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rroir Suitability Zoning for the Six Prevailing Wine Grape Varieties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with a Focus on the Helan Mountain East) of China
1
作者 Hongying Li Xiaoyu Zhang +1 位作者 Jing Wang Yahong Zhang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A)》 2019年第5期278-293,共16页
Terroi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e grape production and good wine making.Among all the aspects of terroir in a given region,climate,soil and varie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 Terroi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wine grape production and good wine making.Among all the aspects of terroir in a given region,climate,soil and variety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The goal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se three aspects of terroir in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with a focus on the Helan Mountain East.Based on historical weather data during the period 1981 to 2016 from 22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the research area,the climatic indices were derived,with which the growable zone for wine grape cultivation in the research area was identified.By synthesizing the climatic indices and soil type data,stepwise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divide the growable zone into optimal,suitable,near-suitable and unsuitable zones for the six prevailing wine grape varieties.In the analysis,the six prevailing wine grape varieties include two white wine grape varieties of“Chardonnay”and“Riesling”and four red wine grape varieties of“Cabernet Sauvignon”,“Merlot”,“Pinot Noir”and“Grenache Noir”.With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ArcGIS)software,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of these terroir suitability zonings were mapped in the research area according to a small grid simulation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growable zone for wine grapes was mainly focused in most of the nor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This particular zone was suitable for the typical red wine varieties like late-maturing“Grenache Noir”,medium-to-late maturing“Cabernet Sauvignon”,medium-maturing“Merlot”and early-maturing“Pinot Noir”.In particular,the optimal zone for these four red wine varieties was centered in Xixia county of Yinchuan city,Pigeon Hill of Qingtongxia city and Baima Township of Zhongning County.For the two early-to-medium maturing white wine varieties of“Riesling”and“Chardonnay”,the optimal and suitable zones were in the cool area of the central arid zone and the Qingshui River tribut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e grape TERROIR helan mountain east China
下载PDF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cyclodextrin on the color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Cabernet Sauvignon red wine 被引量:1
2
作者 Caiyun Liu Lulu Wu +2 位作者 Shuyue Fan Yongsheng Tao Yunkui L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310-323,共14页
The impact of cyclodextrins(CDs)on wine quality and stability remains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ssess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post-fermentation addition of CDs on color stability of red wine fr... The impact of cyclodextrins(CDs)on wine quality and stability remains largely unknown.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ssess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post-fermentation addition of CDs on color stability of red wine from the viewpoints of color characteristics,copigmentation and phenolic profiles.The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methods were employed to dissect the key effective determinants related to color quality.The addition of CDs induced a significant hyperchromic effect of 8.19-25.40%,a significant bathochromic effect and an enhancement of the color intensity.Furthermore,the evolution of anthocyanin forms and the content of monomeric anthocyanins revealed that β-CD is a superior favorable cofactor during wine aging,but for long-term aging,2-HP-β-CD and 2-HP-γ-CD are more beneficial in promoting the formation of polymerized anthocyanins and color stability.This work provide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CDs to enhance the color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red wi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dextrins color properties copigmentation helan mountain’s east Foothill red wine aging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葡萄园不同方位摘叶对赤霞珠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红英 王静 +4 位作者 李娜 姜琳琳 杨洋 胡宏远 张晓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 酿酒葡萄转色后摘叶会改变微气候,从而影响葡萄果实糖、酸、酚类物质等品质因子的积累。以南北行向种植的赤霞珠酿酒葡萄为试验材料,在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果园开展葡萄东面摘叶、西面摘叶和东西两面摘叶三种方式摘叶试验,以田间正常叶幕水平为对照,研究不同摘叶方位对成熟期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赤霞珠酿酒葡萄果实转色后进行东面摘叶可使成熟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果糖、总酸、糖酸比、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单宁含量不同程度增加,其中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增加显著;果实还原糖、总酚、花青素含量比对照减少,但差异不显著。(2)西面摘叶处理下成熟葡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略下降,果糖、苹果酸、柠檬酸和单宁显著上升,葡萄糖和酒石酸含量略上升。(3)双面摘叶葡萄果实的单宁含量显著增加,葡萄糖、果糖、柠檬酸和酒石酸含量略增加,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酸、苹果酸、总酚和花青素含量都比对照要低。综合分析认为,摘叶后葡萄果实糖的含量整体呈不显著增加,但东面摘叶处理葡萄果实中酸含量均提高、单宁含量增加,总酚和花青素虽然略有减少,减少幅度相对最小。针对目前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糖高酸低现状,建议在贺兰山东麓南北行向种植的葡萄园,采用东面摘叶为主的叶幕管理模式进行果实品质因子调控,从而达到平衡葡萄果实整体风味物质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 赤霞珠 摘叶 果实品质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全产业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国荣 赵智慧 张华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4-16,26,共4页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产区”。系统归纳了贺兰山东麓葡萄全产业链研究进展,包括栽培技术、灌溉技术、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治、气象研究、品种选育、葡萄酒特征分析、...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业界公认的世界上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产区”。系统归纳了贺兰山东麓葡萄全产业链研究进展,包括栽培技术、灌溉技术、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冻害防治、气象研究、品种选育、葡萄酒特征分析、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开发10个方面,针对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为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葡萄产业 全链条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岩羊小反刍兽疫疫情来源分析
5
作者 尹才 李知新 +12 位作者 李林 邸静 周海宁 张玉玲 白涛涛 王玉梅 赵源 林邱雄 吴亚文 马龙 李莉娟 王晓亮 曾巧英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7-505,共9页
2018—2023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发现多起野生岩羊(Pseudois nayaur)不明原因死亡,通过解剖采样、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实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阳性。使用Vero细胞分离出了部分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宁夏地区病死... 2018—2023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发现多起野生岩羊(Pseudois nayaur)不明原因死亡,通过解剖采样、实时荧光RT‑PCR检测,证实为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核酸阳性。使用Vero细胞分离出了部分毒株,采用RT‑PCR技术对宁夏地区病死家养羊和野生动物病料组织扩增PPRV F基因的全长片段。使用DNASTAR Lasergene和MEGA X软件对岩羊PPRV F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分子遗传特征。结果显示:宁夏地区不同年度家养羊和贺兰山岩羊感染的PPRV毒株F基因同源性均在99%以上,其中2023年毒株与2018年、2019年1月毒株同源性最高,为99.8%,与2014年、2016年宁夏家养羊PPR疫情毒株及China/XJYL/2013(KM091959.1)同源性为99.6%。遗传进化分析表明,宁夏野生岩羊及家养羊PPRV同源性较高,均属于基因Ⅳ系中亚分支。因此推测宁夏及周边省份流行的PPR疫情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在贺兰山野生动物种群中扩散蔓延,需加强PPR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岩羊 小反刍兽疫 分子遗传特征
下载PDF
中国盾衣属地衣两个新记录种
6
作者 王思颖 赵格格 +4 位作者 梁咏亮 朱亚超 孙浩然 田欣瑶 牛东玲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3-1640,共8页
为探究盾衣属(Peltula Nyl.)地衣在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该文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分析,并结合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采自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盾衣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在宁夏贺兰山地区发现了盾衣属2个中... 为探究盾衣属(Peltula Nyl.)地衣在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物种多样性,该文通过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分析,并结合rDNA-ITS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对采自宁夏贺兰山地区的盾衣属地衣标本进行了系统分类学研究。在宁夏贺兰山地区发现了盾衣属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非洲盾衣[Peltula africana(Jatta) Swinscow&Krog]和印盾衣[P.impressa(Vain.) Swinscow&Krog]。非洲盾衣的主要识别特征为波状鳞叶,横径为0.3~3.0 mm,下皮层细胞栅栏状;印盾衣的主要识别特征为地衣体顶部具有黑色新型粉芽堆,子实层I+,酒红色,子囊孢子64个左右。此外,该文还对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与相似种进行了对比讨论,并提供了2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形态解剖结构照片。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盾衣属地衣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型真菌 异极衣目 盾衣科 系统分类学 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基于色味指标光谱特性的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产地细分
7
作者 白雪冰 陈鑫龙 +5 位作者 刘乾鑫 葛颖 张旭 董树萌 杨佳宁 陶永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53-261,共9页
贺兰山东麓被认为是全球最适宜种植葡萄和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区域之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自北向南已形成石嘴山、银川、永宁、青铜峡和红寺堡等5个产地的区划格局,但因产地风土各异,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葡萄酒产地细分管理方法。为了... 贺兰山东麓被认为是全球最适宜种植葡萄和生产优质葡萄酒的区域之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自北向南已形成石嘴山、银川、永宁、青铜峡和红寺堡等5个产地的区划格局,但因产地风土各异,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葡萄酒产地细分管理方法。为了协助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强化干红葡萄酒产品区划管理,该研究以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分析葡萄酒色味理化指标的相关性和产地差异性,并依据随机森林的节点权值确定了可反映产地信息的关键色味理化指标。然后,基于近红外光谱和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了各项指标的定量分析模型,并以光谱预测结果为输入量,训练了以ReLU为最佳激活函数的人工神经网络产地判别模型,实现了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的产地细分。结果表明,酒石酸酯和pH值的产地差异性最为显著,多项色味理化指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去低权值指标分析确定了酒石酸酯、多聚体花色苷、pH值、红/绿通道a^(*)、黄/蓝通道b^(*)、总单宁、单体花色苷、明度L^(*)、黄酮醇、滴定酸、离子化指数、乙醇指数、色度C_(ab)^(*)、总花色苷等14项关键色味理化指标。每项指标的光谱定量模型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0,相对分析误差(RPD)高于2.5,具有准确的定量分析能力;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石嘴山酒样判别的灵敏度(sensitivity,SEN)为100%,准确率(accuracy,CCR)为100%;对银川酒样判别的SEN为100%,CCR为90%;对永宁酒样判别的SEN为87.5%,CCR为93.33%;对青铜峡酒样判别的SEN为94.74%,CCR为100%;对红寺堡酒样判别的SEN为92.31%,CCR为92.31%,具有可靠的产地判别能力。该方法可为贺兰山东麓干红葡萄酒的产品区划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有助于中国葡萄酒原产地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红葡萄酒 近红外光谱 机器学习 色味指标 贺兰山东麓 产地细分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王怡然 《酿酒科技》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分别对中国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检索中国知网(CNKI)创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中文期刊,对发文情况、机构、关键词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 分别对中国葡萄酒及葡萄酒产业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检索中国知网(CNKI)创库至2023年2月发表的相关中文期刊,对发文情况、机构、关键词等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和CiteSpace可视化软件进行分析,并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表明,两个组别分别纳入文献2527条、828条;酿酒技术和产品特性仍然是葡萄酒领域的研究热点,而产业融合、乡村振兴等则是葡萄酒产业领域近期讨论的重点方向,说明产业发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存在优质文献总量少,机构间合作弱,地域分布不均等问题。建议加强学科、机构、地区间合作研究,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全产业链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产业 国产葡萄酒 贺兰山东麓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不同子产区土壤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杨小燕 徐海龙 +1 位作者 张丽强 李茹一 《酿酒科技》 2024年第5期65-71,76,共8页
为了研究贺兰山东麓子产区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了金山产区、银川产区、石嘴山产区、红寺堡产区、青铜峡产区和永宁产区的6个酒庄中土壤和子产区所酿造赤霞珠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花... 为了研究贺兰山东麓子产区土壤对赤霞珠葡萄酒品质的影响,分别选取了金山产区、银川产区、石嘴山产区、红寺堡产区、青铜峡产区和永宁产区的6个酒庄中土壤和子产区所酿造赤霞珠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通过相关性分析,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花色苷除了与土壤中的EC呈负相关,其余的都呈正相关,而总酚只与土壤中的pH和全钾呈正相关,单宁与土壤pH呈正相关;葡萄酒中的总糖与总酸只与土壤pH呈正相关,其余呈负相关;挥发酸与EC、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均呈正相关;酒精度与土壤pH呈正相关。由此证明,葡萄酒质量相关指标总糖、总酸、酚类物质、挥发酸、酒精度与土壤中的pH、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钾、EC含量存在关联。通过感官评价分析,产区所产葡萄酒入口柔顺,口感强劲而丰富,酒体饱满,典型性和结构感强,单宁和酸度均适中,余味适中。综合来看,贺兰山东麓子产区葡萄酒的品质和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钾、EC含量有关联性,并且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东麓 产区 土壤 葡萄酒 感官评价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品牌营销现状及对策分析
10
作者 陈丽琼 文云 《酿酒》 CAS 2024年第5期34-37,共4页
历经近40年的发展,宁夏葡萄酒产业已进入品牌化提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进一步了解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发展现状,笔者调研梳理了产区品牌及营销体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当前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宁夏葡萄... 历经近40年的发展,宁夏葡萄酒产业已进入品牌化提升、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进一步了解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发展现状,笔者调研梳理了产区品牌及营销体系建设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当前品牌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得出:宁夏葡萄酒品牌营销还需在树牢品牌思维、精准展会推介、强化战略营销、盘活渠道资源、精心谋划文旅博览会、构建营销团队上持续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 品牌营销 对策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热量资源及冷冻害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素艳 郑广芬 +4 位作者 李欣 杨建玲 张晓煜 李剑萍 马力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76-3786,共11页
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各地1981年以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酿酒葡萄生育关键期主要热量资源和冷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发育期4—9月各地各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 利用宁夏贺兰山东麓各地1981年以来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酿酒葡萄生育关键期主要热量资源和冷冻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年以来,随着气候变暖,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发育期4—9月各地各月平均气温显著上升,1997年前后发生突变,突变后部分年份较常年同期偏高1℃以上,其中放条萌芽期4月平均气温上升显著,但月内波动幅度增大,酿酒葡萄遭受霜冻或强降温危害的风险增加;7—8月浆果生长和成熟期低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仍然较大;气候变暖使活动积温显著增加,中晚熟品种积温保证率达100%,4—9月3300℃(成熟度高,葡萄酒质量好的临界积温)的积温保证率明显提高;无霜期延长,晚熟品种的保证率提高,部分年份活动积温和无霜期满足极晚熟品需求;大部分地区冬季低温冻害相关要素变化趋势都不显著,其中出现持续低于-17℃(冬季受冻临界气温)日数减少,极端最低气温升高,但仍然低于-17℃,惠农、贺兰、平罗、银川20 cm深度-4℃以下日数减少;春季适宜放条期后出现霜冻的年份和日数增多,霜冻过程的最低气温明显降低,出现伴随霜冻的中等及以上强度冷空气频率和次数增加,强度增强。气候变暖对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生产有利有弊,不同品种酿酒葡萄对气候的适用性不同,因此在酿酒葡萄生育各关键期,仍需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减轻或避免气候条件变化对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宁夏贺兰山东麓 酿酒葡萄 热量资源 冷冻害 影响
下载PDF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徐家圈组古水流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李向东 何幼斌 +3 位作者 王丹 罗进雄 李华 郑昭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53-662,共10页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 贺兰山以南中奥陶统香山群为一套遭受轻微区域变质的陆源碎屑岩,并夹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硅质岩,属于深海浊流沉积。其下部徐家圈组由灰绿、黄绿色轻变质细粒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岩和页岩组成,沉积环境为深水斜坡环境,并在该组发现了内波、内潮汐沉积,主要表现为双向交错层理。本文通过对徐家圈组指向沉积构造所显示的古水流资料进行研究,综合分析了香山群徐家圈组沉积时浊流方向和古斜坡方向,并利用古水流资料探讨了内波流和内潮汐流的方向。结果表明,槽模古水流方向从北向南略呈扇形发散状,代表了沉积时的浊流方向;交错层理古水流方向主要分散在NWW—NE之间,可以代表内波流和内潮汐流方向。对古水流平面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判断出沉积时区域斜坡方向与浊流方向基本一致,大致为SSW向,沉积时内波和内潮汐的传播方向则大致为NW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山群 沉积构造 古水流分析 内波、内潮汐沉积 贺兰山 宁夏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中元古代微生物席成因构造--远古时期微生物群活动的沉积标识 被引量:51
13
作者 史晓颖 王新强 +2 位作者 蒋干清 刘典波 高林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7-586,I0001,I0002,共12页
贺兰山中段中元古界黄旗口组石英砂岩中发现丰富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包括由微生物席生长、破坏和腐烂过程形成的3种类型、9种不同形态的构造;与华北大红峪组发现的同类构造在成因类型与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对比性。砂岩中发育... 贺兰山中段中元古界黄旗口组石英砂岩中发现丰富的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包括由微生物席生长、破坏和腐烂过程形成的3种类型、9种不同形态的构造;与华北大红峪组发现的同类构造在成因类型与多样性方面具有很强的可对比性。砂岩中发育双向交错层理、冲洗层理、高角度单斜层理系和波痕,泥质粉砂岩夹层中发育波痕与泥裂,表明微生物席主要发育于潮间带上部至潮上带下部环境。MISS构造在华北地台长城系下部砂岩中的广泛存在表明在1.6 Ga前以蓝细菌为主的微生物群在环潮坪碎屑环境也很活跃,可能代表了微生物由海洋向陆地环境发展的过渡阶段。具光合作用功能的制氧蓝细菌的蓬勃发展可能是引发中元古代海洋化学条件发生转变、含氧量增高的重要原因,并为真核生物及宏观藻类的兴起创造了条件。研究表明,黄旗口组与华北大红峪组大致同时,反映了Columbia超大陆裂解期华北地台开始拉伸一张裂、缓慢沉降的构造古地理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中段 中元古界黄旗口组 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 环潮坪碎屑沉积 华北地台西缘
下载PDF
行内生草对土壤微环境和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锐 闫鹏科 +2 位作者 马婷慧 齐雁冰 孙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5-203,共9页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6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2 a行内自然生草(CZR)和人工种植马齿苋(CMC)试验,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行内生草对土壤温度、容重、总孔隙度、肥力、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酿酒葡萄果实产量及品... 以宁夏贺兰山东麓主栽的6 a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连续2 a行内自然生草(CZR)和人工种植马齿苋(CMC)试验,以清耕(CK)为对照,研究行内生草对土壤温度、容重、总孔隙度、肥力、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和酿酒葡萄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ZR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下降0.94、1.12℃和0.93℃,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2.23%和1.73%,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22.67%、30.26%、8.46%和66.65%,微生物数量提高34.97%;CMC处理与CK处理相比,在酿酒葡萄幼果期、膨大期和成熟期5~25 cm土层平均土壤温度分别下降1.82℃、2.02℃和1.38℃,0~60 cm土层平均土壤容重和总孔隙度分别下降0.90%和2.87%,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提高37.80%、52.67%、31.73%、31.17%、24.81%和21.13%,脲酶、蔗糖酸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72.08%、109.67%、14.93%和154.50%,微生物数量提高103.56%;行内生草对酿酒葡萄产量影响不显著,对改善浆果品质有显著作用,CZR和CMC处理较CK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降低1.33%和3.72%,可滴定酸、单宁、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14.52%和16.13%、21.23%和25.82%、26.65%和24.41%、32.75%和41.16%。在旱区滴灌条件下,葡萄园连续2 a行内生草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升土壤肥力、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但有利于酿酒葡萄香气物质累积,能调节糖酸比,以行内种植马齿苋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内生草 酿酒葡萄 品质 土壤微环境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被引量:43
15
作者 王小明 刘志霄 +2 位作者 徐宏发 李明 李元广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羊中,发现平均群大小为5.5只,2~8只为一群的占总数的708%。岩羊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2,雌幼比为1∶044,贺兰山的岩羊处于增长趋势。目前在贺兰山,影响岩羊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偷猎、人为干扰和家畜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种群生态 保护
下载PDF
贺兰山东麓不同种植年限酿酒葡萄林生物量分配及估算模型 被引量:14
16
作者 吴旭东 谢应忠 +2 位作者 徐坤 汪诗平 张晓娟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22-1328,共7页
通过对贺兰山东麓同一立地类型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酿酒葡萄林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葡萄林生物量随时间的分配格局,同时利用主要构件形态指标与各构件生物量建立了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供试林地葡萄树株高(H)、主蔓... 通过对贺兰山东麓同一立地类型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酿酒葡萄林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测定,研究了葡萄林生物量随时间的分配格局,同时利用主要构件形态指标与各构件生物量建立了生物量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供试林地葡萄树株高(H)、主蔓长(SH)、新梢长(YSH)、分枝数(BN)及茎粗(D)均基本上随林龄增加而逐渐增大。2)葡萄林各构件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葡萄树地上部各构件生物量分配表现如下,1~4 a林分为叶生物量〉新梢生物量〉主蔓生物量,4~12 a林分为主蔓生物量〉新梢生物量〉叶生物量,2~12 a林分为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4)以茎粗与株高结合的D2H作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各组分生物量最优估测模型均为幂函数W=a×(D2H)b(其中,W为生物量,D2H为茎粗D2与株高H的乘积,a和b为估测参数):叶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12.909×(D2H)0.825 9(R2=0.849 9,P=0.000),主蔓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3.963 4×(D2H)1.344 9(R2=0.938 1,P=0.000),新梢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6.190 6×(D2H)1.051 7(R2=0.804 7,P=0.000),地上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23.017×(D2H)1.076 6(R2=0.938 5,P=0.000),地下生物量与D2H拟合模型为W=27.126×(D2H)0.689(R2=0.892 4,P=0.000)。各预测模型精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林 形态指标 生物量分配 种植年限 估算模型 贺兰山东麓
下载PDF
贺兰山北段牛头沟金矿区围岩的原岩恢复、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新华 李红宇 +5 位作者 郭合伟 张连昌 孙文坤 谷守江 陈志广 张晓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625-1632,共8页
牛头沟金矿区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古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深程度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岩恢复说明,蚀变岩型金矿体的... 牛头沟金矿区位于华北陆块鄂尔多斯地块西缘贺兰山北段之基底杂岩带,赋矿地层为一套古元古界宗别立群第二亚群(Pt1Z2)中-深程度变质岩系,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原岩恢复说明,蚀变岩型金矿体的围岩由正、副变质岩类共同组成,其中变粒岩的原岩为沉积碎屑岩,黑云斜长片麻岩的原岩为花岗闪长质侵入岩。离子探针锆石U-Pb定年表明,表壳岩的形成时代小于2120Ma,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为1950±8.9Ma,辉绿岩脉的侵入与花岗闪长岩属同期。综合研究表明,矿区变质岩的原岩形成时代不是前人认为的晚太古代,而是古元古代。同时应将属于正变质岩类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花岗闪长岩)从宗别立群(Pt1Z)地层中分离出来,作为侵入岩单元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原岩恢复 牛头沟金矿区 古元古代 宁夏贺兰山
下载PDF
宁夏3大林区蝶类多样性及其区系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云会 王章训 +1 位作者 王新谱 贾彦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80,86,共6页
为了解掌握宁夏主要林区的蝶类资源,对宁夏贺兰山、罗山和六盘山3个林区的蝴蝶进行了系统的样线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保护区已知蝴蝶7科39属55种,罗山保护区蝴蝶6科38属47种,六盘山保护区蝴蝶6科68属135种。罗山与贺兰山保... 为了解掌握宁夏主要林区的蝶类资源,对宁夏贺兰山、罗山和六盘山3个林区的蝴蝶进行了系统的样线调查和统计。调查结果表明,贺兰山保护区已知蝴蝶7科39属55种,罗山保护区蝴蝶6科38属47种,六盘山保护区蝴蝶6科68属135种。罗山与贺兰山保护区共有种29种,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397 3。3大林区蝶类以广布种及典型的古北型种为主;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蒙新区种类为主体,同时也表现出很强的华北区与东北区特征。G-F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蝶类的G、F指数以及G-F指数均高于罗山与贺兰山,是宁夏蝶类丰富度最高的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蝶类 多样性 区系 贺兰山 罗山 六盘山 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宁夏贺兰山大型真菌新纪录种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丽华 云兴福 +1 位作者 宋刚 王黎元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4-159,共6页
通过多年对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调查,共采集标本756份,隶属子囊菌门2目,5科,9属,10种,担子菌门14目,27科,72属,249种,其中有73种为宁夏新记录种.
关键词 宁夏贺兰山 大型真菌 新记录种
下载PDF
贺兰山树轮晚材宽度记录中的降水量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利民 刘禹 +1 位作者 蔡秋芳 安芷生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9-114,共6页
通过贺兰山地区树木年轮晚材宽度的研究,建立了贺兰山地区最近250年来的树轮晚材宽度年表。与气象观测记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木生长与生长季当年5—7月降水量呈明显的正响应,在此年表的基础上重建了贺兰山地区过去250年来5—7月降水... 通过贺兰山地区树木年轮晚材宽度的研究,建立了贺兰山地区最近250年来的树轮晚材宽度年表。与气象观测记录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树木生长与生长季当年5—7月降水量呈明显的正响应,在此年表的基础上重建了贺兰山地区过去250年来5—7月降水量,发现其具有明显的干湿变化,相对干旱年占总年数的52%,相对湿润年占总年数的35 5%,平年为14 5%,旱灾是该地区主要旱涝灾害。谱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5—7月降水有明显的2 6、3 5、21 3年的3个准周期。同时贺兰山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历史可以反映东亚夏季风的变迁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变化 树轮晚材宽度 东亚夏季风 贺兰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