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rse Mentor Training Program to Improve Quality of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 at Primary Health Centres: Process Evaluation
1
作者 Maryann Washington Krishnamurthy Jayanna +8 位作者 Swarnarekha Bhat Annamma Thomas Suman Rao Gayathiri Perumal Troy Cunningham Janet Bradley Lisa Avery Elisabeth Fischer Prem K. Mony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6年第6期458-469,共12页
Quality of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 could be improved if health care provider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as well as system level constraints are addressed. However, due to several barriers staff nurses who form th... Quality of maternal and newborn care could be improved if health care providers’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as well as system level constraints are addressed. However, due to several barriers staff nurses who form the frontline of health care workforce have limited access to enhancing their clinical knowledge and competencies. To address this gap, a new cadre of nurse mentors (NMs) for the public health system were trained by specialists from a teaching hospital in a special 5-week training course. This included 54 hours of theory and 110 hours of practical in clinical obstetric and newborn care, apart from mentoring,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health systems issues. The nurse mentors were assigned to support staff nurses in the primary health care centres (PHCs) in eight northern Karnataka districts. Each NM covered 6-8 PHCs monthly for 2 - 3 days and thus a total of 385 PHCs were reached. They received support in the field through supportive supervision visits done by the specialists who had trained them, as well as by refresher training and clinical postings to the district hospitals. This paper presents impact of the training program on change in immediate and long term knowledge and competency scores of nurse mentors. Their baseline knowledge scores changed from 44.3 ± 12.7 to 72.1 ± 13.8 immediately after the training in obstetric and from 18.2 ± 19.1 to 66.4 ± 14.9 in newborn (p p p > 0.05). Skills score soon after training increased from 62.2 ± 13.2 to 69.6 ± 12.5 in obstetric after a 1 year period and from 52.6 ± 9.3;63.5 ± 14.4 in newborn (p < 0.001) content areas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ose interested in improving quality of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through nurse-dependent health deliv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se Mentors Skilled Birth Attendance Training Program basic Newborn care Maternal care Primary health Centers Quality Improvement INDIA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张明华 张明娟 李艳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63-166,共4页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12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4例。参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 探究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的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12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64例。参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新生儿则开展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干预后的脐带脱落时间、啼哭持续时间、觅乳时间、出生后90 min体温和出生3 d后的体重增长情况、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家长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新生儿的脐带脱落时间、啼哭持续时间、觅乳时间短于参照组,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后90 min体温、出生3 d后的体重增长高于参照组,试验组新生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试验组新生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均<0.05)。结论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成效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的啼哭行为,缩短其觅乳时间,加快其体重的增长速度,还能预防和减少一系列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基本保健技术 新生儿护理 不良事件发生率 家长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对脐带感染和脱落发生率的影响
3
作者 赵琪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4期479-481,共3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对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脱落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出生符合研究要求的新生儿85例为研究对象,经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护理... 目的分析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对新生儿脐带感染和脱落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选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出生符合研究要求的新生儿85例为研究对象,经盲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实验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新生儿护理,实验组采取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比较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占比、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均值、脐部愈合质量,脐带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脐部甲级愈合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脐轮红肿及脐部渗血渗液、肉芽肿增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脐带护理法的临床开展,可积极促进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降低脐带感染风险,并优化脐带脱落后创面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 脐带护理 脐带感染 脐带脱落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秋华 潘秋灵 +2 位作者 黄俊雅 陈晓宇 李小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2期164-167,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各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比较...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在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阴道分娩的新生儿及其母亲各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新生儿及其母亲。对照组行常规干预,研究组行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早期预后,产妇产后康复指标,家属康复满意率。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出生后12 h的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2 h的体温(36.43±0.42)、(36.51±0.29)℃均高于对照组的(35.82±0.37)、(35.87±0.35)℃,新生儿出生后2 h内啼哭次数(6.97±1.23)次少于对照组的(11.42±1.81)次,新生儿出生后2 h内平均啼哭持续时间(32.05±8.73)min短于对照组的(49.44±13.91)min,新生儿觅乳开始时间(17.12±4.82)min、脐带脱落时间(3.16±1.43)d均早于对照组的(21.61±5.96)min、(5.48±1.67)d,而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31.96±6.42)min长于对照组的(24.97±4.3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排尿时间(4.37±0.96)h、产后恶露持续时间(14.28±2.78)d、宫缩疼痛明显缓解时间(3.73±0.99)d、宫底降入脐耻间时间(8.42±2.05)d、子宫降入盆腔内时间(6.86±1.02)d均短于对照组的(5.28±1.15)h、(18.19±4.09)d、(4.41±1.12)d、(11.08±3.24)d、(9.15±2.33)d,超声检测子宫底高度(11.76±2.18)cm低于对照组的(15.53±4.15)c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家属康复总满意率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用于新生儿早期预后及产妇康复中,可显著改善新生儿在出生后短期内的体温恢复,减少啼哭次数,并缩短啼哭持续时间、新生儿觅乳开始时间、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延长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产妇的产后排尿时间、产后恶露持续时间,宫缩疼痛明显缓解,宫底降入脐耻间时间、子宫降入盆腔内时间均缩短,帮助加速子宫恢复,并提高了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基本保健 新生儿 早期预后 产妇康复 干预价值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
5
作者 梁信芳 胡园芳 +4 位作者 罗梅 董育萌 李倩 王仟 王龙燕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为新生儿早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120例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0例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新生儿早期基... 目的观察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为新生儿早期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120例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0例的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联合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干预,对比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情况、新生儿表现、皮肤接触与母乳喂养情况、出院前喂养方式、3月龄健康指标、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即刻及出生后12h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h、2h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h内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觅乳及脐带脱落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婴皮肤接触启动、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早于对照组,母婴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及首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出院前喂养方式,显示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达到71.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新生儿3月龄健康指标,显示观察组再入院/转诊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例数分别为58例、5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引入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可改善新生儿健康指标,缩短母婴皮肤接触启动时间及首次喂养时间,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减少再入院或转诊的发生,家属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基本保健技术 母乳喂养 脐部护理 母婴皮肤接触 家属满意度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白丽慧 韩芳 《临床研究》 2022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EENC组(50例)。对照组出生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E...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技术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常分娩的新生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EENC组(50例)。对照组出生后给予常规护理干预,EENC组在此基础上给予EENC技术干预,比较两组出生即刻(T_(0))、出生后1 h(T_(1))、2 h(T_(2))、12 h(T_(12))体温变化,不良事件发生率、2 h内啼哭频率及持续时间、觅乳时间及脐带脱落时间。结果EENC组T_(1)、T_(2)时刻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C组2 h内啼哭频率及持续时间、觅乳时间、脐带脱落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ENC技术可稳定新生儿体温,改善其啼哭行为,加速脐带自主脱落,缩短觅乳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改善新生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体温 早期基本保健技术 不良事件
下载PDF
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洪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2年第7期8-11,共4页
目的探究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医院出生的婴儿共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额外给予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干预。观察并... 目的探究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医院出生的婴儿共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健干预,观察组额外给予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婴儿智力发育情况、身体发育情况、行为能力情况、疾病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智力发育情况、身长、行为能力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儿早期基础保健可提高婴儿智力发育情况、身长、行为能力情况,并降低婴儿疾病发病率,降低婴儿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早期基础保健 智力发育情况 身体发育情况 行为能力情况 疾病发生率 营养不良发生率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延迟脐带结扎指南解读 被引量:15
8
作者 徐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年第4期1-4,共4页
延迟脐带结扎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延迟1~3分钟、等脐带停止搏动后再断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延迟脐带结扎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时的铁储备,降低婴儿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延迟脐带结扎还可以降低早产儿发生低血压、脑室内出血、迟发性... 延迟脐带结扎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延迟1~3分钟、等脐带停止搏动后再断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延迟脐带结扎可以提高新生儿出生时的铁储备,降低婴儿期发生缺铁性贫血的风险。延迟脐带结扎还可以降低早产儿发生低血压、脑室内出血、迟发性败血症等的风险。延迟脐带结扎不会增加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也不会导致第三产程延长。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延迟脐带结扎作为改善母婴营养和健康结局的适宜技术进行推广。我国自2016年起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并制定了中国临床实施建议。该指南的核心干预措施包括规范的产前母胎监测与处理、新生儿出生后立即和彻底的擦干、母婴持续皮肤接触至完成第一次母乳喂养、延迟脐带结扎、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新生儿复苏技术等。这些干预措施作为操作简单、经济高效的适宜技术已被纳入我国的《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将在全国逐步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脐带结扎 新生儿早期保健 指南 适宜技术
下载PDF
湖南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服务现状调查 被引量:6
9
作者 肖述月 岳青 +6 位作者 吴虹 黄广文 匡晓妮 朱琳 黄辉 谢筱 徐韬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儿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12月抽取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各4所助产机构的住院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分娩期间新生儿早期基本...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疗保健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现状,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生儿保健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12月抽取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各4所助产机构的住院产妇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分娩期间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措施的开展情况。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不同级别医院服务措施开展率的差异。结果720例产妇中41.8%的产妇表示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进行了母婴皮肤接触,但仅有28.1%的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在90 min及以上。新生儿出生24 h后洗澡的占42.3%。86.1%的新生儿在停止皮肤接触前完成首次母乳喂养,71.5%的新生儿出院前喂养方式为纯母乳喂养。接受延迟断脐(断脐时间不早于生后1 min)的新生儿占94.8%。市级机构大多数干预措施的实施率均高于县级机构。结论湖南省助产机构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实施现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存在差距,应加强宣传和培训,促进医务人员对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措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了解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分娩 保健服务 早期基本保健 现状调查
下载PDF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临床实施效果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剑鹰 刘英洁 +5 位作者 徐韬 沈云峰 刘小菲 马莉 刘晶 冯雪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 目的引入世界卫生组织推广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探讨适合我国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服务模式,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方法采用临床非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实验组按照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200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和保健,对照组采用传统新生儿保健模式对2000例新生儿进行护理和保健,观察新生儿Apgar评分、母乳喂养、脐带炎症及脱落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组与传统保健组相比,新生儿Apgar低评分率、脐带感染率更低,脐带脱落时间更短,新生儿第一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更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模式操作方便简单,值得在其他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早期 基本保健 母乳喂养
下载PDF
观察儿童保健中开展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小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禹含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12期109-110,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中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新出生婴儿15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所选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并接受不同的儿童保健方案。对照组婴儿采用常规儿童保健... 目的研究分析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中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新出生婴儿150例,应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所选婴儿随机分为两组,并接受不同的儿童保健方案。对照组婴儿采用常规儿童保健,不进行早期综合发展指导,观察组婴儿在常规儿童保健方式基础上加入实施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比分析两组儿童1岁时,其体格、智力等各项发育状况以及各种儿童常见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1周岁时,身高、体质量、头围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1岁时,其语言、运动、社交、精细动作和适应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婴儿1周岁内相关常见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儿童保健中加入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有利于促进婴幼儿体格、智力更好地发育,同时也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各类婴幼儿常见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保健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新生儿 发育 体格 智力 婴幼儿常见病
下载PDF
牧牛出诊网络医疗在新时代促进粤西地区基层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早期预防及诊治的教育价值
12
作者 项涛 雷慧 +5 位作者 黄志明 林土坤 戴小敏 谭绮琼 胡波 刘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问卷调查800例粤西地区基层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其中部分患者通过牧牛出诊长期看病及咨询获益的教育价值。结论表明,通过牧牛出诊长期看病及咨询教育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年住院次数,牧牛出诊具有早期预防及诊治老年患者消... 问卷调查800例粤西地区基层的老年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其中部分患者通过牧牛出诊长期看病及咨询获益的教育价值。结论表明,通过牧牛出诊长期看病及咨询教育可以减少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年住院次数,牧牛出诊具有早期预防及诊治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牛出诊 粤西地区 基层 老年患者 消化道出血 早期预防 价值
下载PDF
我国西部四省县乡级助产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力现状调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屈雯 王燕 +7 位作者 岳青 刘伟信 马黎婷 李宁 易佳玲 黄小娜 田晓波 徐韬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830-833,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四省县乡助产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力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函调查方式,于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集贵州、青海、四川、宁夏4省(区)21个县的助产机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四省县乡助产机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力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信函调查方式,于2017年6月-2018年9月收集贵州、青海、四川、宁夏4省(区)21个县的助产机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各省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干预措施的开展情况,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级别机构的干预措施实施率。结果233所县、乡级助产机构参与调查。1)孕产妇相关干预措施:高危孕妇管理率(98.9%)、梅毒孕妇治疗率(97.9%)、孕妇叶酸服用率(88.8%)等均处于较高水平,早产儿胎膜早破母亲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比例较低(60.1%)。2)新生儿分娩后相关干预措施:出生后进行90 min母婴皮肤接触的比例为41.8%,生后1 h内完成首次母乳喂养的比率为77.7%,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的机构比例为24.7%。3)新生儿疾病相关干预措施:可开展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疾病诊疗的机构分别为33.5%和47.8%,接受肌肉注射维生素K1的新生儿比例为69.8%。结论我国西部4省县乡级助产机构的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实施现状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存在差距,应针对这些不足和差距开展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基本保健 保健服务 现状调查 新生儿
原文传递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冯彩丽 冀京雷 +2 位作者 冯会敏 王文丽 范雪爱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459-463,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且长期随访的早产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EENC组(实施EENC)126例及对照组(常规护理)125例,收集早产儿分娩后性别、...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EENC)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产科分娩且长期随访的早产儿,根据护理方式分为EENC组(实施EENC)126例及对照组(常规护理)125例,收集早产儿分娩后性别、分娩时胎龄、体重、身长、头围等信息,对比分析EENC实施效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影响早产儿体格生长的因素,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结果EENC组早产儿较对照组具有更短的脐部完全干燥时间及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其脐炎发生率更低,所需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C组早产儿发生低体温、低血糖及低氧血症、24 h内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风险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ENC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其第1次母乳喂养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出院前以纯母乳喂养为主(74.17%),而对照组则以母乳喂养(54.17%)和混合喂养(44.17%)为主,两组早产儿喂养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出院后第6个月,EENC组发生生长迟缓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体格生长迟缓与正常的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发生脐炎、RDS、BPD、处理措施及出院前喂养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低于2 kg(OR=3.512,95%CI:1.008~11.332)、发生脐炎(OR=3.786,95%CI:1.464~9.788)、未采取EENC处理措施(OR=4.016,95%CI:1.159~13.914)及非纯母乳喂养(OR=3.817,95%CI:1.095~13.311)是早产儿体格生长迟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ENC可能通过维持早产儿体温、减少脐炎发生及促进母乳喂养等方面促进其体格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 早产儿 体格生长 低体温 脐炎 母乳喂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