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东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来源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宋泽峰 栾文楼 +3 位作者 崔邢涛 李随民 王伟 李巍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30-1538,共9页
通过对比冀东平原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了7个主因子,结合因子得分图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r的来源具有分异性,一部分源于土壤本底,另一部分来源于矿业污染造成的元素叠加;Hg的来源主要为农业生... 通过对比冀东平原表层和深层土壤样品中8种重金属含量,并利用因子分析提取了7个主因子,结合因子得分图进行重金属来源分析。结果显示Cr的来源具有分异性,一部分源于土壤本底,另一部分来源于矿业污染造成的元素叠加;Hg的来源主要为农业生产,部分地区Hg是由冶金、交通等污染排放所致;唐海县附近Cd主要为河流上游元素搬运成因。局部地区Pb高度富集是由于采矿污染造成。As、Cu、Zn、Ni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当地自然地质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重金属 土壤 冀东平原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及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栾文楼 刘洪微 +4 位作者 温小亚 杜俊 李振宁 陈志贤 谷海峰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8-514,共7页
通过对冀东平原根系土中8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含量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其形态组成特征,初步分析了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及土壤pH、TO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金... 通过对冀东平原根系土中8种重金属元素形态含量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其形态组成特征,初步分析了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笔者运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对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及土壤pH、TO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的高低不仅受其全量的影响,而且与土壤pH、TOC亦有密切关系,这为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的科学合理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 重金属 形态:有效性 冀东平原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栾文楼 温小亚 +3 位作者 马忠社 崔邢涛 宋泽峰 杜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9-947,共9页
通过分析冀东平原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Pb、Cr、Cd、As、Hg的含量变化特征,显示有害重金属元素Hg、Cd、Pb在冀东平原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为明显,Cr、As也形成局部的异常,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认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 通过分析冀东平原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元素Pb、Cr、Cd、As、Hg的含量变化特征,显示有害重金属元素Hg、Cd、Pb在冀东平原表层土壤的富集已较为明显,Cr、As也形成局部的异常,原有的地球化学特征发生较大变化。初步认为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高含量与当地地质背景和人为活动有关,局部异常成因需要进一步研究。研究区地积累指数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以全国土壤背景值计算,重金属未造成污染;以研究区背景值计算,Hg表现为轻度—中度污染状况,As、Cd、Cr、Pb未造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平原 重金属 地球化学特征 地积累指数
下载PDF
滦县土地利用战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向开成 关欣 +1 位作者 李巧云 孔祥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713-13714,13744,共3页
在论述滦县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以耕地为主,园地、林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下降;二是建设用地规模大,集约化水平低;三是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压力大。探讨了滦县在省、市土地利用战略中的定位和滦县... 在论述滦县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以耕地为主,园地、林地面积少,耕地质量下降;二是建设用地规模大,集约化水平低;三是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压力大。探讨了滦县在省、市土地利用战略中的定位和滦县区位条件,剖析了滦县未来发展状况,提出要将保障河北省、唐山市的土地利用战略实现作为滦县土地利用战略选择的重要条件,指出应该从以下3个方面实施滦县土地利用战略:一是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二是以经济发展为重点,集约高效利用土地;三是坚持生态保护和建设并重,采取多重手段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平原 滦县 土地利用战略 战略功能区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回波在一次大暴雨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宿海良 陈艳 +4 位作者 吴洪 张晓东 白春燕 袁雷武 马前进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1期64-68,共5页
利用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探空资料和逐小时的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河北省东部平原(以下简称冀东平原)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中α尺度切变线的南压、东移及"人"字形辐合线是本... 利用多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常规探空资料和逐小时的自动站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发生在河北省东部平原(以下简称冀东平原)的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低层中α尺度切变线的南压、东移及"人"字形辐合线是本次降水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降水发生前西南暖湿气流和冀东平原近地层偏东风是"人"字形辐合线形成的直接原因;在不稳定层结存续条件下,急流方向上上游雷达站中尺度低空急流的脉动对下游台站的短时暴雨预报具有一定时效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回波 大暴雨 应用分析 冀东平原
下载PDF
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6
作者 王书贵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74-76,共3页
进入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是精准扶贫的侧重地区,该区域包含亟待脱贫的人口超过百万。近些年来,河北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精准扶贫全面实施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尝试适合地方特点的全新扶贫思路与扶贫对策。河... 进入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深入推进。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是精准扶贫的侧重地区,该区域包含亟待脱贫的人口超过百万。近些年来,河北省有关部门已经认识到精准扶贫全面实施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尝试适合地方特点的全新扶贫思路与扶贫对策。河北省目前需要摸清精准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根据现阶段精准扶贫的真实状况不断改进工作以求良好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 精准扶贫 问题分析 应对策略
下载PDF
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玉珏 程立群 +2 位作者 李傲宇 王斌 徐一鸣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3年第1期107-110,114,共5页
为了研究冀东平原区地热水水质状况及水中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根据11件地热水化学样品分析数据,分别对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平原区地热水综合质量总体较差;地热水污染物质通过饮用... 为了研究冀东平原区地热水水质状况及水中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程度,根据11件地热水化学样品分析数据,分别对冀东平原区地热水质量及环境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平原区地热水综合质量总体较差;地热水污染物质通过饮用水途径对人体产生的总健康风险在5.77×10^(-9)~1.50×10^(-6)a^(-1)之间,平均为3.47×10^(-7)a^(-1),整体来看,总健康风险等级为极小,但也有部分区域为较低等级;致癌健康风险等级大部分区域为极小,少部分区域为较低等级,非致癌物质所致的健康风险极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水质评价 冀东平原
下载PDF
冀东平原地面沉降影响因素及易发性评价——以唐山市平原区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汪洋 单强 +3 位作者 马丙太 王锦彪 王颖 董明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0-156,共7页
为了解冀东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机理,揭示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唐山市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第四系地层性质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系统解释了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地面... 为了解冀东平原地区地面沉降机理,揭示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唐山市平原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现状、第四系地层性质及地下水位埋深等因素,系统解释了引起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并借助综合危险性指数法进行了地面沉降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面沉降自北向南逐渐增强,沉降严重地区分布于沿海地带;研究区地面沉降高易发区面积1859.74 km^(2),占比为22.30%,中易发区面积为2699.34 km^(2),占比为32.36%,低易发区面积3781.92 km^(2),占比为45.34%。②影响地面沉降的内部因素为第四系地层厚度、地下水主要开采层黏性土厚度,外部影响因素为浅层、深层地下水位埋深。研究成果可为提高地面沉降灾害的监测与预警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综合危险性指数法 易发性评价 冀东平原 唐山市平原区
下载PDF
Study on Land Use Strategy in Luan County 被引量:2
9
作者 XIANG Kai-cheng1,GUAN Xin1,LI Qiao-yun2,KONG Xiang-bin3 1.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3.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93,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5期34-37,共4页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use in Luan County,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are analyzed as follows.First,the farmland is the majority,the area of garden land and forests is ...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tatus quo of land use in Luan County,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land use are analyzed as follows.First,the farmland is the majority,the area of garden land and forests is small and the farmland quality degenerates;second,the scale of construction use land is large,but the intensification level is low;third,reserve resources are scanty and the pressure of protecting farmland mou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entation of Luan County in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and use strategy an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of Luan County,analyz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atus of Luan County,and proposes that we should take guaranteeing land use strategy realization of Hebei Province and Tangshan City as important condition of land use strategy selection of Luan County.It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implement land use strategy of Luan Count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strictly protect farmland,especially the basic farmland;second,focu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dopt intensive and high-efficiency land use pattern;third,pay equal attention to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and adopt many means to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hebei plain Luan COUNTY LAND use STRATEGY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中麦30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影响
10
作者 史金平 张敏 +2 位作者 杨敏 刘岩 蔡瑞国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11,79,共6页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 为确定种植密度对中麦30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3个种植密度:450,600和750万株·hm-2,研究种植密度对中麦30总茎数动态、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转运、籽粒产量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可显著影响籽粒产量与单位面积穗数,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籽粒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分蘖成穗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种植密度,但不同种植密度的穗粒数和千粒质量无显著变化,说明种植密度主要通过影响单位面积穗数而影响籽粒产量。3个种植密度下,中麦30成熟期群体干物质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增加;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和对籽粒氮素积累贡献率及籽粒蛋白质量分数以600万株·hm^(-2)种植密度的最大。3个种植密度相比较,中麦30在冀东地区的最适种植密度为600万株·hm^(-2),在该密度下通过增加单位面积穗数能实现高产目标,并通过促进氮素的积累和转运实现籽粒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优质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麦30 种植密度 干物质积累 籽粒产量 蛋白质质量分数 冀东地区
下载PDF
冀东平原玉米大田生产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
11
作者 高俊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1期9-10,13,共3页
通过冀东平原玉米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养分限制因子,提出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 通过冀东平原玉米土壤氮、磷、钾、锌、硼等大量和微量元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阐明养分限制因子,提出增产措施。按照NY/T 497—2002《肥料效应鉴定田间试验技术规程》,采用田间小区肥料试验方法,对氮、磷、钾、铜、铁、锰、锌、硼、钼9种营养元素进行缺素对比,找出限制因子。结果表明,施用钾肥比对照增产明显,产量差异极显著,说明钾肥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除钾肥外,缺失微量元素与全素比较差异显著,说明是限制因子。通过对玉米营养元素限制因子研究,初步摸清了玉米生产中各种营养元素对产量的影响,为今后玉米科学施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营养元素 限制因子 缺素对比 冀东平原
下载PDF
冀东平原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分析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魏洪斌 罗明 +1 位作者 吴克宁 陈庭永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2-472,共11页
【目的】通过研究冀东平原水稻田土壤中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管控。【方法】以实地采集的水稻田土壤表层样品(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铬(Cr)、镍(Ni)、铜(Cu)、... 【目的】通过研究冀东平原水稻田土壤中重金属来源、污染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和潜在的生态风险,实现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管控。【方法】以实地采集的水稻田土壤表层样品(0~20 cm)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中铬(Cr)、镍(Ni)、铜(Cu)、锌(Zn)、镉(Cd)、铅(Pb)、汞(Hg)和砷(As)8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测算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并进一步分析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以《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为重金属污染评价基准,冀东平原水稻田土壤部分区域受到明显污染威胁,从单一的重金属元素来看,Cd污染不容忽视,其超标率达到了23.2%,是区域内土壤污染的主要元素。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来看,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西部,其中Cd污染严重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区域。重金属污染元素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冀东平原水稻田土壤污染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其次是成土母质,其中Cr和Zn主要以成土母质影响为主,Ni、Pb、Cu、Hg和As是成土母质和人类活动共同导致的污染,属于常见的混合污染;而Cd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较为明显,污水灌溉、车辆尾气排放和大气沉降等因素是导致Cd含量升高的主要因素。【结论】冀东平原水稻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超标现象,应根据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大小,结合重金属污染来源采取差异化的安全利用管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价 来源解析 安全管控 水稻田土壤 冀东平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