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copath模型的长山列岛邻近海域褐牙鲆增殖生态容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晓卉 尹洁 +4 位作者 刘淑德 纪毓鹏 薛莹 任一平 徐宾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为确定长山列岛邻近海域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增殖放流的合理容量,本文基于2016-2017年长山列岛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季度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29个功能组的长山列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 为确定长山列岛邻近海域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增殖放流的合理容量,本文基于2016-2017年长山列岛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季度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29个功能组的长山列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分析了该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征,评估了放流种褐牙鲆的生态容量。研究表明:长山列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范围为1~4.57,总能量转换效率为6.23%,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TPP/TR)为1.47,总初级生产量/总生物量(TPP/TB)为26.87,循环指数(FCI)为6.91%,连接指数(CI)为0.24。长山列岛邻近海域褐牙鲆增殖生态容量为0.0143 t·km^(-2),约为该海域褐牙鲆当前生物量的1.55倍。褐牙鲆生物量达到生态容量时,长山列岛邻近海域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略有增加,总消耗量、总输出量等其他参数基本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牙鲆 长山列岛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淡水虾蟹池塘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
2
作者 周聃 刘梅 +3 位作者 张政 邹松保 倪蒙 原居林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共8页
【目的】研究在淡水虾蟹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内添加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对系统的影响,并估算罗氏沼虾最适放养密度,为虾蟹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罗氏沼虾-日... 【目的】研究在淡水虾蟹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内添加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对系统的影响,并估算罗氏沼虾最适放养密度,为虾蟹多营养层级养殖模式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sis)-罗氏沼虾-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混养实验组和传统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养殖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全年实测数据和参考资料,采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6.5软件,分别建立Ecopath模型,分析系统内营养结构和能量流动特征。【结果】实验组的生态营养效率(Ecotrophic efficiency,EE)为0.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789(P <0.05),表明系统中增加罗氏沼虾,能提高池塘饲料利用率。实验组二级生态营养效率值为0.203,高于对照组的0.187,表明随罗氏沼虾加入,提高了系统内的次级生产利用率。实验组的联结指数、杂食性指数和香农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95、0.227和1.318,均高于对照组的0.390、0.214和1.243,表明在系统中加入罗氏沼虾,丰富了食物网和能量传递路径,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成熟性,增加了系统多样性。通过调节实验组罗氏沼虾生物量,估算其生态容量,当罗氏沼虾生物量增加至当前的1.35倍时,罗氏沼虾达到生态容量36.32 t/km^(2)。【结论】在虾蟹池塘内添加罗氏沼虾形成的多营养层级养殖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上优于传统虾蟹混养系统,罗氏沼虾的最适放养密度为303.75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虾蟹混养 多营养层级 营养传递效率 生态容量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太白河川陕哲罗鲑环境容纳量的估算
3
作者 屈万民 杨海乐 +2 位作者 杜浩 刘旭 吴金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6-1715,共10页
为评估太白河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的资源现状和环境容纳量,于2017—2018年对太白河的鱼类资源、饵料生物资源、水体理化特征等进行了调查。采用密度法估算出太白河川陕哲罗鲑现存资源量为3814尾,95%的置信区间为3624—400... 为评估太白河川陕哲罗鲑(Hucho bleekeri Kimura)的资源现状和环境容纳量,于2017—2018年对太白河的鱼类资源、饵料生物资源、水体理化特征等进行了调查。采用密度法估算出太白河川陕哲罗鲑现存资源量为3814尾,95%的置信区间为3624—4005尾;构建了太白河流域的Ecopath模型,河流总生产量为1748.91 t/(km^(2)·a),其中初级生产力为1643.00 t/(km^(2)·a),生态系统的连接指数(CI)和系统杂食指数(SOI)分别为0.429和0.087。川陕哲罗鲑、秦岭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 tsinlingensis)、小型中下层鱼类和浮游植物四个功能组为太白河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类群),估算出川陕哲罗鲑的环境容纳量为1.87 t/km^(2),约5127尾,其中幼鱼为3399尾,成鱼为1728尾。基于现存量和环境容纳量,建议强化栖息地保护,促进川陕哲罗鲑资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环境容纳量 太白河 川陕哲罗鲑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景观湖泊生态重建成效评价
4
作者 陈泓位 付国楷 +3 位作者 石小凤 陈少炜 刘武平 曾中平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77-1787,共11页
为评估西南地区某景观湖泊运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方式构建的水体修复工程的成效,依据恢复3年后湖泊生态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景观湖泊的Ecopath模型,分析了修复后湖泊的水质变化、新形成的食物网结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成... 为评估西南地区某景观湖泊运用清水型生态系统方式构建的水体修复工程的成效,依据恢复3年后湖泊生态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景观湖泊的Ecopath模型,分析了修复后湖泊的水质变化、新形成的食物网结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以及生态系统的成熟稳定度,并探究提升修复效果所能采取的人工干预措施。模型共包括肉食性鱼类、鲤、鲫、鲢、鳙、草食性鱼类、浮游动物、浮游植物、沉水植物等16个功能组,基本包括了此生态系统能量流的全过程。结果显示,景观湖泊Ecopath模型Pedigree指标值为0.546,可信度较高。景观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级为1~3.092,总能量转换效率为1.648%,较为低下。净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TPP/TR)为1.946,连接指数(CI)为0.280,系统杂食指数(SOI)为0.052,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能流路径长度(FML)分别为5.079%和2.383,与修复前相比,景观湖泊的食物链初步恢复。结合生态通道模型综合分析发现,此景观湖泊修复后仍是一个稳定性较低、食物网联结程度简单、抗外界干扰能力弱且处于发育早期的不成熟生态系统。清水型生态系统构建模式仍需要后期人为干预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湖泊 食物网模型 功能组 ecopath模型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特征及鲢、鳙生态容量评估
5
作者 刘子萌 冯民权 +1 位作者 杨锐婧 刘果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53-1565,共13页
为明晰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估算滤食性鱼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的生态容量,探究鲢鳙增殖放流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2022—2023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漳泽水库Ecopath模型。结果显示... 为明晰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估算滤食性鱼类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ys nobilis)的生态容量,探究鲢鳙增殖放流过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根据2022—2023年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漳泽水库Ecopath模型。结果显示,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的联结程度相对紧密,整体上稳定性较差且处于不成熟阶段。鲢、鳙的生态容量分别为161.5和70.3 t/km^(2),分别为当前生物量的3.549和1.947倍,渔业生物量增长潜力显著。鲢、鳙增殖至生态容量过程中,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值分别降低0.47和0.15,系统连结指数(CI)和Finn平均路径长度(FMPL)略有增大,说明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生态系统复杂性和成熟度趋于提高。考虑将鲢、鳙生物量分别调整为最大可持续产量80.75和35.15 t/km^(2),提高鲢鳙生产量的同时,有助于生态系统成熟度的提高。以上结果反映了漳泽水库生态系统的发展状况,同时可为渔业增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生态容量 ecopath模型
下载PDF
运用Ecopath模型构建大水面增殖放流方案——以洈水水库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范泽宇 白雪兰 +5 位作者 徐聚臣 黄路全 王晓宁 吕亚兵 侯杰 何绪刚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91,共10页
为科学制定大水面增殖放流技术方案、促进生态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洈水水库为例,在运用EwE软件研究水库生态容纳量基础之上,采用Ecopath模型,构建4套增殖放流方案,通过各方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比较,遴选出最佳方案。结果显示... 为科学制定大水面增殖放流技术方案、促进生态渔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洈水水库为例,在运用EwE软件研究水库生态容纳量基础之上,采用Ecopath模型,构建4套增殖放流方案,通过各方案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比较,遴选出最佳方案。结果显示:(1)若以经济效益和氮、磷移除等社会环境效益为首选因子,则方案1最优,即增殖放流鲢、鳙,年放流数量分别为13.5万、49.1万尾,年最大可持续产量达486.6、1766.8 t,总产值、总利润值、单位产值分别为8040.2万、7003.7万和350.2万元/km^(2),总氮、总磷年净移除量可达130.41、36.98 t以上,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TPP/TR)值、连接指数(CI)值、系统杂食指数(SOI)值、香农多样性指数值分别为4.030、0.304、0.114、1.557;(2)若综合考虑生态系统健康和渔业经济效益,则方案3最优,即增殖放流鳜、黄颡鱼、鲤、鲫、鲢、鳙,年放流数量分别为0.08万、1.9万、0.9万、1.1万、4.1万、14.8万尾,年最大可持续产量分别达1.2、3.8、18.8、5.6、162.8、591.2 t,总产值、总利润值、单位产值分别为3041.8万、2562.2万、128.1万元/km^(2),总氮、总磷年净移除量可分别达46.73、13.21 t以上,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力/总呼吸(TPP/TR)值、连接指数(CI)值、系统杂食指数(SOI)值、香农多样性指数值分别为4.616、0.302、0.117、1.597。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灵活运用Ecopath模型,可根据相应的渔业管理目标科学制定大水面生态渔业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洈水水库 ecopath模型 生态容纳量 生态渔业 多营养级增殖放流方案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祥云湾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欣宇 张云岭 +2 位作者 齐遵利 石保佳 赵小腾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为了对河北省祥云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区生物群落结构和能量流动过程进行量化分析,基于2020年对祥云湾海洋牧场区和对照区4个季节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海洋牧场区及对照区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其中,海洋牧场区模型包含功能组21... 为了对河北省祥云湾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区生物群落结构和能量流动过程进行量化分析,基于2020年对祥云湾海洋牧场区和对照区4个季节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海洋牧场区及对照区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其中,海洋牧场区模型包含功能组21个,对照区包含18个。结果表明:海洋牧场区分数营养级为1~4.04,对照区为1~4.35,两个区处在食物链顶端的分别为头足类和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生物群落间的能量流动主要集中在较低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沿食物链逐级降低,海洋牧场区第1、2、3营养级的能量流通量占系统总能量流通量的比例分别为58.09%、38.73%和2.82%,对照区分别为72.93%、24.25%和2.41%;海洋牧场区来自碎屑功能组和初级生产者功能组的物质数量占系统总物质来源的比例分别为37.7%、62.3%,对照区分别为39.6%、60.4%,海洋牧场区生物群落的能量流动通道受到牧食食物链主导更为明显,海洋牧场区系统连接指数(CI)和杂食指数(SOI)分别为0.34、0.24,对照区分别为0.30、0.21,海洋牧场区与对照区系统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DI)分别为1.86、1.47。研究表明,相较于对照区,海洋牧场区的生态系统成熟度更高,食物网结构更为复杂,系统内部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祥云湾 海洋牧场 营养结构 能量流动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舟山海域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生态容量评估
8
作者 郝辉擘 蒋日进 +7 位作者 兰丹 王跃斌 单晓鸾 李鹏飞 刘明智 李霞芳 杨凡 印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72-1681,共10页
根据2021年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含有23个功能组的舟山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分析了当前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并估算了褐菖鲉在舟山海域的生态容量。结果表明:舟山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为1.000(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4.277(鳐... 根据2021年渔业资源调查数据构建了含有23个功能组的舟山海域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分析了当前舟山海域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并估算了褐菖鲉在舟山海域的生态容量。结果表明:舟山海域生态系统营养级范围为1.000(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4.277(鳐类),石首鱼科、虾类和鳐类为舟山海域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种。碎屑食物链和牧食食物链是舟山海域生态系统主要的食物链。碎屑和浮游植物对食物网的贡献率分别为61.32%和38.69%。始于浮游植物和碎屑的营养传递效率分别是9.34%和10.50%,系统总营养传递效率是9.82%。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2.26,系统连接指数为0.372,系统杂食性指数为0.22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反映了舟山海域生态系统的成熟状态较低,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阶段,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根据模型估算,当褐菖鲉生物量增加至8.6倍时,褐菖鲉达到生态容量0.00795 t/km2,此时生态系统仍保持平衡,且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基本稳定。因此,褐菖鲉在舟山海域尚有较大增殖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海域 ecopath模型 褐菖鲉 生态容量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20世纪80年代武汉东湖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研究
9
作者 尹成杰 过龙根 倪乐意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126,共9页
为了解1980s蓝藻水华等环境干扰期间武汉东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依据1980s武汉东湖生态环境及鱼类资源的调查数据构建东湖湖泊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定量分析东湖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及能量流动特征。该生态系统模型由大型鲌类、其他... 为了解1980s蓝藻水华等环境干扰期间武汉东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征,依据1980s武汉东湖生态环境及鱼类资源的调查数据构建东湖湖泊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定量分析东湖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及能量流动特征。该生态系统模型由大型鲌类、其他肉食性鱼类、红鳍原鲌(Chanodichthys erythropterus)、杂食性鱼类、其他小型鱼类、浮游生物食性鱼类、虾类、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大型沉水植物和碎屑等14个生物组分构成,基本覆盖整个东湖生态系统食物网。Ecopath模型结果表明,武汉东湖生态系统主要由4个整合营养级构成,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浮游植物的营养转换效率很低。系统的香农多样性指数为1.47,说明系统在该时期的组分简单,抵抗能力弱;系统的循环指数为3.541%,远小于10%,说明系统整体的再循环能力低。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连接指数(CI)、Finn’s循环指数(FCI)、Finn’s平均能流路径长度(FML)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OI)分别为3.802 2、0.331 4、0.035 4、2.318 6和0.186 4,Odum的生态系统成熟度判定指标表明,该时期东湖生态系统正处于幼态化的阶段。混合营养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顶级捕食者的捕捞或放养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显著的负效应。本研究结果可为当前湖库渔业及富营养化的管理提供实用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武汉东湖 能量流动 富营养化 渔业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10
作者 韩丽娟 李淑婷 +6 位作者 张鹏 程前 郭丽娜 信朝忠 刘崇焕 祝鑫龙 刘永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4期191-195,共5页
[目的]为促进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棋盘山水库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Ecopath模型,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传递效率、营... [目的]为促进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2021年棋盘山水库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的调查数据,采用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构建了棋盘山水库生态系统的物质平衡Ecopath模型,对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传递效率、营养交互关系和系统总体特征等进行分析。[结果]棋盘山水库食物网中22个功能组的有效营养级数值为1.000~3.419,营养级较高的功能组为肉食性鱼类。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平均传递效率为3.13%,来自碎屑的平均传递效率为3.39%。系统总生产量为36268.078 t/(km^(2)·a),总流量为86057.620 t/(km^(2)·a),联结指数和系统杂食系数分别为0.205、0.142;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总生物量/总周转量分别为2.106和0.003。[结论]该研究解析了该水库营养结构和系统发育状况,可为棋盘山水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棋盘山水库 ecopath模型 生态系统
下载PDF
大莲湖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构建及特征分析
11
作者 林鹏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40-46,共7页
以大莲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生物分为翘嘴红鲌、红鳍鲌、鲫等2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大莲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莲湖生态系统种营养级最高的生物为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有效营养级3.3... 以大莲湖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将生物分为翘嘴红鲌、红鳍鲌、鲫等25个功能组,运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了大莲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大莲湖生态系统种营养级最高的生物为翘嘴红鲌、蒙古红鲌,有效营养级3.36。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8.74%,能流主要在营养级Ⅰ到Ⅳ之间流动,转化效率最高发生在第Ⅳ和第Ⅴ营养级之间(15.0%)。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参数连接指数(CI)和系统杂食性指数(SOI)分别为0.33和0.13,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循环平均能流路径长度(FCL)14.17%和3.18%。总体来看,大莲湖生态系统受渔业养殖影响,生态系统较脆弱,为此,提出了建议:适当控制养殖强度,以维护大莲湖湖泊生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莲湖 ecopath模型能量流动 营养结构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鸿雁 杨超杰 +2 位作者 张沛东 李文涛 张秀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926-3936,共11页
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栉孔扇贝的养殖... 基于2014-2016年青岛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的生物资源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EwE)软件构建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生态通道模型(Ecopath),系统分析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和结构特征,估算了栉孔扇贝的养殖容量。该模型由17个功能组组成,基本涵盖了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过程。生态网络分析表明,生态系统各功能组的营养级范围为1.0-4.255,星康吉鳗占据了营养级的最高层。能量流动主要有5级,各营养级平均能量传递效率为10.8%,其中来自初级生产者的能量效率为9.8%,来自碎屑的传递效率为10.9%;系统总流量为14256.510 t km^-2 a^-1,其中68%的能量来自碎屑供给;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为1.127,系统联结指数为0.293,杂食指数为0.333,表明崂山湾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成熟度较高,食物网结构较复杂,系统内部稳定性较高。关键种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许氏平鲉具有较高的关键指数和相对总影响,表明其可能在当前生态系统中扮演重要的生态角色。吊笼养殖栉孔扇贝生态容纳量为189.679 t/km^2,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前提下,当前现存量最大可增加1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崂山湾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生态容量 食物网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估算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日本蟳、脉红螺捕捞策略和刺参增殖生态容量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杨超杰 吴忠鑫 +4 位作者 刘鸿雁 张沛东 李文涛 曾晓起 张秀梅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177,共10页
于2010—2011年在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建礁3年)采用地笼网进行周年渔业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3软件,构建了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型,提出了人工鱼礁区中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脉... 于2010—2011年在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建礁3年)采用地笼网进行周年渔业资源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使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3软件,构建了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型,提出了人工鱼礁区中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脉红螺(Rapana venosa)和刺参(Apostichopus japonucus)的管理策略。研究表明:功能组主要占据3个营养级;系统总流量为3 390.131t·km^(-2)·a^(-1),总消耗量为1 839.502t·km^(-2)·a^(-1),总呼吸流动量为991.909t·km^(-2)·a^(-1),流向碎屑的总流量为523.729t·km^(-2)·a^(-1);总能流转化效率为12.8%,来自初级生产者和碎屑的能流转化效率分别为13%和12.3%。研究结果显示:莱州湾朱旺人工鱼礁区主要以底栖生物为主,日本蟳和脉红螺为绝对优势种,中上层鱼类的种类和生物量较少,整个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较低,食物网连接相对简单且趋于线性结构,系统相对不稳定,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差。人工鱼礁区的日本蟳和脉红螺生态容量分别为4.038和2.482t·km-2,以每年约1.17和0.96t的捕捞量可持续捕捞10年保持系统平衡;刺参生态容量为50.80t·km-2,以每年22.38~29.85t·km-2的放流量并从第3年以每年8.95~11.94t·km-2规模采捕,4~5年达到其生态容量后停止放流,可继续按原计划采捕5年仍能维持系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州湾 捕捞策略 人工鱼礁 ecopath模型 增殖放流 生态容量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复合养殖池塘构建 被引量:11
14
作者 曾宪磊 魏宝成 +3 位作者 刘兴国 顾兆俊 陆诗敏 车轩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1-719,共9页
为了从能量量化的角度分析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选择了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泖港,30°57′1.89″N,121°08′52.21″E)构建的分隔式和序批式2种复合养殖模式,并选择了1个传统池塘作为对照。... 为了从能量量化的角度分析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选择了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池塘生态工程研究中心(上海泖港,30°57′1.89″N,121°08′52.21″E)构建的分隔式和序批式2种复合养殖模式,并选择了1个传统池塘作为对照。根据2016年全年的实测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5软件分析了3种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能量流动特征。结果显示,传统池塘、分隔式池塘、序批式池塘饲料的营养传递效率(EE)最高,依次为0.77、0.75、0.99,饲料系数依次为2.5、2.8、1.6,表明按规格区分的序批式池塘系统更有利于饲料转化。枝角类、桡足类、轮虫在传统池塘、分隔式池塘、序批式池塘中EE依次分别为0.7/0.09/0.39、0.8/0.02/0.12、0.77/0.89/0.07,表明枝角类能被系统有效利用,但不同养殖模式影响着不同浮游动物的营养传递效率。另外,降雨和底泥沉积物EE均小于0.1,表明功能组底泥沉积物和功能组降雨没有被系统有效利用。生态位重叠分析显示分隔式池塘猎物重叠度指数最大,序批式池塘捕食重叠度最大,表明分隔式池塘中饵料竞争强度大,序批式池塘来自于同一捕食者的捕食压力大,分隔式池塘可以通过加强区域水体流动来降低饵料竞争强度。能流分析显示淡水池塘循环水养殖系统的主要能量流动方式为牧食链。系统总体特征分析显示,分隔式和序批式复合池塘在系统成熟度上优于传统池塘,说明通过复合养殖模式的构建,在改变单一传统池塘生态脆弱和提高系统多样性上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复合养殖 ecopath模型 营养传递效率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Ecopath模型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刘玉 姜涛 +2 位作者 王晓红 段丽杰 李适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3-127,共5页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各级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以及生态位和混和营养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营养流通主要...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建立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各级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以及生态位和混和营养效应等方面的分析,得出营养流通主要有2种途径,肉食鱼类间饵料竞争非常激烈,低值鱼类间具相似的捕食压力,顶级捕食者对大部分鱼类负效应不明显。系统受过度捕捞渔业影响很大,并存在营养级I利用效率低和渔业资源小型化、低值化等不稳定的幼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洋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下载PDF
象山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Ecopath模型评价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3 位作者 袁兴伟 林楠 刘尊雷 李圣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9-408,共10页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 为了解象山港生态系统在环境和捕捞等多重因素胁迫下的结构和功能现状,实现象山港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管理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本研究根据2011~2014年在象山港开展的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定点调查数据,利用Ecopath with Ecosim 6.4软件构建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并通过模型系统分析了象山港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能量流动和系统功能的总体特征。模型包含了浮游植物、大型海藻、浮游动物、游泳动物等25个功能组,大体涵盖了象山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生态系统表达能流路径的食物链主要有两条,分别为牧食食物链和碎屑食物链,其中以牧食食物链为主要能流通道。系统中各功能组的营养级在1.00~3.62级。系统总能流为2 210 t·km-2·a-1,主要分布在Ⅰ~Ⅳ营养级上。流量中来自碎屑的比例为38%,初级生产者是系统能量的主要来源。营养级Ⅰ和Ⅱ的利用效率较低,大量初级生产力和次级生产力未能流入更高的营养层次。系统的总能量转换效率为3.8%;总初级生产量/总呼吸量(TPP/TR)为1.52;系统连接指数(CI)为0.342;系统杂食性指数(SOI)为0.182。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反映了象山港生态系统的营养关系较简单,食物网复杂程度低;系统成熟度和稳定性偏低,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山港 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刘恩生 李云凯 +1 位作者 臧日伟 王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为分析和掌握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结合2007—2010年巢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巢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包括初级生产者、主要鱼类、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等。... 为分析和掌握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结合2007—2010年巢湖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应用Ecopath with Ecosim 6.1软件构建了巢湖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模型。模型由16个功能组组成,包括初级生产者、主要鱼类、无脊椎动物和有机碎屑等。结果显示,巢湖生态系统食物网主要由4个整合营养级构成,系统规模总流量、总生产量和总消耗量都较大,分别为41 003.08、17 937.42和4 486.67 t/(km2·a);能量流动主要发生在Ⅱ、Ⅲ营养级间;参照Odum的生态系统成熟程度判定指标发现,巢湖生态系统高的生产量和呼吸比值(TPP/TR)和净初级生产量(NPP),以及较低的系统连接指数(CI)、系统杂食指数(SOI)、Finn's循环指数(FCI)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FMPL)都表明:巢湖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参数远没有达到成熟生态系统的标准,且劣于富营养化的太湖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结构分析发现,导致巢湖生态系统退化的关键原因是浮游植物生物量、生产量过高,被生态系统利用的效率极低,从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食物网趋于简单、能量流动不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结构与功能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珠江口6种增殖放流种类生态容纳量估算 被引量:21
18
作者 刘岩 吴忠鑫 +3 位作者 杨长平 单斌斌 刘胜男 孙典荣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8,共10页
增殖放流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方式。放流前对放流海域进行生态容纳量评估,有计划地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可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文章根据2016年珠江口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由29个功能组组成的基于珠江口的生态系统通道(Ecopath)模... 增殖放流是渔业资源养护的重要方式。放流前对放流海域进行生态容纳量评估,有计划地实施增殖放流活动,可避免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破坏。文章根据2016年珠江口渔业资源数据,构建了由29个功能组组成的基于珠江口的生态系统通道(Ecopath)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生态系统的总体特征、食物网结构与混合营养效应,估算了适宜于该水域的6种不同增殖放流种类的生态容纳量。结果表明,功能组营养级范围为1~4.2级,6种适宜放流种类营养级介于2.2~3.7,最高营养级功能组为哺乳动物,系统总流量9092.447t·(km^2·a)^-1,系统总能量转化效率12.23%,连接指数0.370,系统杂食指数0.287。食物链通道主要有2类,以碎屑食物链为主。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黄鳍鲷(A.latus)、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墨吉对虾(P.monodon)和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的最大容纳量分别为0.094t·km^-2、0.500t·km^-2、0.650t·km^-2、1.580t·km^-2、1.610t·km^-2和75.870t·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path模型 生态容纳量 增殖放流 珠江口
下载PDF
基于Ecopath模型的千岛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5
19
作者 于佳 刘佳睿 +5 位作者 王利 吴志旭 虞佐名 刘明亮 韩轶才 谢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8-317,共10页
为探索千岛湖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根据2016年千岛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综合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营养级结构和生态系统总体特征。2016年千岛湖Ecopath模型由18个功能组组成,有... 为探索千岛湖生态系统现状及其历史变化,根据2016年千岛湖的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调查数据,构建了千岛湖生态系统的Ecopath模型,综合分析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营养级结构和生态系统总体特征。2016年千岛湖Ecopath模型由18个功能组组成,有效营养级范围为1—3.41,牧食食物链的能量流动占系统总能量的56%。系统杂食指数(SOI)、联结指数(CI)、Finn循环指数分别为0.13,0.26和5.15%。千岛湖与其他湖泊和水库比较,其生态系统的各功能组的聚合度较高,联结程度较为紧密,物质再循环比例较高,系统较为成熟。但千岛湖的系统总流量较低为24698.27 t/(km^(2)·a),总初级生产量与总呼吸量的比值为6.51,表明系统总体规模较小且仍处于发展阶段。根据千岛湖生态系统历年变化趋势分析:千岛湖生态系统的总体规模有变大趋势,稳定性和复杂性有所增强,但营养交互关系变弱,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仍较低。同时,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转化效率较低,食物网趋于简单,应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以保障千岛湖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岛湖 ecopath模型 营养级结构 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特征
下载PDF
南海北部大陆架海洋生态系统演变的Ecopath模型比较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晓红 李适宇 彭人勇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8-292,共5页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别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9~1992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2000年)和21世纪初期三个代表时间段的Ecop... 过度捕捞和环境恶化导致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系统逆向发展。采用EwE5.1(Ecopath with Ecosim)软件,对南海北部大陆架分别建立20世纪80年代末期(1989~1992年)、20世纪90年代末期(1997~2000年)和21世纪初期三个代表时间段的Ecopath(生态通道模型)模型。通过三阶段的流量、生物量、生产量、捕捞量、系统总流量、总循环流量以及Finn’s循环指数和Finn’s平均路径长度等方面的比较分析,得出近20a的过度捕捞导致系统与渔业资源逐渐“退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休渔政策对此有一些缓和作用,但总趋势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大陆架 海洋生态系统 ecopath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