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vers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被引量:6
1
作者 Zhaode Bu Jiafu Ji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63-266,共4页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The past decades have wimessed the rapid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endoscopy has ...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the key to improving the prognosis of gastric cancer. The past decades have wimessed the rapid advanc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EGC): endoscopy has 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whereas laparoscopic techniques have also been introduced for EGC treatment. In China, the proportion of EGC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this condition will soon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this article, we will elucidate some major controvers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G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 Controversie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下载PDF
Upgrading the definition of early gastric cancer: better staging means more appropriate treatment 被引量:14
2
作者 Luca Saragoni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55-361,共7页
Since Murakami defined early gastric cancer(EGC) as a "carcinoma limited to the gastric mucosa and/or submucosa regardless of the lymph node status", several authors have focused on the most influential hist... Since Murakami defined early gastric cancer(EGC) as a "carcinoma limited to the gastric mucosa and/or submucosa regardless of the lymph node status", several authors have focused on the most influential histopathological parameters for pred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by considering the lymph node status as an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A few authors have also considered the depth of invasion as one of the keys to explaining the existence of subgroups of patients affected by EGC with poor prognoses. In any case, EGC is still considered an initial phase of tumor progression with good prognosi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endoscopic devices has allowed a precise diagnosis of early lesions, which can lead to improved definitions of tumors that can be radically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o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Given the widespread use of these techniques, the Japanese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 JGCA) identified in 2011 the standard criteria that should exclude the presence of lymph node metastases. At that time, EGCs with nodal involvement should have been asserted as no longer fitting the definition of an early tumor. Some author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morphological growth pattern of a tumor, according to Kodama's classific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thereby suggesting the need to report it in histopathological drafts. Notwithstanding the acquired knowledge regarding the clinical behavior of EGC, Murakami's definition is still being used. This definition needs to be upgraded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staging of the disease so that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 would be sel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ly gastric cancer(egc definition diagnosis prognosis treatment
下载PDF
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6
3
作者 戴琳 冯筱榕 +2 位作者 陈永鹏 文维群 许乙凯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69-147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 目的探讨二维灰阶超声、超声造影及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影像学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用二维灰阶超声发现35例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记录并分析35例病例的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个时期不同图像的造影增强前后的动态血流改变特征。再采用多层螺旋扫描模式,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方案通过工作站AW4.2系统,对病灶行多平面重建及容积成像。最后通过病理确诊。结果超声、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诊断的敏感性为77.8%、94.4%、100%,特异性为88.2%、100%、94.1%,阳性预示值为87.5%、100%、94.7%,阴性预示值为78.9%、94.4%、100%,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为82.9%、97.1%、97.1%,约登指数为0.66、0.94、0.94。结论超声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小肝癌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二维灰阶超声,对小肝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某些非典型特殊病例还需3种方法进行联合诊断,发挥各自不同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肝癌 二维灰阶超声 超声造影 多层螺旋CT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25
4
作者 张静芳 韩秀清 +1 位作者 胡海燕 韩转宁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77-88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超声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分析造影前后...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超声科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评分。结果超声造影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47/50)。中-低分化癌组开始增强时间明显短于透明细胞癌组,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高分化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癌组小肝癌动脉期多快速增强,即快进,当肿瘤内造影剂迅速廓清,实质期小肝癌肿瘤内超声回声强度低于正常肝实质,即为快出,本组占65.83%(79/120),穿刺活检经手术确诊78个为中-低分化癌病灶,其余1个为0.95 cm的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组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缓慢退出,呈"快进慢出"模式,透明细胞癌组,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模式。120个小肝癌病灶造影前典型图像较少,仅57.50%(69/120)有疑似或明确恶性诊断,超声造影后评分提高≥2分的病灶为35灶,占29.17%,造影后评价为5分的病灶为103灶,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准确性为85.83%(103/120)。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患者肝内合并多种类型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造影可提高超声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小肝癌的影像学方法,其灵敏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安全简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硬化 小肝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外周血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5
作者 周玮 芦珊 +1 位作者 魏海云 苗志国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2期1758-1760,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3例早期胃癌和37例癌前病变及20例健康人群的血浆,提取血浆标本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血浆标本中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83例早期胃癌和37例癌前病变及20例健康人群的血浆,提取血浆标本的DNA,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血浆标本中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外周血标本中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胃癌外周血标本中P16、E-cad和h 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1.81%、46.99%和43.37%;胃癌前病变外周血组分别为37.84%、29.72%和29.72%;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和5%。P16、E-cad和hMLH1三个基因联合检测时胃癌与癌前病变组甲基化率分别为77.11%和56.76%。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早期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在早期胃癌外周血中升高,通过联合检测患者P16、E-cad和hMLH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DNA甲基化 血浆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意义评价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静芳 韩秀清 +2 位作者 左云芳 胡海燕 韩转宁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26-429,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纳的5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汇总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评... 目的观察探讨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纳的50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各个病灶造影增强模式,汇总分析造影前后的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评分。结果超声造影对于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灵敏度为94.00%(47/50)。中-低分化癌组开始增强时间明显短于透明细胞癌组,开始消退时间明显短于高分化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癌组小肝癌动脉期多快速增强,即快进,当肿瘤内造影剂迅速廓清,实质期小肝癌肿瘤内超声回声强度低于正常肝实质,即为快出,本组占65.83%(79/120灶),穿刺活检经手术确诊78个为中-低分化癌病灶,其余1个为0.95cm的透明细胞癌.高分化癌组动脉期快速增强,实质期缓慢退出,呈'快进慢出'模式,透明细胞癌组,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模式。120个小肝癌病灶造影前图像典型较少,仅57.5%(69/120)有疑似或明确恶性诊断,超声造影后评分提高≥2分的病灶为35灶,占29.17%,造影后评价为5分的病灶为103灶,超声造影对小肝癌诊断准确性为85.83%(103/120)。结论超声造影用于肝硬化患者肝内合并多种类型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造影可提高超声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小肝癌的影像学方法,其灵敏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安全简便,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硬化 小肝癌 早期诊断意义评价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各期CT值变化联合胃蛋白酶原比值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方卫平 于红静 朱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各期CT值变化(ΔCT)联合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确诊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早期胃癌组;将同期确诊为胃炎的患者纳入胃炎组(n=51)...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各期CT值变化(ΔCT)联合胃蛋白酶原比值(pepsinogen ratio,PGR)在早期胃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8月我院确诊的82例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早期胃癌组;将同期确诊为胃炎的患者纳入胃炎组(n=51),同期选取正常人纳入正常组(n=50)。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单独应用螺旋CT增强各期CT值(ΔCT)变化联合PGR及联合应用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各组在动脉期ΔCT无明显差别,早期胃癌组在门脉期ΔCT明显高于胃炎组和正常组(P<0.05),早期胃癌组在平衡期ΔCT上明显高于正常组;各组在PGR上存在明显差别,早期胃癌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门脉期ΔCT联合PGR诊断早期胃癌的敏感度(82.9%)显著高于单项检测的敏感度(61.0%、69.5%)(P<0.05),保持了较高的特异性(77.2%),且联合诊断的准确度最高(0.798);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为0.875(95%CI 0.826,0.924),明显高于各方法单独诊断[0.782(95%CI 0.717,0.848),0.770(95%CI 0.703,0.837),P<0.05]。结论门脉期ΔCT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比值可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并保持较高的特异性,对早期胃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胃蛋白酶原 CT 联合诊断 ROC曲线
下载PDF
超声微探头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唐丽安 陈爱莲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ultrasound miniature probe,UMP)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胃镜下对可疑浸润型胃癌进行UMP检查,并与术后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UMP的诊断正确率。结果53例UMP,病理及手术证实为中低分化腺癌46例,胃MALT... 目的探讨超声微探头(ultrasound miniature probe,UMP)对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胃镜下对可疑浸润型胃癌进行UMP检查,并与术后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判断UMP的诊断正确率。结果53例UMP,病理及手术证实为中低分化腺癌46例,胃MALT淋巴瘤6例,Mentrier病1例。UMP诊断正确率86.7%。结论UMP是当前应用于浸润型胃癌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微探头 浸润型胃癌 诊断
下载PDF
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礼湘 董来荣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4期235-236,共2页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9~1999年114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果 复发病灶手术切除15例 ,其中残胃癌行全胃切除4例 ,卵巢转移性癌行卵巢切除5例 ,肝内转移行...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89~1999年114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结果 复发病灶手术切除15例 ,其中残胃癌行全胃切除4例 ,卵巢转移性癌行卵巢切除5例 ,肝内转移行局部肝切除2例 ,因肠梗阻行横结肠切除4例 ;行化疗等治疗73例 ,CR :9例 ,PR :17例 ,有效率35.6 %。结论 胃癌术后复发的疗效 ,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能作再次手术切除者效果最好 ,其次是化疗 ,二者比较 ,p值<0.01 ,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手术 术后 复发 肿瘤转移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在早期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卉 施荷玉 +1 位作者 刘艳萍 钱翠娥 《上海医学影像》 2007年第3期207-208,21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82.3%。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早期子宫内...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I期的病人,经阴道超声确诊51例,诊断符合率82.3%。结论阴道超声可作为早期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检查方法,并有助于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早期子宫内膜癌 诊断
下载PDF
早期胃癌诊断的新方法: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红 李延青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胃癌 早期诊断 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下载PDF
残胃癌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永晨 孙英杰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28例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探查7例,未手术和单纯探查者均于3—6个月内死亡...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2月-2004年5月收治的30例残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患者28例手术治疗,根治性切除15例,姑息性切除6例,单纯探查7例,未手术和单纯探查者均于3—6个月内死亡;姑息性切除者分别存活9~13个月;根治性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46.7%、26.7%。结论:残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争取早期诊断,行根治性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早期诊断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赵晓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38例,对患者采取超声造影诊断,记录和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8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中,经过超声诊断,确诊37例,诊... 目的:探究分析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合并小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从2016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38例,对患者采取超声造影诊断,记录和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8例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患者中,经过超声诊断,确诊37例,诊断正确率为97.37%,在病理诊断中,分为中-低分化癌、高分化癌和透明细胞癌三种,造影图像结果显示,中-低分化癌病灶数为65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4.20±5.32)s,增强峰值时间为(22.08±7.51)s,开始消退时间为(60.11±26.15)s;高分化癌病灶数为17个,开始增强时间为(14.80±2.98)s,增强峰值时间为(25.12±9.28)s,开始消退时间为(263.59±113.89)s;透明细胞癌病灶数为10个,开始增强时间为(25.75±9.02)s,增强峰值时间为(30.35±9.49)s,开始消退时间为(134.74±67.89)s。中-低分化癌开始增强时间、开始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另外两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肝硬化合并小肝癌早期诊断中采取超声诊断准确率高,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更为确切的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肝硬化 小肝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残胃癌的外科治疗与预防(附36例病例分析)
14
作者 刘宏杰 曾山崎 唐伟镖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821-822,830,共3页
目的探讨残胃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例残胃癌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首次手术方式均为毕II式吻合;间隔时间10~35年。结果23例行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 目的探讨残胃癌早期诊断、外科治疗与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的36例残胃癌发病率、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首次手术方式均为毕II式吻合;间隔时间10~35年。结果23例行残胃癌根治术病人的1年、3年、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8.26%、34.80%和26.10%。4例未手术和9例行姑息性手术者均于一年内死亡。若将这23例分为残胃全切除(n=15)和残胃次全切除(n=8)两组,前者的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66.70%和62.50%,而后者1年、3年的生存率为75.00%和33.33%,无一例生存逾5年。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提高残胃癌的手术切除率有重要意义,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手术以根治术为主,无论是早期还是进展期残胃癌均提倡全胃切除。清扫一般包括癌肿周围第1站和第7、8、9、10、11、12、13组淋巴结,同时清除空肠系膜根部第14组淋巴结。重视残胃癌预防,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残胃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早期诊断 预防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病理形态观察及组织发生学探讨
15
作者 张林 金树珍 +1 位作者 付红梅 周成刚 《实用癌症杂志》 2000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组织发生学。方法 对16 例早期胃癌及癌周病变进行了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其中12 例为多灶性癌,占75 % (12/16) 。同一病例的各个癌灶互不相连,且各个癌灶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可不同。癌周伴...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组织发生学。方法 对16 例早期胃癌及癌周病变进行了病理形态观察。结果 其中12 例为多灶性癌,占75 % (12/16) 。同一病例的各个癌灶互不相连,且各个癌灶的分化程度及组织学类型可不同。癌周伴有不同程度的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腺囊及异型增生。结论 早期胃癌具有多灶性生长的特点。提示临床医生胃镜检查应注意多点取材,以防漏诊;以及正确确定手术范围,防止手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病理形态观察 组织发生学 病理
下载PDF
早期胃癌胃镜诊断进展
16
作者 黄旻 冯志松 《医学综述》 2006年第23期1471-1472,共2页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胃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临床检查的胃镜种类较多,各有千秋,普通电子胃镜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 胃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胃镜检查是最直接、准确、可靠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临床检查的胃镜种类较多,各有千秋,普通电子胃镜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荧光内镜、超声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等在早期胃癌(EGC)的诊断中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在临床工作中应结合实际来选择,以提高EG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诊断 进展 早期胃癌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影像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曰莲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9期88-89,92,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45例确诊为早期乳腺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次研究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45例确诊为早期乳腺原位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对2种方法的分级符合度进行评估。结果依据BIRADS关于超声诊断(BIRADSUS)分级标准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分级显示:2级、3级、4级、5级分别有0例、4例、35例、6例,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级评估标准对乳腺钼靶X射线结果进行分级显示:2级、3级、4级、5级分别有3例、6例、34例、2例,其中34例分级结果完全一致,kappa评分均大于0.70,说明分级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在乳腺原位癌早期诊断中,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乳腺钼靶X射线进行检查,均能起到较好的诊断效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乳腺钼靶X射线 乳腺原位癌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胃印戒细胞癌的疗效及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姜经伟 胡青青 +7 位作者 安方梅 占强 袁晓晨 伏亦伟 邢一鸣 王雷 吕瑛 徐桂芳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1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南京市...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疗效及预后,并探讨非治愈性切除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行ESD治疗的62例早期胃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治愈性切除组34例和非治愈性切除组28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部位、大体分型、浸润深度、切缘、溃疡及术后随访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整块切除率为100%(n=62),完全切除率为83.9%(n=52),治愈性切除率为54.8%(n=34)。术中穿孔率为1.6%(n=1),迟发出血率为1.6%(n=1)。28例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中,20例追加了外科手术,死亡2例,其中1例在外科手术后死于术后出血,另1例在外科手术后死于术后感染。8例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没有追加外科手术,其中2例患者死于淋巴结转移。ESD治愈性切除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ESD非治愈性切除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肿瘤直径>20 mm(OR=59.73,95%CI=9.94~358.87,P<0.001)及溃疡是(OR=24.49,95%CI=2.11~284.72,P=0.011)是早期胃SRCC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达到内镜下治愈性切除标准的早期胃SRCC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治愈性切除的患者。肿瘤直径>20 mm和溃疡为早期胃SRCC非治愈性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早期胃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印戒细胞癌 预后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的胃癌生物传感器研究与治疗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严志宇 吴晰 杨爱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8-1078,共11页
早期胃癌的及时诊断对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无灵敏、准确且方便的普筛工具,早期胃癌筛查仍依赖于内镜检查。通过消化内镜开展大规模筛查的成本较高,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承担。现阶段已... 早期胃癌的及时诊断对指导治疗方式的选择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尚无灵敏、准确且方便的普筛工具,早期胃癌筛查仍依赖于内镜检查。通过消化内镜开展大规模筛查的成本较高,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无法承担。现阶段已有许多类型的生物标志物被证实具有预测和诊断肿瘤的能力。适配体作为寡核苷酸单链DNA或RNA,通过标签修饰、与各种新型材料偶联等方式,基于荧光、比色、电化学等多种检测策略,可以构建灵敏且可靠的生物传感器;同时分子量小、特异性强及自身生物学特性使其被广泛用于精准医疗领域。本文归纳与总结了基于适配体的胃癌诊断与治疗研究,以帮助研究者快速了解肿瘤适配体筛选思路、生物传感器构建与优化方法及治疗策略,为后续开发符合临床需求的胃癌适配体研究提供参考,辅助内镜检查的开展、诊治和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配体 早期胃癌 生物传感器 筛查 诊断与治疗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常规钡餐检查方法及征象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庆珍 李小丘 +1 位作者 曾勇 王锡国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各种常规钡餐方法的比较及早期胃癌(EGC)的征象分析,提高常规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4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溃疡型进行研究,并与32例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溃疡对... 目的:通过各种常规钡餐方法的比较及早期胃癌(EGC)的征象分析,提高常规钡餐造影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方法:对4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进行回顾性研究,重点对溃疡型进行研究,并与32例胃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良性溃疡对照。结果:EGC病例中X线发现异常的总阳性率95.5%,采用双对比像、粘膜像、充盈像、压迫像的阳性率分别为90.9%、81.8%、54.5%、56.8%;对病变及周围粘膜均能清晰显示并能提示或诊断为恶性的分别为36.4%、22.7%、20.5%、15.9%,EGC的X-线阳性或可疑阳性率为61.4%。恶性病变与良性溃疡比较分别如下:大小1.38cm(0.7~3.5cm)及0.7cm(0.4~1.5cm),P<0.05;溃疡深度平均3.45mm及5.47mm,P<0.01;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为78%及15%,P<0.05;周围粘膜不规则或中断、融合12例及2例,P>0.05。结论:双对比像与粘膜像能更多更清晰地发现病变,压迫像对胃下部前壁病变的显示很重要,应尽可能用4种检查方法对每一部位进行检查,以相互补充证实;溃疡相对大而浅及底部或边缘出现颗粒状突起对早期恶性病变有鉴别意义;不同于进展期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诊断 钡餐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