西的人口地理分布基本上奠定了今天广西的人口布局,对广西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前中期 广西人口 地理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