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VELOPING BOHAI SEA ZONE AND TIANJIN INTO A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EAST ASIAN & ASIA-PACIFIC ECONOMIC BELT
1
作者 Gu Shutang Jie Tang Professor of Economics. First Deputy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NAKAI UNIVERSITY Ph. D. of Economic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Institute of Economics of NANKAI UNIVERSITY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3期2-7,18,共7页
Compared with the stagnanteconomy of the rest world,Asian-Pa-cific economy has been experiencingthe hightest growth since the 1980s.Now,most researchers and officials,and even entrepreneurs believe
关键词 ASIA-PACIFIC ECONOMIC BELT DEVELOPING BOHAI SEA ZONE AND TIANJIN INTO A METROPOLITAN area IN THE east asian east more Asia SEA
下载PDF
日本在中国旅大地区的渔业殖民政策及海域扩张
2
作者 王国华 李竹丽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20世纪初的40多年间,日本对旅大地区实施了侵占及殖民统治,同步将旅大地区的海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渔业领域植入日本本土的法律制度,强推各项殖民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成立渔业组织、组建科研试验机构、颁布实施渔业法令法规等。这种... 20世纪初的40多年间,日本对旅大地区实施了侵占及殖民统治,同步将旅大地区的海域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渔业领域植入日本本土的法律制度,强推各项殖民政策,具体措施包括成立渔业组织、组建科研试验机构、颁布实施渔业法令法规等。这种做法虽然在形式上完成了渔业制度的近代化,客观上促进了旅大地区渔业生产的规范化和秩序化,但是法律政策的移植不过是为日本的殖民行为披上制度的伪装,本质上是殖民主义政策体系中的一部分,目的是掠夺更多的渔业资源,为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提供后援支撑。日本不仅在旅大地区,也几乎同时期在中国台湾半岛、朝鲜半岛并行推进渔业殖民政策,满足其在东亚实施经济掠夺和殖民统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大地区 渔业法律制度 渔业殖民 东亚海域
下载PDF
东亚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内在逻辑探析——基于韩国《农村振兴法》的文本内容分析
3
作者 芦恒 胡真一 《北方论丛》 2023年第1期109-124,共16页
韩国自1962年颁布《农村振兴法》以来,依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对法条进行多次修订。但总体而言,该法始终为乡村建设事业的推进提供了稳定的政策助力。中央政府始终是韩国乡村振兴事业推行的核心力量。进入21世纪后,伴随央地间... 韩国自1962年颁布《农村振兴法》以来,依据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对法条进行多次修订。但总体而言,该法始终为乡村建设事业的推进提供了稳定的政策助力。中央政府始终是韩国乡村振兴事业推行的核心力量。进入21世纪后,伴随央地间关系的变化,中央政府逐步由“前台”转向“幕后”。央地协作和地方自治型振兴模式逐渐成长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重要力量。该模式也为中国乡村振兴事业的全面推进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振兴法 央地关系 乡村振兴 东亚乡村 韩国农村
下载PDF
南海南沙海区沉积有机质分布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芬 黎刚 +1 位作者 朱小畏 颜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54,共10页
对现在过程的研究可为了解过去沉积环境演变信息提供重要线索。对南海南沙广阔海域23个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同位素组成(δ13CTOC和δ15N)进行测试分析,以期通过沉积有机质的现代组成分布特征为反演其历史... 对现在过程的研究可为了解过去沉积环境演变信息提供重要线索。对南海南沙广阔海域23个现代表层沉积物样品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及同位素组成(δ13CTOC和δ15N)进行测试分析,以期通过沉积有机质的现代组成分布特征为反演其历史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提供参考。南沙海区表层沉积物TOC/TN(5.5~7.9,平均为6.5±0.6)和δ13CTOC(–21.9‰~–18.7‰,平均为–21.0‰±0.7‰)揭示了沉积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源贡献;δ13CTOC与TOC和TOC/TN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了TOC未受明显的早期成岩作用影响,因此表层沉积物TOC可用于反映现代上层海水生产力状况。南沙海区表层沉积物TOC(0.32%~0.97%,平均为0.67%±0.17%)呈现明显的西-东向分布差异,高值主要位于西部前缘地带,低值主要分布在东部海域。表层沉积物TOC的地理分布特征表明了西南夏季风对南沙海域表层海水生产力的主要调控作用—由夏季风产生的越南上升流和湄公河陆源输入带来的高通量营养盐促进了西部前缘海域浮游植物的勃发,而随着站位距离的增加其施肥效应越来越弱。表层沉积物TOC和TN的强相关性(R2=0.95)以及δ15N的空间分布特征暗示了南沙海域沉积物δ15N未受陆源河流影响,记录了上层海水δ15N信号,从而指示了相关的氮循环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有机质来源 海洋生产力 东亚季风 南沙海区
下载PDF
“落漈”传说在东亚海域的分布研究
5
作者 游佳慧 曲金良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14,共6页
“落漈”传说记述频见于元代以后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传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古代史地著作、诗歌小说等文献,划分“落漈”传说在东亚海域的分布区域,梳理各个区域“落漈”传说传播分布的脉络,继而总结各区域“落漈”传... “落漈”传说记述频见于元代以后的文献记载,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传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考察古代史地著作、诗歌小说等文献,划分“落漈”传说在东亚海域的分布区域,梳理各个区域“落漈”传说传播分布的脉络,继而总结各区域“落漈”传说的分布特征,展示“落漈”作为海洋传说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漈” 东亚海域 传说分布
下载PDF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以及亚洲季风的爆发 Ⅱ.爆发时间 被引量:75
6
作者 吴国雄 张永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61,共11页
本研究的第I部分用资料分析证明,由于青藏高原的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1989年亚洲季风首先在孟加拉湾(BOB)东岸爆发,接着才有南海(SCS)季风爆发和印度季风爆发。在亚洲季风爆发的这三个阶段中,每阶段都伴有高原上空气... 本研究的第I部分用资料分析证明,由于青藏高原的热力强迫和动力强迫,1989年亚洲季风首先在孟加拉湾(BOB)东岸爆发,接着才有南海(SCS)季风爆发和印度季风爆发。在亚洲季风爆发的这三个阶段中,每阶段都伴有高原上空气柱的急速升温。本文是第I部分的继续。它指出:高原上空气柱的每一次急速升温都与中高纬度源于地中海上空的、频率为2~3周的低频(TTO)暖脊东传到高原上空相联系。季风爆发的每一阶段都伴有从南半球向北传播的、频率为30~60天的低频(MJO)散度扰动和从热带西太平洋向西传播的、频率为2~3周的低频(TTO)散度扰动。当这些低频扰动的暖位相和上升位相在所定义的“东亚季风区”(EAMA)锁相时,亚洲季风阶段性爆发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TO MJO 季风爆发 大气 热力作用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陆面能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0
7
作者 曾剑 张强 王春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6-888,共13页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成产品的分析,发现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内潜热和感热通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由摆动区外的相对均衡状态进入到摆动区内的"突变转换";陆面能量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能量平衡各分量在纬向和经向都表现出了"阶梯型"的变化。就演变而言,区域平均感热和潜热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递减或递增趋势,波动幅度在±20%以内,但在20世纪末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摆动相位转换:1997年之前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夏季风相对活跃,潜热通量总体高于其气候值而感热通量则低于其气候值,之后出现了相反的现象。此外,区内感热和潜热通量对气候环境干湿性质非常敏感,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 陆面能量平衡 空间分布 气候特征
下载PDF
长江口泥质区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示的近百年来东亚季风变迁 被引量:5
8
作者 刘升发 王昆山 +3 位作者 刘焱光 杨刚 吴永华 石学法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31-339,共9页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按照1 cm间隔测量了长江口泥质区ZM11孔沉积物的光谱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获取的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反射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对环境和气候的指示意义。因子分析提取了F1和F2两个主因子,... 利用Minolta CM2002光谱光度计按照1 cm间隔测量了长江口泥质区ZM11孔沉积物的光谱特征,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获取的400~700 nm可见光范围内的颜色反射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其对环境和气候的指示意义。因子分析提取了F1和F2两个主因子,通过与测试所得到的亮度(L)、红度(a*分量)、黄度(b*分量)等颜色反射率特征值对比,发现F1与亮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F2与黄量变化趋势则完全相反,其中前者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的有效替代性指标,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增大,沉积物亮度值变大,反之亦然。结合210Pb沉积速率数据,ZM11孔沉积物颜色反射率指标记录的近百年来发生的数次东亚夏季风增强期大致出现在1887、1897、1904、1915、1936、1945、1953、1965、1977、1987、1992年,该结果得到了近年来温度和降雨量实测记录的验证。东亚季风的这种强度变化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功率谱分析表明研究区存在明显的28 a和2 a周期,结合历史资料,推断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是其主要控制因素,另外还可能受到大尺度气候波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泥质区 沉积物 颜色反射率 东亚季风
下载PDF
季风边缘区封闭湖泊近40a来的水位变化分析——以青海湖、岱海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华中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利用40 a来的数据资料研究揭示了青海湖、岱海的水位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如果未来气候保持现在的状态,湖泊的面积将在2035年前后下降至0.392 5 km2后保持相对稳定;岱海水位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利用40 a来的数据资料研究揭示了青海湖、岱海的水位变化及其机制.结果表明:青海湖水位变化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如果未来气候保持现在的状态,湖泊的面积将在2035年前后下降至0.392 5 km2后保持相对稳定;岱海水位变化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的强烈干预改变了湖泊的演化方向,如果将人类活动耗水量还原到湖泊中,岱海水位将逐步上升、湖泊面积逐渐扩大,并在水位1.226 5 km、面积175 km2上稳定维持至2030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区 封闭湖泊 水位变化
下载PDF
两湖流域盛夏持续性旱涝过程诊断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贤云 丁一汇 叶成志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22,共11页
基于区域的平均雨量,用Z指数方法确定发生于洞庭湖与鄱阳湖(简称两湖)流域持续10天及以上的少雨和多雨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些旱涝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出现连续性旱涝过程时,500 hPa高度场经向分布差异十分明显... 基于区域的平均雨量,用Z指数方法确定发生于洞庭湖与鄱阳湖(简称两湖)流域持续10天及以上的少雨和多雨过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这些旱涝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出现连续性旱涝过程时,500 hPa高度场经向分布差异十分明显,在持续性干旱(洪涝)过程中,东亚-西太平洋地区从高纬到低纬表现为典型的"-+-"("+-+")波列分布型,旱涝过程的发生、维持和消退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变化紧密相关,同时中高纬阻塞形势的变化也十分明显。(2)区域出现连续性旱涝过程与东亚夏季风的强弱显著相关。持续性干旱过程,东亚夏季风环流处于偏强时期,伴随着弱的热带辐合带系统和强的副热带辐合系统,洪涝过程则完全相反。(3)区域持续性旱(涝)过程与区域强水汽辐散(辐合)相对应,且在水汽垂直分布上表现为低层水汽辐散(辐合),高层为水汽辐合(辐散),在850 hPa处的水汽辐散(辐合)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涝 东亚夏季风 诊断 两湖流域
下载PDF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影响因素、效果及对策 被引量:5
11
作者 姜书竹 张旭昆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3年第6期21-25,共5页
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性浪潮 ,中国和东盟在经济上的互相需要 ;阻碍因素 :中国威胁论 ,美国的影响 ,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性 ,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性。为了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我国政... 影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有利因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性浪潮 ,中国和东盟在经济上的互相需要 ;阻碍因素 :中国威胁论 ,美国的影响 ,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性 ,吸引外资方面的竞争性。为了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顺利 ,我国政府应该采取积极对策 ,协调各方利益 ,尤其是调动东盟国家的积极性 ;还应该采取积极的国内政策 ,引导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国际投资的流向 ;更要展望未来 ,为东亚一体化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东亚一体化 影响因素 效果 对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下载PDF
基于经济冲击对称性的东亚货币合作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辉 赵清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 每次金融危机爆发都会引起人们对区域货币合作的高度关注。亚洲金融危机催生了东亚货币合作的基石即以清迈倡议(CMI)为代表的区域救助机制,而此次危机后形成的标志性合作成果则是清迈倡议多边机制(CMIM)。本文正是基于上述事实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比较东亚地区过去30年和近10年经济冲击对称性的差异,以考察东亚地区货币合作基础的新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东亚地区小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一直很高,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近年来,最为显著的变化是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间的经济冲击对称性的显著提高,因而为东亚更深层次的货币合作奠定基础。鉴于此,本文认为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应适时调整为以"亚洲共同繁荣"为目标,由过去的"危机推动型"合作转向以中日为代表的"大国推动型"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货币区理论 东亚货币合作 冲击对称性
下载PDF
东海北部泥质区敏感粒度组分对东亚季风演变的响应 被引量:18
13
作者 孙晓燕 李广雪 +2 位作者 刘勇 马妍妍 李俊杰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17,共7页
运用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对FJ04孔146cm以上部分进行敏感粒度组分分析与提取,证明选取的敏感粒度组分是本区重要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其平均粒径的变化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季风的强弱。获得了东海北部泥质区3kaBP以来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演化过... 运用粒级一标准偏差方法对FJ04孔146cm以上部分进行敏感粒度组分分析与提取,证明选取的敏感粒度组分是本区重要的环境替代性指标,其平均粒径的变化可以用来指示东亚季风的强弱。获得了东海北部泥质区3kaBP以来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东亚季风经历了两个主要的演变阶段:①3~1.15kaBP为东亚冬季风较弱,中等程度波动阶段,期间也存在几次冬季风加强期;②1.15kaBP到现代为东亚冬季风强盛、高频率波动阶段。1.15kaBP是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此外,3kaBP来敏感粒度组分平均粒级的变化还记录了11次冬季风增强事件,与全球其他地区的气候记录具有极好的对应关系,但在不同的地区的响应程度不同,说明气候变化存在全球一致性和区域响应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区 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东海陆架
下载PDF
从欧洲货币一体化看东亚货币区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玉兰 曹晓蕾 《北方经贸》 2003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作者以欧洲货币区的适应发展为参照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所提出的标准 ,分析了东亚地区实行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结论是 ,东亚各国与欧元成员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在很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建立最...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实践验证了最优货币区理论。作者以欧洲货币区的适应发展为参照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所提出的标准 ,分析了东亚地区实行单一货币的可行性 ,结论是 ,东亚各国与欧元成员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在很多方面尚不能满足建立最优货币区的基本条件 ,因此 ,要建立东亚货币区还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货币一体化 东亚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 欧元 经济开放 生产要素 经济政策
下载PDF
近3000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在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的记录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倩 初凤友 +1 位作者 叶黎明 许冬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6-62,共7页
通过对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ZJ2孔进行AMS14C测试和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敏感的粒度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该粒度指标,发现近3 000a以来东亚... 通过对位于南海北部陆架泥质区ZJ2孔进行AMS14C测试和粒度分析,从中提取出了对沉积环境敏感的粒度组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级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根据该粒度指标,发现近3 000a以来东亚冬季风存在8次增强的记录,与格陵兰冰芯的记录有着较好的一致性,且在其他不同区域亦能找到相对应的气候变化证据,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陆架 泥质区 东亚冬季风 沿岸流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下载PDF
前秋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卢国阳 任保华 +2 位作者 郑建秋 董祝雷 徐迪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4-194,共11页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莱环流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秋季纽芬兰东南侧的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联系在1970s中后期发生明显年代际突变,由1...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哈德莱环流中心海表温度资料,研究了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可能原因。结果表明,秋季纽芬兰东南侧的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与东亚冬季风联系在1970s中后期发生明显年代际突变,由1948—1976(P1)显著正相关变为1980—2012(P2)时段的不显著负相关。同时,与湾延区海温相联系的环流系统在P1和P2时段改变明显:P1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冬季500 hPa位势高度场乌拉尔以东地区为大范围显著正异常,日本上空东亚大槽加深,东亚沿岸产生显著偏北风;而P2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贝加尔湖上空为不显著负异常位势高度,东亚大槽区为弱的正异常,东亚沿岸有不显著偏南风异常。造成该突变的可能原因是P1时段湾延区海温偏高容易激发出北大西洋到东亚"正、负、正、负"的异常波列,且该异常中心与正位相欧亚遥相关(EU)波列的异常中心位置基本一致,位相叠加加强了正EU,进而造成东亚冬季风的异常强劲。而P2阶段从西欧到东亚沿岸呈现不显著的类似负位相EU波列,且异常中心与EU波列的异常中心位置有偏差,导致其与东亚冬季风关系相对于P1阶段发生了由显著正相关到不显著负相关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湾流延伸区海温 东亚冬季风 年代际变化 欧亚遥相关型
下载PDF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动因、可行性及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凌江怀 董春柳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7-32,共6页
2004年1月1日南亚七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下,东亚各国经济要发展、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组建... 2004年1月1日南亚七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决定于2006年1月1日起建立南亚自由贸易区。这一举动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再次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下,东亚各国经济要发展、要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组建某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组织变得更为迫切。以此为背景,通过对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动因、可行性及障碍的分析,对比借鉴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模式,认为以"10+1"为主体、以"10+3"为框架是东亚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自由贸易区 动因 可行性 模式
下载PDF
东亚经济一体化下的CAFTA及其法律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力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3-298,共6页
CAFTA放到广域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深远意义。CAFTA的法律性质并非欧盟那样的国际经济组织,而是国际条约性质的经济合作。这是理解与CAFTA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的关键。CAF-TA协定作为框架协定,其后续协定《货物贸易协定》、《服... CAFTA放到广域的东亚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深远意义。CAFTA的法律性质并非欧盟那样的国际经济组织,而是国际条约性质的经济合作。这是理解与CAFTA相关的各种法律关系的关键。CAF-TA协定作为框架协定,其后续协定《货物贸易协定》、《服务贸易协定》、《投资协定》、《争端解决机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协定和规则体系。其模式对AJCEP、KAFTA产生了影响,也成为未来"10+3"广域东亚自由贸易区法律构建的蓝本,并且为进一步升格为欧洲共同市场模式的法律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FTA 东亚共同体 广域经济一体化 法律构建
下载PDF
早期葡萄牙在远东殖民扩张中的天主教因素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德霞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84-89,共6页
近代早期的葡萄牙既是信奉天主教的旧教国,也是最早向海外扩张的欧洲殖民国家。葡萄牙的宗教狂热决定了其在殖民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天主教的影响。本文以近代早期葡萄牙在东亚海域的殖民扩张为背景,从几个方面探讨了天主教的影响。
关键词 天主教的影响 近代早期 葡萄牙 东亚海域 殖民扩张
下载PDF
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及其背景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秀艳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36-41,共6页
日本的东亚区域合作战略根本上是以日美双边关系为基础的多边关系的新发展,日本依托美国,牵制中国,争取东盟,有意执掌东亚合作的方向。本文认为,日本的战略正威胁着东亚共同体的走向,有必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 日本 东亚共同体 区域合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