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of fluvial corridor landscapes and measures for ecological regener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Xinjiang of China 被引量:2
1
作者 Zhou, HuaRong Xia, DuNing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2010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re currently one of the main reg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arid areas of western China.Us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y,this study has ch...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are currently one of the main reg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 arid areas of western China.Us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 of landscape ecology,this study has chosen the fluvial corridor landscape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and discusses the region’s ecologically functional regionalization system and issues related to its practical classification.On this basis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alizing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were developed which were used to qualitatively divide the three main landscapes as the ecologically functional areas in the drainage basin.The paper has also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study areas,and has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it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uvial corridor landscape ecological function regionalization ecological regeneration Tarim river
下载PDF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OF THE GREEN CORRIDO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其畴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2年第1期75-80,共6页
The Green Corrido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is not only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n deser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ssageway. Nowadays,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of the corridor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 The Green Corridor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Tarim River is not only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in desert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ssageway. Nowadays, the ecologic environment of the corridor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 due to man’s economic activities and the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vironment, which is one of is the three environment problems in Xinjiang. The corridor is in great need of planning and man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RIM river Green corridor ecologic ENVIRONMENT
下载PDF
基于“源地-阻力-廊道”的三江源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晓峰 朱梦娜 +7 位作者 张欣蓉 马嘉豪 周继涛 程通 郑媛元 涂又 尧文洁 马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09-4623,共15页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筑牢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等方法识别不同等...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筑牢三江源区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耦合层次分析法(AHP)与熵权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SPA)、景观连通性等方法识别不同等级生态源地,利用土地利用类型并综合生态敏感性与地形位指数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不同类别生态廊道,构建三江源区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生态源地约52371.30km2,占研究区总面积13.70%,多为大尺度不规则斑块,呈现东多西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一级生态源地面积约为48290.06km2,占生态源地总面积的92.21%,集中分布在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较高的中部与东南部地区。(2)识别生态廊道共328条,廊道分布呈现中东部密集,西部稀疏的蜘蛛网状空间格局,整体呈东西向波状延伸态势。(3)识别生态夹点1796km2、生态障碍点2490km2,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南部的杂多县;提取生态断裂点61处,集中分布于治多县东南部。(4)构建“三区三带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维育发展区、中部修复关键区、西部生态保护区为“三区”,以绿水青山维护带、生物保护关键带、河源安全建设带为“三带”,识别核心修复点为“多点”,考虑不同小区域内的生态状况,因地制宜进行生态建设。研究结果可以为三江源区生态保护地优化提供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Linkage Mapper(LM)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三江源区
下载PDF
长江安徽段江湖连通性及生物通道恢复研究
4
作者 刘宏高 熊昱 +3 位作者 李德旺 包琦琳 林国义 储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4,81,共7页
江湖阻隔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衰退的最主要原因,江湖连通和生物通道恢复是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华阳河湖群、菜子湖、升金湖和安庆西江古道等与长江干流的阻隔现状及连通性特征,在此基础... 江湖阻隔是导致长江中下游江湖复合生态系统衰退的最主要原因,江湖连通和生物通道恢复是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现场调查等方法研究了华阳河湖群、菜子湖、升金湖和安庆西江古道等与长江干流的阻隔现状及连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技术和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发现:依托涉水工程建设开展恢复河湖生物通道的做法可以有效缓解江湖复合生态系统的衰退,尤其是以“过鱼设施建设、季节性灌江纳苗、生态水网建设”相结合的生物通道恢复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相关成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江湖连通性及生物通道恢复、国家水网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连通 生物通道 生态水网 灌江纳苗 过鱼设施 生态修复 长江中下游
下载PDF
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来自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证据
5
作者 何伟军 李宜展 安敏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0-89,共10页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 工业集聚不仅可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还有效减少了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环境的污染,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20年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42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测算出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且在研究期间内,空间相关性不断增强;(2)工业集聚对县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工业集聚度增加1%,本地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16.4%,周边县域提升17.7%;(3)该区域重庆县域工业集聚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抑制作用,控制变量对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基于此,针对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建设提出建议以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工业集聚 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空间杜宾模型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下载PDF
区域协同视角下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宝娣 钟城豪 +3 位作者 崔东旭 韩青 唐敬超 陈亚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24-4636,共13页
近些年黄河治理卓有成效,但因黄河生态底子薄弱,还存在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不稳定和退化等问题。以区域协同视角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主要贡献在于融合生态、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集成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环境(地)、人类活动(人)和... 近些年黄河治理卓有成效,但因黄河生态底子薄弱,还存在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不稳定和退化等问题。以区域协同视角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主要贡献在于融合生态、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集成数据为基础,从自然环境(地)、人类活动(人)和地物阻隔(人地耦合)三方面构建流域综合阻力评价体系,提出一个在黄河全流域地区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框架。具体内容包括:(1)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和景观连通性进行黄河流域生态源地识别;(2)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和地物阻隔三方面构建流域综合阻力评价体系,并对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进行分级;(3)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黄河流域生态廊道提取及战略点识别。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生态源地斑块数量为75个,面积为23.13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29.09%;流域高度安全区域面积为17.83万km^(2)、中度安全区域面积为27.83万km^(2)、较低与低安全区域面积为33.84万km^(2),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2.43%、35.00%和42.57%;流域具有94条生态廊道,平均长度为37503 m,主要用地类型为草地和森林;流域生态战略点共有12个,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东部,阻力值相对较高,容易成为影响黄河流域连通性的“瓶颈”。最后探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对黄河流域整体生态保护以及现有《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影响,并从利用水资源评估体系优化生态源地的识别、基于电路理论结合指示性物种的迁移优化生态廊道和战略点识别,提出未来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建议,以期为构建面向流域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黄河流域资源时空配置,提供评价与优化的策略和方法;同时也为协同推动黄河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提供有效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战略点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乡村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研究
7
作者 杨倩 袁涛 +1 位作者 王炼 吴小青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9期159-162,共4页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乡村河流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文章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乡村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研究。以沙河为例,考虑到沙河水质污染严重,通过人工曝气法对水质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泄洪问题,对河道进行拓宽和蜿蜒特征恢复...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乡村河流的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文章提出基于河流生态修复的乡村河流廊道景观设计研究。以沙河为例,考虑到沙河水质污染严重,通过人工曝气法对水质进行处理。同时考虑到泄洪问题,对河道进行拓宽和蜿蜒特征恢复的处理;并通过设置生态小岛,为水生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为减少水土流失,研究通过种植植被来对河岸土壤进行固定。上述手段在保证当地居民生活需求前提下,恢复沙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乡村河流廊道的生态修复提供合适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河流廊道 生态修复 景观设计
下载PDF
基于电路理论的桂林漓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
作者 贾艳红 吴春竹 +2 位作者 胡洪文 黄俊忠 苏筱茜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212,共12页
城市化进程加速会引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而生态安全格局又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典型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点(节点、屏障点)—线(生态网络)—面(生态源)框架的漓江流域... 城市化进程加速会引起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变化,而生态安全格局又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典型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漓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路理论构建点(节点、屏障点)—线(生态网络)—面(生态源)框架的漓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通过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和生态敏感性分析识别生态源,并利用电路理论生成生态网络,优化景观格局,促进漓江流域生态价值的提升和实现。研究结果表明:漓江流域生态源地共12个,总面积1624.71 km^(2),占整个流域面积的31%。在构建的漓江流域生态网络模型中,生态廊道有15条,其中重要生态廊道7条,潜在生态廊道8条,重要生态廊道最长为64.35 km。漓江流域景观优化呈现出“一带两廊三区”格局,因地制宜发挥生态优化和修复职能,提高各源地之间的景观连通性,可为漓江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为流域生态系统调控和桂林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电路理论 生态廊道 生态敏感性 漓江流域
下载PDF
菏泽市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策略研究
9
作者 许爱超 《菏泽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5-40,共6页
菏泽市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通过推进黄河滩区综合整治、建设黄河绿色生态屏障、守护黄河安澜等举措,积极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在取得重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法治保障体系不足、林长制工作落实不到位、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大等问题... 菏泽市作为黄河入鲁第一市,通过推进黄河滩区综合整治、建设黄河绿色生态屏障、守护黄河安澜等举措,积极打造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在取得重要成效的同时,也存在法治保障体系不足、林长制工作落实不到位、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大等问题。菏泽市应通过健全黄河保护地方性法规、深化林长制改革、注重黄河水生态保护等措施,全力打造集多功能为一体的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菏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菏泽市 黄河下游 绿色生态廊道 策略
下载PDF
河流生态廊道生态适宜性分析与生境营建研究
10
作者 石贝西 王俊莉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24年第3期10-14,共5页
为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优化用地布局,以朔州市七里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生境营建。在生态适应性分析过程中,构建了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指标权重;在生境营建过程中,采用重塑生态基底... 为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优化用地布局,以朔州市七里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生境营建。在生态适应性分析过程中,构建了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指标权重;在生境营建过程中,采用重塑生态基底、筛选植物种群等措施,逐步形成生态结构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通过对七里河两岸生境的营造,恢复了七里河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保留适宜的动物迁徙廊道,也为北方地区河流廊道的生态适宜性和生境营建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适宜性 生境营建 河道生态建设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适宜宽度研究
11
作者 张珊 姜卫星 徐露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4期58-63,106,共7页
廊道宽度是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重要参数,为科学指引廊道宽度划定,对廊道宽度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采用缓冲带宽度设计工具与文献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适宜宽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 廊道宽度是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重要参数,为科学指引廊道宽度划定,对廊道宽度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采用缓冲带宽度设计工具与文献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的适宜宽度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平原河网地区蓝绿复合生态廊道分类,确定各类廊道宽度推荐值。生态涵养型蓝绿复合生态廊道应重点考虑生态栖息功能,廊道宽度(单侧)选100~200 m为宜。乡村郊野型蓝绿复合生态廊道应重点考虑污染净化功能,廊道宽度(单侧)一般最小范围5~10 m,以25~30 m宽更优。城镇宜居型廊道宽度一般最小范围在3~12 m,以提供必要的散步和骑车活动空间。都市景观型廊道宽度可根据周边用地情况、蓝线规划、绿地规划合理设置廊道宽度,宜宽则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蓝绿复合生态廊道 廊道宽度 缓冲带宽度设计工具
下载PDF
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廊道治理与修复对策 被引量:3
12
作者 魏光辉 周海鹰 徐继红 《中国水利》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保护和修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廊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生态廊道为例,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过程,阐述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流域资源性缺水严重且水资源时空... 保护和修复塔里木河流域生态廊道,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举措。以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生态廊道为例,分析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系统变化过程,阐述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存在的问题:流域资源性缺水严重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骨干控制性水利枢纽调控能力不足,生态水供需矛盾突出;并提出了治理建议,综合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优化配置水资源、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等措施可加快流域生态廊道的保护与修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 “四源一干” 生态廊道 生态需水 对策建议
下载PDF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晓燕 马维艳 +1 位作者 何伟军 盛三化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5-155,共11页
论文基于2000—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森林是研究区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 论文基于2000—2020年五期土地利用数据,定量分析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演化特征,采用空间相关、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力。结果表明:(1)从土地利用类型来看,森林是研究区域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土地是两种变化较快的土地利用类型;(2)从时空演化上看,该区域在2000—2020年时间段内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生态调节服务始终是核心功能,气候调节的贡献率最大;空间分布呈现中部地区高、西部地区和东部边缘低的布局;(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正向空间相关性逐渐增强,中部区域巫溪县、云阳县等九个区县为高—高聚集区,东部西陵区、伍家岗区、猇亭区、点军区及垫江县为低—低聚集区,东部夷陵区为高—低聚集区,南部黔江区、秀山县为低—高聚集区;(4)影响因素中,蔓延度指数、斑块密度、斑块聚合度、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人均GDP影响在42个区县中呈现差异化表现,其中人均GDP负向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生态系统服务 时空演化
下载PDF
面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闫豫疆 李建贵 +1 位作者 李均力 蒋腾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9-839,共11页
构建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干旱区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InVEST模型、RWEQ模型和Getis-Ord Gi*模型分析生态供给源地,以土地利用程度、地均GDP、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分... 构建干旱区生态安全格局有利于促进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干旱区开都-孔雀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InVEST模型、RWEQ模型和Getis-Ord Gi*模型分析生态供给源地,以土地利用程度、地均GDP、人口密度和夜间灯光指数分析生态需求源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确定供给源地与需求源地之间的生态廊道,从而构建研究区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1)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供给源地14个,占研究区面积的21.46%,重点生态需求源地共9个斑块,占流域总面积4.63%;生态廊道126条,重要廊道17条,总长度654.68km;生态节点65个,重点生态节点24个。(2)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空间错位明显,高供给区域与高需求区域呈现出以城镇边界为分界线的明显特征。(3)结合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和景观生态系统服务流动性,运用阻力面模型,构建“两核心、两片区、三横四纵多节点”的开都-孔雀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可为保障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需求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网络 开都-孔雀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生态廊道识别的拉萨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王亚 夏双双 +3 位作者 周维 申宇 苏旭坤 刘国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948-8957,共10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范式,评估流域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基于生态...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优化国土生态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以拉萨河流域为研究区,基于“生态源地-阻力面-生态廊道”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范式,评估流域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生境质量四项生态系统服务,基于生态系统服务重要性分级识别生态源地;选择土地覆被类型、归一化植被指数、地形起伏度、坡度、距道路距离、距水体距离作为主要阻力因子,利用熵权法形成综合阻力面;利用Linkage Mapper工具基于最小成本路径理论识别生态廊道并判定生态节点,构建流域生态安全格局。结果表明:提取生态源地20个,总面积2531.42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77%;生态廊道36条,总长度916.87 km,与拉萨河干流平行呈“二”字型分布;生态节点13个,集中分布在裸地、裸岩、低覆盖度草地等地类,构建以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组成的“面-线-点”结构生态网络。研究结果为拉萨河流域生态安全和生态经济协调提供数据支持,为区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 拉萨河流域
下载PDF
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安芹 王丹 朱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1-371,共11页
[目的]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 [目的]探讨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时空特征和耦合协调关系,为该区未来高水平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根据影响“三生”功能的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了功能评价,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进行了耦合协调性分析。[结果]①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生产功能从低等级快速增加到高等级;随着生产功能飞速增长,生活功能经历增长—下降—增长;生态功能经历下降—恢复;“三生”功能在空间上分布较均衡。②耦合指数和发展指数均快速增长,耦合指数增长速度超过发展指数。③耦合协调度时间上呈现快速增长趋势,从基本协调和轻度协调发展到较高协调和高度协调;空间上从有一定差异发展为较均衡。[结论]2010—2020年江淮生态大走廊“三生”功能快速增长,从差异大逐渐向共生融合、有序发展演变,影响现状“三生”功能的主要是生活和生态功能的部分指标,经过一段时间高水平的发展之路,逐步提升生活质量和改善生态水平,未来才能达到高耦合—高级发展—高度协调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 三生功能 耦合协调度 江淮生态大走廊
下载PDF
阿克苏河流域生态网络构建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茂森 王让会 宁虎森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09-1516,共8页
阿克苏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具有十分典型的绿洲-荒漠格局。构建流域生态网络,对于筑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阿克苏河流域5县市为对象,基于生态源地和阻力面提取流域生态廊道,对比分析1980—2020年流域生态网... 阿克苏河流域位于西北干旱区,具有十分典型的绿洲-荒漠格局。构建流域生态网络,对于筑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屏障具有重要意义。以阿克苏河流域5县市为对象,基于生态源地和阻力面提取流域生态廊道,对比分析1980—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变化,根据生态“夹点”和障碍点优化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研究发现:(1)研究期间流域生态源地面积上升6%,空间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破碎化问题。(2)流域阻力值总体上小幅度上升,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以城镇为中心的高阻力值区。(3)研究期间增加6条新的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相较之前更加密集。(4)2020年流域生态网络包含12处夹点和7处障碍点,针对土地覆被类型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研究可为干旱区生态网络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和区域绿色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阿克苏河流域
下载PDF
地区产业转移与承接能力评价——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付晨玉 秦尊文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88-98,共11页
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通过计算产业发展梯度系数,分析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态势,确定走廊地区适合开放转移的优势产业和需要承接转移的关联产业;通过... 优化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产业空间布局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以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为例,通过计算产业发展梯度系数,分析区际产业梯度转移态势,确定走廊地区适合开放转移的优势产业和需要承接转移的关联产业;通过计算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影响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制约因素,选择走廊地区适合产业承接的重点区域。研究发现,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的工业发展整体上具有“两头高中间低”的空间特征,区际产业转移总体呈“由外向内”的发展态势,各地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产业吸引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均呈上升发展趋势,但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空间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建议各地区顺应产业梯度转移态势,根据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增强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因地制宜编制产业转移承接规划,创新产业转移方式,有序引导产业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生态经济走廊 产业转移 产业承接 空间布局
下载PDF
尺度整合视角下伊犁河谷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昭苏县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月娇 李祥 +3 位作者 王月健 姚秀秀 邹业弘 徐蓓蕾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8181-8192,共12页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一种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差异,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出现了空间结构错位脱节的问题。从整合视角出发,尝试整合伊犁河谷地区州级和县级两级尺度构建昭苏...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是一种协调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有效途径。由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差异,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在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中出现了空间结构错位脱节的问题。从整合视角出发,尝试整合伊犁河谷地区州级和县级两级尺度构建昭苏县生态安全格局。首先基于生态系统服务评价确定生态源地,再构建综合阻力面并采用电路理论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研究结果显示,整合州级和县级两级尺度昭苏县共确定了24个生态源地,面积2504.47km^(2),主要分布于昭苏中部盆地以及北部、南部山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草地和林地;识别生态廊道50条,总长度200.17km。与单一尺度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相比,整合不同尺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能显著改善区域生境破碎化的问题,提高区域景观连通性。本研究提供了一种整合不同尺度下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技术框架,研究结果可为伊犁河谷地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整合视角 伊犁河谷 昭苏县
下载PDF
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境适宜性分析与生态廊道构建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旭 王玲玲 +4 位作者 黄峰 田玉清 杨涛 张玉铭 刘亚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411,共8页
构建野生动物迁移生态廊道有助于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该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其潜在生境进行构建,探讨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态廊道的栖息地连通方... 构建野生动物迁移生态廊道有助于消除景观破碎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维持生态系统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该研究以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种群为研究对象,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其潜在生境进行构建,探讨长江中游地区麋鹿生态廊道的栖息地连通方式.结果显示该地区麋鹿现有栖息地集中在石首麋鹿分布区、复兴洲分布区、兔儿分布区、杨波坦分布区、南蹍湾分布区、神皇洲分布区、三合垸分布区以及集成麋鹿分布区内.初步确定了利于麋鹿种群扩散的生态廊道位置,潜在生态廊道具有低海拔、缓坡度、近水源、远人群等特点.在生态廊道建设中需要特别注意,生态廊道的选择必须在全面了解实际生境状况和野生动物生态学的基础上,通过最优选择,获得确定的生态区域作为某一物种迁移扩散的生态功能服务区,优化景观斑块的结构,加强生态功能建设,维持生物多样性稳定与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麋鹿 长江中游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境 生态廊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