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ic amphipoda in the East China Sea 被引量:4
1
作者 JIANGMei WANGYunlong YUANQi CHENYaq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29-336,共8页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ic amphipoda in the East China Sea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ckerel and scad fishing grounds i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ic amphipoda in the East China Sea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mackerel and scad fishing grounds is studied.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 of biomass is great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variety during the passing three decades.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ktonic amphipoda basically reflects the movement, decay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water systems in the survey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china sea amphipoda biomas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factors mackerel and scad fishing grounds
下载PDF
Laws of Chl.a maximum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in the northern East China Sea
2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关键词 east china sea Chl. a environmental factor
下载PDF
Evolu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in the past 14 kyr: Insights from tetraethers-based proxies 被引量:6
3
作者 GE HuangMin ZHANG ChuanLun +4 位作者 VERSTEEGH Gerard J.M. CHEN LingLing FAN DaiDu DONG Liang LIU JingJ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5期927-938,共12页
We re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past 14 kyr based on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subaqueous Yangtze River Delta. Two primary phases ... We reconstruct the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past 14 kyr based on glycerol dialkyl glycerol tetraethers(GDGTs) in a sediment core from the subaqueous Yangtze River Delta. Two primary phases are recognized. Phase I(13.8–8 cal kyr BP) reflects a predominantly continental influence, showing distinctly higher concentrations of branched GDGTs(averaged 143 ng/g dry sediment weight, dsw) than isoprenoid GDGTs(averaged 36 ng/g dsw), high BIT index(branched vs. isoprenoid tetraethers) values(>0.78) and a fluctuating GDGT-0/crenarchaeol ratio(R_(0/5), varied from 0.52 to 3.81). Within this interval, temporal increases of terrestrial and marine influence are attributed to Younger Dryas(YD)(ca. 12.9–12.2 cal kyr BP) cold event and melt-water pulse(MWP)-1B(11.5–11.1 cal kyr BP), respectively. The prominent transition from 8 to 7.9 cal kyr BP shows a sharp decrease in BIT index value(<0.4) and increase in crenarchaeol, which marks the beginning of phase II. Afterwards, the proxies remain relatively constant, which indicates that phase II(7.9 cal kyr BP-present) is a shel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with high stand of sea level. Overall, the BIT index in our record serves as a good marker for terrestrial influence at the site, and likely reflects the flooding history of the region. The TEX_(86)(Tetra Ether Index of tetraethers consisting of 86 carbons) proxy is not applicable in phase I because of an excess terrestrial influence; but it seems to be valid for revealing the annual SST in phase II(21.6±0.9°C, n=49). In contrast, the MBT'/CBT(Methylation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and Cyclization of Branched Tetraethers) proxy appears to faithfully record the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MAT)(14.3±0.63°C, n=68) and presents an integrated signal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Yangtze River drainage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GTs Proxies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Holocene east china sea
原文传递
基于GAM模型的东海中南部大黄鱼资源密度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
作者 谢世君 刘世刚 +5 位作者 宋普庆 王芮 李渊 王艺红 黄凌风 林龙山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0-69,共10页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资源密度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东海中南部两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大黄鱼资源密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资源密度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2018年秋季和2019年春季东海中南部两个航次渔业资源调查数据,采用广义加性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对大黄鱼资源密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黄鱼尾数密度和生物量密度秋季为106.2 ind/km^(2)和6.57 kg/km^(2),春季为7.9 ind/km^(2)和0.45 kg/km^(2)。春季大黄鱼分布重心位于鱼山渔场,秋季分布重心南移进入温台渔场。广义加性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最优模型均由离岸距离、温度、盐度组成,其中秋季最优模型的温度和盐度因子均为底层水体,而春季环境因子均为表层水体;春秋两季大黄鱼生物量密度均随温度上升而下降;秋季随着底层盐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最适底层盐度为33.7;春季随表层盐度升高而呈单调增加趋势。春季和秋季大黄鱼分布受到了不同水层环境的影响,这是由其栖息和繁殖特性的季节变动所导致的。本研究结果阐明了春秋季东海中南部大黄鱼资源分布情况及其对海洋环境因子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时空分布 资源密度 环境因子 广义加性模型 东海
下载PDF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向荣 杨作升 +4 位作者 郭志刚 Saito Y. 范德江 肖尚斌 陈木宏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2-588,共7页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65.6、65.6~10.5、10.5~1.3和<1.3 μm,其中>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 利用激光粒度仪对位于东海陆架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2孔进行了沉积物粒度分析,根据标准偏差变化检出了B2孔含有4个粒度组分:>65.6、65.6~10.5、10.5~1.3和<1.3 μm,其中>65.6μm粗组分含量很低,主要是以底栖有孔虫为主的生源沉积.各组分平均粒径和粒度含量随孔深的变化显示了65.6~10.5μm组分在B2孔含量较高(21%~30%),变化最明显,是该孔对环境变化最敏感的粒度组分.研究表明该敏感组分的粒度含量和平均粒径变化主要受东亚冬季风的强弱变化制约,其变化恢复的近2 ka来东亚冬季风变化和中国东部气候变化序列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65.6~10.5 μm粒度组分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的替代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泥质区 环境敏感粒度组分 东亚冬季风 气候变化 全新世
下载PDF
近3000cal.aB.P.以来东海东北部环境异常及其与全新世ElNio活动的可能联系 被引量:7
6
作者 常凤鸣 李铁刚 +1 位作者 庄丽华 阎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2-481,共10页
利用取自东海东北部、冲绳海槽西侧陆坡的重力柱状岩芯DOC082(29°13.93′N,128°08.53′E;水深1128m),通过对碳酸钙、有机碳和蛋白石等生源组分含量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等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 利用取自东海东北部、冲绳海槽西侧陆坡的重力柱状岩芯DOC082(29°13.93′N,128°08.53′E;水深1128m),通过对碳酸钙、有机碳和蛋白石等生源组分含量的分析,结合浮游有孔虫、底栖有孔虫、放射虫和硅鞭藻等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变化以及底栖有孔虫属种组成特征,揭示了全新世东海东北部生物生产力的演变。研究结果显示,近10500cal.aB.P.以来生源组分含量和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的演变趋势十分相似,明显分为3个阶段:约4000cal.aB.P.之前的早、中全新世明显偏低,大约在4000cal.aB.P.左右开始突然大幅度上升,而约3000cal.aB.P.以来的晚全新世以持续的高值为显著特征。生源组分含量、微体古生物化石丰度以及底栖有孔虫内生属种Uvigerina和Bulimina百分含量等指标的变化一致指示,东海东北部近10500cal.aB.P.以来古生产力演变的显著特征是早、中全新世明显偏低,约4000cal.aB.P.左右突然且大幅度上升,大约3000cal.aB.P.之后的晚全新世为生物生产力异常的高值期;同时有研究表明该区域的表层海水年平均温度(SST)也呈现了明显的三段式演变:早全新世10500~8400cal.aB.P.期间为持续的高值期、中全新世SST相对稳定、3100~500cal.aB.P.期间的晚全新世为显著的低SST时期[1]。近3000cal.aB.P.以来古生产力的异常高值和表层海水古温度的大幅度下降说明晚全新世区域海洋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据东海东北部现代生物生产力和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和控制机制、结合现代ElNio发生期间中国大陆气候和降水异常以及黑潮暖流变异的分析表明,近3000cal.aB.P.来东海东北部的环境异常可能是对晚全新世ElNio活动显著增强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全新世 东海东北部 环境异常 古生产力 表层海水古温度 E1 Nino
下载PDF
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重金属排海通量及海洋环境容量估算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长友 王修林 +3 位作者 李克强 梁生康 苏荣国 杨胜朋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76,共15页
汇总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排海通量年变化规律及主要来源,应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估算了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排海总量整体上呈... 汇总并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排海通量年变化规律及主要来源,应用多介质海洋环境中重金属迁移-转化模型,估算了东海陆扰海域重金属海洋环境容量。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排海总量整体上呈不对称的倒"U"形变化趋势,基本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20世纪90年代达到最大值,当前排海总量仍高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水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河流为主的陆源排放,其中88.0%左右来源于河流排放,7.5%左右来源于排污口,只有4.5%左右来源于大气沉降。长江流域排海通量占东海陆扰海域排海总量的比例最大,平均为92.4%左右,钱塘江流域平均只有3.9%左右,闽江流域平均只有3.7%左右。东海陆扰海域铜、铅、锌、镉污染物海洋环境容量分别约为17.0,4.7,113.1,0.71 kt/a。当前铅、锌、镉污染物排海总量没有超过东海陆扰海域海洋环境容量,但铜的排海总量超过其海洋环境容量大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海通量 海洋环境容量 重金属 东海
下载PDF
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圣法 程家骅 严利平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0-118,共9页
依据1997~2000年东海中南部(25°30′~29°00′N,120°30′~127°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了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 依据1997~2000年东海中南部(25°30′~29°00′N,120°30′~127°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的方法分析了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结构的空间特征,结果显示,东海中南部鱼类群聚大致可分为近海群聚和外海群聚.在不同季节两个群聚的种类组成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并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近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为带鱼、发光鲷等.外海群聚的特征种类主要为黄鳍马面鲀、短尾大眼鲷、黄鲷等.鱼类群聚与环境因子水深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群聚 东海中南部 空间特征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东海区短鳄齿鱼数量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0
9
作者 沈伟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4期319-326,共8页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 根据2005年东海区(26°30′~35°00′N、121°00′~127°00′E)渔业资源监测底拖网调查资料,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方法分析了东海区短鳄齿鱼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水深、水温、盐度与数量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区短鳄齿鱼主要分布区域为:28°00′~30°00′N、123°00′~126°30′E;生物量季节变化明显,以秋季(9月)最高,春季(4月)最低;短鳄齿鱼适宜水深、温度、盐度范围分别为70~110 m、17~23℃、34.3~35.2。结合东海海流分布特点,初步推断短鳄齿鱼为暖水性海洋小型鱼类,其生物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受台湾暖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鳄齿鱼 数量分布 东海区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黄东海陆架及朝鲜海峡泥质沉积物的磁学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33
10
作者 刘健 秦华峰 +1 位作者 孔祥淮 李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31-1039,共9页
黄东海陆架和朝鲜海峡等5个泥质沉积区全新世中期以来(自约6kaB.P.至今)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的河流入海物质在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中的沉积产物。对取自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泥质区和长江口以南的闽浙沿岸泥质区(舟山群... 黄东海陆架和朝鲜海峡等5个泥质沉积区全新世中期以来(自约6kaB.P.至今)的细粒沉积物主要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的河流入海物质在复杂的海洋动力系统中的沉积产物。对取自山东半岛北部近岸泥质区和长江口以南的闽浙沿岸泥质区(舟山群岛近岸海区)的表层细粒沉积物(粘土质粉砂和粉砂质粘土)开展了详细的岩石磁学测试,包括磁化率、等温剩磁和样品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等分析,并将实验数据与以往研究过的济州岛西南陆架区、南黄海东南部陆架区和朝鲜海峡西岸等3个泥质沉积区细粒沉积物的磁学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上述5处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主要组分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其中低矫顽力磁性矿物为主,平均粒度为准单畴(PSD)。根据磁性矿物的粒度和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这5处细粒沉积物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第1种类型是朝鲜海峡西岸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最粗,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为中等;第2种类型是南黄海东南部陆架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为中等,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最大;第3种类型是山东半岛北部近岸、闽浙沿岸(舟山群岛近岸)和济州岛西南陆架区的细粒沉积物,其磁性矿物的粒度最细,低矫顽力组分的相对含量最低。在这5处细粒沉积物中,闽浙沿岸(舟山群岛近岸)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含量最高,其他4处细粒沉积物的磁性矿物含量都较低且大体相当。这种磁学特征的差异反映了物源的不同。从磁学特征来分析,济州岛西南陆架区的泥质沉积物主要来自黄河和长江;南黄海东南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是朝鲜半岛进入黄海的河流,黄河和长江对其没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海 东海 朝鲜海峡 泥质沉积 环境磁学 物源
下载PDF
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关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朱文斌 薛利建 +2 位作者 卢占晖 徐汉祥 徐开达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6-442,共7页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期间所采集的头足类资料,分析了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了头足类群落变... 根据2008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009年2月)四季东海区桁杆拖虾网调查期间所采集的头足类资料,分析了东海南部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采用生态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并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研究了头足类群落变化与主要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南部海域共捕获头足类22种,隶属于3目6科8属,优势种主要有神户乌贼(Sepia kobiensis)、双喙耳乌贼(Sepiola birostrata)、短蛸(Octopus ocellutus)和杜氏枪乌贼(Loligo duvaucelii)等;种类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1.30,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1.69,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02—1.00,t检验表明,各群落多样性指数四季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典范对应分析认为,底层水温为影响调查海域头足类种类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南部 头足类 种类组成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东海区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玉荣 丁跃平 +2 位作者 李铁军 薛彬 郭远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1-268,共8页
依据2008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09年冬季(2月)的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东海区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个航次叶绿素a浓度分别为1.33、0.93、1.61和0.6... 依据2008年春季(5月)、夏季(8月)、秋季(11月)和2009年冬季(2月)的现场调查结果,分析了东海区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的平面分布、垂直分布和季节变化的特征,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个航次叶绿素a浓度分别为1.33、0.93、1.61和0.65 mg/m3,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最大值均出现在0—10m水层,冬季最大值出现在底层。叶绿素a浓度远海年季变化较小,近岸区和垂直分布年季变化较大。四个航次初级生产力平均为375.03、414.37、245.45和102.60 mg/(m3 h),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水平均高于历史同期值。鱼外渔场的年平均初级生产力最大,海州湾渔场最小。通过分析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表明,叶绿素a与浮游植物显著正相关;春季和秋季的低温以及春季和夏季的低盐比较适合浮游植物的生长;活性磷酸盐可能是限制春季和秋季叶绿素a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区 叶绿素A 初级生产力 季节变化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东海特定海区柱状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郑丽波 周怀阳 叶瑛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14-417,429,共5页
对国家海洋二所1998年5月调查过程中采自长江口外特定海区的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总磷及各形态磷分析。邻近长江口、杭州湾的MESO站位,总磷(TP)、铁结合态磷(Fe-P)和有机磷(OP)均高于其它站位,表明来自长江、钱塘江水系的污染物... 对国家海洋二所1998年5月调查过程中采自长江口外特定海区的柱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总磷及各形态磷分析。邻近长江口、杭州湾的MESO站位,总磷(TP)、铁结合态磷(Fe-P)和有机磷(OP)均高于其它站位,表明来自长江、钱塘江水系的污染物已对东海海域的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垂直方向上,各站位TP、OP和Fe-P的含量自下而上增高,此外,Fe-P和OP由于还原溶解与生物降解等作用,倾向于进入孔隙水,参与海洋磷的再循环。吸附态磷(Ad-P)与钙结合态磷(Ca-P)的含量向上递减,与成岩期自生磷灰石的沉淀,以及磷的吸附—解吸附再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柱状沉积物 存在形态 分布 污染物
下载PDF
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夏季网采浮游植物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14
作者 江志兵 曾江宁 +5 位作者 李宏亮 周锋 陈全震 朱根海 张东声 严小军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2-123,共12页
2009年6、8月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的网采样品中检出浮游植物9门395种(含223种硅藻与125种甲藻)。浮游植物丰度8月(3 077.15×104 cells/m3)显著高于6月(107.80×104 cells/m3)。随长江冲淡水势力增强,位于长江口的丰度高值区8... 2009年6、8月长江口及其邻近陆架区的网采样品中检出浮游植物9门395种(含223种硅藻与125种甲藻)。浮游植物丰度8月(3 077.15×104 cells/m3)显著高于6月(107.80×104 cells/m3)。随长江冲淡水势力增强,位于长江口的丰度高值区8月较6月更偏外侧。种类丰富度8月高于6月,但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略低于6月。6月尖刺伪菱形藻和三角角藻占绝对优势,8月优势种主要有尖刺伪菱形藻、笔尖形根管藻和铁氏束毛藻。骨条藻虽非优势种,但在长江冲淡水区丰度较高。相似性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空差异显著。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温度和盐度是分别影响6、8月群落分布的首要因子。根据水动力和化学参数,该区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环流变化和水团消长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长江口 浮游植物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下载PDF
东海北部叶绿素a极大值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陆赛英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4-75,共12页
本文利用《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1986-1992)》的资料着重研究东海北部叶绿素a极大值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等。研究表明,东海北部水动力环境,诸如锋面涡、海洋锋和上升流等等是促成叶绿素a极大值分布变化的... 本文利用《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1986-1992)》的资料着重研究东海北部叶绿素a极大值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等。研究表明,东海北部水动力环境,诸如锋面涡、海洋锋和上升流等等是促成叶绿素a极大值分布变化的重要环境因素。文中特别指出叶绿素a密集区离锋面远近的位置与锋面流速的跃变程度呈现一元线性负相关,可以通过此相关式来估计叶绿素a密集区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叶绿素A 环境因素 极大值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东海近岸海域赤潮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健 杨翼 +2 位作者 杨璐 李佳芮 张有权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东海沿海赤潮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对2003-2016年东海11个赤潮监控区的调查与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关联关系。【结果】东海近岸海域赤潮发生与水温、pH与溶解氧... 【目的】探讨东海沿海赤潮发生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方法】对2003-2016年东海11个赤潮监控区的调查与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了赤潮与环境因子关联关系。【结果】东海近岸海域赤潮发生与水温、pH与溶解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活性磷酸盐、硝酸盐等无机营养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论】赤潮发生时水温一般为25~33℃,pH为8~9,溶解氧5~10 mg/L,营养盐处于极低值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环境因子 东海 近岸海域 关系
下载PDF
东海内陆架沉积物敏感粒级构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元 范德江 +3 位作者 张喜林 陈彬 王亮 逄悦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9-326,共8页
沉积物粒级包含了大量的沉积环境信息,在古环境恢复和重建中被广泛应用。基于采自东海内陆架的三根沉积物岩芯,作者利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确定了敏感性粒级,探讨了搬运机制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东海内陆架现... 沉积物粒级包含了大量的沉积环境信息,在古环境恢复和重建中被广泛应用。基于采自东海内陆架的三根沉积物岩芯,作者利用激光粒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沉积物的粒度组成,确定了敏感性粒级,探讨了搬运机制及其环境意义。研究表明:东海内陆架现代沉积物含有大致相同的三个敏感性粒级,分别是粒级1(<12μm)、粒级2(12—225μm)和粒级3(>225μm)。从北到南敏感粒级具有逐渐细化的趋势,该趋势与长江入海沉积物向南搬运过程中发生的沉积分异作用有关。粒级1和粒级2分别由均匀悬浮次总体和递变悬浮次总体构成,而粒级3则由生物过程产生。结合该区的海洋动力特征,作者认为,粒级2可较好地用来指示冬季海洋动力强度,并具有揭示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潜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内陆架 沉积物 敏感性粒级 搬运机制 替代性指标
下载PDF
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的空间结构 被引量:57
18
作者 李圣法 程家骅 严利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377-4386,共10页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大陆架水深30~200米海域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元分析(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SIMPER以及BIO-ENV方法分析了东海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以及与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大陆架海... 根据1997~2000年东海大陆架水深30~200米海域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资料,运用多元分析(聚类分析和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SIMPER以及BIO-ENV方法分析了东海鱼类群落的空间格局以及与非生物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大陆架海域鱼类群落在空间上可分为3个群落类型,分别为东海近海群落、东海大陆架外缘群落以及这两个群落之间的东海大陆架混合群落。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的种类组成沿着水深梯度的变化明显,每种鱼类均有一定的水深范围。不同的流系具有不同的温盐特征,影响了鱼类的分布及其洄游,从而控制了不同鱼类群落类型的种类组成。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类型中,大陆架外缘群落类型各调查季节在空间分布和种类组成上相对稳定,而东海近海群落类型和东海大陆架混合群落类型在夏季融合在一起,其它季节保持各自的空间结构。同时东海陆架区只在一种群落类型中出现的鱼类相对较少,多数鱼类同时出现在两个群落类型中或3个群落类型中,但是它们相对较集中的区域明显不同,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生物量和出现频率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鱼类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对海洋环境的不同需求,它们根据繁殖或摄食需求而在东海陆架区范围内洄游以寻找最适的海洋环境,因此对3个群落类型定义是相对的,很难严格确定一个永久的鱼类群落地理区域,以形成相互隔离的鱼类群落,而且鱼类群落之间的边界随着季节不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大陆架 鱼类群落 空间结构 环境因素
下载PDF
东海带鱼渔获量变动原因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跃中 邱永松 《南方水产》 2006年第3期16-24,共9页
利用1951~1984年东海带鱼年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资料,以及降雨、风速和海表温度等的时间系列,分析了带鱼渔获量年际变化与捕捞努力量及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建立了渔获量对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变量的回归模犁。带鱼渔获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变... 利用1951~1984年东海带鱼年渔获量和捕捞努力量资料,以及降雨、风速和海表温度等的时间系列,分析了带鱼渔获量年际变化与捕捞努力量及环境因素的关系,并建立了渔获量对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变量的回归模犁。带鱼渔获量随捕捞努力量的变化可用Fox模型拟合(R=0.89,P〈0.01),1951~1974年期间,渔获量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增长而不断提高,但自1974年后,随着捕捞努力量的持续增长,渔获量开始下降。排除捕捞效应后的带鱼渔获量波动还与环境因素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和东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渤海海域年均风速、长江口年均风速、黄海和东海海表温度(2月)、东海中部年平均海表温度及南部冬季月平均海表温度等环境因子都与之显著相关。包含捕捞努力量和环境变量的渔获量模型的回归系数为0.97,其置信水平达到99%以上。运用1951~1984年的回归模型对1985和1986年的渔获量作出了预测,其预测值与实际渔获量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验证了其可靠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带鱼渔获量变动不仅与捕捞作用有关,同时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是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渔获量 捕捞努力量 环境因子 模型 东海
下载PDF
东海春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民波 简婷婷 +4 位作者 王云龙 张衡 尹艳娥 张海燕 杨杰青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89-597,共9页
为了解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通过2015—2017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东海海域浮游植物和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典型环境因子(水文、营养盐、COD_(Mn)、悬浮物浓度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 为了解近年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特征,通过2015—2017年5月(春季)和8月(夏季)对东海海域浮游植物和环境要素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海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典型环境因子(水文、营养盐、COD_(Mn)、悬浮物浓度等)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春季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由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组成,夏季的主要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受长江冲淡水、钱塘江、东海沿岸流等影响,东海近岸海域环境浮游植物数量明显高于东海大陆架海域。冗余度分析结果显示,2015—2017年春季,对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活性磷酸盐;2015—2017年夏季,对研究海域浮游植物丰度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 浮游植物群落 生态特征 环境因子 春夏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