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Easternmost Jehol Biota from Southeastern Jilin, China
1
作者 LI Yunfeng HUANG Wei +5 位作者 WANG Hongshan David L. DILCHER TAN Xiao LI Tao NA Yuling SUN Chunli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649-1650,共2页
Objective The Jehol Biota, a world-famous Early Cretaceous fossil Lagersttat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ditional Eosestheria-Ephemeropsis-Lycoptera (EEL) assemblage, has a wide distribution over most parts of northem... Objective The Jehol Biota, a world-famous Early Cretaceous fossil Lagersttate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ditional Eosestheria-Ephemeropsis-Lycoptera (EEL) assemblage, has a wide distribution over most parts of northem China, the coastal area of southeastem China, southeastem Mongolia, Transbaikalian area of Russia, Korea and Japan (Shao et al., 2017). The Baishan Basin, situated in southeastern Jilin is one of the easternmost Jehol Biota localities in China. Until now, the fossils here belonging to Jehol Biota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 except for few fossils listed in geological survey reports. The fossil collections here are noteworthy in that they are the first fossil record documented from the Early Cretaceous Yingzuilazi Formation of the Baishan Basin, southeastern Jilin and the easternmost locality of Jehol Biota, China. This finding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evolution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Jehol Biota and even the Late Mesozoic terrestrial ecosystem, as well as for the division and correlation of the Late Mesozoic terrestrial str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First Discovery of the easternmost Jehol Biota from Southeastern Jilin China
下载PDF
论18世纪后期大洋洲地区对华通航问题 被引量:3
2
作者 费晟 《海洋史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82-206,共25页
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及太平洋的浩瀚,古代欧亚文明的远洋交流极少涉及大洋洲地区。迟至18世纪中后期,大洋洲依然是地球上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角落之一。在中国悠久而多向度的对外交流史中,如何与大洋洲地区产生联系一直缺乏定论:在华语学界... 由于航海技术的局限及太平洋的浩瀚,古代欧亚文明的远洋交流极少涉及大洋洲地区。迟至18世纪中后期,大洋洲依然是地球上最不为外人所知的角落之一。在中国悠久而多向度的对外交流史中,如何与大洋洲地区产生联系一直缺乏定论:在华语学界,除了考古学、人类学以及语言学界对大洋洲岛屿原住民的东亚起源问题有相对系统的探究,古代中国与大洋洲的所谓通航或中国人早于西方人发现澳大利亚等命题基本是一厢情愿的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问题 大洋洲 中后期 对外交流 古代中国 航海技术 起源问题 澳大利亚
下载PDF
北美最大规模铜-金-钼矿床——珀博矿床发现及其启示
3
作者 聂凤军 蒋喆 +1 位作者 李强峰 王丰翔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9-1010,共12页
对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珀博铜-金-钼矿床的发现历史、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进行了论述,对如何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的找矿实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吉黑成矿省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 对北美地区规模最大的珀博铜-金-钼矿床的发现历史、产出环境、地质特征和形成作用进行了论述,对如何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技术方法运用于中国的找矿实践进行了讨论。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和吉黑成矿省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沉积岩地层分布广泛,各类深大断裂纵横交错,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十分发育,物化探异常显著,是寻找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段。采用指示性矿物法、水文和土壤地球化学法,结合系统的中大比列尺地质填图是在兴蒙造山带东北段寻找隐伏铜多金属矿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作用 找矿勘查 阿拉斯加 珀博 中蒙边境东段
下载PDF
天山东端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与转换挤压变形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光雪 李传友 孙凯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62,共17页
喀尔里克山位于天山最东端,是天山造山带往东地貌和构造的终止端,研究该地区断裂结构和运动学特征对于全面认识天山新生代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呈弧形展布在喀尔里克山北侧,向E延伸与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相连... 喀尔里克山位于天山最东端,是天山造山带往东地貌和构造的终止端,研究该地区断裂结构和运动学特征对于全面认识天山新生代变形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呈弧形展布在喀尔里克山北侧,向E延伸与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相连。根据其走向和运动性质的差异可将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分为东、西2段,西段长约61km,走向NW,呈逆冲性质,断裂活动在山前洪积扇上形成了多条断层陡坎。利用光释光测年方法对变形阶地进行定年,得到西段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介于0.19~0.35mm/a之间,该滑动速率略大于喀尔里克山南侧的哈密盆地北缘断裂的垂直滑动速率,这与山体向S掀斜的地貌特征一致。东段长约95km,走向NE,以左旋走滑变形为主,断裂左旋错断了一系列冲沟和河流阶地,剖面显示该断裂段还具有一定逆冲分量。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与山体两侧其他逆冲断裂共同构成了戈壁-天山左旋走滑断裂系的挤压性马尾状端部构造,这些断裂在深部收敛会聚并在剖面上呈现不对称的正花状构造。喀尔里克山体的抬升受南北两侧逆冲断裂和东侧左旋走滑断裂共同控制,表现为转换挤压变形抬升的特征,山体通过山前逆冲断裂向盆地内部的迁移逐渐向外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尔里克山北缘断裂 运动特征 转换挤压变形 天山东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