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粮谷酿酒技艺或发端于凤翔流考证
1
作者 王赛时 《酿酒》 CAS 2024年第5期143-148,共6页
中国酿酒技艺及其传承,整体呈现一体多元的特征,即以酒曲作用于粮谷、自然发酵生香为主体,各地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酿造风格。从西周到唐代持续向全国各地延展,并根据各地的酿酒生态环境,融汇当地已有的酿酒技艺传统而形成基本... 中国酿酒技艺及其传承,整体呈现一体多元的特征,即以酒曲作用于粮谷、自然发酵生香为主体,各地不同生态环境下,形成了各自的酿造风格。从西周到唐代持续向全国各地延展,并根据各地的酿酒生态环境,融汇当地已有的酿酒技艺传统而形成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技艺 源流考证 曲糵发酵谷粮 秦饮 秦中 周秦汉唐 传播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2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研究
3
作者 杨乐 李定祥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求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方法选取该时期具有治疗腹痛功效的方剂,对方剂证型、药物性味归经、药物频次、药物功效类属进行频数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73方,涉及112味药(归经纳入107... 目的探求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方法选取该时期具有治疗腹痛功效的方剂,对方剂证型、药物性味归经、药物频次、药物功效类属进行频数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73方,涉及112味药(归经纳入107味),证候以脾胃虚寒证最为多见,药性以温性、热性为主,药味多为甘味、辛味,药物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高频药物之首为白芍,取高频药物前10味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结论先秦至东汉时期腹痛证型、用药多样,辨证论治已趋成熟,为后世腹痛的辨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证治规律 先秦 东汉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邾国故城遗址2015、2017年度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3
4
作者 宋艳波 王青 +2 位作者 路国权 陈章龙 郎剑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邾国故城遗址2015和2017年两次发掘获得动物遗存14010件,可鉴定出蚌、鲤鱼、乌鳢、黄鱼、龟、鳖、鸡、鹰、猪、绵羊、黄牛、麋鹿、梅花鹿、马、狗、兔和鼠等。动物构成中明显以家养哺乳动物(猪、牛和狗)为主,从死亡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先... 邾国故城遗址2015和2017年两次发掘获得动物遗存14010件,可鉴定出蚌、鲤鱼、乌鳢、黄鱼、龟、鳖、鸡、鹰、猪、绵羊、黄牛、麋鹿、梅花鹿、马、狗、兔和鼠等。动物构成中明显以家养哺乳动物(猪、牛和狗)为主,从死亡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先民饲养这些家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除以饲养家畜获取稳定的肉食资源外,还会狩猎野生动物、捕捞少量水生种属作为肉食的补充资源;两个年度发掘区在不同时期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性质),其出土的动物遗存也显示出与这些不同的功能区相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 东周 汉代 动物考古
下载PDF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时空分布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卜风贤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63-467,共5页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发生频繁 ,种类多样。灾害史料的灾度等级处理和统计结果表明 :西周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次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8次 ,秦汉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2 91次。农业灾害在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 周秦两汉时期农业灾害发生频繁 ,种类多样。灾害史料的灾度等级处理和统计结果表明 :西周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次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88次 ,秦汉时期发生重大农业灾害 2 91次。农业灾害在时间分布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 :①农业灾害在年内季节分布中存在不平衡性 ;②农业灾害在年际分布中出现多个集中频发的时间区间。而且 ,愈到后来农业灾害集中发生的现象愈为明显。在空间分布方面 ,山东、山西地区是周秦两汉时期的农业重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灾害 时空分布 西周时期 秦汉时期 社会条件 自然条件
下载PDF
鎏金铜蚕与秦汉关中蚕桑业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维慎 张红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87-97,共11页
关中西周贵族墓中有陪葬玉蚕的习俗,史载秦始皇陵陪葬有金蚕(即鎏金铜蚕),当是对西周贵族墓陪葬玉蚕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周秦汉时期,皇后亲蚕礼与皇帝亲耕礼一样重要,是国家农本政策的表现。石泉发现的鎏金铜蚕,应是来自高等级的汉墓,它... 关中西周贵族墓中有陪葬玉蚕的习俗,史载秦始皇陵陪葬有金蚕(即鎏金铜蚕),当是对西周贵族墓陪葬玉蚕习俗的继承和发展。周秦汉时期,皇后亲蚕礼与皇帝亲耕礼一样重要,是国家农本政策的表现。石泉发现的鎏金铜蚕,应是来自高等级的汉墓,它是墓主人参加皇后亲蚕礼的纪念,是汉王朝农本政策在丧葬礼仪上的重要体现,也是关中和南山(秦岭)蚕桑业兴盛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玉蚕 鎏金铜蚕 农本政策
下载PDF
湖北襄阳邓城韩岗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16
7
作者 王红 符德明 +3 位作者 冯少龙 陈千万 付守平 黄义军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9,共36页
襄阳邓城韩岗遗址位于襄樊市区西北郊,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城”的从属遗址。此次发掘包括东周、秦汉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遗迹有灰坑、灰沟、水井、陶窑和汉、唐时代的墓葬。主要遗物有陶鬲、罐、盆、豆、盂等。韩岗遗址的发掘,... 襄阳邓城韩岗遗址位于襄樊市区西北郊,是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城”的从属遗址。此次发掘包括东周、秦汉时代的文化遗存。主要遗迹有灰坑、灰沟、水井、陶窑和汉、唐时代的墓葬。主要遗物有陶鬲、罐、盆、豆、盂等。韩岗遗址的发掘,揭示了该地区从春秋中期到西汉早期的文化面貌。通过发掘认识到,春秋中期较多地保留了中原文化的因素,反映出楚文化北部的区域特色;秦汉之际的文化面貌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因素。韩岗遗址的发掘对邓城城址及该地区的古代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襄樊 邓城 韩岗遗址 东周时期 秦汉时期
下载PDF
《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 被引量:18
8
作者 焦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2-98,共7页
衡量古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除了要看她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各个时代针对她们而制定的道德标准。从周秦汉唐时代妇女道德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禁锢妇女个性的贞节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两宋儒学家提倡与鼓吹的结果... 衡量古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除了要看她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各个时代针对她们而制定的道德标准。从周秦汉唐时代妇女道德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禁锢妇女个性的贞节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两宋儒学家提倡与鼓吹的结果,它还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那就是自北魏开始到隋唐承继的礼教兴复建设而导致的女教工作的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秦汉唐礼教 妇德标准 《列女传》 女教
下载PDF
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传承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玉德 吕金伟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2,共3页
中国医学的成长有赖于医学知识的不断传承。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医家群体、医学文本为主要载体,医学器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师资为主导,经历着由秘密授业到名师择众徒的转变。这种知识传承围绕着医学典籍循序展... 中国医学的成长有赖于医学知识的不断传承。晚周秦汉初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医家群体、医学文本为主要载体,医学器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医学知识的传承以师资为主导,经历着由秘密授业到名师择众徒的转变。这种知识传承围绕着医学典籍循序展开,形成一套择徒、(授)受书、研读、理解、验证、再丰富的综合模式。这套传承模式为中国医学大厦奠定着基础,提供着范式。医学知识的传承助力着中国医学的前进步伐,而以文本为中心的中国医学又时刻呼唤着对经典医籍的研习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周 秦朝 汉初 医学知识 知识传承
下载PDF
从《关雎》的阐释史看先秦两汉诗学 被引量:8
10
作者 尚学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3,共6页
上博简《诗论》用“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一诗 ,揭示了一个因情制礼的主题。其所运用的引申譬喻、联想感悟的阐释方式 ,体现了自由独立的文化创造精神 ,是对西周王官之学的突破。西汉三家诗派鉴于西汉初期后妃干政的史实 ,以说诗干... 上博简《诗论》用“以色喻于礼”评论《关雎》一诗 ,揭示了一个因情制礼的主题。其所运用的引申譬喻、联想感悟的阐释方式 ,体现了自由独立的文化创造精神 ,是对西周王官之学的突破。西汉三家诗派鉴于西汉初期后妃干政的史实 ,以说诗干预时政 ,释《关雎》为刺诗 ,他们对《关雎》的阐释是对《诗论》的不断引申发挥 ,逐渐将其意义确定在帝王后妃上 ,同时还显露出历史化的阐释倾向。毛诗学派不采用刺诗说而用历史化的方式解诗。《毛诗序》理论和资料来源广泛 ,但其阐释观点与学术精神却与先秦儒家越来越远。《毛诗序》应是东汉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阐释史 先秦 两汉 诗学
下载PDF
我国商周秦汉时期语文教学的发展与特点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兰荣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96,共4页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源远流长,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的“六书”教学,后经周秦时期的识字教学以及汉代识字教学、注音教学、初步的读经教学的发展,在先秦两汉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以识字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系统,并体现了早期语文教学... 我国古代语文教学源远流长,最早发端于商周时期的“六书”教学,后经周秦时期的识字教学以及汉代识字教学、注音教学、初步的读经教学的发展,在先秦两汉时期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以识字教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系统,并体现了早期语文教学注重利用整齐韵语以达到归类集中识字目的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秦汉 语文教学 仓颉篇 急就章
下载PDF
陕西地域文化及其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徐卫民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4,共8页
陕西是山川壮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之地。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陕西曾经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和重要人物活动的舞台,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陕西有中国人最为自豪和... 陕西是山川壮美、物产丰富、人文荟萃之地。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发展过程中,陕西曾经是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场所和重要人物活动的舞台,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都发挥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陕西有中国人最为自豪和珍贵的记忆,浓缩着华夏民族的遗传基因,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代表了中国古代最辉煌时期的文化;陕西有无数的史书典籍、出土文物和古迹遗址在诉说着它的辉煌与沧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陕西 地域文化 周秦汉唐文明 民族文化 唐代
下载PDF
论先秦时期西域汉人先民的活动及其语言使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爽 和谈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3期66-72,共7页
考古资料和先秦时期汉文典籍记载表明,在先秦时期,西域就有了汉人先民的活动,汉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西汉时“汉之号令班西域”之所以能推行无阻,正是基于先秦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汉语的使用成为中... 考古资料和先秦时期汉文典籍记载表明,在先秦时期,西域就有了汉人先民的活动,汉语的使用范围也随之逐渐扩大。西汉时“汉之号令班西域”之所以能推行无阻,正是基于先秦时期西域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长期交往交流交融。汉语的使用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形成的重要纽带。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文化一体多元的格局形成并逐渐发展,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商周 汉人先民 汉语文
下载PDF
先秦两汉执手礼及其情感内涵 被引量:2
14
作者 梁满仓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7-154,共8页
执手作为一种礼仪,最迟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执手的对象、范围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有很大变化。先秦时期执手礼的实行已经较为普遍,出现在师生、国卿与大夫、君臣、士兵、国人等关系中。秦汉时期的执手礼较之先秦具有史籍... 执手作为一种礼仪,最迟在先秦时期已经形成。不同的历史时期,执手的对象、范围以及所表达的情感有很大变化。先秦时期执手礼的实行已经较为普遍,出现在师生、国卿与大夫、君臣、士兵、国人等关系中。秦汉时期的执手礼较之先秦具有史籍记载多、意向情感丰富、人物关系更加多样、场合环境更加扩大等特点。无论先秦还是两汉,执手礼有一个最根本的共同功能,即表达对他人的与正向价值有关的情感。在人们的观念中,手是美好神奇的,因而人们愿意把美好善良的情感通过执手的方式向对方表达。逾千年而不变的情感和观念,使得执手渐渐地积淀为一种礼俗,而一旦形成礼俗,就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从而不可逆转地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两汉 执手礼 情感意向
下载PDF
洛阳东周两汉瓦当概述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永建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洛阳东周两汉时期的瓦当资料多来自于当时的建筑基址、烧窑、灰坑和墓葬中。瓦当种类有半瓦当和圆瓦当,东周时期以半瓦当为主,两汉时期多为圆瓦当。瓦当纹饰主要有饕餮纹、涡纹、卷云纹、动物纹和文字瓦当等。
关键词 洛阳 东周 两汉 瓦当
下载PDF
长安文化之形成及深入推进其研究之管见 被引量:4
16
作者 朱士光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25-29,共5页
为了探究长安文化的形成,对长安文化的地域范围、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长安文化涵盖的区域划定在秦之内史、西汉之三辅与唐代之京畿道范围之内;长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孕育期、萌生期、形成期... 为了探究长安文化的形成,对长安文化的地域范围、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长安文化涵盖的区域划定在秦之内史、西汉之三辅与唐代之京畿道范围之内;长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孕育期、萌生期、形成期、繁盛期和后续发展期5个历史阶段;长安文化的内容主要涉及宫室建筑、祭祀礼制、宗教活动、学术艺术、服饰饮食、歌舞竞技等6个方面;长安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但其学术性和理论性有待提升。分析结果表明:为深入推进长安文化研究,应当加强领导与整体筹划;突出重点、着力推进长安文化中周秦汉唐古都文化研究;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与群众性普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安文化 周秦汉唐 古都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载PDF
基于两周秦汉出土文献数据库的“丌(亓)”、“其”关系考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再兴 《中国文字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35-44,共10页
在各类论著中,“丌(亓)”与“其”的关系异说颇多。基于两周秦汉出土文献语料库,系统梳理两者的使用情况,认为两者是异体的关系。
关键词 两周秦汉 出土文献数据库 丌(亓)
下载PDF
《通鉴》周秦汉纪史源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德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7-123,共7页
《通鉴》取材丰富 ,主要是对以往的历史文献进行鉴别取舍。将《通鉴》与先前有关文献进行比勘分析 ,对于研究《通鉴》的体例、史源、文献特点以及探索司马光的史学思想和文献学成就都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通鉴》 周秦汉 史源
下载PDF
战国秦汉时期环东中国海地区的陆路交通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隆文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0-36,共7页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影响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如果以这一时期货币的出土资料为依据,研究环东中国海西、北、东三岸地区的陆路交通构成状况,就可以以这些交通道路的走向为依托,了解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对朝鲜、日本等周边...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货币的流通影响到了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如果以这一时期货币的出土资料为依据,研究环东中国海西、北、东三岸地区的陆路交通构成状况,就可以以这些交通道路的走向为依托,了解中国古代货币经济对朝鲜、日本等周边邻近国家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出土 战国秦汉 环东中国海 陆路交通
下载PDF
论李翕黾池五瑞画象及“修崤嵚之道”题刻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子今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0-27,共8页
自宋人金石学论著已可见李翕黾池五瑞画象与"修崤嵚之道"题刻,刻于《西狭颂》摩崖之前。此石刻在《隶释》中列于《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与《李翕析里郙阁颂》之间。另有《隶续》卷一一《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作为共同出现... 自宋人金石学论著已可见李翕黾池五瑞画象与"修崤嵚之道"题刻,刻于《西狭颂》摩崖之前。此石刻在《隶释》中列于《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与《李翕析里郙阁颂》之间。另有《隶续》卷一一《武都太守李翕天井道碑》。作为共同出现"李翕"姓名的四种石刻,形成重要交通史料中特殊的组合,值得研究者重视。李翕"昔在黾池,修崤嵚之道"的交通建设功绩在武都的宣传,与武都地方特殊的交通形势有关。李翕任军政长官期间,或许是武都地方交通发展较好的历史阶段。实际主持交通建设工程的仇审的事迹,因石刻资料而得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翕 黾池 崤嵌 道路 交通建设 武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