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luid migration paths in the marine strata of typical structures in the western Hubei-eastern Chongqing area,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Xu Guosheng Liang Jiaju +4 位作者 Gong Deyu Wang Guozhi Yuan Haifeng Cao Junxing Zhang Chengfu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1-18,共18页
The western Hubei-eastern Chongqing area is an important prospective zon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central Yangtze area. Three representative structures, the Xinchang structure, Longjuba gas-bearing structur... The western Hubei-eastern Chongqing area is an important prospective zone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in the central Yangtze area. Three representative structures, the Xinchang structure, Longjuba gas-bearing structure and the Jiannan gas field,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biomarker parameters in marine strata and to examine various types of natural gas and hydrocarbon sources. Fluid inclusions; carbon, oxygen, and strontium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rganic geochem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of hydrocarbon generation and expulsion history of source rocks were used for tracing fluid migration paths in marine strata of the study area. The Carboniferous-Triassic reservoirs in three typical structures all experienced at least two stages of fluid accumulation. All marine strata above the early Permian were shown to have fluids originating in the Permian rocks, which differed from the late stage fluids. The fluids accumulated in the late Permian reservoirs of the Xinchang structure were Cambrian fluids, while those in the late Carboniferous reservoirs were sourced from a combination of Silurian and Cambrian fluids. A long-distance and large-scale cross-formational flow of fluids destroyed the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earlier accumulated hydrocarbons. A short-distance cross-formational accumulation of Silurian fluids was shown in the late Permian reservoirs of the Longjuba structure with favorable hydrocarbon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The fluid accumulation in the Carboniferous reservoirs of the Jiannan structure mainly originated from neighboring Silurian strata with a small amount from the Cambrian strata. As a result, the Jiannan structure was determined to have the best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the thre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luid migration paths in the three structures revealed that the zone with a weaker late tectonism and no superimposition and modification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leozoic fluids or the Upper Paleozoic zone with the fluid charging from the Lower Paleozoic in the western Hubei-easteru Chongqing area are important target areas for future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stern hubei-eastern Chongqing area marine strata geochemical tracer fluid migration path
下载PDF
GIS-based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occupation caused by mining activities-a study in eastern part of Hubei Province
2
作者 GUO Li-jun YAN Ya-ya +2 位作者 GUO Li-na MA Jin-long LV Ming-yu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6年第1期60-68,共9页
By using multi-source and multi-temporal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related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oc... By using multi-source and multi-temporal high 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related techniques of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 occupation caused by mine development in four mining areas of eastern Hube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14, including Chengchao-Tieshan iron-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a, Daye-Yangxin iron-copper polymetallic deposit area, E-Nan mining area, and Wuxue-Yangxin non-metallic mining area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research area, land occupation of energy mine exploitation is small and in scattered distribution, with coal mine occupying the largest area,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in four years; land occupation of metal mines is large and in centralized distribution, with iron mine and copper mine occupying the largest area, showing a downward trend in four years; non-metallic mines are large and in great quantity, with mines of limestone for building and limestone occupying the largest area, showing a upward trend in four ye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MOTESENSING data eastern hubei Province LAND OCCUPATION of mining activities Spatial change
下载PDF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3
作者 熊军波 张鹤山 +3 位作者 田宏 陆姣云 吴新江 刘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125,共10页
为开发利用野生豆科牧草资源,2017-2021年对分布于鄂东大别山区的野生豆科牧草资源现状、属种、植物区系、生活型及饲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资源分属于34属77种,以少种属和单种属为主体,占资源总数... 为开发利用野生豆科牧草资源,2017-2021年对分布于鄂东大别山区的野生豆科牧草资源现状、属种、植物区系、生活型及饲用价值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资源分属于34属77种,以少种属和单种属为主体,占资源总数的91%。资源中包括6个中国特有种,2个中国珍稀濒危种,23个栽培牧草野生种及野生近缘种。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和热带为主要分布型,分别占总属种的47%和38%。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为主,占资源总数的70%。资源中饲用品质优良的占79%,其余均在中等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大别山区 豆科牧草 植物区系 资源
下载PDF
供需对接、多元协同、分类施教——乡村振兴人才培养鄂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陈全胜 汪淑磊 +2 位作者 陈彦霖 余夕帆 姜莉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12,共4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而长期以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供需不对接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地方院校服务乡村发展的成效。本文基于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通过供需对接,创建一体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多元协同,形成“共同体+平台+制度...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而长期以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供需不对接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地方院校服务乡村发展的成效。本文基于多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通过供需对接,创建一体化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路径;通过多元协同,形成“共同体+平台+制度”的乡村振兴人才育人机制;通过分类培养,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模式。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升、服务乡村发展成效显著、国内外影响不断提升,为同类院校培养乡村振兴人才提供可供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对接 多元协同 分类施教 乡村振兴 人才培训 鄂东模式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富集条件与勘探有利区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世臻 周志 +10 位作者 李飞 沈斌 徐秋晨 宋腾 张小涛 杨晓光 胡才志 王超 魏思宇 王昱荦 卢妍欣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共15页
近年来,鄂西—渝东地区多口井在二叠系大隆组获得页岩气重要发现和工业气流,展现出新层系海相页岩气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深化其地质认识对于指导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测/录井和有机... 近年来,鄂西—渝东地区多口井在二叠系大隆组获得页岩气重要发现和工业气流,展现出新层系海相页岩气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深化其地质认识对于指导下一步页岩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岩心观察、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测/录井和有机地球化学数据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地区页岩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含气性和保存条件,明确了大隆组海相页岩气勘探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①晚二叠世大隆期,该区发育深水台盆相沉积,富有机质页岩发育厚度10~60 m,现今埋深具有盆内埋深大、盆外埋深浅的特征;②大隆组自下而上划分为3段,一段以硅质页岩为主,二段岩性较为复杂,三段以混合质页岩为主,测井响应上表现为高自然伽马、高补偿中子、高声波时差、低电阻率、低密度、电阻率向底部逐渐降低的“三高两低一降”特征;③大隆组页岩脆性矿物以石英和方解石为主,平均值分别为40.58%和23.76%,储集空间分为孔隙(有机质孔、矿物颗粒间孔、粒间溶蚀孔、粒内溶蚀孔)和裂缝(矿物层间缝、有机质与矿物间缝、有机质内裂缝)2大类7种类型,以有机质孔为主,孔径分布呈现“四峰”特征,孔体积集中介于1~10 nm和500~5000 nm两个孔径区间;④大隆组有机质丰度高、储层非均质性强、热演化程度高、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为辅,有机质孔发育;⑤大隆组页岩具有较高的含气量,良好的顶底板条件发挥了重要的封闭作用;盆内受构造抬升剥蚀和断裂影响小,保存条件整体较好,盆外残留向斜核部保存条件较好。结论认为:①大隆组是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新领域,在盆地内发育5个勘探有利区,面积合计5500 km^(2),可加快勘探评价节奏;②在盆外发育7个勘探有利区,面积合计6700 km^(2),应优选残留面积大的有利区开展风险勘探,寻找新的突破和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页岩气 新领域 鄂西—渝东地区 上二叠统 大隆组 富集地质条件 勘探有利区
下载PDF
二叠系大隆组——一个页岩气勘探开发新层系
6
作者 李世臻 杨晓光 +6 位作者 徐秋晨 李飞 宋腾 李浩涵 魏思宇 王超 王昱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254,共2页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这就迫切需要立足国内加大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近10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低碳清洁能源,成为世...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既要加快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目标,又要牢牢守住能源安全底线,这就迫切需要立足国内加大清洁能源勘探开发力度。近10年来,页岩气作为一种低碳清洁能源,成为世界天然气产量增长的主体,深刻改变了全球能源供给格局(赵文智等,2020;邹才能等,20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大隆组 页岩气 鄂西—渝东
下载PDF
鄂东英山东河一带地下热水化学特征及成因
7
作者 夏锦萱 叶辰浩 +2 位作者 张鑫 董培淞 罗朝晖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5-246,共12页
鄂东英山东河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地质成热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但以往研究中对于地下热水来源及成因认识不足。以鄂东英山东河一带为研究区,采用Piper三线图解、矿物饱和指数计算、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反应路径模拟等方法,... 鄂东英山东河一带地热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地质成热条件和资源开发利用前景,但以往研究中对于地下热水来源及成因认识不足。以鄂东英山东河一带为研究区,采用Piper三线图解、矿物饱和指数计算、离子比例系数分析、反应路径模拟等方法,探究研究区地下热水演化特征,并利用氢氧同位素识别地下热水来源,综合多研究成果建立研究区地下热水成因的概念模型,分析研究区地下热水的成因机制。研究表明:研究区内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主要表现为SO_(4)-Na型,其次为HCO_(3)·SO_(4)-Na型;各地热田水化学演化过程相似,主要水-岩作用为石膏、长石类矿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研究区地下热水成因的概念模型为研究区北部、东北部约800 m高程以上山区大气降水沿区内NNE或NE断裂径流,并在深循环加热条件下发生石膏、长石等矿物的溶解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地下热水在研究区中部及南部低处(草盘地、杨柳湾及温泉镇周边地区)沿断裂裂隙带上涌,形成鄂东地区一系列演化模式相似、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地热系统。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地热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热水 水化学 水-岩作用 成因机制 鄂东地区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演化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志伟 钟怡江 +3 位作者 刘磊 陈洪德 王兴龙 陈安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10-1123,共14页
克拉通内裂陷对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量露头证据揭示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存在。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相关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成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明... 克拉通内裂陷对四川盆地及周缘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大量露头证据揭示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存在。研究充分利用野外露头与钻井资料,结合相关构造背景与地球动力学成因,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明确提出早寒武世鄂西渝东克拉通内裂陷发育的综合识别标志,并刻画了裂陷的沉积充填演化过程以及对古地理格局的控制。结果表明:1)裂陷呈南宽北窄、东缓西陡的不对称箕状形态;2)受裂陷西缘同沉积断裂控制,裂陷内地层沉积厚度与深—浅水沉积、斜坡相沉积均具明显分异性,分异程度与断裂活动性呈正相关关系;3)在早寒武世裂陷以补偿沉积充填为主,其内部由初期陆棚沉积向末期碳酸盐岩台地过渡,根据充填特性可将裂陷演化划分为裂陷(水井沱组沉积期)、坳陷(沧浪铺组沉积期)、填平补齐(石龙洞组沉积期)3个阶段;4)裂陷的“开启—闭合”是“罗迪尼亚大陆裂解—冈瓦纳大陆聚合”在中、上扬子之间的响应,该构造背景下的古地貌分异、同沉积断裂活动及海平面变化共同控制其古地理格局。鄂西—渝东地区早寒武世克拉通内裂陷的提出不仅为四川盆地克拉通内裂陷作用构造—沉积格局提供了新的认识,也对中上扬子地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渝东地区 中上扬子地区 早寒武世 克拉通内裂陷 裂陷演化
下载PDF
传统村落的演绎与重生——鄂东丘陵地区洞沟垸传统村落在地化设计实践探索 被引量:3
9
作者 袁巧生 袁亦丹 贺慧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4期23-30,共8页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口述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解析鄂东丘陵地区洞沟垸传统村落的特征,梳理其历史演绎过程,提取特色要素及文化价值,通过在地化设计以探索洞沟垸村落重生的方法及发展模式,提出可行性实操策略,为复杂山地环境下传统村落... 本文采用实地调研与口述历史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解析鄂东丘陵地区洞沟垸传统村落的特征,梳理其历史演绎过程,提取特色要素及文化价值,通过在地化设计以探索洞沟垸村落重生的方法及发展模式,提出可行性实操策略,为复杂山地环境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丘陵地区 传统村落 演绎 重生 在地化设计
下载PDF
鄂东南湖群表层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与生物有效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 刘小欢 +4 位作者 尹刚 姚书春 郑和松 柯华 桂智凡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515,共11页
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往往对湖泊富营养化有着重要影响。运用SMT分级提取法提取鄂东南湖群(网湖、大冶湖、磁湖、梁子湖、保安湖、朱婆湖)表层沉积物的不同形态磷,探究了6个湖泊中磷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鄂东南湖... 沉积物内源磷释放往往对湖泊富营养化有着重要影响。运用SMT分级提取法提取鄂东南湖群(网湖、大冶湖、磁湖、梁子湖、保安湖、朱婆湖)表层沉积物的不同形态磷,探究了6个湖泊中磷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1)鄂东南湖泊总磷(TP)含量为395.81~1404.64 mg/kg,各湖泊TP平均含量大小顺序为网湖>大冶湖>磁湖>梁子湖>朱婆湖>保安湖。2)TP含量以无机磷(IP)为主,IP占TP含量的50%~90%,钙结合态磷(Ca-P)、铁铝结合态磷(Fe/Al-P)、有机磷(OP)次之,Ca-P为94.53~542.85 mg/kg、Fe/Al-P为44.04~461.90 mg/kg、OP为22.59~171.27 mg/kg。3)相关性分析显示TP含量与Fe/Al-P、Ca-P呈显著正相关,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湖泊间各形态磷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流域内的地质背景、人类活动、水生植物分布以及水动力条件是影响湖泊不同形态磷分布的主要因素。4)生物有效磷(BAP)含量为68.26~717.3 mg/kg,比同区域华阳湖群低,但其分布与Fe/Al-P分布一致。基于岩芯Fe/Al-P垂向变化趋势和沉积物磷的赋存特征,外源工农业污水输入和养殖活动是内源磷积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 湖泊沉积物 磷形态 生物有效性
下载PDF
推普脱贫下的鄂东城镇语言能力调查研究
11
作者 张婧婧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期44-48,共5页
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鄂东地区是集革命老区、多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非常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该文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鄂东城镇已基本普及,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有关系,越是年... 身处大别山腹地的鄂东地区是集革命老区、多民族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于一体的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非常有必要进行推普脱贫工作。该文调查发现,普通话在鄂东城镇已基本普及,居民的普通话能力与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都有关系,越是年轻的、职业趋于脑力劳动的、受教育程度高的人,越倾向于说普通话。虽然居民整体的普通话能力较强,但并未严重威胁到鄂东方言的生存空间和优势地位。通过分析总结出推普的重点对象及鄂东方言的现状与未来,有利于推广国家通用语言,同时兼顾方言发展,对鄂东方言做好相应的传承与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 城镇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方言 推普脱贫
下载PDF
基于斑岩成矿体系结构的深部找矿预测——以鄂东丰山铜金矿田为例 被引量:20
12
作者 舒广龙 马诗敏 刘继顺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共7页
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近年来,在丰山矿田找矿研究中,不但发现了卡林型金矿和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而且还取得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建立完善的斑岩成矿体系三维准实体... 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近年来,在丰山矿田找矿研究中,不但发现了卡林型金矿和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而且还取得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建立完善的斑岩成矿体系三维准实体模型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矿田包括夕卡岩型铜金矿、斑岩型铜钼矿、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等矿床类型,它们常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相伴,是在同一成矿系统中形成的斑岩成矿系列,松弛化的推覆构造控制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矿田斑岩成矿体系结构在矿床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利用这种分带性,优选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确定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于深部发现铜金工业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成矿体系 深部找矿 丰山矿田 鄂东
下载PDF
鄂东丰山矿田花岗闪长斑岩体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富文 梅玉萍 李华芹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8-96,共9页
鄂东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鸡笼山、丰山和李家湾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组成。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作者采用锆石SHRIMPU-Pb... 鄂东丰山矿田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鸡笼山、丰山和李家湾等大—中型铜金多金属矿床组成。矿体产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体与三叠系碳酸盐岩接触带中,成矿作用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密切相关。作者采用锆石SHRIMPU-Pb定年方法对鸡笼山和丰山矿区成矿斑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鸡笼山和丰山花岗闪长斑岩的锆石微区原位SHRIMPU-Pb年龄分别为138±2Ma(95%可信度,MSWD=5.1)和137±2Ma(95%可信度,MSWD=1.4),与前人已报道的鄂东南矿集区内典型铜-金-钼-(钨)矿床中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140Ma±)吻合,表明丰山矿田成岩成矿事件均发生于早白垩世。本次研究还在鸡笼山花岗闪长斑岩体中发现了新太古代锆石年龄信息,证实了扬子陆块北缘可能存在新太古-古元古代结晶基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U-PB定年 新太古代 花岗闪长斑岩 丰山矿田 鄂东
下载PDF
鄂东大别山生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方元平 蔡三元 +2 位作者 项俊 钟玉林 胡扬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8-273,共6页
对鄂东大别山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区有维管植物195科663属1461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24.27%和全国总种数的5.25%,属国家特有、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4种;有苔藓植物30科64属143种.已知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26目65科20... 对鄂东大别山区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目前已知该区有维管植物195科663属1461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24.27%和全国总种数的5.25%,属国家特有、珍稀濒危或重点保护的植物有34种;有苔藓植物30科64属143种.已知该区有陆生脊椎动物26目65科208种,占湖北省总种数的31.04%和全国总种数的8.09%,其中有2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61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动物.该区自然植被类型有10个植被型,52个群系.该区不仅动植物区系成分多样性复杂,而且经济类型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大别山 生境多样性 植物多样性 动物多样性
下载PDF
峡东震旦系层型剖面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34
15
作者 柳永清 尹崇玉 +1 位作者 高林志 王自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7-194,T006,共9页
峡东震旦系为缓坡型台地碳酸盐岩沉积序列。陡山沱组从下至上发育内缓坡相的潮上带 潮间带含膏盐塞卜哈、环潮坪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混积以及中外缓坡相潮间带—潮下带和盆地相沉积。灯影组发育内缓坡相带内的各种沉积亚微相序列,沉积... 峡东震旦系为缓坡型台地碳酸盐岩沉积序列。陡山沱组从下至上发育内缓坡相的潮上带 潮间带含膏盐塞卜哈、环潮坪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混积以及中外缓坡相潮间带—潮下带和盆地相沉积。灯影组发育内缓坡相带内的各种沉积亚微相序列,沉积亚微相型复杂多样,为碳酸盐海滩沉积,垂向序列上发育“对偶砂滩坝”微相,即下部蛤蟆井段为潮间下—潮下碳酸盐鲕滩,中下部石板滩段为向上变浅、变细的滩后潮间澙湖沉积,中上部白马坨段为滨岸带碳酸盐砂滩坝与环潮坪沉积。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Mn/Sr比值从浅滩相(2.0到0.1~0.5),内缓坡塞卜哈(1.0)至滩后(0.4~0.8)和中外缓坡(0.1~0.5)具有双峰式分布特点。δ^(18)O、δ^(13)C和稀土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白云岩以准同生成因为主。潮间带以下的微相稀土总量最为丰富,近岸的浅滩、潮汐流浅滩和滩后澙湖等最低,变浅、暴露以及干燥蒸发微相中普遍表现Eu的亏损,随着环境由深到浅的微旋回变化表现着δCe的明显减少和δEu的相对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旦系 沉积相 碳酸盐岩 沉积序列 沉积环境
下载PDF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风暴沉积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宝忠 杨坤光 夏文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9-386,共8页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中发育了典型的风暴沉积,风暴岩由砾屑灰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其中风暴沉积构造包括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砾屑的撕裂构造及水平层理等,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和组合特征。根据风... 鄂东黄石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灰岩中发育了典型的风暴沉积,风暴岩由砾屑灰岩、颗粒灰岩和泥灰岩组成,其中风暴沉积构造包括丘状交错层理、递变层理、砾屑的撕裂构造及水平层理等,不同层位具有不同的风暴沉积构造类型和组合特征。根据风暴沉积的岩石特征、构造类型、规模、组合特点,并结合沉积背景分析,风暴沉积序列可进一步分为深水远源型、过渡型和浅水近源型。大冶组一段风暴沉积具有深水远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水体较深的外陆棚;大冶组二段风暴沉积具有过渡型特点,沉积环境为向上变浅的内陆棚;大冶组三、四段风暴沉积具有浅水近源特点,沉积环境为浅水陆棚至滨岸。大冶组沉积序列具有向上变浅的特点,沉积环境由深水陆棚逐渐向滨岸转变。风暴沉积的识别对重建鄂东黄石地区早三叠世古地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黄石地区 下三叠统 大冶组 风暴沉积 沉积序列 丘状交错层理
下载PDF
鄂东大别山区香果树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被引量:12
17
作者 方元平 项俊 +1 位作者 胡扬 付德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56-1757,共2页
香果树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阐述了香果树在鄂东大别山区的地理分布特点和种群数量特点,并根据香果树的资源现状,提出了加强保护和持续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香果树 资源 保护 鄂东大别山
下载PDF
鄂东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对策 被引量:6
18
作者 方元平 蔡三元 +3 位作者 项俊 钟玉林 胡扬 夏小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5246-5248,共3页
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鄂东大别山区的生物多样性,分析了目前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今后加强保护、合理开发的措施。
关键词 鄂东大别山 生物多样性 威胁因素 保护措施
下载PDF
鄂西—渝东地区热史恢复及烃源岩成烃史 被引量:46
19
作者 卢庆治 马永生 +1 位作者 郭彤楼 胡圣标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9-198,共10页
根据鄂西—渝东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可达68—78mW/m^2,地表热流),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侏罗纪末期古热流平均为-54mW/m^2(地表热流);鄂西—渝东... 根据鄂西—渝东地区镜质体反射率数据进行的热史恢复结果表明:该区在晚二叠世初期达到最高古热流(可达68—78mW/m^2,地表热流),从晚二叠世初到现今古热流持续降低,在侏罗纪末期古热流平均为-54mW/m^2(地表热流);鄂西—渝东地区中生界与新生界之间不整合面的剥蚀量可达1700—4000m。成烃史研究表明:鄂西—渝东地区志留系烃源岩在晚志留世—早二叠世进入生油高峰,在早-中三叠世进人生气期,中侏罗世晚期进入过成熟干气阶段,快速生烃时期是在晚志留世、二叠纪—中三叠世及早-中侏罗世;而二叠系烃源岩在早三叠世进入生油门限,于中-晚三叠世达到生油高峰,在中-晚侏罗世进入生气期,晚侏罗世晚期进入过成熟,快速生烃时期是在早-中三叠世及侏罗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史恢复 剥蚀量 成烃史 鄂西—渝东地区
下载PDF
鄂东地区金山店铁矿重磁异常特征及资源潜力预测 被引量:15
20
作者 傅群和 李朗田 +1 位作者 匡清国 赵志祥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0-64,共5页
文章系统阐述了金山店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区重磁异常的基本特点,通过重磁数据处理、分析,发现该区存在规模较大的剩余异常,推测张福山矿床4-44线深部、柯家山矿床56-60线深部、余华寺矿床9线以西存在隐伏矿体。... 文章系统阐述了金山店矿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矿床地质特征,以及矿区重磁异常的基本特点,通过重磁数据处理、分析,发现该区存在规模较大的剩余异常,推测张福山矿床4-44线深部、柯家山矿床56-60线深部、余华寺矿床9线以西存在隐伏矿体。在此基础上,综合地质物探资料及近年深部探矿成果,对金山店矿区资源潜力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 金山店铁矿 重磁异常 资源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