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语音史研究框架的转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南 《长江学术》 2023年第2期106-116,共11页
形成于20世纪初的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框架,是一种以通语语音发展为主的单线模式的研究框架。经过百余年的研究,随着历史方音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原框架因忽略方音研究造成的对文献中复杂语音现象的描写与解释的困难逾益突出,一种兼顾时... 形成于20世纪初的汉语语音史的研究框架,是一种以通语语音发展为主的单线模式的研究框架。经过百余年的研究,随着历史方音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显,原框架因忽略方音研究造成的对文献中复杂语音现象的描写与解释的困难逾益突出,一种兼顾时空维度的新的研究框架正在形成,以通语语音史为主、历史方音为辅的语音史研究框架的转型正在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音史 时代音系 通语语音史 历史方音 研究框架
下载PDF
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生活史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廖宜英 林金哲 郑灿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112-115,共4页
对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的生活史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厚实的种皮是引起种子自然发芽困难的主要原因,用浓硫酸、机械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五爪金龙的种子萌发率;五爪金龙在子叶展开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便进入开花期,花... 对农林业入侵杂草五爪金龙的生活史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厚实的种皮是引起种子自然发芽困难的主要原因,用浓硫酸、机械处理可以明显提高五爪金龙的种子萌发率;五爪金龙在子叶展开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便进入开花期,花期长,种群的开花时节是5~12月,完全枯萎期为次年的1月上旬到2月上旬,但此期木质化的茎仍然保持生命力,在接近1个月的休眠期后,次年2月又开始另一个生长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爪金龙 生活史 物候观察 种子萌发
下载PDF
顾炎武的诗学史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蒋寅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91,共10页
顾炎武在许多方面都是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的大师 ,他的诗学对于清代诗学史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意义。顾炎武诗学既是清初特定文化语境的产物 ,同时又有鲜明的学术个性。他以文化救亡为核心的大文学观代表了当时知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学... 顾炎武在许多方面都是开有清一代学术风气的大师 ,他的诗学对于清代诗学史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开创意义。顾炎武诗学既是清初特定文化语境的产物 ,同时又有鲜明的学术个性。他以文化救亡为核心的大文学观代表了当时知识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学术路径 ,其“真诗”观念的三个层面赋予清初诗坛这一主流意识以道德的内涵 ;他以鉴往训今的方式进行自己的理论建构 ,由此开启了清代诗学的实证学风 ,而独到的诗歌音韵研究则开拓了中国古代诗歌音韵学的处女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炎武 诗学史 方法论 诗歌音韵学
下载PDF
中西学术的融合与创新——论20世纪的汉语音韵学与汉语方言学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如龙 刘镇发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36-45,共10页
本文回顾了整个20世纪内,汉语音韵学与汉语方言学的发展,提出这个发展是中西学术的融合而升华出的成果。中国语言学,尤其是音韵学和方言学得到西方的学术元素注入,不再受困于过去的小圈子,开始发挥自己的光芒而开始走向国际。汉语音韵... 本文回顾了整个20世纪内,汉语音韵学与汉语方言学的发展,提出这个发展是中西学术的融合而升华出的成果。中国语言学,尤其是音韵学和方言学得到西方的学术元素注入,不再受困于过去的小圈子,开始发挥自己的光芒而开始走向国际。汉语音韵学得到音标的帮助,加上比较方言学的支持,转型为汉语的历史语言学。汉语方言学也渐渐摆脱了只是做方言纪录的历史,转而配合汉语史的研究探索汉语历史发展的规律、寻求汉语的结构规律。并且通过和其他学科加深联系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证明了中学、西学兼收并用,在应用中相互检验、互相比较,取长补短、相互为用。经过竞争和融合,提取各自的合理部分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的新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韵学 方言学 语言学史
下载PDF
20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的特点及其四个阶段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玉来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85-92,共8页
20世纪的汉语音韵学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全面总结这个世纪学术研究的特点和阶段划分自是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梳理学术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果的概括,将这一世纪的音韵学研究提炼出十个方面的特点,并划分为四个学术阶段。
关键词 20世纪 音韵学 学术史
下载PDF
近代音的热点问题与汉朝对音文献的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基石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3-89,共7页
Disputes remain in the researche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 and arouse academic concerns to the modern phones.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such as “Hong Wu Zheng Yun Yi Xun”... Disputes remain in the researches of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honetics and arouse academic concerns to the modern phones.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such as “Hong Wu Zheng Yun Yi Xun”(《洪武正韵译训》), “Si Sheng Tong Jie”(《四声通解》), “Fan Yi Laoqida: Piao Tong Shi”(《翻译老乞大·朴通事》), have left behind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es on these disputable issues. By taking the analyses of devoicing of voiced sound and the phone “y” in Chinese for examples, the paper clarifies that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literatures on Chinese-Korean corresponding phones as well as materials of Chinese phonology will make a new breakthrough to the researches on modern ph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汉语语音史 热点问题 汉朝对音文献 汉语音韵
下载PDF
《西儒耳目资》概念术语辨源 被引量:5
7
作者 谭慧颖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100,共6页
从语言学史角度探讨《西儒耳目资》中概念术语的来源,着重分析这些术语与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关系,兼论该书的语音学说。《西儒耳目资》不是一本简单地给汉字标注拉丁字音的书。从书中大量新概念和术语中可以发现,该书既引入了西方语音学概... 从语言学史角度探讨《西儒耳目资》中概念术语的来源,着重分析这些术语与中国传统音韵学的关系,兼论该书的语音学说。《西儒耳目资》不是一本简单地给汉字标注拉丁字音的书。从书中大量新概念和术语中可以发现,该书既引入了西方语音学概念,又吸收了中国传统音韵学说,体现了特定历史下中西语言学说思想的奇妙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儒耳目资 音韵学 金尼阁 语言学术语 语言学说史
下载PDF
颜师古的古音学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霞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5-28,共4页
本文探讨了颜师古在古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是师古对语音的古今演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知道古韵分部,并了解韵部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同时,师古还大量考求古音、俗读,并且运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师古研究古音的理论和实践,... 本文探讨了颜师古在古音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主要是师古对语音的古今演变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知道古韵分部,并了解韵部之间的远近疏密关系。同时,师古还大量考求古音、俗读,并且运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师古研究古音的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音学的产生和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学 颜师古 语言学家 唐代 音韵 古韵 “以韵求音”
下载PDF
由性理转向经史:明清之际学术的新趋向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16,共6页
在 1 6、1 7世纪 ,中国大多数学者仍然恪守理学道德心性的思辨体系 ,但有少数学者却转而根据实证标准从事经史典籍中的事实性考辨。在顾炎武之前 ,归有光、唐顺之、钱谦益以及陈第、方以智的学术取向 ,都与明代的性理之学迥异。这表明 ... 在 1 6、1 7世纪 ,中国大多数学者仍然恪守理学道德心性的思辨体系 ,但有少数学者却转而根据实证标准从事经史典籍中的事实性考辨。在顾炎武之前 ,归有光、唐顺之、钱谦益以及陈第、方以智的学术取向 ,都与明代的性理之学迥异。这表明 ,在乾嘉学派形成以前 ,已经有一批优秀的学者在从事经学、天文、小学、地理以及数学方面的实证性研究 ,由他们那里发轫出来的学术意识与研究方法 ,恰是清儒考据学重要的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史 考据 音韵 训诂
下载PDF
《韵会》赀字母韵的性质和音值——以汉语方言、“域外方言”等材料为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南逸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539-543,共5页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汉越语、朝鲜汉字音等材料探讨了《韵会》赀字母韵的性质和音值,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音韵史上止摄开口精庄组字曾经独自成韵,《古今韵会举要》的赀字母韵正是这一语言事实的客观... 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利用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汉越语、朝鲜汉字音等材料探讨了《韵会》赀字母韵的性质和音值,得出如下结论:一是音韵史上止摄开口精庄组字曾经独自成韵,《古今韵会举要》的赀字母韵正是这一语言事实的客观记录;二是赀字母韵音值宜依董同龢、竺家宁拟为舌尖元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赀字母韵 《韵会》 音韵史 舌尖元音 音值拟测
下载PDF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伦伦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68-75,共8页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一是对广东闽、粤、客方言的描写研究;二是对上述方言与汉语语音史关系的研究;三是对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李教授治方言学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为点面结合,既博且精;二为“死”“活”结合,相互印证...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一是对广东闽、粤、客方言的描写研究;二是对上述方言与汉语语音史关系的研究;三是对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李教授治方言学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为点面结合,既博且精;二为“死”“活”结合,相互印证;三为动静结合,着眼发展;四为长短结合,换而不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新魁教授 汉语方言学 汉语语音史 汉语方言史
下载PDF
《古音汇纂》对考察《集韵》音读的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广宽 《长江学术》 CSSCI 2021年第3期118-128,共11页
《古音汇纂》辑录了先秦两汉以来重要典籍及其传注中的音注、重要字韵书及音义书中的音切。《集韵》在《广韵》的基础上大量增收典籍音读,将其与《古音汇纂》所收资料进行比较,可以考察《集韵》音读之来源、收音之疏漏、编纂时代之时音... 《古音汇纂》辑录了先秦两汉以来重要典籍及其传注中的音注、重要字韵书及音义书中的音切。《集韵》在《广韵》的基础上大量增收典籍音读,将其与《古音汇纂》所收资料进行比较,可以考察《集韵》音读之来源、收音之疏漏、编纂时代之时音等韵书编纂及语音史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音汇纂》 《集韵》 韵书 语音史
下载PDF
清末盐城方言韵书《徐氏类音字汇》述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青青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54-57,共4页
《徐氏类音字汇》是由徐宗斌编著的一本方言韵书,代表了一百多年前的盐城方言语音。文章介绍《徐氏类音字汇》的作者、成书过程、编写体例及影响,认为它在研究盐城方言及苏北江淮官话语音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徐氏类音字汇》 盐城方言 韵书 苏北江淮官话 语音史
下载PDF
魏建功早期语言学习考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顾启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142-146,共5页
1919年9月 ,魏建功考入北京大学 ,得到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兼士、马裕藻、黎锦熙等的教诲 ,后经多方磨炼 ,刻苦钻研 ,终成语言研究大师。但许多论著却忽略了另一重要的基本事实 ,即在进北大前 ,他在如皋初级师范兼... 1919年9月 ,魏建功考入北京大学 ,得到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兼士、马裕藻、黎锦熙等的教诲 ,后经多方磨炼 ,刻苦钻研 ,终成语言研究大师。但许多论著却忽略了另一重要的基本事实 ,即在进北大前 ,他在如皋初级师范兼中学附属两等小学堂、如师本科预科、江苏省立第七中学、如皋县立师范学校读书期间 ,已有十年语言学习的艰苦历程 ,师从了众多著名语言学家 ,为其进北大后的学习 ,为其一生的语言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认真回顾和总结魏先生家学渊源、十年语言学习师承经过、参加社会活动情况 ,对语言学研究史的撰写必有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建功 语言学史 音韵学
下载PDF
梵汉对音学科述略——纪念俞敏老师一百周年诞辰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广和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7年第2期1-18,共18页
本文阐述了梵汉对音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历程。首先介绍了汉语音韵传统研究方法在音韵分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分析了传统方法在研究声、韵音值方面的局限。然后讨论了梵汉对音学科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汉语古音研究做出的新贡献。
关键词 梵汉对音 汉语语音史 汪荣宝 罗常培 俞敏
下载PDF
从传统音韵学到汉语历史语音学——百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朋林 《琼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74-82,106,共10页
本文回顾了一个世纪以来音韵学的发展历程 ,找出规律 ,摆出成果 ,指出不足 ;
关键词 传统音韵学 汉语历史 语音学 声母 声调 语音史
下载PDF
赣语昌都片方言中古上声字今读类型及演变特点
17
作者 卢继芳 李军 +1 位作者 徐采霞 刘小川 《龙岩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20-25,共6页
通过对赣语昌都片167个方言点调查,发现昌都片赣语中古上声演变类型共有4类:浊上归去型、浊上(浊去)归阴平型、阳上型、清上送气分调型。赣西北武宁县方言共时差异呈现出昌都片赣语古浊上字今读发展轨迹及演变特点。昌都片赣语全浊上归... 通过对赣语昌都片167个方言点调查,发现昌都片赣语中古上声演变类型共有4类:浊上归去型、浊上(浊去)归阴平型、阳上型、清上送气分调型。赣西北武宁县方言共时差异呈现出昌都片赣语古浊上字今读发展轨迹及演变特点。昌都片赣语全浊上归阴平现象由赣东、赣中向北部、西部扩散的结果,联系地理分布及历史文化来看,赣北都昌县西南部与赣西永修吴城、赣东北鄱阳县方言古全浊上及全浊去部分归阴平现象不应是平行创新,应有共同的历史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语 昌都片 上声 语音史 音韵学
下载PDF
略论江有诰《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乔秋颖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42-45,共4页
《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1、时人及后代学者的评价。段玉裁、方东树、姜亮夫、王力、唐作藩等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入声表》对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超过前代学者,... 《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入声表》在古音学史上的地位:1、时人及后代学者的评价。段玉裁、方东树、姜亮夫、王力、唐作藩等的评论较有代表性,他们认为《入声表》对入声与平声关系的处理超过前代学者,体现了江有诰具备极深的审音之功等;2、《入声表》对后代古音学的影响。《入声表》是制作韵表的典范,给先秦语音尤其是韵部系统作了韵图,使后人据此可以看到当时语音系统的面貌,对规范上古韵表的制作、明确古韵构成及古音拟测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入声表》的失误及其不足,主要体现在古韵系统不尽完善,韵字选择上有时过于相信前人而于自身系统不相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声表 古音学史 韵表 古韵 古音拟测
下载PDF
唐作藩教授对中国语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贡献——为唐作藩先生九十华诞而作
19
作者 张渭毅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38-446,共9页
唐作藩教授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音韵学家、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六十余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文章评述了他在音韵学、汉语史、古代汉语、方言学和词典编纂以及古代汉语教学方面的学术贡献。
关键词 唐作藩 音韵学 汉语史 古代汉语 方言 词典编纂
下载PDF
章太炎的古音学成就及其影响
20
作者 许良越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共3页
章太炎对古音韵部的划分、古音声纽的考证、汉字音值的描写以及汉语音转关系等方面都有过专门的论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古韵分部方面,章氏总结了前代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古韵二十三部;在古声纽方面,章氏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古音二十一纽... 章太炎对古音韵部的划分、古音声纽的考证、汉字音值的描写以及汉语音转关系等方面都有过专门的论述,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古韵分部方面,章氏总结了前代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古韵二十三部;在古声纽方面,章氏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古音二十一纽;在音值描写方面,章氏是用汉字全面描写古韵音值的第一位学者;在音转关系方面,章氏的《成均图》则是汉语韵转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章太炎 古音学 音韵学 语言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