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安全秩序变迁与中国的地区战略选择
1
作者 吴琳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14,160,161,共20页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 冷战结束后,东亚安全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变迁的过程。从美国强化日美同盟,牢牢掌握地区安全主导权的霸权秩序;转变为美国联盟体系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同时允许东亚地区合作兼容发展的复合秩序;再到2017年以来美国联盟体系转型且不断冲击东亚地区安全合作,从而形成竞争秩序。中国是东亚安全秩序变迁的直接推动者,通过管理中美关系,推动国际权力和平转移,重建地区国家政治信任,以新经济关系促进新安全关系,以及和平解决争端,塑造地区安全的多边治理框架,中国逐渐从权力、关系和治理三个维度建构自身的地区角色和地区战略。为了防止竞争性安全秩序进一步向对抗和冲突方向演变,中国应以维护地区秩序稳定为首要目标,在保持自身战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推动新安全格局的构建,并聚焦全球安全倡议的重点合作领域,拓展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方式和路径,为推动东亚地区从竞争性秩序向包容性秩序的变迁而创造条件、积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安全秩序 美国联盟体系 东亚地区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
下载PDF
冷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脉络、逻辑与影响
2
作者 徐万胜 王佳睿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冷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演变脉络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调整,包含政策领域与政策路径等。在此过程中,日本突出东南亚外交的政治色彩并全面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各领域双边关系,在持续深化经济外交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合作机制化建设进展,且正致... 冷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演变脉络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调整,包含政策领域与政策路径等。在此过程中,日本突出东南亚外交的政治色彩并全面发展与东盟国家的各领域双边关系,在持续深化经济外交的基础上取得了经济合作机制化建设进展,且正致力于推动与部分东盟国家的海洋安全合作及其机制化建设,进而试图主导地区秩序构建。日本对东南亚外交的政策逻辑主要体现在国家战略转型、地区框架建构与大国关系互动3个层面。其中,日本国家战略的目标诉求与实施路径,始终对其东南亚外交起到规范作用;日本对东南亚外交既是地区框架建构进程的有效组成部分,又受其规范与制约;日本始终需要考虑美国、中国等大国因素,且美国因素是约束日本外交取向的首要因素。冷战后日本对东南亚的外交深化了日本与东盟国家间双边关系,为日本自身的国家战略转型提供路径支撑,但在地区层面上则导致东亚合作框架泛化、东盟中心地位弱化以及地区安全局势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外交 日本—东盟 东南亚外交 东亚合作 地区安全
下载PDF
论东亚美元本位制度演变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策略的改革 被引量:1
3
作者 付琼 刘艺欣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8,共10页
一个时期以来,东亚各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元本位制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因为长期以来该地区缺少区域关键货币和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导致钉住美元成为各国的隐性契约,造成了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我国同样因高额外... 一个时期以来,东亚各国不同程度地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美元本位制被认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因为长期以来该地区缺少区域关键货币和有效的货币合作机制,导致钉住美元成为各国的隐性契约,造成了外汇储备大量累积,我国同样因高额外汇储备带来诸多困扰。当前东亚美元本位出现松动,"去美元化"趋势明显,区域货币合作不断加强,以人民币为代表的区域货币作用日益显现。我国应把握东亚美元本位制演变的时代趋势,适时对外汇储备的管理策略进行积极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美元本位 外汇储备 汇率制度 区域货币合作
下载PDF
东亚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与美国因素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金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4年第4期15-18,共4页
东亚可以说是世界上安全困境最严重的地区。为解决这些困境,东亚各国通过摸索,建立起一种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然而,该机制从建立之际,就受到美国因素的强烈影响,其未来也必然与美国因素息息相关。
关键词 东亚 多边安全合作机制 美国 多边主义 国际政治 国家利益
下载PDF
经济安全互动视角下东亚地区合作格局演变与中国应对 被引量:2
5
作者 于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2,共11页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使得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逐渐形成经济中心和安全中心分离的二元格局。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地区主导权,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其... 冷战结束后,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使得地区经济结构和经济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并逐渐形成经济中心和安全中心分离的二元格局。在此背景下,为维护地区主导权,美国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同时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其意图是阻碍中国在经济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并削弱中国经济影响力向政治和安全影响力的转化。而中美两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安全和战略设计上各具优势与不足,所以中国应理性认识,抓住战略机遇与战略突破口,发挥自身经济优势,从拓宽经贸合作国家范围、积极推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权改革以及加强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等方面扩大国际影响力,为自身发展争取更为有利的战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安全 东亚地区合作 区域一体化 二元格局
下载PDF
过程论视角下中韩社会救助制度构建的比较研究——再论东亚福利体制的同质与异相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奇林 付名琪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4,125,共11页
福利体制是理解福利政策全生命周期运转的逻辑基础。基于过程论视角,东亚渐进式福利过程可解构为形成、运用、反哺的连续统,而通过比较中、韩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把握东亚福利体制的质相同异。中国低保的形成在平行政府竞争中呈分... 福利体制是理解福利政策全生命周期运转的逻辑基础。基于过程论视角,东亚渐进式福利过程可解构为形成、运用、反哺的连续统,而通过比较中、韩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有助于把握东亚福利体制的质相同异。中国低保的形成在平行政府竞争中呈分批式特征,韩国国基保则在中央政府主控下一步到位。为适应生产需要,中、韩分别以内涵更新、外延拓展的方式强化社会救助制度的运用。此后,中、韩社会救助制度以差异化策略反哺政策环境,通过保障家庭功能、维护阶层稳定挑战利维坦式福利供给,形成“网络-工具”动态平衡结构。中、韩社会救助制度的构建蕴含着东亚福利承诺对生产主义与家庭主义的共同追求,但策略选择上的碎片化特征将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福利体制 政策网络 社会救助制度 国际比较
下载PDF
论“人的安全”与“环境合作” 被引量:8
7
作者 松下和夫 李佳(译)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9-34,共6页
"人的安全"在日本备受关注。"人的安全"在于确保人们"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安全的基点从国家安全转向人的安全,意味着安全的重点从军事安全转向社会安全。二战后,在"发展"与"... "人的安全"在日本备受关注。"人的安全"在于确保人们"免于恐惧"和"免于匮乏"。安全的基点从国家安全转向人的安全,意味着安全的重点从军事安全转向社会安全。二战后,在"发展"与"安全"的悖论下,布伦特兰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不仅使得安全成为了与发展并重的议题,而且环境安全越来越成为人类关注的主题。可以说,"人的安全"是对国家安全的补充,其核心内容是"环境安全"。因此,探讨人类基于和平目标而进行"环境合作"的可能性,特别是探讨东亚地区的环境合作机制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安全 环境安全 东亚环境合作机制
下载PDF
不要迷失亚太区域经济与安全合作的前进方向
8
作者 沈世顺 《海口经济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25-27,共3页
亚太地区经济与安全合作机制众多,拟建立的合作机制也不少,中国宜选择现存的、对其有利的合作机制予以推进。其基本思路是顺势而为,循序渐进地推动东亚地区合作,兼顾各方利益,选择重点着力推进。
关键词 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 安全合作机制 东亚合作 亚太共同体
下载PDF
未来中国东亚安全政策的“四轮”架构设想 被引量:16
9
作者 徐进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20,154,共17页
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东亚地区出现了经济中心与安全中心相分离的二元格局,并使中国面临较大的安全压力,有陷入崛起困境的可能。而中国仅依靠对内制衡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远远不足以应对压力的。鉴此,文章提出一个... 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使东亚地区出现了经济中心与安全中心相分离的二元格局,并使中国面临较大的安全压力,有陷入崛起困境的可能。而中国仅依靠对内制衡和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是远远不足以应对压力的。鉴此,文章提出一个东亚安全合作的"四轮"架构,以期扭转中国的不利局面。其中,中国打造亚太战略支点国家和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构成两个前轮或驱动轮,中国积极参与由东盟主导的安全合作机制和六方会谈构成两个后轮或被动轮。这是一个以双边为主、多边为辅、可以覆盖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架构,既涵盖了中国的大国政策,也包括了对中小国家的政策;既有一定的制度约束力,也保持了自身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安全政策 东亚安全合作 崛起困境 “四轮”架构
原文传递
特朗普政府对朝鲜的强制外交 被引量:24
10
作者 朱锋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76,共17页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朝政策因为朝鲜核扩散性质的恶化而具备了强制外交的各项基本特点,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耐心"政策就是一项典型的强制外交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数月以来,强调美国对朝政策的重大调整,宣告"战略耐心&qu...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对朝政策因为朝鲜核扩散性质的恶化而具备了强制外交的各项基本特点,奥巴马政府的"战略耐心"政策就是一项典型的强制外交政策。特朗普政府上台数月以来,强调美国对朝政策的重大调整,宣告"战略耐心"已经结束,其朝核政策的明显变化在于:一是将解决朝核问题列为美国亚太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优先事项;二是在对朝施压和威慑的力度、范围和国际动员的投入上明显增强。特朗普对朝政策转变,也适逢国际社会对朝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计划进展所产生的威胁认知不断上升之时。中美首脑"海湖庄园会"开始重建东亚在朝核问题上的大国合作进程,中美首脑共识正在为打破朝核僵局发挥重要作用。作者从强制外交理论的提出和发展的视角,介绍和分析了强制外交在解决核不扩散问题上的学术和政策主张,比较和探讨了特朗普政府与奥巴马政府在朝核政策上所发生的具体变化和调整。作者认为,特朗普政府的对朝强制外交短期内不会将军事打击列为现实选项,对朝鲜的对策更接近于"战略强制"的内涵,以谋求全面遏制朝鲜的核武器与导弹开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核扩散 强制外交 中美合作 东亚安全
原文传递
东亚安全:合作模式与结构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志斐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121,共19页
在安全体簇生的东亚地区,并存有美国主导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东盟地区主义式安全合作、中国倡行的多边协治式安全合作等三种安全合作模式,其中,美国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模式在复合型的东亚安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东盟和... 在安全体簇生的东亚地区,并存有美国主导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东盟地区主义式安全合作、中国倡行的多边协治式安全合作等三种安全合作模式,其中,美国的东亚联盟体系式安全合作模式在复合型的东亚安全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东盟和中国所倡行的安全合作模式,还停留在安全合作观念倡导和通过集体联合来尝试性建构地区制度性安全纽带的层面。东亚地区所存在的三种安全合作模式之间,是一种不平等的权力相互制衡关系。再加上地区范围内大国间的结构性对抗和潜在冲突,东亚安全困境的产生和存在成为必然。东亚目前不具备建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可能,三种安全合作模式的共存仍将是地区安全结构的主要内容,复合型的安全结构态势将长期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安全 合作模式 安全结构 安全困境
原文传递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重构 被引量:5
12
作者 翟新 刘城晨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7,共9页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 冷战后一直困扰东亚的安全与合作形势随该地域安全保障上的二元格局的凝固化而越发复杂,这在对"一带一路"建设造成阻碍和牵制的同时,也给予了中国借助"一带一路"的影响重构地域安全与合作机制的机遇。所以在目标、框架、功能、机构、原则上使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改变成更切合时代潮流,并与"一带一路"相得益彰的新机制,应该说是消除域内安全与合作问题根源的最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亚安全与合作机制 平衡战略 国际秩序构建 中国发展道路
原文传递
东亚海上安全合作中的国际法问题——兼论国家实践中紧追要件的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龚迎春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5期64-70,共7页
导致海上执法领域沿海国和他国之间的管辖权发生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其结果都导致周边国家间的关系对立、影响地区安全、削弱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构建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应在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框架内进行。为... 导致海上执法领域沿海国和他国之间的管辖权发生冲突的原因复杂多样,其结果都导致周边国家间的关系对立、影响地区安全、削弱国际海洋法律秩序的统一性和权威性。构建东亚地区海上安全合作机制应在各国普遍接受的国际法框架内进行。为此目的,相关国家需摈弃一味追求本国利益而对国际公约做任意扩大解释,以避免加剧国际法的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海上安全合作 管辖权冲突 紧追要件
原文传递
国内实践、地区合作与东亚粮食安全——以“东盟与中日韩紧急大米储备”机制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贺嘉洁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7-125,I0004,I0005,共31页
“东盟与中日韩紧急大米储备”(APTERR)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自主建立并已制度化运行的区域性粮食紧急储备机制。自建立以来,它不仅帮助地区国家有效应对了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大米临时性短缺,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多次向困难国家提供... “东盟与中日韩紧急大米储备”(APTERR)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自主建立并已制度化运行的区域性粮食紧急储备机制。自建立以来,它不仅帮助地区国家有效应对了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的大米临时性短缺,而且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多次向困难国家提供大米援助,减轻了疫情对地区国家粮食安全的冲击。在东亚地区结构性矛盾突出且贸易自由化日益成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主流的背景下,为什么以公共储备为特征的APTERR机制能够获得成功?结合国际关系的实践理论,本文认为,地区国家在国内粮食安全实践中所形成的储备惯习以及实践共同体成员间的互信是APTERR机制成功的关键。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粮食危机促使东盟国家于1979年建立东盟紧急大米储备,地区自此开启将国内实践拓展至地区粮食安全合作的进程。此后,东(南)亚粮食安全合作经历了储备释放难以触发的实践困境、2007—2008年大米价格危机的冲击以及以大米贸易自由化为代表的替代方案竞争等多重挑战。在这些挑战面前,惯习和实践共同体成员间的互信使地区国家能够迅速达成共识,它们一方面坚持推进深化储备实践,另一方面改革和优化实践环境,为储备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东亚粮食安全合作的成功,也为紧急储备机制在地区的深化和延伸提供了经验和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内实践 地区合作 东亚粮食安全 东盟与中日韩紧急大米储备 实践理论 贸易自由化
原文传递
构建“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中的人类安全议题和国际机制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朴炳奭 《当代韩国》 2014年第2期22-39,共18页
韩国朴槿惠总统自从2009年以来提倡"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向美中等国家寻求支持。"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就是以韩国和朝鲜为主,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亚太国家和非国家行动主体,培养非传统安全或... 韩国朴槿惠总统自从2009年以来提倡"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并向美中等国家寻求支持。"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就是以韩国和朝鲜为主,包括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和蒙古等亚太国家和非国家行动主体,培养非传统安全或是软性安全热点问题合作。但该构想存在许多问题,如美国是否作为参与国加入,议题是否包含传统安全和制度化水平问题。如果美国加入,那么,东北亚区域固有的人类安全议题的选择混乱或将引起东北亚的认同性危机;议题的最终目标如果是传统安全,那么非传统安全或软性安全的重要性将被削弱;在制度化水平方面,习惯和惯例的制约性和实效性将成为问题。本文提出了作为东北亚区域内国家间的和平合作体,形成针对人类安全议题的"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的方案,研究人类安全理论和国际机制并验证了其合理性。由此,确认了仅限于东北亚国家之间的人类安全范围内形成共同体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和平合作构想” 亚洲悖论 人类安全国际机制 “东北亚人类安全共同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