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2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mpirical Research on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Shanghai
1
作者 Lei Weng Wei Song Si-Bei Sheng 《American Journal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12年第1期82-90,共9页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knowledge and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gradually represents its greater significance as the core factor of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competence for n...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knowledge and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echnology gradually represents its greater significance as the core factor of the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competence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which becomes a greater suppor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novative country and also a key to take the initiative to develop. Under this tendency, technological improvements should play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the economy forwards, which bring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chnical development in Shanghai. Thus Shanghai must integrate and utilize the resources of new technology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During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up a well-off society as well as innovative regions in an all-around way, the demand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and its content, as to Shanghai, is undergoing further fulfillment. The study on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Shanghai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hus under such background, means much to get a knowledge about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which can be taken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the government to draw up the plan for futur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logy innovation OUTPUT economic growth Patents VAR Model SHANGHAI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Drivers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2
作者 Shujun An Yue Ga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20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s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worldwide.This paper builds relevan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uses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5 to analyze the impact ...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s a prominen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 worldwide.This paper builds relevant econometric models and uses the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3 to 2015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 drivers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and the effect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n terms of regions,the innovation driver has the greatest contribution to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China,with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rts ranking second and third.However,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 is prominent,and the rol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weak.Only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in the central reg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Onl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he western reg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and the impact is weak.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innovation-driven economic growth are obv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novation driver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下载PDF
Technology Gap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of Large Late-starting Countries
3
作者 欧阳蛲 易先忠 生延超 《China Economist》 2012年第5期16-28,共13页
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drivers, technology gaps are a key variable that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alysis of an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path based on an extended endogenous gr... In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growth drivers, technology gaps are a key variable that determines the efficienc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alysis of an optimal resource allocation path based on an extended endogenous growth model reveals that economic growth drivers evolve from productive investment to R&D investment and a shift from imitation to innov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provincial-level panel data suggests that the effect of 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R&D investment, as well as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on economic growth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varies greatly among regions of disparate technology levels. As a late-starting country, China should properly allocate resources between productive investment and R&D investment, and between imit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novative investment while advanc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patterns on a differentiated basis in light of regional technology dispa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growth technology gaps indigenous innovation late-starting country
下载PDF
Empirical Analysis of Economic Growth in Sichuan Province
4
作者 Xungang Zheng Huaifeng Lu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05年第6期49-53,58,共6页
For a long tim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re mainly workforce, capit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t with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intensi... For a long tim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are mainly workforce, capital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ut with the further promotion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intensification of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degree, the main factors influencing a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constantly change. This paper utilizes the relevant data of Sichuan to set up the econometric model and quantitatively studi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conomic growth of Sichuan. Through comparing the greatness that each factor influences the economic growth of Sichuan, the paper takes system changes as leading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economic growth during 1984-2003 of Sichuan. At the same time,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ill be a core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future, and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potential force of economic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nomic growth system changes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下载PDF
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良锦 辜穗 +2 位作者 方峦 乐彦婷 李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2-151,共10页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作为油气生产的主要参与主体,油气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拥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在人才价值...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而科技创新人才是创新过程中的第一要素。作为油气生产的主要参与主体,油气企业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依靠拥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为了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动力,在人才价值创造与评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生产全要素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价值分享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评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油气企业科技创新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过程,匹配油气企业科技创新特征、具有产业适应性的人才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较少;(2)油气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价值溯源分成,是以油气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评估结果为前提对参与成果创造的团队和个人按照实际贡献进行价值追溯与量化的过程,需要通过对单项科技创新成果经济价值溯源和科技创新成果完成人价值溯源两次溯源来实现;(3)以创新成果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人才价值贡献率是人才价值溯源分成的核心参数,由完成人参与度、完成人创新度、完成人贡献度为内容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共同确定。结论认为,该方法为加快建立以创新价值、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能够有效解决人才在油气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经济价值量化问题,对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科技创新人才 价值溯源分成 科技创新成果 经济价值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Information Models for Forecasting Nonlinear Economic Dynamics in the Digital Era
6
作者 Askar Akaev Viktor Sadovnichiy 《Applied Mathematics》 2021年第3期171-208,共38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adequa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digital age (2020-2050). In addition, the task was to develop a model ...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 adequate mathematical model for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in the digital age (2020-2050). In addition, the task was to develop a model for forecast calculations of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symbiosis of “man + intelligent machine”, where an intelligent machine (IM) is understood as a computer or robot equipped with element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as well as in the digital economy as a whole. In the course of the study, it was shown that in order to implement its goals the Schumpeter-Kondratiev innovation and cycle theory on forming long waves (LW)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fluenced by a powerful cluster of economic technologies engendered by industrial revolutions is most appropriate for a long-term forecasting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Solow neoclassic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synchronized with LW, gives the opportunity to forecast economic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countries with a greater precision up to 30 years, the time which correlates with the continuation of LW. In the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age, the key role among the main factors of growth (capital, labour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played by the latter. The authors have developed an information model which allows for forecas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asing on growth rates of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in economics. The main regimes of producing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eras of information and digital economies, are given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the Lagrangians that engender them. The model is verified on the example of the 5<sup>th</sup> information LW for the US economy (1982-2018) and it has had highly accurate approximation for bo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 number of new results were obtained using the developed information models for forecasting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he forecasting trajectory of economic growth of developed countries (on the example of the USA) on the upward stage of the 6<sup>th</sup> LW (2018-2042), engendered by the digital technologies of the 4<sup>th</sup>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given. It i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the symbiosis of human and intelligent machine (IM) is the driving for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 where man plays the leading role organiz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mutual work. Authors suggest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calculating labour productivity in the digital economy, where the symbiosis of “human + IM” is widely used. The calculations carried out with the help of the model show: 1) the symbiosis of “human + IM”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lets to realize the possibilities of increasing work performance in the economy with the help of digital technologies;2) the largest labour productivity is achieved in the symbiosis of “human + IM”, where man labour prevails, and the lowest labour productivity is seen where the largest part of the work is performed by IM;3) developed countries may achieve labour productivity of 3% per year by the mid-2020s, which has all the chances to stay up to the 204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Schumpeter-Kondratiev innovation and Cycl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Solow Neoclassical Model of economic growth Information Model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Symbiosis of “Human + Intelligent Machine” Labour Productivity in the Symbiosis of “Human + IM” and the Digital Economy
下载PDF
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雄 高志刚 韩延玲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8-67,共10页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城市贸易经济韧性 科技创新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演进路径与风险应对 被引量:2
8
作者 陆军 韦天宇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2,共11页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 在全球化经济和社会面临严峻转型挑战的背景下,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已经成为各国推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升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在阐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特征、诞生背景与空间转移过程的基础上,从发展驱动力、创新机构来源与主导产业类型这三个维度,分析总结不同时代背景下代表性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模式,可构建处于迭代中的五大核心组织功能:基础科研、集成创新、产业驱动、辐射引领与制度试验。在此基础上,归纳其在组织形式、组织载体、驱动力量、关联模式、引才策略方面具有典型意义的演进路径,提出功能迭代中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需积极识别并化解应对在硬科技、创新成本、创新资源,及其全球科研竞争与协作方面潜在的风险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功能迭代 组织功能 产业驱动 硬科技 全球科研协作
下载PDF
中国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凯 胡奕 +1 位作者 甘畅 李智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3,共9页
运用改进熵值法和Bootstrap-DEA模型对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及旅游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察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及... 运用改进熵值法和Bootstrap-DEA模型对2001—2019年中国30个省域的科技创新水平及旅游经济效率进行测算,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考察科技创新与旅游经济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最后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旅游经济效率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及四大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增长势头强劲,增速形成“中部>东部>西部>东北”的空间格局,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差异较大;30个省域旅游经济效率明显改善,增速呈现“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分布特征。②科技创新和旅游经济效率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性明显,并且主要表现为高高和低低的空间集聚模式;科技创新对本地旅游经济效率改善作用明显,但会通过“虹吸效应”和“屏蔽效应”抑制邻近省域旅游经济效率提升。③在科技创新能力增强过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外开放等要素是推动旅游经济效率提升的重要力量,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经济效率正向外溢效应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负向空间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旅游经济效率 Bootstrap-DEA模型 空间溢出效应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的门槛效应检验--基于2001-2022年八大区域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庞磊 陈晓磊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动力 研发投入 技术创新 高技能劳动
下载PDF
科技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基于门槛效应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胜 赵雪姝 何玲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4,共14页
科技金融作为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范式,能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我国2006—2021年的30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超效率DEA测算科技金融效率... 科技金融作为促进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的一种新型经济范式,能够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计算我国2006—2021年的30个省区市的共同富裕指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超效率DEA测算科技金融效率值,并采用固定效应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科技金融与共同富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科技金融与共同富裕间存在着“U”型关系,0.438为科技金融效率的拐点值;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金融与共同富裕的关系中呈现双门槛效应,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0.155,科技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由负转正。从优化科技金融投入、加快科技金融产出、提供差异化政策、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健全保障机制方面为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共同富裕 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金融服务
下载PDF
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门槛回归法
12
作者 刘红 赵春舒 +1 位作者 谢茜萍 窦宝明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9期138-142,共5页
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选取京津冀三地2000—2021年... 科技金融作为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融合发展的产物,对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为了研究科技金融和技术创新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选取京津冀三地2000—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门槛回归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该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不同科技金融水平下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北京已超越了科技金融的门槛水平,当前阶段,其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已显现递减趋势;天津和河北省的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尚显滞后,未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门槛水平。本文建议,北京市政府应适度调控科技金融规模的继续增长,同时加大天津和河北省的科技金融投入力度,以加快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 经济增长 京津冀 门槛回归 区域经济
下载PDF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与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六堂 《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 2024年第1期67-82,共16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高收入国家水平的距离进一步缩小,显示我国将会较快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需要完整、准确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高收入国家水平的距离进一步缩小,显示我国将会较快迈入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需要完整、准确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经济的高质量增长需要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本文比较分析了世界各国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后的经济增长特征,指出此时影响不同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最重要因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际途径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长陷阱 研发结构 科技创新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14
作者 黄寰 陈泳向 张秋凤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0-47,共8页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 创新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创新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探索、改革开放初期的体制改革,再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强国战略实施,直至当前高质量发展多个阶段,在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断提升的同时,国家也更加深入地认识到科技创新的强大作用。未来,我国要构建更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高效科技管理体系,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进行科技创新系统性布局,积极推动创新驱动和人才驱动两大战略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新质生产力
下载PDF
数字金融、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增长
15
作者 孙志红 邓鑫懿 张丽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59-67,共9页
该文选取2013—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将科技创新纳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数字... 该文选取2013—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将科技创新纳入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增长的研究框架,进一步分析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实体经济的增长和数字金融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数字金融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促进实体经济的增长,但本地区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邻接地区的实体经济增长产生负向影响;数字金融可以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来拉动实体经济的增长。因此,要坚持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大数字金融对科技创新的支持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科技创新 实体经济增长 空间杜宾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
16
作者 马庆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1-99,共9页
选取2011—2022年间我国西部地区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 选取2011—2022年间我国西部地区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即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均具有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广度的影响最强,其次是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采用经济发展水平为门槛变量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发现这种影响存在非线性的门槛效应,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也较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科技创新和居民消费水平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方面发挥一定的中介作用,但这些作用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经济增长质量 科技创新 居民消费
下载PDF
GaR视角下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7
作者 任仙玲 孙丽萍 裴雨欣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4年第3期143-152,共10页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能否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的着力点。文章从在险增长视角,以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GOP分...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其能否促进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产业结构高质量转型的着力点。文章从在险增长视角,以我国沿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GOP分布的影响,着重分析海洋经济下行风险和上升潜力的变化趋势。实证结果显示: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与短、中、长期海洋经济增长正相关,显著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且不同经济增长水平下,该促进作用具有异质性。而科技创新能够正向调节海洋产业结构升级与海洋经济增长的关系,助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降低中、短期海洋经济下行风险,并提高中、长期海洋经济上升潜力,发挥出海洋产业升级对海洋GaR的正向促进作用。因此,有关部门应完善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推进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产业结构升级 海洋经济增长 海洋在险增长 科技创新
下载PDF
雾霾治理能否促进绿色经济增长——基于“2+26”城市治霾方案的准自然实验
18
作者 程时雄 吴齐翔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86-98,共13页
以2014—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州)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雾霾治理政策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治理政策在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动态分析来看,政策实施对目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 以2014—2020年中国282个地级市(州)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雾霾治理政策对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雾霾治理政策在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方面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从动态分析来看,政策实施对目标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稳定。此外,雾霾治理政策对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资源型城市的作用不显著;同时,相较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雾霾治理政策的实施对于中小城市的绿色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实施雾霾治理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两条路径促进绿色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霾治理 绿色经济增长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财政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来自西北五省的经验证据
19
作者 苏来曼 王梦瑶 《西部经济管理论坛》 2024年第5期68-81,共14页
区域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文章基于西北五省200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基于PVAR模型探究不同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 区域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文章基于西北五省200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门槛回归模型分析财政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和路径,基于PVAR模型探究不同因素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通过区域创新促进了经济增长;人力资本结构门槛的存在,使西北地区财政科技支出在目前阶段未有效推动区域创新;财政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关系,其中,财政科技支出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稳定的正向作用,而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抑制作用明显;推动西北五省经济增长的首要因素是经济增长自身的驱动效应,其次是区域创新和财政科技支出,当前的人力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财政科技支出 区域创新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与科教融汇问题研究
20
作者 南海 刘烁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国家战略行动。科技创新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科技创新指数在各系统中已位居第二。在现阶段该经济圈建设中科技创新以及作为科技创新重要内容的科教融汇方面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与问题,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发展合力与科教融汇产出不足、战略科技人才队伍整体不强、科教融汇效果不明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建议大学城与科学城“联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教育生态圈,促使“塔尖”“塔基”人才同频共振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人才生态圈,助推企业主体、政校两翼协同驱动以建设培育成渝科技产业生态圈,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职业院校全面深度介入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科技创新 科教融汇 高等职业院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