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of the axial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被引量:3
1
作者 Leonid Zotov N.S.Sidorenkov +2 位作者 Ch.Bizouard C.K.Shum Wenbin Shen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6期433-442,共10页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In particular, the axial AAM component X_3, which undergoes especially strong variations,induces changes in ...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is mainly produced by the variability of the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In particular, the axial AAM component X_3, which undergoes especially strong variations,induces changes in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In this study we analysed maps of regional input into the effective axial AAM from 1948 through 2011 from NCEP/NCAR reanalysis. Global zonal circulation patterns related to the LOD(length of day) were described. We applied MSSA(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jointly to the mass and motion components of AAM, which allowed us to extract annual, semiannual, 4-mo nth, quasi-biennial, 5-year, and low-frequency oscillations. PCs(Principal components) strongly related to 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were released. They can be used to study ENSO-induced changes in pressure and wind fields and their coupling to LOD. The PCs describing the trends have captured slow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changes possibly related to climate vari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AM(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MssA(Multichannel 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 ENsO(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LOD(Length of day)
下载PDF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Excitations to LOD Change on Quasi-biennial Tune Scales 被引量:1
2
作者 Li-Hua Ma De-Chun Liao Yan-Ben Han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SCD 2006年第6期759-768,共10页
We use wavelet transform to study the time serie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length-of-day, LOD), the axial components of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AAM) and oceanic angular momentum (OAM) in the period 1... We use wavelet transform to study the time series of the Earth's rotation rate (length-of-day, LOD), the axial components of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AAM) and oceanic angular momentum (OAM) in the period 1962-2005, and discuss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s (QBO) of LOD chang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QBO of LOD change varies remarkably in amplitude and phase. It was weak before 1978, then became much stronger and reached maximum values during the strong El Nino events in around 1983 and 1997. Results from analyzing the axial AAM indicate that the QBO signals in axial AAM are extremely consistent with the QBOs of LOD change. During 1963-2003, the QBO variance in the axial AAM can explain about 99.0% of that of the LOD, in other words, all QBO signals of LOD change are almost excited by the axial AAM, while the weak QBO signals of the axial OAM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LOD and the axial AAM in both time-depen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agnitude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axial AAM and OAM can explain about 99.1% of the variance of QBO in LOD change during this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s variable rotation - atmospheric angular momentum - oceanic angular momentum
下载PDF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to the Beginning of Life on Earth 被引量:3
3
作者 Vladimir S. Netchitailo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2021年第4期1503-1523,共21页
Hypersphere World-Universe Model (WUM) is, in fact, a Paradigm Shift in Cosmology [1].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seven Pillars of WUM: Medium of the World;Inter-Connectivity of Primary Cosmological Parameters;Creation... Hypersphere World-Universe Model (WUM) is, in fact, a Paradigm Shift in Cosmology [1]. In this paper, we provide seven Pillars of WUM: Medium of the World;Inter-Connectivity of Primary Cosmological Parameters;Creation of Matter;Multicomponent Dark Matter;Macroobjects;Volcanic Rotational Fission;Dark Matter Reactors. We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from the Beginning up to the birth of the Solar System and discuss the condition of the Early Earth before the beginning of life on 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sphere World-Universe Model Law of Conservation of angular Momentum Dark Epoch Volcanic rotational Fission Luminous Epoch Dark Matter Particles Macroobject shell Model Dark Matter Core Medium of the World Dark Matter Fermi Bubbles Galactic Wind solar Wind Intergalactic Plasma Macroobjects Gravitomagnetic Parameter Impedance Energy Density Gravitational Parameter Hubble’s Parameter Temperature of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Inter-Connectivity of Primary Cosmological Parameters Dark Matter Reactor Early earth Formation of earth Origin of Moon Continental Crust of earth earth’s Atmosphere and Oceans Origin of Life
下载PDF
利用转速测试弹丸炮口速度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裴东兴 王文武 崔春生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5-128,共4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转速测试弹丸炮口速度的方法。地磁传感器与测试电路安装在弹丸或引信里,当弹丸发射、地磁传感器的线圈随弹丸旋转时,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周期性感应电动势。测试电路采集到感应电动势信号并存储于电路内部的存储器里。... 介绍了一种利用转速测试弹丸炮口速度的方法。地磁传感器与测试电路安装在弹丸或引信里,当弹丸发射、地磁传感器的线圈随弹丸旋转时,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周期性感应电动势。测试电路采集到感应电动势信号并存储于电路内部的存储器里。在实弹测试回收测试电路后读取存储器里的数据,可以得到弹丸在炮口处的转速值,结合火炮的炮口缠度可以计量或计算出弹丸在炮口的初速值。经过实弹测试验证,该测试方法可测量炮口处弹丸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弹丸角速度 弹丸转速 弹丸炮口速度 地磁
下载PDF
三轴刚性地球体的自由Euler运动 被引量:2
5
作者 申文斌 陈巍 +2 位作者 章迪 王文均 梁毅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17,25,共6页
在Euclid空间中,假定地球是一个作自由旋转的3个主惯性矩互不相等的刚体,给出了Euler动力学方程的椭圆积分解,并实现了Euler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的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除了周期约24小时的自转及周期为305天的Euler自由进动之外,还... 在Euclid空间中,假定地球是一个作自由旋转的3个主惯性矩互不相等的刚体,给出了Euler动力学方程的椭圆积分解,并实现了Euler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的数值解。计算结果表明:除了周期约24小时的自转及周期为305天的Euler自由进动之外,还存在周期约305天的自由章动;3个Euler角速率在一半周期内增大,在另一半周期内减小,但保持总角速率不变,即转动能守恒。相应地,日长在一半周期内增长,在另一半周期内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轴地球 自由Euler运动 椭圆积分解 角速率 转动能守恒
下载PDF
对1991—1992年厄尔尼诺事件形成的一种看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厚赞 刘梦玉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89-494,共6页
本文对1991—1992年厄尔尼诺事件前兆及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与1982—1983年和1986—1987年厄尔尼诺事件进行了对比。对自西向东传播的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特点及传播规律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 厄尔尼诺 地球自转角速度 火山 地震
下载PDF
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解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宋贯一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0-455,共6页
近二百年来,国内外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对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这一自然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地球内部(包括大气层)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自然规律的成因.人们最初把它看的非常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更加仔细的研究和更... 近二百年来,国内外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对地球自转速度变化这一自然现象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从地球内部(包括大气层)的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探讨这一自然规律的成因.人们最初把它看的非常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更加仔细的研究和更先进计算手段的运用,该课题则显得更为复杂,更加神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研究方向错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传统的研究思路相反,从地球外部探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证明:国内外天文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从地球内部(包括大气层)所探讨的引起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任何因素看来都不是主要的,太阳辐射光压在南、北半球表面上的不平衡分布才是造成地球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长(l.o.d) 地球自转 太阳光压 角动量 转动惯量 角速度
下载PDF
北半球自由落体南偏的一种精确解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永平 刘孜杰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4,共4页
当考虑地球自转影响时,北半球的自由落体不仅有东偏而且存在南偏。根据地球球形模型,我们假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ω恒定。从牛顿动力学方程求出了北半球自由落体的南偏和东偏的精确解,结果表明:南偏值仅与ω的二次方有关,而东偏值与... 当考虑地球自转影响时,北半球的自由落体不仅有东偏而且存在南偏。根据地球球形模型,我们假设地球的自转角速度ω恒定。从牛顿动力学方程求出了北半球自由落体的南偏和东偏的精确解,结果表明:南偏值仅与ω的二次方有关,而东偏值与ω的一次方和三次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自转 东偏 南偏 自由落体
下载PDF
地球运动的超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文熊 马波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98-100,共3页
根据超非线性速度理论,研究了地球的自转状态,得知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沿半径方向有突变和减小,并由此计算了地壳相对于地核的角速度差值,算得赤道表面每年西移1.75cm,符合已报道的观测数据.
关键词 地球自转 地壳运动 超非线性速度 角速度
下载PDF
地球扁率在地质历史上的变化下限
10
作者 王君恒 李新均 +2 位作者 张煜颖 王晓滨 王静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42-847,共6页
为研究地球形状的长期变化,将地球假设为弹性椭球体,根据弹性动力学理论导出地球的扁率下限公式,扁率与地球的平均密度ρ、引力加速度g、自转角速度ω、平均半径R、弹性模量E、泊松比v相关.将新星云假说下地质历史时期半径、质量和角速... 为研究地球形状的长期变化,将地球假设为弹性椭球体,根据弹性动力学理论导出地球的扁率下限公式,扁率与地球的平均密度ρ、引力加速度g、自转角速度ω、平均半径R、弹性模量E、泊松比v相关.将新星云假说下地质历史时期半径、质量和角速度变化值代入公式计算出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扁率值,作为地球扁率变化值的下限值.地球的扁率自地球形成以来总体变化趋势是在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扁率下限 平均密度 引力加速度 自转角速度 平均半径
下载PDF
基于角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固体矿产的开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庚伟 张文治 赵子龙 《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各种固体矿产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而固体矿产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质量分布情况,从而导致地球自转的转动惯量发生了改变.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地球的自转速率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研究固...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各种固体矿产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而固体矿产的开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地球的质量分布情况,从而导致地球自转的转动惯量发生了改变.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地球的自转速率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为了研究固体矿产的开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本文采取了合理假设和适当放大的方法.进而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了衡量影响程度的公式.并在该公式的基础上,利用假设的数据从理论上分析了固体矿产的开采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最后简要分析了所使用的计算模型的不足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矿产开采 地球自转 角动量守恒 模型计算
下载PDF
利用布拉维摆测量地球自转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杨阳 谢丽坤 +2 位作者 刘桑 徐菲 李多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3-77,共5页
地球自转会带来许多非惯性系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定量测量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是物理学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布拉维摆不仅可以定性地体现出地球自转的效应,更是一种精密测定其自转周期的一种方法.深入研究了利用圆锥摆顺时针和逆时... 地球自转会带来许多非惯性系效应,利用这些效应定量测量地球的自转角速度,是物理学实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布拉维摆不仅可以定性地体现出地球自转的效应,更是一种精密测定其自转周期的一种方法.深入研究了利用圆锥摆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的周期不同测量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实验,分析了实验中影响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并探讨了控制实验误差的方法,最终得到了与标准值偏差2.3%的结果.由于地球自转所导致的顺逆周期的差十分微小,而影响周期测量的因素很多,如何控制其中关键因素的误差就成为实验成功的重要环节.介绍了如何控制实验条件,以及一些重要的误差来源的分析和控制,对于在普通物理实验条件下成功进行地球自转角速度的测量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维摆 圆锥摆 测量 地球自转 角速度
下载PDF
平面碰撞中快粒子增速问题的几何描述
13
作者 郑国辉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45-46,共2页
本文用几何的方法说明平面碰撞中快粒子增速的速度范围、两粒子碰撞时刻相互作用力方向怎样时才能出现快粒子的增速和快粒子增速的概率问题。
关键词 碰撞 弹性碰撞 快粒子增速 速度
下载PDF
旋子转体360度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14
作者 战永杰 孔庆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5-108,共4页
本文使用三维测力台现场测量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的动力学参数,用录像机现场记录,并计算出运动学参数,同时分析和讨论腾空高度及转动角速度等。
关键词 旋子转体 力学分析 运动学 动力学
下载PDF
地球自转角速度长周期变化对太阳轨道运动特征的一种响应机制
15
作者 滕永富 刘复刚 +1 位作者 罗金明 柏林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94-1801,共8页
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季节性和年变化的成因已达成基本共识,但更长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成因尚无定论,它们或归因于太阳活动、日月引潮力、地壳反弹、大气圈波动或行星摄动的影响等.直至目前,地球自转变化的规律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研... 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季节性和年变化的成因已达成基本共识,但更长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成因尚无定论,它们或归因于太阳活动、日月引潮力、地壳反弹、大气圈波动或行星摄动的影响等.直至目前,地球自转变化的规律和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研究发现:根据行星会合指数(K)标定太阳轨道运动特征的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行星会合指数(K)的FFT检测发现太阳轨道运动周期与前人研究的地球自转日长(LOD)变化周期具有极强的相关性.太阳轨道运动在受到行星系统力矩作用的同时,致使近日行星轨道运动受到太阳引力作用的波动影响而产生扰动.受太阳巨大引力作用的牵制,导致地球轨道角动量和太阳轨道角动量的变化具有正相关关系.根据地球轨道角动量和自转角动量之和守恒,进而推断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变化对太阳轨道运动特征的响应,这在思想方法上是一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会合指数 太阳轨道运动 地球轨道运动 地球自转角速度 角动量守恒 地球自转日长(L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