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东亚地区“共同体”与“新冷战”——以“中日韩”和“美日韩”分析为中心 |
田香兰(译)
董顺擘(译)
|
《东北亚学刊》
|
2024 |
0 |
|
2
|
从开罗到万隆:战后东亚秩序的缘起(1943-1955) |
牛军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
|
|
3
|
16世纪以来西方冲击下日本的嬗变与东亚国际格局 |
宋成有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4
|
占领期美国对日本“战争记忆”的形塑过程研究 |
李少鹏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5
|
德国对七七事变的矛盾态度及其原因(1937年7—10月) |
张皓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6
|
日本学术界的甲午战争研究 |
郭海燕
|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7
|
明朝首辅赵志皋与万历明日和议 |
范敬如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1
|
|
8
|
清朝世界秩序的近代转型——以魏源海防思想的形成与传播为线索 |
杨际开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9
|
新范式、新问题与新因素——“9·11”事件以来东亚地区大国关系的演变与中国的对策 |
庞中英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
2002 |
0 |
|
10
|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东亚国际体系变迁的影响 |
罗锋
|
《昭通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大东亚战争”时期日本殖民主义政策面面观——《艺文》第1卷第6号读解 |
刘春英
|
《日本学论坛》
|
2008 |
0 |
|
12
|
中韩日三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记忆及其空间 |
金志勋
廉松心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3
|
抗战语境下中韩文人的相互交流与身份认同 |
牛林杰
李冬梅
|
《韩国研究论丛》
|
2019 |
1
|
|
14
|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保证 |
罗庶长
|
《桂海论丛》
|
1995 |
0 |
|
15
|
略论广西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
曹裕文
|
《桂海论丛》
|
1995 |
0 |
|
16
|
松散等级体系下的合法性崛起——春秋时期“尊王”争霸策略分析 |
周方银
|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2
|
|
17
|
《纪效新书》与朝鲜王朝军制改革 |
孙卫国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9
|
|
18
|
冷战时期美国东亚政策的演变 |
赵学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9
|
战后东亚秩序的“帝国”结构原理:从“阵营对抗”到“正常化” |
刘建平
|
《开放时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20
|
中国共产党利用伪装本开展抗战宣传工作浅析——以《大东亚战争下的国际情势》为例 |
高山流水
|
《博物院》
|
2022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