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营之始:安西、北庭行营的分期、建置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胡耀飞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86-93,共8页
行营之名初见于唐前期,但并不具有唐后期的意义。真正的行营,起始于安史之乱后受命入关平叛的安西、北庭行营。该行营经历了三期,先后由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马璘、段秀实等来自安西、北庭藩镇的将领统率,最后在驻防泾原期间,由... 行营之名初见于唐前期,但并不具有唐后期的意义。真正的行营,起始于安史之乱后受命入关平叛的安西、北庭行营。该行营经历了三期,先后由李嗣业、荔非元礼、白孝德、马璘、段秀实等来自安西、北庭藩镇的将领统率,最后在驻防泾原期间,由唐廷任命的节度使所取代。其驻防地,也从在河南道的怀州,经河东道的翼城,最后转入关内道。而其与地方藩镇的结合,则又经历了邠宁和泾原两个藩镇,并最终在泾原地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营 安西 北庭 节度使 藩镇
下载PDF
辽代锦州临海军节度使出使外交考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天宇 肖忠纯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辽太祖时期设立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现可考历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节度副使)有赵思温等22位官员。临海军节度使除了负责地方军政事务以外,大部分还出任了出使外交的使臣,主要任务有"贺生辰"、"贺正旦"、"告哀&qu... 辽太祖时期设立锦州临海军节度使,现可考历任锦州临海军节度使(节度副使)有赵思温等22位官员。临海军节度使除了负责地方军政事务以外,大部分还出任了出使外交的使臣,主要任务有"贺生辰"、"贺正旦"、"告哀"、"祭奠"等,这些出使外交活动对于辽朝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乃至政治社会的稳定意义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锦州 临海军节度使 出使
下载PDF
唐后期的江南牧监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振兵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4期24-28,共5页
唐后期在江南地区共产生了三个牧监,即贞元二十年的万安监、元和十四年的临汉监和临海监。这几个牧监,其监牧使均是由该监所在道的节度使兼任,对于节度使而言,监牧使是一种临时性的职务,在牧监中真正负责的应是监牧副使。设置牧监的地... 唐后期在江南地区共产生了三个牧监,即贞元二十年的万安监、元和十四年的临汉监和临海监。这几个牧监,其监牧使均是由该监所在道的节度使兼任,对于节度使而言,监牧使是一种临时性的职务,在牧监中真正负责的应是监牧副使。设置牧监的地区的自然环境本不适合养马,同时由于管理不善,遂导致设立的牧监存在时间十分短暂。但牧监旋立旋废,或许与节度使的调动有关。江南牧监的被废,在为减轻百姓负担的官方理由之下,还有更深层次的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监 监牧使 节度使 停废
下载PDF
辽代川州长宁军节度使探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天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1-26,共6页
辽代川州是辽中京道的重要州城。据统计,川州长宁军节度使有萧克忠、刘六符、耶律孝淳等27位官员。从他们被任命、任职的时间,升迁、发展的背景,执掌及参与的活动看,川州在辽中后期归于朝廷后颇受重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辽朝的外交,即... 辽代川州是辽中京道的重要州城。据统计,川州长宁军节度使有萧克忠、刘六符、耶律孝淳等27位官员。从他们被任命、任职的时间,升迁、发展的背景,执掌及参与的活动看,川州在辽中后期归于朝廷后颇受重视,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辽朝的外交,即川州长宁军节度使的选任不仅关涉一方治理,朝廷要考虑其理政能力,还有多位长宁军节度使得到皇帝信任,充任使宋使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川州 长宁军节度使 出使
下载PDF
《唐司马逸客墓志》跋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宗俊 《唐都学刊》 2022年第2期5-11,共7页
《唐司马逸客墓志》,近年出土于河南洛阳,《藏石集萃》对该志文已有著录,但释文颇多讹误;该志为探究司马逸客生平事迹与首任河西节度使的问题增添了一份重要资料。今由司马逸客墓志可知,其继任郭元振为凉州都督的时间大约在神龙元年至二... 《唐司马逸客墓志》,近年出土于河南洛阳,《藏石集萃》对该志文已有著录,但释文颇多讹误;该志为探究司马逸客生平事迹与首任河西节度使的问题增添了一份重要资料。今由司马逸客墓志可知,其继任郭元振为凉州都督的时间大约在神龙元年至二年(705—706)之间,并非景龙四年(710)始,而离任凉州的时间应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直至志主去世的景云二年,其职衔并非“河西节度使”。因明代重刻而讹误颇多的《凉州卫大云寺古刹功德碑》,其中可能因依据残留笔画而补刻的“西河”二字显然为臆测,后又被理解为“河西”之误,并进而认为司马逸客当时的职衔为“河西诸军节度大使”,皆属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司马逸客墓志》 《藏石集萃》 司马氏 河西节度使
下载PDF
房山石经题记所见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以押牙和虞候为中心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秋升 姜欣玥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8-15,共8页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 房山石经题记中保存了不少幽州卢龙节度使府军将的相关材料。有些见诸史载,有些为题记独有。笔者整理出题记中押牙和虞候的相关材料,并对其进行分析。题记中的随身押牙、随从押牙、衙前押牙可补史籍之缺。在为节度使祈福祝寿的刻经活动中,都押牙并不是领衔发动者,而是以节度押牙为主。题记中反映的虞候之职级大约为:都虞候——虞候、将虞候——将下虞候。"将虞候"职级应等同虞候,而低于都虞候。内衙虞候史籍未见记载,与衙前虞候相比,其职能可能更侧重核心武装内部的监督纠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山石经题记 幽州卢龙节度使 押牙 虞候
下载PDF
唐五代时期的许州与忠武军
7
作者 陈习刚 《唐都学刊》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许州为中原雄镇,唐五代置节度使,建号忠武军,守国抑暴,收功弭乱,名噪一时,是中原防御型藩镇的典型代表。黄巢起义失败后,忠武军军事地位和影响衰微,而饱受战乱天灾的许州,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其恢复和发展的程度仍然有限,稻作生... 许州为中原雄镇,唐五代置节度使,建号忠武军,守国抑暴,收功弭乱,名噪一时,是中原防御型藩镇的典型代表。黄巢起义失败后,忠武军军事地位和影响衰微,而饱受战乱天灾的许州,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但其恢复和发展的程度仍然有限,稻作生产也严重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五代 许州 忠武军 建置 治乱 经济 稻作生产
下载PDF
唐朝军政统治的终局与五代十国割据的开端 被引量:3
8
作者 山根直生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1-80,共10页
淮南节度使高骈在史书中一直被认为“惑于神仙之说” ,通过对崔致远《桂苑笔耕集》考察 ,却发现这是淮南节度使实行的一种改革。它的目的是克服唐王朝军政、财政全面崩溃的困境 ,使其走向完全独立化。“妖人吕用之之党”其实具有下层商... 淮南节度使高骈在史书中一直被认为“惑于神仙之说” ,通过对崔致远《桂苑笔耕集》考察 ,却发现这是淮南节度使实行的一种改革。它的目的是克服唐王朝军政、财政全面崩溃的困境 ,使其走向完全独立化。“妖人吕用之之党”其实具有下层商人的特性 ,而且跟扬州周边有盐铁专卖的关系 ,因此可以说是改革的旗手。促使他们灭亡的原因就是当时各州府互相斗争的状态的持续 ,这到五代十国时也成了诸势力的政治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骈 吕用之 淮南节度使 割据
下载PDF
唐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杜志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71-73,共3页
李宝臣是唐朝安史叛军中的重要人物,在叛乱前期,他冲锋陷阵通过战功使自己成为叛军中的重要人物,当其获得一定地位后又观望时局,反复于叛军与唐政府之间,最终投降唐军。李宝臣在叛乱中的表现、他对成德军的管理以及叛乱平定后其与唐政... 李宝臣是唐朝安史叛军中的重要人物,在叛乱前期,他冲锋陷阵通过战功使自己成为叛军中的重要人物,当其获得一定地位后又观望时局,反复于叛军与唐政府之间,最终投降唐军。李宝臣在叛乱中的表现、他对成德军的管理以及叛乱平定后其与唐政府之关系都是值得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宝臣 唐政府 成德军节度使
下载PDF
试论河西节度使设置的客观必然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学益 董冰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47-149,共3页
公元7到9世纪的中国版图内相继崛起了大唐与吐蕃两个强大的政权,双方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形成了密切的民族关系。随着公元8世纪东亚地缘政治形势的改变,大唐实行了旨在保护丝绸之路畅通和西北边地安全的节度使制度。河西节... 公元7到9世纪的中国版图内相继崛起了大唐与吐蕃两个强大的政权,双方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形成了密切的民族关系。随着公元8世纪东亚地缘政治形势的改变,大唐实行了旨在保护丝绸之路畅通和西北边地安全的节度使制度。河西节度使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了,它的产生不仅具有客观必然性,而且对唐蕃和战关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关系 河西节度使 客观必然性
下载PDF
唐韦君靖“节度使”辨正——与《大足石刻〈韦君靖碑〉题名研究》作者商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明光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2-35,共4页
唐刻《韦碑》与静南军节度韦君靖,唐史失载,史家多认为可补《唐书》之阙如。"王文"首以"韦君靖乃东川一部将耳"等由,对其"节度使"身份提出质疑。本文据以考征、探索,印证韦君靖"都督带使持节兼军号&... 唐刻《韦碑》与静南军节度韦君靖,唐史失载,史家多认为可补《唐书》之阙如。"王文"首以"韦君靖乃东川一部将耳"等由,对其"节度使"身份提出质疑。本文据以考征、探索,印证韦君靖"都督带使持节兼军号"的节度身份,无可置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足《韦碑》 韦君靖 节度使身份 考征辩正
下载PDF
关于唐代安东都护府行政级别的变化问题
12
作者 谭辉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2期98-103,共6页
安东都护府是唐代前期设立的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安东都护府在设立之初为上都护府,治所在平壤,其长官安东都护为正三品。开元十五年(727)由颍王李璬遥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 安东都护府是唐代前期设立的六个主要都护府之一。安东都护府在设立之初为上都护府,治所在平壤,其长官安东都护为正三品。开元十五年(727)由颍王李璬遥领安东都护、平卢军节度大使后,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料中均出现过有关安东副大都护的记载。其行政级别的变化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思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东都护府 副大都护 亲王遥领 安西节度使
下载PDF
唐代节度使加“宰相”衔与兼治所刺史现象考论
13
作者 柳淳 王帆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第15期111-112,共2页
节度使的全部官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序列,其中以中央和地方官为标准可以划为二类,以属性则可划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封爵、使职、检校官、宪官等序列。节度使所加之宰相官衔与其所加地方职事官衔是有明显的差异,论证其各自内涵对解... 节度使的全部官衔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序列,其中以中央和地方官为标准可以划为二类,以属性则可划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封爵、使职、检校官、宪官等序列。节度使所加之宰相官衔与其所加地方职事官衔是有明显的差异,论证其各自内涵对解读此种官制现象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衔 节度使 兼刺史
下载PDF
开元年间河西节度使王君■研究
14
作者 董冰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开元年间,大唐和吐蕃对河西地区的争夺是唐蕃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唐专门设置河西节度使来防范吐蕃对河西地区的争夺。王君■便是众多河西节度使中的一个突出人物,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而并非像当时的宰相张说对他的评价"有勇... 开元年间,大唐和吐蕃对河西地区的争夺是唐蕃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唐专门设置河西节度使来防范吐蕃对河西地区的争夺。王君■便是众多河西节度使中的一个突出人物,他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而并非像当时的宰相张说对他的评价"有勇无谋",也不是史料中记载的"不敢出兵"。从对青海之役和瓜州之战的论证可以肯定王君■是"有勇有谋"的,所以要关注历史主体当时的具体活动,对历史人物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蕃关系 河西节度使 王君■
下载PDF
唐宋敦煌归义军节度使所受功臣号研究
15
作者 何美峰 《唐宋历史评论》 2022年第2期25-42,共18页
功臣号是构成归义军节度使职衔的重要内容。归义军政权中获得功臣号的节度使有曹元深、曹元忠、曹延禄、曹宗寿等人,时间起自后晋天福年间,终于北宋咸平五年。从功臣号的用词、字数看,归义军节度使所受的功臣号具有明显的“外臣”特点,... 功臣号是构成归义军节度使职衔的重要内容。归义军政权中获得功臣号的节度使有曹元深、曹元忠、曹延禄、曹宗寿等人,时间起自后晋天福年间,终于北宋咸平五年。从功臣号的用词、字数看,归义军节度使所受的功臣号具有明显的“外臣”特点,也反映了王朝对归义军政权的重视程度。张氏归义军的节度使并未获得唐封赐的功臣号,原因是唐代功臣号的封赐多与平乱及稳定王朝政局相关。无论如何,归义军节度使所受的功臣号是王朝册封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 归义军 节度使 功臣号
下载PDF
论唐代凉州都督府和河西节度使的关系
16
作者 王梓璇 《兰台世界》 2020年第11期149-153,共5页
凉州都督府是从凉州总管府更名而来,唐王朝建业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府制。河西节度使与凉州都督府两者在一些方面有继承、并存等关系。后来,河西节度使的民政职权逐渐扩大,从职能... 凉州都督府是从凉州总管府更名而来,唐王朝建业后,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不仅改郡为州,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还逐步确立府制。河西节度使与凉州都督府两者在一些方面有继承、并存等关系。后来,河西节度使的民政职权逐渐扩大,从职能划分来看,两者又呈现出融合态势。总的来看凉州都督府孕育了河西节度使,两者的变化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这与大唐保障西域安全,强化西部边防力量有关,也与河西地区客观的地理位置有关,所以研究两者的前后承继关系有重要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凉州都督府 河西节度使 军事
下载PDF
唐代宗至宪宗时期的西川节度使继任危机与终结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乐保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3-92,181-182,共10页
唐代宗至宪宗时期,地方许多藩镇纷纷效仿河朔三镇,企图游离于中央之外。同时,西川因不断遭受吐蕃、南诏的军事威胁,节度使的任命表现出鲜明的武人化色彩。在这种内外因素的激荡下,西川屡屡发生动乱。与其他方镇不同,西川诸次动乱的焦点... 唐代宗至宪宗时期,地方许多藩镇纷纷效仿河朔三镇,企图游离于中央之外。同时,西川因不断遭受吐蕃、南诏的军事威胁,节度使的任命表现出鲜明的武人化色彩。在这种内外因素的激荡下,西川屡屡发生动乱。与其他方镇不同,西川诸次动乱的焦点大都集中于节度使继任问题上,而且西川的历次叛乱没有得到本道的全部支持,边兵常常成为叛乱的主角。元和初年的刘辟之乱标志着西川的叛乱活动达到了顶峰。刘辟之乱后,唐朝将资、简、陵、荣、昌、泸六州割隶东川,进一步缩小了东西两川的实力差距。同时,又采取派遣高级文官出镇与征调外地客军入蜀驻防的措施,最终实现了西川的长治久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宗至宪宗时期 西川 武人化倾向 继任危机 宰相回翔
原文传递
唐吕温出使吐蕃诗文及相关史事考
18
作者 陆离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4-86,213,共14页
公元804年唐朝官员吕温等出使吐蕃,在薄寒山会见当时担任吐蕃东道节度使的吐蕃宰相及其下属官员,该地就是敦煌藏文文书记载的陇州(■),得名自唐朝渭州的另一称谓陇西,在今甘肃定西一带。此外,东道节度使的驻地还有河州(今甘肃临夏)和敦... 公元804年唐朝官员吕温等出使吐蕃,在薄寒山会见当时担任吐蕃东道节度使的吐蕃宰相及其下属官员,该地就是敦煌藏文文书记载的陇州(■),得名自唐朝渭州的另一称谓陇西,在今甘肃定西一带。此外,东道节度使的驻地还有河州(今甘肃临夏)和敦煌西南方向的马圈(■)。西藏昌都察雅县仁达乡丹玛摩崖石刻题记记载的是公元803—804年唐蕃通使之事,题记所记吐蕃宰相等官员,与吕温使团在薄寒山起草奏文中提到的吐蕃宰相等官员姓名可以相互印证。吐蕃东道节度使由宰相担任,总管河陇西域政务。吐蕃宰相有多名,一般由副宰相担任东道节度使,首席宰相在短期内也会出任此职。公元804年唐蕃之间并未进行会盟,只是开始进行和谈,察雅仁达丹玛、青海玉树贝纳沟、四川石渠照阿拉姆等处吐蕃佛教摩崖造像及刻文,并非是为了纪念某次唐蕃会盟的成功或为了迎接某次较大规模的唐蕃之间的会盟行动而刻写。吕温在出使吐蕃期间还曾到过苏毗地区的列馆及吐蕃统治下的鄯州、河州、临洮、青海吐谷浑政权一带,留下诗作多篇,反映了当时吐蕃治下这些地区的政治、社会情况,是研究吐蕃历史的珍贵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温诗文 吐蕃 薄寒山 陇州 东道节度使
原文传递
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节度使相关问题考论
19
作者 陆离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3-165,216,F0003,共15页
吐蕃东道节度使由吐蕃宰相担任,总管河陇西域等地军政。吐蕃河西道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北部、陇右等地区,为东道节度使辖区。河州节度使就是藏文文书中的雅莫塘节度使(dbyar mo thang khrom),其辖区包括河、渭、岷、成等州。东境五道节度... 吐蕃东道节度使由吐蕃宰相担任,总管河陇西域等地军政。吐蕃河西道包括河西走廊及其北部、陇右等地区,为东道节度使辖区。河州节度使就是藏文文书中的雅莫塘节度使(dbyar mo thang khrom),其辖区包括河、渭、岷、成等州。东境五道节度兵马都统群牧大使即东鄙五道节度使,为贞元十八年吐蕃临时设置的行军机构,指挥设在唐蕃边境地区的五个吐蕃节度使军队与唐朝作战。吐蕃在武周时期所设五道防务相(so blon sde lnga)是吐蕃当时在与唐朝等政权接境地区设置的职官,负责从河陇到剑南西川及吐蕃南部等边境防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吐蕃 东道节度使 河州 东境(鄙)五道节度使
原文传递
唐朝岭南东道行政区沿革
20
作者 郭声波 《暨南史学》 2005年第1期77-115,共39页
本文以唐朝鼎盛时期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为时代断面,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复原唐朝置在岭南东道的行政区及其变迁过程,内容包括都督府、方镇、州郡、县在整个唐代的建置沿革、分合省并、隶属关系、名称改易、治所今地等,对两唐书地理... 本文以唐朝鼎盛时期的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为时代断面,根据有关历史文献,复原唐朝置在岭南东道的行政区及其变迁过程,内容包括都督府、方镇、州郡、县在整个唐代的建置沿革、分合省并、隶属关系、名称改易、治所今地等,对两唐书地理志等历史文献及《中国历史地图集》的错误及遗缺做了必要的考证、修订和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朝 广州都督府 岭南节度使 岭南东道节度使 镇海军节度使 行政区沿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