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plant communitie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soil factors on the eastern shore of Lake Taihu,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Wei Li Lijuan Cui +7 位作者 Baodi Sun Xinsheng Zhao Changjun Gao Yan Zhang Manyin Zhang Xu Pan Yinru Lei Wu Ma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SCIE 2017年第9期4-15,共12页
Introduction:Plant communities and soil factors migh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which can influence the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 Introduction:Plant communities and soil factors might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in different temporal and spatial scales,which can influence the patterns and processes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To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in wetlands and analyze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environmental soil factors,the structure and types of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eastern shore area of Lake Taihu were analyzed by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an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ordination.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vegetation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distributions were investigated.Outcomes:Sixty-six sampling sites were selected to obtain vegetation species and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 data.Results showed that 22 species from the 66 sit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seven communities:I:Arundo donax;II:A.donax+Phragmites australis;III:Zizania latifolia+Typha orientalis;IV:P.australis+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Polygonum hydropiper;V:P.australis;VI:P.australis+Humulus scandens;and VII:Erigeron acer+Ipomoea batatas+Rumex acetosa.Plant species and soil factors in the CCA analysis showed that I.batatas,E.acer,Chenopodium album,Polygonum lapathifolium,and Acalypha australi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pH,whereas Echinochloa crus-galli,Setaria viridis,and H.scandens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total phosphorus.Mentha canadensis and A.donax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conductivity,A.philoxeroides was mainly affected by soil organic matter and,Z.latifolia,Metaplexis japonica and P.hydropiper were mainly affected by available phosphorus.Conclusion: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fferent plants adapted to different soil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provided basic information on the diversity of Lake Taihu wetland vege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shore of lake taihu VEGETATION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 soil factors
原文传递
太湖东部湖湾大型水生植物分布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向速林 朱梦圆 +1 位作者 朱广伟 许海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81-2887,共7页
调查了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秋季沉水与浮叶植物的种类组成、覆盖度及水体理化性质,分析了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湖水总氮、总磷、透明度与叶绿素(Chl-a)等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东部不同湖湾大型水生... 调查了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秋季沉水与浮叶植物的种类组成、覆盖度及水体理化性质,分析了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湖水总氮、总磷、透明度与叶绿素(Chl-a)等水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太湖东部不同湖湾大型水生植物的分布状况具有明显差异,其分布频度在4.8%~95.2%,并以马来眼子菜分布频度最高.大型水生植物的生长对水体营养盐含量、理化因子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水生植物生长区湖水不同形态营养盐含量均低于无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总氮与总磷平均含量分别低约39%与51%.此外,蓝藻水华首先会在有水生植物生长的区域堆积,且沉水植物生长优势区蓝藻水华堆积程度要高于浮叶植物生长优势区,表现为该区域Chl-a平均浓度最高,达11.15μg/L,而浮叶植物区Chl-a平均浓度为9.98μg/L,无水生植物区的水华堆积程度最低,其Chl-a平均浓度为7.19μg/L.因此,针对不同水生植物生长区,其水体富营养化治理策略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东部湖湾 沉水植物 浮叶植物 营养盐
下载PDF
太湖东部湖湾水生植物生长区底泥氮磷污染特征 被引量:17
3
作者 向速林 朱梦圆 +1 位作者 朱广伟 许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3-1088,共6页
为了解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表层底泥中氮、磷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水生植物生长的关系,采集了各湖湾滨岸带水生植物生长区的表层底泥,探讨了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表层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及总有机碳(TOC)等含量的影... 为了解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表层底泥中氮、磷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水生植物生长的关系,采集了各湖湾滨岸带水生植物生长区的表层底泥,探讨了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表层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及总有机碳(TOC)等含量的影响,并对表层底泥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生长密集区底泥中TN、TP、TOC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水生植物零星生长区,说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太湖东部湖湾表层底泥中营养盐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底泥中TOC与T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R2=0.832 8),而与TP的相关性则较弱(R2=0.166 5),反映了TOC在湖泊底泥中的沉积可能成为湖泊氮的重要来源,而对磷的影响较小。利用有机指数与有机氮指数两种方法分别对东部各湖湾底泥进行污染评价,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底泥有机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42 7、0.228 6与0.208 6,均属较清洁与尚清洁水平,而各湖湾有机氮指数平均值均为Ⅲ与Ⅳ级,说明底泥已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氮污染。因此,对水生植物零星生长区表层底泥中氮含量的控制与削减有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东部湖湾 水生植物 污染特征
下载PDF
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文化断层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生 朱诚 +1 位作者 张强 李德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73,共10页
多年来考古发掘表明 ,太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普遍存在多期文化断层 ,取而代之的是在连续的文化层序中出现不含文化遗物的自然沉积地层 .本文通过对太湖地区文化断层与特征沉积物 (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 )时... 多年来考古发掘表明 ,太湖地区乃至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普遍存在多期文化断层 ,取而代之的是在连续的文化层序中出现不含文化遗物的自然沉积地层 .本文通过对太湖地区文化断层与特征沉积物 (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 )时空分布的比较研究 ,并结合典型剖面所反映的古气候演变状况 ,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太湖地区普遍存在着两层埋藏古树和埋藏泥炭层 ,它们的年代与文化断层形成时代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各期文化断层的形成均非海侵造成 ,而是与全新世中晚期气候—海面波动有关 .崧泽晚期文化断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海面上升 ,地下水位抬高 ,引起地表低洼处泥炭沼泽的扩大所致 ,而良渚晚期文化断层则是因大规模的陆地洪水泛滥 ,引起地表水域扩张造成的 ;唐宋前期文化断层与太湖水系的变迁密切相关 .在整个历史时期 ,太湖水系大致沿着三江→湖泊→水网化的方向演变 .本区湖面曾几度扩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地区 环境考古 文化断层 中国 新石器时代 文化遗址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太湖东岸平原中全新世气候转型事件与新石器文化中断 被引量:32
5
作者 于世永 朱诚 曲维正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49-554,共6页
来自苏州草鞋山遗址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新石器文化演进与全新世气候突变的事件有关。高分辨率、连续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记录证实,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发生在5365a B.P.... 来自苏州草鞋山遗址年代学、生物地层学和沉积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本区新石器文化演进与全新世气候突变的事件有关。高分辨率、连续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记录证实,崧泽文化是在暖湿气候条件下出现和繁荣的,发生在5365a B.P.左右的一次干旱事件使之走向衰落,而出现在全新世大西洋期与亚北方期过渡阶段的一次气候转型事件中断了本区文明达200 年之久。5160a B.P.以后,气候转为暖干,经历了一次干旱事件后,良渚文化发展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东岸平原 气候转型 全新世 新石器文化
下载PDF
东太湖不同人为干扰程度区域植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曾祥 汤敏喆 +1 位作者 崔丹 贾宝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44,共4页
水产养殖等人为活动会影响水生植被群落结构、群落动态和生物多样性。为具体分析人为活动对水生植被群落的影响,2013~2014年,在东太湖人工干扰严重的网围养殖区和人工干扰较轻的非养殖区选取11个样点进行了8次实地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 水产养殖等人为活动会影响水生植被群落结构、群落动态和生物多样性。为具体分析人为活动对水生植被群落的影响,2013~2014年,在东太湖人工干扰严重的网围养殖区和人工干扰较轻的非养殖区选取11个样点进行了8次实地采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东太湖现有双子叶植物16科21属23种,主要有3种植物群落类;在人为干扰严重的围栏养殖区域,植物多样性较轻度人为干扰的湖区有明显下降;但植物多样性在2010年退渔还湖后较2002~2008年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地采样分析 植物群落 生物多样性 人为干扰 东太湖
下载PDF
东太湖水环境保护迫在眉睫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荷生 《水资源保护》 CAS 2000年第3期17-20,共4页
东太湖是太湖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和太湖洪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目前 ,过度围网养殖 ,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繁殖及周围城镇工业、生活污废水无处理地任意排放 ,导致了东太湖水生态环境... 东太湖是太湖水资源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是重要的城市供水水源地和太湖洪水的主要排泄通道 ,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目前 ,过度围网养殖 ,大型水生植物过量繁殖及周围城镇工业、生活污废水无处理地任意排放 ,导致了东太湖水生态环境退化 ,水质变劣 ,沼泽化问题已露端倪。东太湖综合治理已迫在眉睫 ,应根据国家总体要求 ,水利、环保、水产等部门协同编制东太湖综合治理规划。当前应急措施是“清障、清污、清淤” ,成立东太湖水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制订必要的管理办法 ,还东太湖水清湖澈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水环境 综合治理
下载PDF
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吕文 孙瑞瑞 +3 位作者 王诚 谈剑宏 杨惠 钮锋敏 《环境科学导刊》 2018年第3期20-24,共5页
研究了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巡查期间(2015年4月—2015年10月)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监测数据表明,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水环境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1)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总测次中未发现蓝藻感官状态占大半数,水体为中度营养状态,N、... 研究了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巡查期间(2015年4月—2015年10月)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监测数据表明,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水环境季节变化明显,空间分异显著。(1)太湖东部湖区水源地总测次中未发现蓝藻感官状态占大半数,水体为中度营养状态,N、P营养盐浓度尚未达到蓝藻水华的适宜范围,总体水环境状态尚佳。(2)水源地藻密度值整体呈夏季单峰型,春季平均藻密度最小,夏季藻密度变幅相比较大,出现极大藻密度值,秋季平均藻密度最高。(3)各水源地蓝藻状态空间差异显著,金墅和上山村水源地相比渔洋山和浦庄寺前水源地发生蓝藻状态频率较高,并且前两者N、P营养盐等水生态环境参数的距平系数均为正值,相比后两者水生态环境较差,浦庄寺前水源地由于水生植物茂盛,水环境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地 水环境 时空变化 太湖东部湖区
下载PDF
夏季东太湖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及其对沉水植物恢复的指示 被引量:10
9
作者 徐德瑞 周杰 +2 位作者 吴时强 戴江玉 吴修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1-122,共12页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 水下光照分布是影响水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研究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特征对于沉水植物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沉水植物生物量资料,将东太湖划分为沉水植物茂盛区、沉水植物稀疏区和无植物区3种区域.基于2019年夏季原位水下光场资料,探讨了东太湖光衰减特性和光照衰减因子的空间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内的主导衰减因子,分析了东太湖的稳态阶段和富营养化水平,并阐述了真光层深度与透明度的关系,以期为东太湖沉水植物恢复和保护提供相关资料.结果表明:东太湖不同区域光衰减特性差异显著,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k d(PAR))在0.73~11.80 m^-1之间变化,真光层深度范围为0.39~6.31 m.不同区域的无机悬浮物和有机悬浮物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稀疏区叶绿素a浓度显著高于茂盛区,而与无植物区没有显著差异,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吸收系数在3种区域无显著性差异.k d(PAR)与无机、有机悬浮物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而与叶绿素a、CDOM拟合较差.水体吸收和散射作用是茂盛区光衰减的主要原因,无植物区域主导衰减因子仅有无机悬浮物,稀疏区由叶绿素a和无机悬浮物共同主导,是生态修复需要重点关注的区域,有机悬浮物和CDOM对东太湖光照衰减没有太大影响.东太湖目前正处于从草型稳态向藻型稳态过渡的阶段,整个湖泊属于富营养水平,真光层深度大约为透明度的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光合有效辐射衰减系数 空间差异 主导因子 稳态转换 富营养化
下载PDF
渔业养殖对东太湖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弘杰 秦梦钰 +5 位作者 胡方旭 徐慧敏 卢诗洁 周丽君 曾巾 赵大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206-211,共6页
围网养殖是东太湖渔业养殖的传统模式。传统围网养殖中高密度的围网设置、过度地投放饵料等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已对东太湖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东太湖的渔业养殖模式已经得到了优化和改良。该文通过对比东太湖不... 围网养殖是东太湖渔业养殖的传统模式。传统围网养殖中高密度的围网设置、过度地投放饵料等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已对东太湖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近年来,东太湖的渔业养殖模式已经得到了优化和改良。该文通过对比东太湖不同区域(养殖区1、养殖区2、恢复区、对照区),不同季节(冬季:2月;夏季:7月)的沉积物理化指标数据,研究东太湖渔业养殖区沉积物营养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养殖区1和养殖区2的沉积物营养盐浓度略高于恢复区和对照区。随季节变化(冬季至夏季),各研究区域的沉积物总氮、总磷、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和有机氮浓度均有所下降,但氨态氮浓度均显著升高;养殖区(养殖区1和养殖区2)、恢复区和对照区沉积物营养盐浓度的差异逐渐减小;恢复区和对照区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养殖区(养殖区1和养殖区2)小;冬季和夏季恢复区沉积物营养盐浓度均低于养殖区1和2但略高于对照区,说明恢复区沉积物营养负荷治理已初见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渔业养殖 沉积物 营养盐 时空变化
下载PDF
太湖以东地区的史前稻作农业与人类适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生膨菲 周宜静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56,共10页
本研究利用太湖以东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大植物遗存,结合相关聚落调查与环境考古研究成果,尝试探讨该地区马家浜文化至广富林文化时期(距今7000—3800年)的稻作农业发展与人类适应。结果表明,全新世长三角滨海地带的水环境变化深刻影响... 本研究利用太湖以东考古遗址出土的炭化大植物遗存,结合相关聚落调查与环境考古研究成果,尝试探讨该地区马家浜文化至广富林文化时期(距今7000—3800年)的稻作农业发展与人类适应。结果表明,全新世长三角滨海地带的水环境变化深刻影响了这个地区马家浜文化至广富林文化时期稻作农业的演化轨迹。其中,良渚文化时期,浅水湿地的沼泽化过程可能促进了史前稻作农业社会的扩张发展;而距今4200年左右的全新世晚期气候干冷事件对太湖以东地区人类稻作农业活动产生了明显不利的影响;良渚至钱山漾-广富林文化时期太湖地区聚落和农业经济发生的转变,显示出史前稻作农业社会的脆弱性与弹性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以东 稻作农业 史前 水环境 人类适应
下载PDF
太湖东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瑜 李继影 +1 位作者 高昕 景明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1年第2期44-50,共7页
对太湖东部水域9个点位浮游硅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点位的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到较丰富状态,其水质为中污染到轻污染;硅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密度因水域地形特点、换水周期等因素出现差异,在半封闭水体中的物种... 对太湖东部水域9个点位浮游硅藻的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点位的生物多样性处于一般到较丰富状态,其水质为中污染到轻污染;硅藻群落的物种丰富度、生物量和密度因水域地形特点、换水周期等因素出现差异,在半封闭水体中的物种丰富度较差,生物量和藻密度较高,优势种所指示的水质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硅藻相对多度和各项环境因子冗余分析显示,总磷(TP)对群落的组成和分布影响显著。东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主要受到TP和浊度(NTU)的影响,东南部水域浮游硅藻群落受到TP和NTU的影响则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群落结构 生态指示型 冗余分析 主成分分析 太湖东部
下载PDF
运用市场机制综合整治东太湖
13
作者 姚雪球 金红珍 《中国水利》 2006年第20期58-60,共3页
在分析东太湖生态衰退、环境恶化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综合整治东太湖的设想:结合排泥场的需要,把围垦土地的部分不再退垦还湖而是通过堤线调整保留下来,进行土地开发,换取东太湖治理市场资金。
关键词 东太湖 生态系统 整治 市场机制
下载PDF
东太湖渔业养殖对沉积物营养盐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何肖微 储瑜 +4 位作者 曾巾 赵大勇 陆建明 曹萍 吴庆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562-4569,共8页
湖泊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东太湖的围网养殖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本文通过对比东太湖不同区域(养殖网围内、养殖网围外,蟹草养殖区、混养养殖区、恢复区与对... 湖泊渔业是我国淡水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渔业养殖模式对湖泊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近年来,东太湖的围网养殖模式进行了优化调整.本文通过对比东太湖不同区域(养殖网围内、养殖网围外,蟹草养殖区、混养养殖区、恢复区与对照区),不同时间(1、3、4、8与11月),以及沉积物不同深度(0~1 cm与9~10 cm)的理化指标数据,来分析湖泊水产养殖对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网围内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略高于网围外;与蟹草养殖区相比,混养养殖区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更低,造成的污染更小;恢复区生长和分布大量水生植物,对已污染湖泊的生态恢复有一定的帮助;在水生植物生长的旺季,沉积物中总氮、总磷含量最低,说明水生植物能有效控制沉积物中的氮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渔业养殖 沉积物 理化指标 氮磷富集
原文传递
东太湖水产养殖对沉积物中氨氧化原核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储瑜 何肖微 +4 位作者 曾巾 赵大勇 孙强 曹萍 吴庆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206-4214,共9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东太湖水产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以编码氨单加氧酶的α亚基(amo A)基因为标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 PCR)分析环境中好氧氨氧化原核生物的丰度;通过构建克隆文库、测序,进而划分操... 本研究旨在了解东太湖水产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特征.以编码氨单加氧酶的α亚基(amo A)基因为标记,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q PCR)分析环境中好氧氨氧化原核生物的丰度;通过构建克隆文库、测序,进而划分操作分类单元(OTUs)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养殖区和对照区表层沉积物中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发现,养殖区中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的丰度更高而对照区中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的丰度更高;AOA在养殖区多样性更高,AOB在对照区多样性更高;AOA在养殖区和对照区沉积物中的优势类群均为Nitrosopumilus,AOB在养殖区和对照区沉积物中的优势类群相同均为亚硝化螺旋菌属(Nitrosospira).水产养殖主要通过影响沉积物中的氨氮含量来影响AOA和AOB的丰度,养殖过程会影响AOA的群落结构而对AOB的群落结构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水产养殖 沉积物 氨氧化细菌 氨氧化古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