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arth's Temporal Principal Moments of Inertia and Variable Rot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SHEN Wenbin CHEN Wei SUN Ro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年第2期127-132,共6页
Based on the gravity field models EGM96 and EIGEN-GL04C, the Earth's time-dependent principal moments of inertia A, B, C are obtained, and the variable rotation of the Earth is determin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Based on the gravity field models EGM96 and EIGEN-GL04C, the Earth's time-dependent principal moments of inertia A, B, C are obtained, and the variable rotation of the Earth is determin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A, B, and C have increasing tendencies; the tilt of the rotation axis increases 2.1×10^ 8 mas/yr; the third component of the rotational angular velocity, ω3 , has a decrease of 1.0×10^ 22 rad/s^2, which is around 23% of the present observed value. Studies show in detail that both 0 and ω3 experience complex fluctuations at various time scales due to the variations of A, B and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rotation principal moments of inertia wavelet analysis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and global seismic activity 被引量:2
2
作者 郑大伟 周永宏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1995年第1期31-37,共7页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of observational variations of the length of day (LOD) and seismic data in the world,the relations of the decadal fluctua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Earth's rotation with global sei... Based on the time series of observational variations of the length of day (LOD) and seismic data in the world,the relations of the decadal fluctua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Earth's rotation with global seismic activityare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overall correlations on temporal scale and regionaldiscrepancy on spatial scale between global seismic activity and the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especially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Eurasian seismic zone (not including southeast Asia) and the Lower California-Eastern Alaskaseismic zone correlating well with the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 mentioned above, theobservational data of the Earth'S rotation might provide a referential basis for monitoring global seism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 rotation seismic activity correlation analysis
下载PDF
Anomalies identification of Earth’s rotation rate time series (2012-2017) for possible correlation with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rence 被引量:1
3
作者 Fabrizio Ambrosino Lenka Thinová +1 位作者 Milos Briestensky Carlo Sabbarese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9年第6期455-459,共5页
The analysi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time series,from January 1,2012 till December 31,2017,is per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s,both based on signal decomposition joined with forecasting... The analysi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time series,from January 1,2012 till December 31,2017,is performed using two different time series analysis methods,both based on signal decomposition joined with forecasting approach.Anomalies in the time series are detected making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raw signal and the forecasting one at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The two methods show consistent results and the best is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prediction uncertainty.Both methods highlight correlations between detected anomalie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time series and the world’s earthquakes occurrence with magnitude≥7 and/or number of events≥150 per day,within a time interval of ±10 days from each earthquake event.This study brings an innovation in the analysis of such time series and help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extent of this relationsh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s rotation rate Time series analysis ANOMALIES detection earthQUAKE
下载PDF
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axial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被引量:4
4
作者 Leonid Zotov N.S.Sidorenkov +2 位作者 Ch.Bizouard C.K.Shum Wenbin She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6期433-442,共10页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In particular, the axial AAM component X_3, which undergoes especially strong variations,induces changes in ...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In particular, the axial AAM component X_3, which undergoes especially strong variations,induces change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In this study we analysed maps of regional input into the effective axial AAM from 1948 through 2011 from NCEP/NCAR reanalysis. Global zonal circulation patterns related to the LOD(length of day) were described. We applied MSSA(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jointly to the mass and motion components of AAM, which allowed us to extract annual, semiannual, 4-mo nth, quasi-biennial, 5-year, and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PCs(Principal components) strongly related to 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were released. They can be used to study ENSO-induced changes in pressure and wind fields and their coupling to LOD. The PCs describing the trends have captured slow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possibly related to climate var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MSSA(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LOD(Length of day)
下载PDF
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s from VLBI determined with a Kalman filter 被引量:2
5
作者 Maria Karbon Benedikt Soja +3 位作者 Tobias Nilsson Zhiguo Deng Robert Heinkelmann Harald Schuh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6期396-407,共12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our Kalman filter developed for geodetic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data analysis. The focus lies on the 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ader to our Kalman filter developed for geodetic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data analysis. The focus lies on the EOP(Earth Orientation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based on the Continuous VLBI Campaign 2014(CONT14) data, but also earlier CONT campaigns are analyzed. For validation and comparison purposes we use EOP determined with the classical LSM(least squares method) estimated from the same VLBI data set as the Kalman solution with a daily resolution. To gain higher resolved EOP from LSM we run solutions which yield hourly estimates for polar motion and dUTl = Universal Time(UT1)-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UTC). As an external validation data set we use a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olution providing hourly polar motion results.Further, we describe our approach for determining the noise driving the Kalman filter. It has to be chosen carefully, since it can lead to a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of the results. We illustrate this issue in context with the de-correlation of polar motion and nutation.Finally, we find that the agreement with respect to GPS can be improved by up to 50% using our filter compared to the LSM approach, reaching a similar precision than the GPS solution. Especially the power of erroneous high-frequency signals can be reduced dramatically, opening up new possibilities for highfrequency EOP studies a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models involved in VLBI data analysis.We prove that the Kalman filter is more than on par with the classical least squares method and that it is a valuable alternative, especially on the advent of the VLBI2010 Global Observing System and within the GGOS frame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earth rotation CONT14 Kalman filter Data analysis Least squares GPS
下载PDF
绕墙底转动模式下装配式挡土墙土压力研究
6
作者 傅旭东 张逸博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 墙背土压力分布及大小是装配式挡土墙设计的关键依据。设计并开展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挡土墙现场试验,研究挡土墙在加载条件下的位移模式和土压力分布规律。以现场试验为原型,建立无黏性填土、墙背倾斜且粗糙的挡土墙理论计算模型,同时考虑挡土墙位移模式与大小、土拱效应和土层间剪应力的影响,采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了绕墙底转动(RB)模式下挡土墙的土压力计算公式。结果表明:①该装配式挡土墙整体性能良好,绕墙底刚性转动。在RB模式下,墙顶处土体最先达到主动极限状态,土体从上至下逐渐达到极限状态;任意深度处的土体位移S_(c)达到7 mm时将达到极限状态,即S_(c)=0.16%H(H为墙高)。②本文理论解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公式可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过程中的土压力分布及大小。③随着挡土墙转动幅度的增大,土压力分布曲线凹向逐渐明显,土压力合力作用点高度呈现先降低后回升的现象;挡土墙转动角度η=0.007 rad为挡土墙达到主动状态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挡土墙 现场试验 绕墙底转动(RB)模式 非极限主动土压力 水平层分析法
下载PDF
一种改正LS+AR模型提高短期极移预报精度的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志文 王潜心 +2 位作者 丁跃群 张军杰 刘石双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5-75,共11页
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联合(LS+AR)模型在极移预报(polar motion,PM)中存在以下问题:最小二乘拟合的内部残差值较好而LS外推的残差值较大;LS拟合残差序列是非线性的,故根据预报历元前的残差序列建立... 最小二乘(Least Squares,LS)与自回归(Auto Regressive,AR)联合(LS+AR)模型在极移预报(polar motion,PM)中存在以下问题:最小二乘拟合的内部残差值较好而LS外推的残差值较大;LS拟合残差序列是非线性的,故根据预报历元前的残差序列建立的AR模型可能并不适用于待预报的残差序列,存在不匹配预报的情况.针对这两个问题,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解决:首先对LS拟合数据两端点附加约束条件使其固定到LS拟合曲线上,因此在两端点附近的拟合值与观测值十分接近;然后选取与LS外推残差序列变化趋势接近的内推残差序列作为AR模型的建模对象,进行残差预报.通过实例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LS+AR模型在短期极移预报的精度.此外,通过与RLS(Robustified Least Squares)+AR、RLS+ARIMA(Auto 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和LS+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模型的预报结果对比,证明了该方法在极移预报中的可行性.实例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短期预报中可以取得良好的预报结果,尤其在1–10d超短期的极移预报上可以获得与国际最好预报精度相当的预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测量学 地球自转 天体测量学 极移 地球 动力学 方法 数据分析
下载PDF
地球自转速率年代际周期分量的时变特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韩延本 马利华 +1 位作者 赵海燕 赵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3,共5页
利用日长的年均值序列计算了1800~2002年间地球自转速率的年代际周期分量的参数,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主要的年代际周期分量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它们均具有时变的特征。文章认为,在研究地球自转与地球物理现象和自然灾害现象的关系时,应... 利用日长的年均值序列计算了1800~2002年间地球自转速率的年代际周期分量的参数,用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主要的年代际周期分量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它们均具有时变的特征。文章认为,在研究地球自转与地球物理现象和自然灾害现象的关系时,应特别注意地球自转变化的周期分量的时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时变特性 小波分析 地球物理现象 自然灾害现象 周期分量
下载PDF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主要中短周期的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韩永刚 李志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2期349-352,共4页
利用新的世界时高精度观测资料序列分析讨论了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特征 ,采用最大熵谱分析的方法得到这一运动中主要中短周期的参数 ,而利用小波分析的方法发现某些周期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 。
关键词 地球自转变化 LOD 谱分析 小波变换
下载PDF
RT模式下刚性挡墙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龚慈 魏纲 徐日庆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88-1592,共5页
针对绕墙顶向外转动的刚性挡土墙,提出一种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土体渐进破坏机理,考虑土拱效应,建立了填土内摩擦角及墙土接触面上外摩擦角的发挥与土体位移的非线性关系,并根据初始应力条件确定初始内摩擦角。采用改进的水平层分析法... 针对绕墙顶向外转动的刚性挡土墙,提出一种土压力计算方法。根据土体渐进破坏机理,考虑土拱效应,建立了填土内摩擦角及墙土接触面上外摩擦角的发挥与土体位移的非线性关系,并根据初始应力条件确定初始内摩擦角。采用改进的水平层分析法计算各转角下的土压力分布,并得到土压力合力大小及其作用点的计算公式。通过比较,不同转角下土压力强度、合力大小以及作用点计算值与模型试验实测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挡墙 土压力 RT模式 渐进破坏机理 摩擦角 改进水平层分析法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及其分布分析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国祥 张洪彬 安关峰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2,52,共6页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及分布分析的方法,要么存在分布规律及位置不合理,要么存在推导过程复杂、求解麻烦、适用条件苛刻等局限性。本文采用旋转挡土墙计算模型的变换法,将在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转化... 研究目的:目前国内外关于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及分布分析的方法,要么存在分布规律及位置不合理,要么存在推导过程复杂、求解麻烦、适用条件苛刻等局限性。本文采用旋转挡土墙计算模型的变换法,将在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在静力条件下被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对于简化被动地震土压力问题,统一地震土压力的求解等方面具有参考价值。研究结论:(1)根据在静力条件下水平层分析法的被动土压力推导结果,直接获得在地震条件下被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的表达式,并运用图解法得到了临界破裂角的解析解;(2)公式考虑了水平和垂直地震加速度、不同墙背倾角、墙背、坡面倾角与填料存在粘结力和外摩擦角、存在均布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式可以适用于在常用边界和地震条件下黏性土的被动土压力计算;(3)本文方法大大简化了在地震条件下的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统一了地震土压力的求解,理论更加完善;(4)本文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地震条件下挡土墙结构被动土压力的快速求解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土压力 黏性土 水平层分析法 土压力分布 旋转地震角法
下载PDF
分布式卫星系统中干涉SAR测高精度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晓玲 曾斌 黄顺吉 《信号处理》 CSCD 2003年第1期36-39,共4页
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SAR系统,干涉SAR(INSAR)成像是该系统的主要工作模式。本文主要研究该系统中地球自转、分布式卫星系统环绕对INSAR测高精度影响,分析和推导了修正的成像公式及误差曲线。详细分析了不同纬度及... 分布式卫星SAR系统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新的SAR系统,干涉SAR(INSAR)成像是该系统的主要工作模式。本文主要研究该系统中地球自转、分布式卫星系统环绕对INSAR测高精度影响,分析和推导了修正的成像公式及误差曲线。详细分析了不同纬度及不同环绕角时的测高误差变化。仿真结果表明:纬度越低、环绕角越大时,测高误差越大。赤道附近的测高误差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卫星合成孔径雷达 分布式卫星系统 SAR 测高精度分析
下载PDF
挡土墙绕墙底转动下非极限主动土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文国 孔亮 +1 位作者 王燕昌 马良荣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0-333,共4页
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面外摩擦角与墙体绕墙底向外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植于改进了的传统水平层分析法中,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模式非极限状态下的主动土压力.取挡土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 将填土内摩擦角和墙面外摩擦角与墙体绕墙底向外转动角度之间的关系植于改进了的传统水平层分析法中,用于求解挡土墙绕墙底转动模式非极限状态下的主动土压力.取挡土墙后滑动土体的水平薄层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建立了非极限状态下土压力强度的一阶微分方程,得到了绕墙底转动变位模式下挡土墙非极限状态主动土压力强度、土压力合力和土压力合力作用点的计算公式,并将计算所得结果与已有模型试验和库仑土压力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本文计算方法接近土压力的真实分布,能够综合考虑挡土墙变位模式与位移对土压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层分析法 主动土压力 绕墙底转动模式 非极限状态
下载PDF
1900~1980年全球6级以上地震的频度和能量 被引量:9
14
作者 李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12,共6页
对全球 1 90 0~ 1 980年 6级及以上地震 ,分级别统计了其时间 (年、月、日及月龄 )和地域 (经纬度 )的频度 ,及相应的能量分布。指出其结果具一定的特征和变化趋势 ,在地震频度与能量的谱分析 ,及频度与地球自转的相关性等方面 。
关键词 1900-l980年 地震 频度 能量 谱分析 地球自转
下载PDF
IGS精密星历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李鹏 沈正康 王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45,共6页
采用高精度的ITRF2000全球参考框架、新的地球物理模型和误差改正模型、统一的卫星轨道参量和地球自转模型、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处理了IGS全球跟踪站数据以求解1994~2004年的GPS卫星轨道。通过轨道比较评估了IGS精密星历的系统偏... 采用高精度的ITRF2000全球参考框架、新的地球物理模型和误差改正模型、统一的卫星轨道参量和地球自转模型、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处理了IGS全球跟踪站数据以求解1994~2004年的GPS卫星轨道。通过轨道比较评估了IGS精密星历的系统偏差和随机误差,发现IGS精密星历标称精度和实际精度存在差异,特别是早期结果。IGS精密星历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的系统偏差,主要由其在不同时期采用的不同ITRF序列参考框架之间的差异引起,IERS公布的转换参数不能完全表征ITRF序列间的差异。相对于重解精确轨道,IGS精密星历随机误差随时间逐渐减小,1994年为15~20cm,1998年逐渐减小到6~8cm,1998年以后小于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IGS精密星历 误差分析 全球参考框架 IRES
下载PDF
地震条件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及其分布的新分析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国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4-338,345,共6页
采用旋转挡土墙计算模型的变换法,将在地震和拟静力法条件下主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在静力条件下主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根据在静力条件下水平层分析法的主动土压力推导结果,直接获得在地震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土压力合力及... 采用旋转挡土墙计算模型的变换法,将在地震和拟静力法条件下主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转化为在静力条件下主动土压力的求解问题。根据在静力条件下水平层分析法的主动土压力推导结果,直接获得在地震条件下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土压力合力及其作用点位置的表达式,并运用图解法得到了临界破裂角的解析解。公式可考虑水平和垂直地震加速度、不同墙背倾角、墙背和坡面倾角与填料存在黏结力和外摩擦角、存在均布超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公式可以适用于在常用边界和地震条件下黏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旋转地震角法是将在地震和拟静力法条件下挡土墙计算模型旋转为在静力条件下挡土墙计算模型,但旋转挡土墙计算模型并不改变挡土墙和墙后填土的应力状态,按在静力条件下挡土墙主动土压力求解方法求解在地震和拟静力法条件下主动土压力,该方法大大简化了在地震和拟静力法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推导过程,统一了在拟静力法条件下的地震土压力求解,理论更加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土压力 黏性土 水平层分析法 土压力分布 旋转地震角法
下载PDF
初始主应力偏转角α_0对土石坝动力计算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磊 王洪瑾 周景星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6-80,共5页
本文把反映初始主应力偏转角α0影响的砂砾料动强度模式和残余孔隙水压力模式引入土石坝动力反应计算中,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比较了考虑α0影响与通常计算中不考虑α0影响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差异,表明在地震烈... 本文把反映初始主应力偏转角α0影响的砂砾料动强度模式和残余孔隙水压力模式引入土石坝动力反应计算中,编制了相应的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计算比较了考虑α0影响与通常计算中不考虑α0影响的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差异,表明在地震烈度较小时,不考虑α0影响的动力计算将低估坝体破坏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应力偏转角 土石坝 动力反应分析
下载PDF
由天文测时资料推算洛夫数K 被引量:1
18
作者 成灼 萧耐园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用自回归谱的Marple算法,分析了1962.0至1994.0年间UT1序列,得到了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的潮汐短周期项Mf、Mm波的谱峰,并计算了洛夫数K值,结果为KMm=0.310±0.009,KMf=0.314... 用自回归谱的Marple算法,分析了1962.0至1994.0年间UT1序列,得到了与理论值非常接近的潮汐短周期项Mf、Mm波的谱峰,并计算了洛夫数K值,结果为KMm=0.310±0.009,KMf=0.314±0.009。本文还利用该测时资料求出地球自转速率的准两年变化,并导出激发函数ψ3的相应变化,从而获得了全球纬向风两年变化特性的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时序分析 短周期项 纬向风 洛夫数
下载PDF
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_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鹏硕 郝晓光 +1 位作者 刘根友 张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4-66,共13页
1992—2011年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2先后发生了两次异常变化,时间段约为1997—2000年、2007—2010年;根据中国地震台网(CSN)公布的地震目录,收集1990—2012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MS≥3.0的所有地震资料,初步分析了J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 1992—2011年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2先后发生了两次异常变化,时间段约为1997—2000年、2007—2010年;根据中国地震台网(CSN)公布的地震目录,收集1990—2012年间发生在中国大陆MS≥3.0的所有地震资料,初步分析了J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文中分别对浅源(深度范围0≤h≤70km)MS≥5.0、MS≥6.0和中源(深度范围70≤h≤300km)MS≥3.0、MS≥3.5、MS≥4.0地震总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建立了地震活动频次随时间变化的时间序列。文中将地震频次时间序列与地球低阶重力场系数J2长期变化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浅源地震活动存在3个明显的峰值,第一个峰值和第二个峰值出现的时间段分别和"98异常"、"07异常"时间段吻合,第三峰值时间段和地球自转速率转变时刻吻合;(2)中源地震活动与浅源地震活动存在差异,前者仅存在两个明显的峰值,第一峰值出现的时间段和"98异常"吻合,第二峰值相对于"07异常"出现后移现象,然而小波多分辨率分析显示地震频次时间序列的小波细节系数发生显著变化的时段和"07异常"非常吻合;(3)中国大陆发生的7级以上的地震,62.5%位于J2异常变化期间、纬度集中分布于J2节点线35.3°附近。这些结果表明:J2异常变化可能会对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产生较显著的影响;地球自转速率转变的时刻对浅源地震活动产生较显著影响,而对中源地震活动影响不明显。最后从地球重力学以及J2变化与地球自转的关系方面分析J2异常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关系。研究显示:1992—2011年间J2发生的两次异常变化的时间间隔大致为10a,这和地球自转"10a起伏"变化相吻合,这些结果对中国大陆地震孕育过程规律的认识以及地震预测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2异常变化 地震频次时间序列 小波多分辨率分析 地球自转速率转变 地震活动 J2节点线
下载PDF
SLR资料解算地球自转短周期变化的协方差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小工 冯初刚 黄王成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0年第21期5-12,共8页
采用统计定轨理论中的协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sub -daily)可达到的内符和外符精度。建立协方差分析的Givens -Gentlemen正交变换算法 ,并将精密定轨和参数解算理论中的多级复弧法推广到协方差... 采用统计定轨理论中的协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了卫星激光测距资料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sub -daily)可达到的内符和外符精度。建立协方差分析的Givens -Gentlemen正交变换算法 ,并将精密定轨和参数解算理论中的多级复弧法推广到协方差分析中。同时考察不解算地球自转的短周期变化时 ,其误差对精密定轨和解算地球自转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方差分析 天文地球动力学 地球自转参数 周日项 短周期项 SLR资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