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Model for the Formation of Ring Mitochondria 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1
作者 H·Liang S·G·Crewther 《眼科学报》 1995年第1期9-15,共7页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ring-shaped mitochondria 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3lls of a chick model of gyrate atro-phy.Methods: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ultrastr... Purpose: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and sequence of formation of ring-shaped mitochondria in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3lls of a chick model of gyrate atro-phy.Methods:Electron microscopic analysis of the ultrastructure of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RPE)mitochondria was carried out in chicks injected intravitreally with formoguanamine regularly(every4days)over the first 2weeksor4weeks post-hatching.Formoguanamine is a triazine drug which induces hyperor-nithinemic symptoms in the chick eye similar to those seen in human gyrate atro-phy.Results:A large population of irregularly shaped mitochondria was observed in the RPE of both peripheral and central retina.They showed extensive morpholog-ical changes.At 2wk,the mitochondria appeared enlarged and abnormal in shape with vacuolisation,partial loss of their double membrane and reduced mitochon-drial cristae.By 4wk,the mitochondria had assumed a rounder,almost circular profile,many with central holes,so-called ring mitochondria.Conclusion:The appearance of ring-shaped mitochondria has been previously as-cribed to the section of cupshap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We present evi-dence that ring-shaped mitochondrial profiles arise through at least two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membrane breakdown and intraorganelle vacuoolisation.The nature of the three dimensional structures of these abnormal m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色素上皮层 环状线粒体 扫描电镜 形态学
下载PDF
进展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成像模式及应用专家共识(2024) 被引量:1
2
作者 《进展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成像模式及应用专家共识(2024)》专家组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 +3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影像与智能医疗分会 邵毅 迟玮 张少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进展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病理改变以外层视网膜萎缩和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增生或萎缩以及黄斑新生血管为主,包括地图样萎缩和湿性AMD,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目前,检测、量化和监测进展期AMD的眼底成像模式主要包括彩色眼底照... 进展期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病理改变以外层视网膜萎缩和变薄,视网膜色素上皮变性、增生或萎缩以及黄斑新生血管为主,包括地图样萎缩和湿性AMD,严重危害患者视力。目前,检测、量化和监测进展期AMD的眼底成像模式主要包括彩色眼底照相、眼底自发荧光、眼底近红外反射、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等。近年来发展的眼底成像模式包括眼底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炫彩眼底成像、广角照相成像和多光谱成像等,也广泛应用于进展期AMD的成像检查。这些进展期AMD成像模式的最优化选择对于检测、量化和监测进展期AMD至关重要,并可能会影响相关临床诊疗的时效和成本。目前,进展期AMD成像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成像方案的选择和图像分析算法技术的研究。然而,国内外在检测、量化和监测进展期AMD的传统及当代先进的成像模式方面尚未达成共识。因此,本共识专家组就进展期AMD的各种成像模式进行了系统性讨论,在大量临床病例进行大样本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各种成像模式的优缺点,并对每种成像模式在进展期AMD未来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总结。本共识专家组针对进展期AMD诊断和监测的不同阶段,结合经济效益成本分析,提出了各种适用技术的选择方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变性 进展期 地图样萎缩 诊断 视网膜成像检查 共识
下载PDF
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ADE信号的挖掘与分析
3
作者 吴镇江 刘建军 +4 位作者 白翔宇 杨茂凡 樊文海 王攀 杨钧淞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33-1138,共6页
目的对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2种药物的ADE报告数据。... 目的对2种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药物不良事件(ADE)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提取2004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上述2种药物的ADE报告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后,采用报告比值比法联合贝叶斯置信传播神经网络法进行信号挖掘,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相关ADE报告14738份,其中伊立替康11483份,托泊替康3255份。伊立替康的ADE报告性别以男性为主,托泊替康以女性为主;两药的使用患者年龄均主要集中于45~<75岁。共检测出847个信号,累及24个系统器官分类(SOC)。其中,伊立替康检测出565个信号,累及24个SOC,主要集中于胃肠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等;报告频数最多的ADE为腹泻,信号强度最大的ADE为胆碱能综合征。托泊替康检测出282个信号,累及22个SOC,主要集中于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各类检查、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胃肠系统疾病等;报告频数较多的ADE为死亡和贫血,信号强度最大的ADE为发热性骨髓再生障碍。伊立替康的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外周感觉神经病、脂肪性肝炎等ADE和托泊替康的虹膜萎缩、视网膜变性、玻璃体积血等ADE均未在各自说明书中提及。结论伊立替康和托泊替康的ADE主要累及消化系统和血液系统,临床上应重点监测;伊立替康所引起的胆碱能综合征应引起关注。除此之外,使用伊立替康的患者还应关注转移性结肠直肠癌、外周感觉神经病、脂肪性肝炎、蛋白尿等ADE,使用托泊替康的患者应加强眼器官疾病的监测,以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类拓扑异构酶1抑制剂 伊立替康 托泊替康 胆碱能综合征 虹膜萎缩 视网膜变性 玻璃体积血
下载PDF
中药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卢庆梅 郑丽凤 +1 位作者 林翠婷 胡秋明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5期606-611,共6页
视神经萎缩(OA)不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它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索变性萎缩,亦是多种眼病的终末阶段,在临床上属难治之症,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OA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认为OA与肝郁、瘀、湿、虚等因素相... 视神经萎缩(OA)不是一个独立性的疾病,它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轴索变性萎缩,亦是多种眼病的终末阶段,在临床上属难治之症,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近年来,中医治疗OA取得一定疗效,中医认为OA与肝郁、瘀、湿、虚等因素相关,中药治疗OA有多种方法,如中药复方、中药单体、中成药、中药离子导入及熏蒸、针药结合等,这些方法有利于视神经修复和抑制RGCs损伤。未来对中医治疗OA进行深入研究,可为OA的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萎缩 中药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下载PDF
高度近视患者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的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孙敬文 刘妍 郝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HM)患者进展为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DC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眼科收治的169例338眼H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进行全面眼...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HM)患者进展为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DCA)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0月至2022年10月于哈尔滨二四二医院眼科收治的169例338眼H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进行全面眼科检查,根据近视眼黄斑病变国际摄影分类及分级系统评估HM患者DCA患病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M患者发生DCA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构建HM患者发生DCA的预测模型,Hosmer-Lemeshow(H-L)检验预测模型的校准度。结果169例338眼HM患者中34例68眼为DCA组,135例270眼为非DCA组,DCA组和非DCA组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CA组患者眼轴长度(AL)、模式标准差(PSD)、碳酸酐酶2(CAII)抗体阳性比例均大于非DCA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缺损(MD)、等效球镜度(SE)、视网膜深层微血管密度(MVD)、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均小于非DC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年龄较大、AL较长、CAII抗体阳性均是HM患者发生DCA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视网膜深层MVD较大、25(OH)D较高均是其保护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预测HM患者发生DCA的曲线下面积为0.864(95%CI:0.802~0.911,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29%、88.15%。H-L检验预测模型预测HM患者发生DCA与实际结果具有较好的符合度(P>0.05)。结论HM患者发生DCA受年龄、AL、CAII抗体、视网膜深层MVD和25(OH)D水平影响,通过以上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DCA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弥漫性脉络膜视网膜萎缩 眼轴长度 微血管密度 血清25羟维生素D 视网膜自身抗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Macular atrophy after combined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to trea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6
作者 Jose M Ruiz-Moreno Javier A Montero +1 位作者 Pedro Amat Francisco Lu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AIMTo report the appearance of choriocapillaris atrophy after combined high dose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to trea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 associated with age... AIMTo report the appearance of choriocapillaris atrophy after combined high dose intravitreal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to treat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 associated with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choriocapillaris atrophy intravitreous triamcinolone photodynamic therapy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atrophy
下载PDF
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庞国龙 白东方 +2 位作者 徐一轲 刘思彤 赵丽楠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17-623,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中的80只构建青光眼模型,高眼压状态持续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针刺组、常规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剩余20只为空白组。联合针刺组针刺球... 目的:观察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中的80只构建青光眼模型,高眼压状态持续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针刺组、常规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剩余20只为空白组。联合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对应区,常规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组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每2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3周。空白组、模型组不针刺。观察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及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XL)、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光密度值(OD),免疫印迹法检测Bcl-XL、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RGC数量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RGC数量高于常规针刺组及枕视皮质组(P<0.05)。空白组RGC形态大致正常,排列整齐、紧密;模型组RGC形态异常,有拉长变形,甚至出现溶解情况,排列无序;联合针刺组RGC形态较正常,排列较整齐,无明显溶解、变形;枕视皮质组和常规针刺组RGC形态相对正常,排列较模型组整齐,RGC轻度变形,无明显溶解情况。与空白组比较,各组模型大鼠Bcl-XL、stat3 OD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Bcl-XL、stat3 OD均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针刺组Bcl-XL、stat3 OD均高于枕视皮质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模型大鼠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针刺组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高于枕视皮质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联合常规穴位可以激活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保护通路,保护高眼压下的视神经,修复被高眼压损伤的视神经及RGC,改善视神经的生存微环境,修复受损视觉系统。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激活stat3信号通路、上调Bcl-XL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枕视皮质对应区 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人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不同中医证型中青年高度近视患者视盘萎缩弧的形态、大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比较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楚妮 陈伟豪 +2 位作者 卢晓丽 俞晓艺 刘求红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中青年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患者眼底视盘萎缩弧(PPA)的形态、大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的差异。【方法】纳入中青年HM患者共133例(133眼)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比较不同证型间患者的眼轴长度(AL)、等...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的中青年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患者眼底视盘萎缩弧(PPA)的形态、大小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RT)的差异。【方法】纳入中青年HM患者共133例(133眼)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比较不同证型间患者的眼轴长度(AL)、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PPA面积与形态、黄斑区RT的差异。【结果】(1)中医辨证分型方面,中青年HM患者以气血不足证占比最大,共54例(54眼,40.6%);其次为肝肾两虚证,共49例(49眼,36.8%);心阳不足证最少,共30例(30眼,22.6%)。(2)相较于气血不足证和心阳不足证患者,肝肾两虚证患者的AL更长、近视度数更高、PPA面积更大,且黄斑区内环、外环及平均RT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证型中青年HM患者的PPA形态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肝肾两虚证患者PPA分级多为Ⅱ级或Ⅲ级,气血不足证患者多为Ⅰ级或Ⅱ级,心阳不足证患者以Ⅰ级为主。【结论】中青年HM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以气血不足证为主;不同证型间的AL、SE、PPA面积及形态分级、黄斑区内环、外环及平均RT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以肝肾两虚证患者眼底萎缩程度最重,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中医证型 气血不足证 肝肾两虚证 视盘萎缩弧 视网膜厚度
下载PDF
近视人群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网血流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范圆媛 杨彬 +2 位作者 雷杰 胡仔仲 谢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28-835,共8页
目的:基于新的血管密度量化方法探讨近视人群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RPC)血流密度与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脉络膜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4月—2020年1月于南... 目的:基于新的血管密度量化方法探讨近视人群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radial peripapillary capillary,RPC)血流密度与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脉络膜血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4月—2020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眼底筛查的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人群100只眼(HM组)和中低度近视(low-to-moderate myopia,LMM)人群82只眼(LMM组)纳入研究。测量所有受检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压、眼轴(axial length,AL)、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行裂隙灯显微镜和散瞳后眼底、眼底彩色及无赤光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查。采用OCTA仪对受检眼视盘区4.5 mm×4.5 mm范围进行扫描,软件自动获取视盘多色超广域激光扫描眼底镜(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SLO)图像,分别有两条放射线将其分为以视盘为中心的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区。所有SLO和血流图像由同一名眼科医生绘制盘周β区萎缩弧(peripapillary atrophy-β,PPA-β),经另一名高年资眼科专家审核后使用PyCharm软件计算PPA-β区面积及相应的脉络膜层血流密度。将AL、SE、PPA-β区面积及血流密度、盘周RNFL厚度与RPC血流密度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HM组与LMM组受检眼对比,平均盘周RNFL厚度及除颞侧以外的分区RNFL厚度、RPC平均血流密度及除颞侧以外的分区血流密度、PPA-β区面积及其内脉络膜层血流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平均盘周RNFL厚度、PPA-β区相应的脉络膜血流密度与RPC平均血流密度呈正相关(P<0.001);AL、PPA-β区面积与RPC平均血流密度呈负相关性(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仅平均RNFL厚度(P<0.001)和PPA-β区面积(P=0.014)为RPC平均血流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对同一区域的RNFL厚度和RPC血流进行亚组分析,上方、下方、鼻侧、颞侧都表现出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盘周RNFL厚度和PPA-β区面积是RPC血流变化的重要原因,提示眼底结构和血流之间存在关联,需重视近视相关视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周神经纤维层 盘周放射状毛细血管网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高度近视 盘周萎缩弧
下载PDF
通窍明目汤通过p53/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自噬改善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稀瑞 王继雪 +1 位作者 董霏雪 袁星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5-1381,共7页
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对p53/AMPK/mTOR通路所介导的RGC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GC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RGC凋亡率,免疫荧光检测RGC内活性氧(ROS)表达,ELISA法检测丙二... 目的观察通窍明目汤对青光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对p53/AMPK/mTOR通路所介导的RGC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RGC增殖率,流式细胞术检测RGC凋亡率,免疫荧光检测RGC内活性氧(ROS)表达,ELISA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及活性,Western blot检测RGC中Beclin-1、p62表达、LC3-Ⅱ/LC3-Ⅰ及p53/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GC增殖率下降,RGC凋亡率升高;ROS阳性细胞数量增加,SOD活性、MDA和GSH-PX含量升高,模型组细胞Beclin1、LC3-Ⅱ/LC3-Ⅰ、细胞核p53、p-AMPK及mTORC1表达升高,p62、细胞质p53、AMPK及p-mTORC1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浓度通窍明目汤组RGC增殖率升高,RGC凋亡率下降;RGC中ROS阳性细胞数量减少;SOD活性,MDA和GSH-PX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通窍明目汤组及PFT-ɑ组细胞p62、细胞质p53、AMPK及p-mTORC1蛋白表达升高,Beclin1表达、LC3-Ⅱ/LC3-Ⅰ、细胞核p53、p-AMPK及mTORC1表达降低(P<0.05)。结论通窍明目汤可通过介导p53/AMPK/mTOR信号通路上调RGC自噬水平,从而抑制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窍明目汤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 自噬 p53/AMPK/mTOR信号通路
下载PDF
伴有视神经管骨壁缺如的颞极蛛网膜囊肿致视功能障碍一例
11
作者 陈婷毅 柯洪敏 +2 位作者 唐婉媚 李志 刘桂琴 《眼科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93-298,共6页
渐进性视功能障碍多见于屈光不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视网膜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少见于眶内和颅内占位性疾病。颅内蛛网膜囊肿通常是无症状的先天性良性病变,少数出现视功能障碍。视神经管骨壁缺如见于后组筛窦和蝶窦气... 渐进性视功能障碍多见于屈光不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白内障、视神经视网膜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少见于眶内和颅内占位性疾病。颅内蛛网膜囊肿通常是无症状的先天性良性病变,少数出现视功能障碍。视神经管骨壁缺如见于后组筛窦和蝶窦气化良好的正常人。该文报告1例59岁男性患者,因左眼视野缺损伴视物模糊1年余就诊,确诊左侧颞极蛛网膜囊肿合并视神经管骨壁缺如。笔者通过收集该患者的病史、影像学资料和视功能检查结果,分析其出现视功能障碍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视神经管骨壁缺损 视神经萎缩 眶外壁侵蚀 视野缺损 神经节细胞 神经纤维层
下载PDF
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眼后段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6
12
作者 刘维锋 徐月圆 +1 位作者 袁雪芳 石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3-1156,1160,共5页
目的对比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盘区域、眼球壁等形态学改变,探讨用于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可测量指标。方法收集18~45岁高度近视患者29例52眼,采用深度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DRI-OCT Atlantis等影像设备检测相关数据,将患眼分... 目的对比单纯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患者视盘区域、眼球壁等形态学改变,探讨用于评价高度近视眼的可测量指标。方法收集18~45岁高度近视患者29例52眼,采用深度扫频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DRI-OCT Atlantis等影像设备检测相关数据,将患眼分成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对比两组视盘、近视弧、脉络膜萎缩弧形态;不同区域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脉络膜、巩膜的厚度等形态特征。结果本研究中单纯高度近视组27眼,病理性近视组25眼。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8),病理性近视组比单纯高度近视组的屈光度更大、眼轴更长、最佳矫正视力更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单纯高度近视组、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视盘水平长度分别为(1440±419)μm和(1228±331)μm;垂直长度分别为(1906±430)μm和(2085±304)μm;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视盘椭圆指数分别为0. 78±0. 16、0. 63±0. 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按照视盘椭圆指数0. 8以上为正常分类(8眼因视盘界限难以确定未纳入该项分析),单纯高度近视组中视盘正常形态13眼、异常12眼,病理性近视组视盘正常形态3眼、异常16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两组单侧弧和环形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84)。两组单纯近视弧和色素上皮脉络膜萎缩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视网膜厚度:单纯高度近视组和病理性近视组患者视网膜厚度中心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患者的其余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神经纤维厚度:两组颞侧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病理性近视组的其余各区域神经纤维厚度均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1)。病理性近视组患者各区域脉络膜厚度比单纯高度近视组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单纯高度近视组均未完整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病理性近视组19眼可显示全层巩膜厚度。结论单纯高度近视进展为病理性近视时,主要表现为近视加深、眼轴变长、最佳矫正视力下降,脉络膜萎缩弧增加,视网膜厚度、神经纤维厚度大部分区域更薄;脉络膜厚度普遍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病理性近视 近视弧 视网膜厚度 脉络膜厚度 眼轴
下载PDF
针灸治疗难治性眼病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徐红 刘坚 +2 位作者 徐斯伟 宗蕾 张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25-628,共4页
针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青光眼和视神经萎缩等难治性眼病均获得较好效果。现从选穴、治法、疗效评价、机制探讨等方面就针灸治疗上述4种疾病做一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关键词 综述 指导性 视网膜变性 视神经萎缩 辨证选穴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7型的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智恒 徐评议 梁秀龄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272-275,共4页
目的 研究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7型 (SCA7)的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的 15个家系 2 4例患者、2 0例散发 SCA患者、41名家系“正常人”及 30名非家系健康人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聚... 目的 研究遗传性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7型 (SCA7)的基因突变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SCA)的 15个家系 2 4例患者、2 0例散发 SCA患者、41名家系“正常人”及 30名非家系健康人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 (PCR)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技术检测 SCA7基因内 CAG三核苷酸重复序列的突变 ,并利用 ABI373测序仪对异常等位基因片段进行 DNA测序。结果  2 4例 SCA患者的 SCA7等位基因 CAG重复数目为 9~ 18。正常人 SCA7等位基因 CAG重复数目为 9~ 19。检出 1例散发患者为 SCA7,经基因测序证实 ,其异常等位基因的 CAG重复数目为 6 3。结论  CAG过度扩增是 SCA7的致病原因 ,利用基因突变分析可进行基因诊断 ,提供症状前诊断及遗传咨询的依据 ,为基因分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三核苷酸重复
下载PDF
硫化氢对H_2O_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罗鑫 刘太祥 +1 位作者 任荟璇 罗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5-518,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H_2O_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5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RGC-5分为4组,RGC-5组为正常对照组;氉RGC-5+H_2O_2组:RGC-5在500μmol·L^(-1)H_2O_2中培养24 h诱导氧化损伤;RG... 目的探讨硫化氢对H_2O_2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RGC)-5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RGC-5分为4组,RGC-5组为正常对照组;氉RGC-5+H_2O_2组:RGC-5在500μmol·L^(-1)H_2O_2中培养24 h诱导氧化损伤;RGC-5+NaH S+H_2O_2组:RGC-5置于50μmol·L^(-1)NaH S中30 min后在500μmol·L^(-1)H_2O_2中培养24 h;RGC-5+NaH S组:RGC-5置于50μmol·L^(-1)NaH S中30 min。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内、外细胞色素C和视神经萎缩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表达;用荧光探针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结果与RGC-5组相比,RGC-5+H_2O_2组RGC-5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而线粒体内的OPA1表达减少(均为P<0.05)。RGC-5组和RGC-5+NaH S+H_2O_2组线粒体内、外细胞色素C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RGC-5组相比,RGC-5+NaH S组细胞质内细胞色素C表达减少,而线粒体内的细胞色素C表达增加(均为P<0.05)。与RGC-5组相比,RGC-5+H_2O_2组RGC-5细胞质内OPA1表达显著增加,而线粒体内的OPA1表达减少(均为P<0.05)。RGC-5+NaH S+H_2O_2组和RGC-5+NaH S组RGC-5线粒体内、外OPA1的表达与RGC-5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GC-5+H_2O_2组线粒体膜电位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下降,其余3组间线粒体膜电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C-5+H_2O_2组线粒体肿胀呈球状,而其余3组线粒体肿胀不明显。结论硫化氢可能通过阻止线粒体释放OPA1来减轻H_2O_2导致的RGC-5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硫化氢 视神经萎缩蛋白1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孙河 樊晓瑞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第6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4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运用针药并用疗法(治疗组)、中药疗法(对照组1)、针刺疗法(对照组2)治疗后,对视力、视野进行...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2例(124只眼)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神经萎缩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运用针药并用疗法(治疗组)、中药疗法(对照组1)、针刺疗法(对照组2)治疗后,对视力、视野进行治疗前后的组内及3种治疗方法的组间比较。结果:①对视力检查结果进行组内及组间分析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2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P<0.05),而对照组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视野的组内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1和2(P<0.05),对照组1和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视网膜色素变性 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腺相关病毒2-ND4基因转染细胞线粒体的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硕 刘磊 +4 位作者 裴晗 万幸 陆朵朵 胡维琨 李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93-695,共3页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导致视神经退行性变的线粒体遗传性疾病,主要与线粒体11778位点突变导致ND4蛋白合成异常有关,构建含正常ND4蛋白的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由于ND4DNA存在于线粒体,而转染的外源基因只能进入细胞... 背景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导致视神经退行性变的线粒体遗传性疾病,主要与线粒体11778位点突变导致ND4蛋白合成异常有关,构建含正常ND4蛋白的载体是基因治疗的关键。由于ND4DNA存在于线粒体,而转染的外源基因只能进入细胞核,不能作用于突变的线粒体DNA。探讨将ND4基因成功转染到线粒体是LHON的基因治疗的关键。目的验证人工合成的ND4基因所构建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转染细胞后产生的ND4蛋白能否进入线粒体。方法常规体外培养转染腺病毒E1A基因的人肾上皮细胞系(293细胞),将细胞分为AAV—ND4转染组和单纯AAV转染组,分别将两种转染液加至各组的培养基中,分别于转染后12、24、36和48h用Y03量子点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质中ND4的表达,细胞质中绿色荧光为ND4表达阳性。结果培养的293细胞生长良好,达到80%融合。荧光显微镜下显示,AAV-ND4基因转染组293细胞质中可见大量绿色荧光,而单纯AAV转染组仅可见线粒体蛋白红色荧光。结论AAV-ND4基因转染细胞后产生的ND4蛋白能够进入线粒体,为LHON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治疗 基因疗法 线粒体DNA 遗传 转染 腺相关病毒 视神经节细胞 细胞系 Y03双荧光量子点
下载PDF
黄蜂蜇伤致单眼失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明玉 罗添场 +1 位作者 黄连珠 林映竑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 观察眼部黄蜂严重蜇伤的改变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例眼部黄蜂蜇伤的眼前段和眼底改变及其预后。结果 黄蜂蜇伤后角膜浑浊、角膜上皮脱落、前房积血、视网膜血管变细及视网膜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及视网膜血管闭... 目的 观察眼部黄蜂严重蜇伤的改变及治疗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例眼部黄蜂蜇伤的眼前段和眼底改变及其预后。结果 黄蜂蜇伤后角膜浑浊、角膜上皮脱落、前房积血、视网膜血管变细及视网膜水肿。晚期出现视神经萎缩及视网膜血管闭塞。经治疗视功能未能恢复。结论 严重黄蜂蜇伤可造成视神经萎缩 ,视网膜血管闭塞 ,预后极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黄蜂蜇伤 视网膜血管阻塞 视神经萎缩
下载PDF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娟娟 李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51眼)慢性中浆患者的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 目的探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51眼)慢性中浆患者的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观察RPE细胞萎缩轨迹的特点及其与视力的关系。结果慢性中浆患者的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盘颞侧黄斑区附近不同程度的RPE色素紊乱、RPE萎缩区域大小及形态不一;;可见明显的朝向下方的RPE萎缩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RPE细胞萎缩表现为视网膜下不同形态的强荧光区域;;为RPE细胞萎缩所致的透见荧光。RPE细胞的萎缩轨迹外观呈不同形态并呈重力依赖性。视力较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位于RPE萎缩区内;;反之;;视力较好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未累及。结论对于渗出较多、黄斑区长期处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状态、渗出病变吸收缓慢甚至吸收不明显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病变进展过程中因渗出的浆液导致黄斑区RPE细胞不可逆性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萎缩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晓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369-370,共2页
目的:研究和评价胞二磷胆碱、丹参在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收集住院病例58例(111眼),其中视神经萎缩39例(73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4例(28眼),黄斑变性5例(10眼),均给予胞二磷胆碱0.25g眼球后注射及0.5g静滴,1次/2d,22次为1... 目的:研究和评价胞二磷胆碱、丹参在视神经视网膜病变中应用的疗效。方法:收集住院病例58例(111眼),其中视神经萎缩39例(73眼),视网膜色素变性14例(28眼),黄斑变性5例(10眼),均给予胞二磷胆碱0.25g眼球后注射及0.5g静滴,1次/2d,22次为1疗程。同时丹参8支/d静滴,共14d。结果:视力提高有效率,黄斑变性为80%,视网膜色素变性为79%,视神经萎缩为41%。且随着基础视力的提高,治疗有效率增加。结论:胞二磷胆碱联合丹参对治疗视神经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视神经视网膜病变 胞二磷胆碱注射液 丹参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