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s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nd Controls of Reservoir Quality: A Case Study of He 8 Sandstones in the Linxing Area, Eastern Ordos Basi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GAO Xiangdong WANG Yanbin +4 位作者 LI Yong GUO Hui NI Xiaoming WU Xiang ZHAO Shihu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37-659,共23页
Determining the process of densific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and find relatively high-permeability areas.Based on integrated approaches of th... Determining the process of densific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tight sandstone can help 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reservoirs and find relatively high-permeability areas.Based on integrated approaches of thin sect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cathode luminescence(CL),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X-ray diffraction(XRD),N2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micro-resistivity imaging log(MIL)and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data analysis,this work discussed the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mber 8 of the Permian Xiashihezi Formation(He 8 sandstones)in the Linxing area of eastern Ordos Basin,determin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reservoir quality,and revealed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relatively high-permeability area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 8 sandstones in the Linxing area are mainly composed of feldspathic litharenites,and are typical tight sandstones(with porosity<10%and permeability<1 mD accounting for 80.3%of the total samples).Rapid burial is the main reason for reservoir densification,which resulted in 61%loss of the primary porosity.In this process,quartz protected the original porosity by resisting compaction.The cementation(including carbonate,clay mineral and siliceous cementation)further densified the sandstone reservoirs,reducing the primary porosity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28%.The calcite formed in the eodiagenesis occupied intergranular pores and affected the formation of the secondary pores by preventing the later fluid intrusion,and the Fe-calcite formed in the mesodiagenetic stage densified the sandstones further by filling the residual intergranular pores.The clay minerals show negative effects on reservoir quality,however,the chlorite coatings protected the original porosity by preventing the overgrowth of quartz.The dissolution of feldspars provides extensive intergranular pores which constitute the main pore type,and improves the reservoir quality.The tectonic movement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reservoir quality.The current tectonic traces of the study area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Himalayan movement,and the high-permeability reservoir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anticline areas.Additionally,the improvement degree(by tectonic movements)of reservoir quality is partly controlled by the original composition of the sandstones.Thus,the selection of potential tight gas well locations in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focused on the anticline areas with relatively good original reservoir quality.And the phenomena can be referenced for other fluvial tight sandstone basin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gas RESERVOIR quality high-permeability RESERVOIRS Linxing area eastern ordos basin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府谷地区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规律及有利区评价
2
作者 郭广山 徐凤银 +5 位作者 刘丽芳 蔡益栋 秦玮 陈朝晖 邓纪梅 李卓伦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1,共11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是典型深部煤层气田,资源丰富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2023年10月,神府深部煤层大气田成功申报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m^(3)。府谷地区位于神府区块中部,是最早深部煤层气生产试验区,但目前对其煤层气的富集成藏规...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神府区块是典型深部煤层气田,资源丰富且勘探开发潜力巨大。2023年10月,神府深部煤层大气田成功申报探明地质储量超1100亿m^(3)。府谷地区位于神府区块中部,是最早深部煤层气生产试验区,但目前对其煤层气的富集成藏规律和勘探开发潜力的认识尚不清楚。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和煤岩测试等资料以查明该地区深部煤层气地质特征、富集成藏规律和有利区分布。结果表明:主力煤层4+5、8+9号煤发育稳定且厚度较大(4+5号煤:3.2~5.8 m;8+9号煤:8.7~13.5 m),有利层段主要分布在煤层中上部位置;宏观煤岩类型主要为光亮-半亮煤,煤体结构主要为原生-碎裂结构煤;受深成变质作用的影响,煤类以气煤、肥煤和焦煤为主,煤的变质程度处于热解生气的高峰期,煤储层表现出中-高含气量(4+5号煤:3.0~12.0 m^(3)/t;8+9号煤:7.5~18.5 m^(3)/t)和中-高含气饱和度(35.0%~115.0%)等特征;主力煤层属于低渗储层((0.01~0.09)×10^(-3)μm^(2)),孔隙结构主要以微孔和小孔为主。提出府谷地区煤层气为“挠褶-断层-水动力”富集成藏模式,煤层气富集区位于构造平缓区和斜坡带。建立深部煤层气地质-工程双甜点评价体系,识别出I类地质-工程甜点区位于东部和西南部,是研究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首选区带。因此,该研究认识进一步丰富了深部煤层气富集成藏理论,对鄂东缘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气 富集成藏模式 有利区 府谷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主控因素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锐娥 龙利平 +2 位作者 肖红平 张春林 蔺洁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6-29,共4页
通过对岩心、露头剖面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的特征,其具有粗粒、高石英、低杂基、低软岩屑、低长石含量等"一粗一高三低"的特征,孔隙... 通过对岩心、露头剖面观察、镜下薄片鉴定、物性、电性及含油气性等分析,系统归纳总结了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二叠统山西组2段优质储层的特征,其具有粗粒、高石英、低杂基、低软岩屑、低长石含量等"一粗一高三低"的特征,孔隙类型为以原生粒间孔为主的复合型孔隙,具有良好的储集性.研究认为山2段储层储集性优劣受控于物源分异、沉积体系演化及烃类早期充注.物源分异控制石英砂岩东西分带;沉积体系演化反过来控制优质储层发育;同时,烃类早期充注抑制了石英的次生加大,使大量原生孔隙得以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 山西组2段 优质储层 主控因素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 被引量:3
4
作者 宁正伟 王明寿 《中国煤层气》 2009年第2期7-10,15,共5页
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内具有生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和赋存地质条件。以影响煤层含气性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特征,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 本文作者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石炭、二叠系煤层的沉积特征和含气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该区内具有生成煤层气的物质基础和赋存地质条件。以影响煤层含气性为重点,详细论述了煤层含气性特征,导致煤层含气性变化较大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的演化变质程度、上覆有效地层厚度和上覆盖层条件。综合本区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赋存地质条件,煤层气勘探开发前景可划分为有利区、较有利区两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石楼区 煤层气 勘探开发 前景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储层成因与分布 被引量:16
5
作者 于洲 牛小兵 +5 位作者 张才利 马永威 魏柳斌 董国栋 尹陈 贾佳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8-48,共11页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首次获得35.2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新发现,展示出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储层研究却较为薄弱...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首次获得35.24×10^(4)m^(3)/d的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天然气勘探的新发现,展示出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然而该区马四段储层研究却较为薄弱,储层成因及分布规律不清制约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部署。为此,基于野外剖面、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岩石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以及微区碳氧锶同位素等资料,对该区储层特征、成因及分布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马四段储层岩性主要为斑状粉晶白云岩、斑状灰质白云岩和斑状云质石灰岩,三类岩石储集空间均以晶间孔为主,含少量溶孔和微裂缝,平均孔隙度分别为3.08%、1.51%和1.29%;②储层发育主要受生物扰动作用、白云石化作用、断裂作用和溶蚀作用控制,生物扰动作用为储层发育奠定了基础条件,白云石化作用有利于孔隙的保持,断裂作用和溶蚀作用形成的裂缝和溶蚀孔进一步改善了储层的储集性能;③有利储层分布主要受海平面升降变化、古地理格局和断层控制,纵向上发育于高频向上变浅上部,横向上主要沿地势相对较高的凸起带分布。结论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马四段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瑶镇—大保当、神木—花石崖、万镇—米脂和绥德—碛口地区,有利面积达7200 km^(2),为下一步米脂地区的天然气勘探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米脂地区 马四段 储层成因 生物扰动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 断裂作用 溶蚀作用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6
作者 高伟 费世祥 +1 位作者 刘安 席妮妮 《低渗透油气田》 2012年第1期1-7,62,共8页
在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及钻井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对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湖泊、浊流、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 在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及钻井测井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对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体系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延长组主要发育湖泊、浊流、辫状河三角洲以及曲流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沉积体系的演化,在纵向上形成了3套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成藏条件优越,预示了陇东地区延长组具有很大的油气勘探潜力。石油地质条件分析表明,沿湖发育的三角洲前缘砂体及深湖一半深湖浊积岩砂体是比较有利的储集体,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延长组 陇东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砂质辫状河夹层特征——以苏东27-36密井网区为例 被引量:14
7
作者 卢志远 马世忠 +3 位作者 何宇 牛东亮 王龙 李建伟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4-708,714,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东区盒8下亚段属于砂质辫状河沉积,储层非均质性较强。依据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分析研究区砂质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学特征,在构型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多级界面形式存在的夹层。依据夹层分布特征,将研究区夹层主要分为河道间夹层、心滩坝内夹层、心滩坝间夹层以及河道底部滞留沉积。综合分析研究区6个沉积时间单元内夹层的密度、频率、分布特征,指出夹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北部和东部相对较少。通过对盒8下亚段砂体构型解剖,认为辫状河砂体连片发育,夹层的存在使得砂体各向连通性变差,夹层是储层非均质性的重要成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构型 辫状河储层 夹层 砂体 苏里格东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上古生界盒8~上储层成岩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瑞文 韩宗元 +1 位作者 卢文鹏 张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9,52,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上古生界盒8~上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少量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个别为长石质岩屑砂岩。沉积相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平均孔隙度为5.85%,平均渗透率为0.54×10^(-3)μm^2,属低孔低渗透储...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上古生界盒8~上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少量为岩屑质石英砂岩和石英砂岩,个别为长石质岩屑砂岩。沉积相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岩平均孔隙度为5.85%,平均渗透率为0.54×10^(-3)μm^2,属低孔低渗透储层。综合运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压汞和包裹体测温等手段对成岩作用类型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判别出了成岩阶段及成岩序列。研究区储层为晚成岩B期,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溶蚀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化学压溶作用和自生矿物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低孔低渗透的主要原因,成岩晚期的溶蚀作用大大改善了储层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孔隙类型 米脂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临兴地区致密气“多层系准连续”成藏模式与大气田勘探实践 被引量:26
9
作者 杜佳 朱光辉 +5 位作者 吴洛菲 张政和 高计县 喻玉洁 马遵敬 张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8-71,共14页
2013年底,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的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探获了一口高产气井,此后又陆续发现了一批高产气井。为了给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支撑,基于地质背景调查、构造演化解剖、钻井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岩心取样... 2013年底,在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晋西挠褶带的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探获了一口高产气井,此后又陆续发现了一批高产气井。为了给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评价提供支撑,基于地质背景调查、构造演化解剖、钻井地质分析以及大量的岩心取样及实验分析等手段,对该区致密砂岩气的成藏条件、富集规律、成藏模式等开展了研究和勘探开发实践,并于2020年底探明了临兴千亿立方米大气田。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为海陆过渡环境沉积的含煤层系,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及分布面积较大的特点;②储集体以多期摆动、往返迁移的水上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砂体纵向叠置、平面复合连片,次生溶孔发育,泥质岩盖层纵横向广泛分布;③上古生界储层在中侏罗世时期发生普遍的致密化,上石炭统本溪组及下二叠统太原组大量的煤系烃源岩在晚侏罗世开始规模排烃,在源内储层聚集富集以后,在逐次扩散到近源的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致密砂岩中,其顶部受石盒子组中部区域性大盖层遮挡,进而形成源内及近源成藏体系;④紫金山于早白垩世侵入上古生界地层中,形成大量贯通的断裂体系,石盒子组中部区域性盖层遭受明显破坏,源内与近源天然气沿断裂向中二叠统上石盒子组、上二叠统石千峰组运移,形成远源成藏体系;⑤生储盖组合有效搭配,共同为临兴大气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结论认为,临兴气田具有充足的气源条件,优质砂岩与泥岩互层的“三明治”岩性组合,良好的断层、裂缝输导体系,三者共同作用形成了“多层系准连续”的致密气成藏模式;该成果为中海油实现陆上油气储量与产量突破提供了现实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 临兴地区 致密砂岩气 上古生界 天然气成藏模式 大气田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四段沉积新认识与有利储集相带 被引量:11
10
作者 周进高 席胜利 +5 位作者 任军峰 尹陈 吴东旭 丁振纯 李维岭 刘雨昕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37,共10页
近期,米探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具有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然而,对米脂地区马四段沉积相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进程。为此,基于野外露头、钻... 近期,米探1井的勘探突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具有天然气勘探的巨大潜力,然而,对米脂地区马四段沉积相的认识还存在着争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天然气的勘探进程。为此,基于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测井和碳/氧同位素等基础资料,系统开展了沉积相和有利储层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沉积演化模式,并预测了有利储层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①马四段发育灰质潟湖、台内丘和含云膏坪3种沉积微相,灰质潟湖微相中的石灰岩、灰质围岩δ^(13)C、δ^(18)O与同期海水相似;台内丘微相中的白云质围岩δ^(13)C、δ^(18)O仍处于同期海水值范围,但较灰质潟湖沉积石灰岩偏正;含云膏坪微相中的白云质围岩δ^(13)C、δ^(18)O较同期海水偏负。②马四段可识别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早期、高位体系域晚期3种沉积模式——海侵体系域期,水体最深,米脂地区为灰质潟湖沉积;高位体系域早期,水体变浅、咸化,凸起带发育台内丘,凹陷区发育灰质潟湖;高位体系域晚期,水体最浅,米脂地区整体演化为含云膏坪沉积。③台内丘内部沉积的微生物白云岩、斑状粉晶白云岩和斑状灰质白云岩发育晶间孔,物性相对较好,是有利沉积相带。结论认为,米脂地区的瑶镇—大保当、神木—米脂、绥德—碛口一带沉积期位于地势较高的凸起带上,且广泛发育台内丘,是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米脂地区 奥陶系 马四段 古地理格局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有利储集相带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_5亚段叠层石白云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罗振锋 苏中堂 +3 位作者 廖慧鸿 黄文明 马慧 佘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6-94,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马五_(5)亚段底部发育一套叠层石白云岩,是研究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的良好素材。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锶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分析,对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_(5)亚段叠层石白云...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脂地区马五_(5)亚段底部发育一套叠层石白云岩,是研究微生物岩及微生物白云岩化作用的良好素材。通过岩石学、矿物学、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碳氧锶同位素及地球化学等分析,对米脂地区奥陶系马五_(5)亚段叠层石白云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马五_(5)亚段沉积环境,并探讨了该套叠层石白云岩的成因及其地质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叠层石按形态特征可划分为柱状与枝状,白云石晶体呈微—粉晶,阴极发光为暗红色,扫描电镜下见白云石呈粒状产出。②叠层石白云岩的δ^(13)C值(-4.15‰~-0.80‰)位于同期海水值范围内,δ^(18)O值(-13.19‰~-6.62‰)与同期海水值相比明显偏负;^(87)Sr/^(86)Sr值(0.7089~0.7098)较同期海水偏高;Fe,Mn,Na含量均相对较高,Sr含量相对较低,显示其白云石化流体主要为海源性流体,混有大气淡水,为潮间—潮下带的浅埋藏渗透回流作用的产物。③海侵初期海水盐度转换的潮间带为叠层石白云岩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石白云岩 渗透回流白云岩化 潮坪 马五_(5)亚段 奥陶系 米脂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临兴地区砂岩含气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夏 林玉祥 +2 位作者 赵承锦 邢永生 舒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区砂岩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针对砂岩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砂岩埋深、盖层排替压力、泥质含量、储层压力等6个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兴地区砂...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资源丰富。为了明确该区砂岩含气量的主要控制因素,针对砂岩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砂岩埋深、盖层排替压力、泥质含量、储层压力等6个影响因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临兴地区砂岩含气量影响因素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变化在0.245 2~0.788 8,表明上述影响因素对含气量均有一定程度影响;其中砂岩孔隙度与含气量之间的关联度最大(0.788 8),其次为含气饱和度(关联度0.577 9),表明该区砂岩含气量主要受砂岩孔隙度和砂岩含气饱和度的影响。据此优选出3个天然气成藏有利区:赵家坪乡LX4-LX7井区、圪垯上乡LX2-LX8以西区域和兔坂镇LX1-TB05周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少岩含气量 灰色关联分析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桑峨区煤层气分压合采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熊涛 孙国忠 +1 位作者 池斌 孙鹏杰 《中国煤炭地质》 2013年第12期52-54,共3页
在煤层层数较多的地区进行煤层气开采时,如果实施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成本,还可以提高单井产气量。研究分析此项技术的使用条件可以有效的提高多煤层合采的成功率。桑峨区内煤层层多,煤层结构较简... 在煤层层数较多的地区进行煤层气开采时,如果实施分层压裂、合层排采的技术,可以有效的降低煤层气的勘探开发成本,还可以提高单井产气量。研究分析此项技术的使用条件可以有效的提高多煤层合采的成功率。桑峨区内煤层层多,煤层结构较简单,厚度变化较小,是煤层气开发的较有利区块,在对直井产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主要煤层储层压力、压力梯度、临界解吸压力、储层渗透率、上下围岩特征等因素对合采的影响,认为研究区三套主力煤层基本符合分压合采的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合层排采的方法来降低煤层气开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分层压裂 合层排采 影响因素 桑峨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下载PDF
临兴地区北部上古生界泥岩封闭能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舒永 林玉祥 +1 位作者 郑慧铭 马小伟 《能源与环保》 2017年第10期62-68,74,共8页
排替压力是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临兴地区东北部泥岩实测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泥岩封闭能力测井解释模型,计算了太三段—盒八段泥岩的排替压力值,研究了泥岩排替压力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特征。明... 排替压力是泥岩盖层封闭性能评价的重要参数。根据临兴地区东北部泥岩实测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的较好的相关性,建立了泥岩封闭能力测井解释模型,计算了太三段—盒八段泥岩的排替压力值,研究了泥岩排替压力纵向上和横向上的变化特征。明确在本区泥岩厚度和排替压力对泥岩封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排替压力主导地位。将封闭条件优越的太二段、山二段泥岩盖层进一步评价,以排替压力为评价标准,将太二段、山二段泥岩盖层共划分为4块有利盖层区域;计算得太二段、山二段泥岩排替压力于早中三叠世达到0.5 MPa,初步具备封闭能力,与主要生烃期相匹配,且直至早白垩世地层总体呈沉降趋势,压实成岩作用持续增强,排替压力不断增大,有利于封闭主要生烃期生成的大量天然气,是临兴地区天然气大规模聚集成藏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替压力 封闭能力 声波时差 临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BD区块煤层气富集沉积控制作用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哲 徐礼贵 +1 位作者 付晶 刘艳娜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7-396,共10页
利用钻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BD区块煤层气富集的地质背景和沉积控制作用,并结合地球物理技术,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构造简单,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深适中,煤... 利用钻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运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东缘BD区块煤层气富集的地质背景和沉积控制作用,并结合地球物理技术,预测了煤层气有利区。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构造简单,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埋深适中,煤储层物性好,煤体破坏弱,封盖能力强,含气量高,地下水矿化度较高,煤层气富集地质条件好;基于层序地层的划分,讨论了煤层气富集的沉积控制作用,提出煤层空间展布受控于层序地层格架,煤储层特征受控于成煤环境,煤层气藏围岩受控于沉积体系。在沉积控气作用分析的基础上,选取BD南三维工区4+5#煤层进行煤层气有利区多信息综合预测。经后续钻井验证,该位置的排采井已见良好效果,是BD区块目前采气量最高的部位。预测范围与实钻结果吻合度较高,为类似煤层气有利区预测提供了相应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 煤层气富集 沉积控制作用 有利区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