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fining Acupuncture-Moxibustion:A Delphi Study Protocol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Bao-yan YANG Xing-yue +11 位作者 WU Xiao-dong LIU Jia LIU Yan LIANG Feng-xia JIA Wen GANG Wei-juan TONG Yuan-yuan YANG Feng LI Hai-yan LEI Lei JIA Li-rong SUN Yu-ji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Background: With the worldwide use and modern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e is disagreement on its basic definition. There has been an obstacle for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legislation. Consid... Background: With the worldwide use and modern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there is disagreement on its basic definition. There has been an obstacle for clinical practice, research, and legislation. Considering this challenge, the World Federation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Societies proposes to develop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scop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with a Delphi study. Methods: A reactive Delphi method will be used to ask a group of experts to rate the relevance and clarity of a predesigned initial item list. This list was generated by the steering committee through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group discussion. Forty experts will be selected from many disciplines and continents to ensure appropriate representation. Predefined rules will be applied to modify the items until a consensus is achieved. After achieving the consensus on all items through the survey round, the steering committee will form the definition and basic scope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by organizing a literal statement with a detailed expla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moxibustion DEFINITION SCOPE Delphi method study protocol
原文传递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of 150 Cases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n Different Stages 被引量:2
2
作者 YAN Huai-shi HUANG Guo-q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Moxibustion was used in predominance in acute stage. Shallow needling technique plus electric stimulation was used in the restoration stag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was used in the sequels sta... Moxibustion was used in predominance in acute stage. Shallow needling technique plus electric stimulation was used in the restoration stage. Comprehensive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was used in the sequels stage. 21 cases were cured in the acute stage. 101 cases were cured in the restoration stage. 10 cases were cured in the sequels stag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toration stage is a key moment for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Key Words Acupuncture-moxibustion - Facial Paralysis - Point-through-point Method - Tuina Author: YAN Huai-shi (1962-), male, attending physicianTranslator: HUANG Guo-q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moxibustion Facial Paralysis Point-through-point method TUINA
原文传递
基于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教学特点探讨PBL联合SP教学法在针灸临床学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磊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50-52,共3页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 随着我国中医学的迅速发展,对高等医学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也逐步认识到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我国的医学教育已经逐步将重点放到对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上。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学情分析有别于其他全日制本科生,生源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教学过程应有别于其他专业学生。针对针灸推拿专升本专业学生开设针灸临床学这门综合性和临床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问题式学习(PBL)教学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结合相关的学情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以期培养真正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联合标准化病人(SP)教学法模拟问题,培养学生实际临证思辨能力,进而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的衔接能力,增强学生的针灸综合临证思辨能力及医患沟通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升本 针灸临床学 PBL教学法 SP教学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Design and establishment of warehouse on literature of acupunture-moxibustion methods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建岭 李仁玲 贾春生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warehouse on acupuncture-moxibution (acup-mox) methods to explore valuable laws about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mox in a great number of literature by use of data mining tech...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warehouse on acupuncture-moxibution (acup-mox) methods to explore valuable laws about 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cup-mox in a great number of literature by use of data mining technique and to promote acup-mox research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acup-mox literature inform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different subjects of the aeup-mox literature are determined and the relevant database is established. In the continuously enriched subject database, the data warehouse catering to multi-subjects and multi-dimensions is set up so as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wider application of aeup-mox literature information. Results Based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up-mox literature, many subject databases, such as needling with filiform needle, moxibustion, etc., are established and clinical treatment laws of acup-mox are revealed by use of data mining method in the database established. Conclusion Establishment of the acup-mox literature warehouse provides a standard data expression model, rich attributes and relation between different literature information for study of aeup-mox literature by more effective techniques, and a rich and standard data basis for acup-mox resear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 Data Database Data Mining On-line Analysis Process (OLAP)
原文传递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针灸推拿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5
作者 刘宏 代巧妹 +4 位作者 杨婧 袁瑶薇 孙凤起 罗孝廷 仲丽丽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24年第7期38-40,共3页
为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从2021年7月~2022年7月这一年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中选取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进行教学,其中2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 为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从2021年7月~2022年7月这一年的针灸推拿专业学生中选取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成2组进行教学,其中25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另外25名学生为观察组,采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对2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对比组间差异。结果表明,观察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对教学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在针灸推拿专业“病理学”教学中应用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多媒体教学法 针灸推拿专业 病理学
下载PDF
SP结合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友刚 高大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9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结合工作坊(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 目的研究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结合工作坊(Workshop)教学法在针灸实训课中的应用效果,探索更高效的教学方法。方法选择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实习生40名,随机分为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传统教学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组,各20名。分别进行授课后,采用理论考试、操作考试及不记名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评价并统计。结果SP结合Workshop教学组理论考试和病案分析题成绩均显著高于LBL组、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显著优于LB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结合Workshop教学法能更好地提高学生针刺操作的能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是一种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为针灸学科实训课教学了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便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教学法 Workshop教学法 针灸实训课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成研 张钰琪 王琢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 目的:分析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周围性面瘫(PFP)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收治的PFP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33)与对照组(n=34)。治疗组实施腹针“扶正气法”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躯体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社会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9)。结论:腹针“扶正气法”治疗PFP的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神经功能,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腹针 扶正气法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针灸学“三难”剖析及方法探究
8
作者 袁卫华 何璐 《科教文汇》 2024年第24期105-108,共4页
针灸学是一门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中医临床课程,该课程体系严密、知识繁多、学习难度大。笔者从临床教学中归纳总结出针灸学学习的“三难”并逐一剖析,探索出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提... 针灸学是一门集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中医临床课程,该课程体系严密、知识繁多、学习难度大。笔者从临床教学中归纳总结出针灸学学习的“三难”并逐一剖析,探索出多种学习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旨在拓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培养复合型医学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学 学习困难 记忆方法
下载PDF
培元调神针灸法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
9
作者 许江虹 陈跃来 +1 位作者 章晓洁 薛佳颖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5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培元调神针灸法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体积、卵巢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观察培元调神针灸法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卵巢体积、卵巢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培元调神针灸法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卵巢体积、卵泡数目、卵巢血流参数及血清性激素水平,评估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30%,高于对照组73.91%(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阻力指数及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SAS评分、阻力指数及血清LH、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雌二醇(E2)水平、卵巢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较治疗前升高(P<0.05),左、右侧卵巢体积增大(P<0.05),卵泡数目增加(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培元调神针灸法联合子午流注穴位贴敷治疗卵巢早衰疗效确切,能够调节患者性激素水平,改善患者卵巢血流参数,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培元调神针灸法 子午流注穴位贴敷 性激素 卵巢血流参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敬楠 曾俏俏 +2 位作者 毕昀鹏 闫慧新 宋柏林 《中医药信息》 2024年第5期82-86,共5页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长期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乏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躯体及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呈现广泛性、低龄化的发病趋势。通过对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CF...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以长期持久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特征,并伴有乏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睡眠障碍等躯体及神经精神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呈现广泛性、低龄化的发病趋势。通过对近5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CFS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笔者发现中医外治法治疗CFS已得到广泛应用,针刺、灸法、穴位贴敷、推拿、拔罐及综合疗法等治疗CFS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接受、无依赖性等优势,但目前仍存在临床研究开展较少,样本量不足,机制研究较少,缺乏客观指标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外治法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灸法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理法方穴术
11
作者 李慧 周荣杰 +4 位作者 陆晔庆 高明 徐刚 温军玲 李少雄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8期60-66,共7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取穴、刺灸方法的规律,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腓肠肌痉挛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Statistics25.0及SPSS modeler18.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篇文献,涉及32个腧穴、11种刺灸法。理:外感风寒湿邪气壅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在内则为气血亏虚或久病致虚、筋失濡养。法: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和平衡阴阳。方、穴:舒筋通络循膀胱经取穴选用承山、承筋和委中辅以胆经阳陵泉;调和气血从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论治取足三里、三阴交;平衡阴阳取肢体上部腧穴;特定穴以下合穴、合穴和八会穴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承山-承筋为支持度最高的穴对。通过对使用频数≥5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腧穴分为3类。术:以针刺、穴位注射、温针灸和电针应用最多。结论: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以探讨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理法方穴术,为临床治疗腓肠肌痉挛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肠肌痉挛 针灸 选穴 刺灸方法 文献计量分析
下载PDF
邱茂良教授针灸退热学术思想与临床应用探析
12
作者 周子秋 许骞 +3 位作者 朱海滨 陶蒋佳 吴奂汐 张建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59-1063,共5页
介绍了邱茂良教授审证求因和穴术配合的针灸退热学术思想。邱茂良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解表退热、清里泻热、滋阴泻热、助阳退热四种针灸退热法,分别对应表热证、里热证、阴虚发热证和阳虚发热证四种热证,体现了邱茂良教授中西... 介绍了邱茂良教授审证求因和穴术配合的针灸退热学术思想。邱茂良教授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提出了解表退热、清里泻热、滋阴泻热、助阳退热四种针灸退热法,分别对应表热证、里热证、阴虚发热证和阳虚发热证四种热证,体现了邱茂良教授中西医汇通、针药互鉴、效应机制与学理贯通等学术特点。邱茂良教授针灸退热法的学术思想,不仅为当代临床进一步运用针灸提供依据,也丰富了针灸医学的现代生物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邱茂良 针灸 发热 退热法 学术思想
下载PDF
针灸真实世界研究的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13
作者 张琪 盛煜栋 +3 位作者 卢恩仕 赵天易 吕晓颖 李洪皎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2-926,共5页
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RCT)相比,真实世界研究(RWS)以真实的临床研究环境为基础,基于临床真实数据,围绕“效果”研究开展,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点表现出较好的相适性。赫尔辛基宣言、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与传统随机对照试验(RCT)相比,真实世界研究(RWS)以真实的临床研究环境为基础,基于临床真实数据,围绕“效果”研究开展,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特点表现出较好的相适性。赫尔辛基宣言、国家药监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ICH E6)等为临床研究质量控制提供了指导法则,RCT可通过对人群、干预、对照、结局的严格控制产生高质量临床研究证据,而RWS由于开放、非盲的研究设计,在研究过程中容易产生偏倚,为提升真实世界数据(RWD)质量,故从研究设计角度分析RWS质量影响因素,并从研究者操作标准质量控制、基于受试者相关风险的质量控制、结局指标质量控制等3个方面探讨RWS质量控制措施;从原始数据采集管理规范、原始数据预处理及质量控制、科学数据质量评估、RWD核查等4个方面探讨RWD质量控制措施,以提升RWD质量,产出高可信度的真实世界证据,推动RWS在针灸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真实世界研究 质量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内容 研究设计类型 临床研究 质量管理 偏倚
下载PDF
治气九法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
14
作者 江晓霁 李国森 +3 位作者 崔世奎 唐海燕 陈开琦 张西俭(指导)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8期176-179,共4页
治气九法是全国名中医张西俭教授宗《黄帝内经》之旨,根据脉气升降浮沉、强弱、聚散、充盈度等变化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九种治气方法,分别为降气法、升气法、敛气法、散气法、利气法、补气法、泻气法、透气法、柔气法。阐述九种治气方法各... 治气九法是全国名中医张西俭教授宗《黄帝内经》之旨,根据脉气升降浮沉、强弱、聚散、充盈度等变化而采取有针对性的九种治气方法,分别为降气法、升气法、敛气法、散气法、利气法、补气法、泻气法、透气法、柔气法。阐述九种治气方法各自适用的脉象、脉象特征,以及脉象所提示的气机盛衰变化,借此指导取穴及针灸,针对性调整人体气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气九法 脉诊 针灸临床 张西俭
下载PDF
杨继洲膈角交经法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一则
15
作者 张琪巧 田鸿芳 王爱君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2期1435-1437,共3页
研习《针灸大成》关于膈角交经法理论的论述,查阅相关手法的现代文献论述,对手法具体操作及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杨继洲对前人针刺手法进行整理及注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手法特点及理论体系。膈角交经法根据患者病情之虚实寒热... 研习《针灸大成》关于膈角交经法理论的论述,查阅相关手法的现代文献论述,对手法具体操作及作用特点进行归纳总结。杨继洲对前人针刺手法进行整理及注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手法特点及理论体系。膈角交经法根据患者病情之虚实寒热的不同,辨证施治,具有交通气血、扶正祛邪之效。但目前临床上对针法的应用及研究较少,深入挖掘该针法的理论内涵及操作要点,结合现代针灸临床实际开展规范化操作治疗1例突发性耳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杨继洲 膈角交经法 《针灸大成》 复式针法 学术流派
下载PDF
基于儿童孤独症的针灸真实世界研究方法探索
16
作者 龙政莉 孙铭璘 +3 位作者 邓辉 孙睿婕 赵宁侠 刘佳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27-930,共4页
真实世界研究(RWS)是一种基于对真实临床医疗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并从多角度解读的研究,因其研究结果具有内在有效性和外部可推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针灸学界的重视。通过分析RWS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针灸临床研究的相适性,认... 真实世界研究(RWS)是一种基于对真实临床医疗数据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并从多角度解读的研究,因其研究结果具有内在有效性和外部可推性的特点,越来越受到针灸学界的重视。通过分析RWS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针灸临床研究的相适性,认为RWS在儿童ASD研究中价值医疗显著,提出了儿童ASD针灸真实世界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1)缺乏高质量针灸临床研究证据;2)没有形成临床评价体系;3)临床研究成果转化脱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儿童ASD针灸RWS方法相应的解决办法:1)实施场景、研究时间、样本量应根据真实数据来确定;2)因纳入排除标准较为宽泛,受试者具有广泛代表性,无需对其依从性进行密切监视;3)根据患儿病情及家长意愿进行非随机干预,随访周期可较长,以利于观察患儿的个体化治疗情况;4)数据分析应从基线可比性、主要结局指标、亚组分析等方面对RWS结果进行合理的解读;5)在伦理学方面,慎重选择知情同意方式,严格审查风险受益、隐私保护,将更好地保护儿童ASD受试者。同时对真实医疗环境中儿童ASD针灸RWS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真实世界研究 儿童孤独症 研究方法 成果转化 疗效评价 效应优势 综述
下载PDF
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补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郝梓君 老锦雄 +1 位作者 王超轶 许卓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74-2380,共7页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补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T2D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与补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 【目的】观察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补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T2DO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T2DO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与补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补丸治疗,连续治疗8周。治疗2个月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钙素(OC)、总1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和无机磷(P)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及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统计2组患者的复发率和再住院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OC、PINP、β-CTX以及P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清OC、PINP、β-CTX以及P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HbA1c水平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HbA1c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HAMA及DSQL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HAMA及DSQ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31/35),对照组为68.57%(24/3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组的复发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养心针灸法联合骨补丸治疗T2DOP,能明显减轻T2DOP患者的疼痛与焦虑症状,改善骨代谢生化指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增加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复发率和短期内再次住院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 培元养心法 针灸 骨补丸 复发率 住院率 生存质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18
作者 李上封 孙飒 张秀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1期185-188,共4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常规组与案例组,各38名,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中医针灸学教学中的开展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7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法分为常规组与案例组,各38名,分别采用常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学生的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教学质量(课堂氛围、师生交流、同学互动、教学方法)、教学满意度。结果案例组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评分、教学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案例组的教学总满意率为94.74%(36/38)高于常规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结论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针灸学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考核成绩,提高其综合能力的同时,能够提升教学质量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中医针灸学 综合能力 教学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案例库共享平台在针灸学教学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静雯 刘存志 +4 位作者 冯睿 姜会梨 徐文静 屠建锋 刘雅儒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2期41-43,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在针灸学治疗部分课程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施教的学生成绩,对基于案例库共享平台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将202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对照组,202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两... 目的通过比较在针灸学治疗部分课程中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施教的学生成绩,对基于案例库共享平台的案例教学法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将2021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对照组,2022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设为实验组,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卷面成绩、小组汇报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案例库共享平台的案例教学法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对病例的分析能力,并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临床辨证论治思维,为其日后的临床诊疗奠定坚实的理论及临床技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针灸学 案例库共享平台
下载PDF
Clinical study on tube moxibustion plus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in treating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被引量:1
20
作者 XIONG Zhonghao ZHOU Xi +2 位作者 SONG Na TIAN Fengwei ZHANG Fuq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2年第5期399-405,共7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ube moxibustion plus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for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who met the incl...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ube moxibustion plus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for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 who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by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mainly in the affected eye,cheek and mouth area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tube moxibus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which inserted a tube moxibustion device into the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1 cm on the affected side for 20 min.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once a day,6 times a week,for 4 consecutive weeks.The House-Brackmann scale was scor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and the facial nerve electromyogram data were collect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3.6%,which was higher than 64.6%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proportion of new-onset facial paralysis complications(facial synkinesis,facial spasm,facial paralysis perversion,and crocodile tears)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4%,which was lower than 35.4%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numbers of cases after treatment with the ratio of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 between the affected side and the healthy side increased by 10%–30%and over 30%were more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ube moxibustion plus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has a better effect in improving symptoms of refractory facial paralysis,decreasing the incidence of sequelae,and increasing clinical efficacy than the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Point-toward-point Needling method moxibustion Therapy Thermal Box moxibustion Tube moxibustion Electromyography Facial Par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