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V E6/E7 mRNA联合细胞学检查用于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
1
作者 陈琼 涂媛 章培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55-759,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825例,均进行HPV E6/E7 mRNA、TCT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HPV E6/E7 m...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用于宫颈癌早期筛查的初步评价。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9年7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患者825例,均进行HPV E6/E7 mRNA、TCT检测,以组织病理学为金标准,分析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用于评估患者宫颈病变风险的诊断效能。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和TCT检测不同病理分级患者宫颈慢性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2.17%、39.04%、86.61%、87.88%和36.51%、82.89%、82.14%、81.82%。HPV E6/E7 mRNA检测的敏感性为86.90%,特异性为80.44%,准确性为81.58%。TCT检测的敏感性为82.07%,特异性为50.74%,准确性为56.24%。HPV E6/E7 mRNA联合TCT检测的敏感性为70.34%,特异性为83.68%,准确性为81.33%。HPV E6/E7 mRNA与TCT联合检测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PV E6/E7 mRNA与TCT两种检测方法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7和0.664,两者联合检测的AUC为0.860,差异性显著(P<0.001),提示联合诊断可提高诊断宫颈HSIL的性能。结论HPV E6/E7 mRNA联合TCT能够更好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且针对高级别病变的筛查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可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DNA、E6/E7 mRNA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对女性宫颈癌的筛查价值
2
作者 刘德美 董晓彤 +4 位作者 柳林 李秀凤 王慧 陈国华 张云香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3期1451-1455,1469,共6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E6/E7 mRNA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女性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8021例体检女性,均接受HPV DNA、E6/E7 mRNA和TCT单项或多项检测,记录HPV DNA、E6/E7 mRNA、T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检出情...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E6/E7 mRNA及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对女性宫颈癌的筛查价值。方法选取28021例体检女性,均接受HPV DNA、E6/E7 mRNA和TCT单项或多项检测,记录HPV DNA、E6/E7 mRNA、TCT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检出情况。以组织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评估HPV DNA、E6/E7 mRNA、TCT单独或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筛查价值。结果TCT、HPV DNA、E6/E7 mRNA对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8%、26.9%、29.7%。各方法单独检测时,TCT单独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特异度最高(85.53%),但灵敏度最低(28.44%),HPV DNA单独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最高(60.25%)。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时,HPV DNA+E6/E7 mRNA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最高(81.75%),特异度最低(26.34%),TCT+HPV DNA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特异度(61.08%)和阴性预测值(57.11%)最高,任意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HPV DNA+E6/E7 mRNA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与HPV DNA+E6/E7 mRNA检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灵敏度高于TCT+E6/E7 mRNA联合检测,特异度低于TCT+E6/E7 mRNA联合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DNA检测适合作为女性健康体检者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E6/E7 mRNA与TCT检测可作为宫颈癌进一步检查的优选。HPV DNA+E6/E7 mRNA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可作为年轻女性宫颈癌筛查的优选方案,联合检测对提高阳性率及降低假阳性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DNA e6/e7 mRNA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丁园艺 魏鑫 +3 位作者 富威 王萍萍 张贺洋 王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发病率低,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治和预后。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BCR::ABL1 非典型转录本 e6a2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HPV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任玉峰 王兆辉 +2 位作者 段秀芳 徐娜 张妍 《安徽医学》 2024年第3期285-290,共6页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宫颈癌疑似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实验标本,检测E6/E7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 目的研究宫颈脱落细胞E6/E7 mRNA检测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与HPV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安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68例宫颈癌疑似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作为实验标本,检测E6/E7mRNA阳性率及拷贝数,并行HPV分型检查。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其中140例纳入宫颈癌组,128例为非宫颈癌组。并对268例患者进行HPV分型,高危型HPV组212例,低危型HPV组15例,低危混合型HPV组41例,记录宫颈癌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宫颈癌与高危型HPV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各影响因素单项和联合对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结果宫颈癌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非宫颈癌组,高危型HPV组患者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数均高于低危型及低危混合型HP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95%CI:0.187~0.836)、孕次≥3次(95%CI:1.079~1.625)、初次性生活时间<18岁(95%CI:1.075~1.6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95%CI:1.058~1.782)及HPVE6/E7mRNA阳性(95%CI:1.251~2.049)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P<0.05)。年龄(35~65岁)(95%CI:1.134~1.436)、孕次≥3次(95%CI:1.346~2.472)、性伴侣≥3个(95%CI:1.526~2.386)、阴道分泌物异常(95%CI:1.021~1.778)及HPVE6/E7 mRNA阳性(95%CI:1.216~1.920)是高危型HPV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孕次、初次性生活时间、SCC及HPVE6/E7 mRNA多项联合检测宫颈癌的AUC为0.826,高于单项检测(P<0.05)。年龄、孕次、性伴侣、阴道分泌物及HPVE6/E7 mRNA联合检测高危型HPV的AUC为0.880,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HPVE6/E7 mRNA阳性是宫颈癌和高危型HPV共同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HPVE6/E7 mRNA的多项联合检测较单项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宫颈癌与HPV分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脱落细胞 e6/e7 mRNA HPV感染
下载PDF
宫颈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王巧欢 刘维维 李海英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5-429,共5页
目的 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颈HPVE6/E7检测、计算机辅助诊断TCT、阴道炎检测法和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2023年2~8月在... 目的 分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检测联合计算机辅助诊断宫颈液基细胞学(TCT)及阴道炎检测在宫颈细胞学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宫颈HPVE6/E7检测、计算机辅助诊断TCT、阴道炎检测法和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2023年2~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检查的1 586例女性进行宫颈癌筛查,发现181例疑似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例,对疑似“HSIL”追加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上述筛查4种方法对HSIL的检出率及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并计算4种筛查方法对HSIL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81例疑似HSIL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共86例HSIL患者。阴道炎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16.57%,Kappa值为0.488。计算机辅助诊断TCT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24.86%,Kappa值为0.554。宫颈HPVE6/E7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19.34%,Kappa值为0.512。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对HSIL的检出率为38.67%,Kappa值为0.742。阴道炎+TCT+HPVE6/E7检测的AUC值>0.85,预测价值较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40%、84.21%;阴道炎检测、TCT检测、HPVE6/E7检测的AUC值均>0.70,预测价值一般,各检测方法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34.88%、52.63%,52.33%、61.05%,40.70%、64.21%。结论 宫颈HPVE6/E7、计算机辅助诊断TCT及阴道炎检测联合筛查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对宫颈病变诊断具有明显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细胞学筛查 宫颈HPVe6/e7检测 计算机辅助诊断TCT 阴道炎检测
下载PDF
PGE_(2)通过EP4/PKA信号通路调控滑膜细胞OAT1的表达及CP-25的作用
6
作者 肖康俊 高锦张 +3 位作者 王勇 王斌 魏伟 王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8-1664,共7页
目的明确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_(2))对滑膜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1,OAT1)膜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CP-25对PGE_(2)处理后滑膜细胞O... 目的明确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_(2))对滑膜细胞有机阴离子转运体1(organic anion transporter 1,OAT1)膜表达的调控机制及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的作用。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浓度CP-25对PGE_(2)处理后滑膜细胞OAT1和前列腺素E受体4(prostaglandin E receptor 4,EP4)表达的影响;使用EP4激动剂(TCS2510)与拮抗剂(GW627368X),探究EP4在OAT1调节中的作用;使用CP-25和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抑制剂H-89,探究CP-25和PKA对滑膜细胞OAT1表达的影响。结果PGE_(2)在0~10 min内明显下调EP4与OAT1的膜表达,20~60 min后明显上调(P<0.05);CP-25明显上调PGE_(2)处理后细胞膜OAT1和EP4的表达(P<0.05);EP4激动剂TCS2510明显上调细胞膜OAT1的表达(P<0.01);CP-25上调PGE_(2)处理的细胞中OAT1的表达,GW627368X和H-89均能下调PGE_(2)和CP-25处理的滑膜细胞中OAT1的表达(P<0.01)。结论PGE_(2)介导的EP4/PKA信号通路可以调控OAT1在滑膜细胞膜上的表达,CP-25可以通过活化EP4/PKA信号通路明显上调滑膜细胞中OAT1的膜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苷-6'-O-苯磺酸酯 滑膜细胞 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1 前列腺素e2 前列腺素e受体4 蛋白激酶A
下载PDF
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杨涛 张萌萌 +3 位作者 刘运华 吴英杰 张新雪 赵宗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330-6336,共7页
目的:研究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派特灵组(3.906、2.604、1.953、1.563、1.302、1.116、0.977g/L),加药干预24h,镜下观察细胞形... 目的:研究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和派特灵组(3.906、2.604、1.953、1.563、1.302、1.116、0.977g/L),加药干预24h,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计算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将Ect1/E6E7细胞分为对照组,顺铂组(0.01g/L),抑制剂组,派特灵高、中、低浓度组(2.974、1.487、0.991g/L),分别用CCK-8、划痕、Transwell方法检测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细胞Wnt4、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细胞呈扁平多边形,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细胞皱缩、体积变小、数量减少,以派特灵高浓度组最明显;MTT实验显示,派特灵对Ect1/E6E7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IC50为2.974g/L;CCK-8法结果示顺铂组和派特灵高浓度组对Ect1/E6E7细胞增殖有较强抑制作用;划痕实验示派特灵高浓度组、顺铂组药物干预12h后,划痕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派特灵高浓度组划痕面积高于派特灵低浓度组(P<0.05);药物干预24h后,派特灵高浓度组、顺铂组划痕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派特灵中、低浓度组(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示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顺铂组、派特灵高浓度组细胞迁移数量显著低于派特灵中、低浓度组(P<0.01);Western Blotting实验结果显示,与抑制剂XAV939组比较,对照组、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Wnt4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派特灵高、中浓度组Wnt4蛋白表达量比派特灵低浓度组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ting、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抑制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减少(P<0.01);与抑制剂XAV939组比较,顺铂组、派特灵各浓度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结论:派特灵可抑制Ect1/E6E7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且呈一定量效关系,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特灵 ect1/e6e7细胞 划痕实验 TRANSWeLL WNT/Β-CATeNIN
原文传递
HPV DNA、HPV E6/E7蛋白和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8
作者 何立群 张舒云 +1 位作者 袁婧 吕艳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28-31,共4页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HPV E6/E7蛋白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DNA、HPV E6/E7蛋白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妇科接受早期宫颈癌筛查的成年女性19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PV DNA、HPVE6/E7蛋白及TCT检测,并进一步行阴道镜活检检查。比较不同病变患者的HPVDNA、HPVE6/E7蛋白和TCT对高级别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CIN3及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患者(P<0.05),宫颈癌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检查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IN1患者(P<0.05)。CIN2+患者的HPV DNA、HPV E6/E7蛋白、TCT及三者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IN1-患者。HPVDNA、HPVE6/E7蛋白、TCT三者联合诊断高级别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80%、30.10%、52.32%、79.48%。结论 HPV DNA、HPV E6/E7蛋白及TCT可作为筛查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手段,且三者联合检测的敏感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DNA HPV e6/e7蛋白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筛查
下载PDF
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9
作者 薛桐 陈奎生 +1 位作者 韦娜 孙淼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1-394,共4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细胞学筛查并在1个月内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女性患者624例,年龄18~81岁,均进行...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行细胞学筛查并在1个月内行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女性患者624例,年龄18~81岁,均进行了TCT、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对比病理学结果,评价各项检测方法单独或联合的诊断价值。结果: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624例患者中阴性(慢性炎症)183例,阳性441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76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227例、鳞状细胞癌38例);TCT阳性376例,阴性248例;p16/Ki-67双染阳性317例,阴性307例;HPV E6/E7 mRNA阳性360例,阴性264例;TCT+p16/Ki-67双染阳性425例,阴性199例;TCT+HPV E6/E7 mRNA阳性434例,阴性190例;3项联合阳性367例,阴性257例。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TCT+p16/Ki-67、TCT+HPV E6/E7 mRNA和3项联合诊断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87.30%、89.11%、77.32%,特异度分别为78.14%、77.60%、86.34%。结论:TCT联合p16/Ki-67双染、HPV E6/E7 mRNA检测可提高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p16/Ki-67双染 HPV e6/e7 mRNA 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
下载PDF
高危型HPVE6/E7mRNA、TCT单独检测和分子细胞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雨佳 陈妍雯 孙桂芹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7期1061-1063,共3页
目的探讨14种高危型HPV E6/E7 mRNA分子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检测(TCT+HPV mR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3,907例行宫颈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样本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无鳞状... 目的探讨14种高危型HPV E6/E7 mRNA分子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联合检测(TCT+HPV mRNA)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3,907例行宫颈活检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样本以宫颈活检病理结果为依据,分为无鳞状上皮内病变组2,79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74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373例(包含诊断为HSIL及以上级别的各类宫颈癌病例),以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高危型HPV(16、18/45及其他11型)E6/E7 mRNA分子检测、TCT细胞学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SIL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HPV mRNA及TC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IL及以上组,HPV mRNA筛查敏感度优于T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检测和HPV mRNA单独检测相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16、HPV18/45 mRNA分型检测特异性好,LSIL组为83.99%、≥HSIL组为82.94%。结论分子及细胞联合检测可提高LSIL及以上病变筛查的敏感度,临床可结合方法特异性、医疗成本等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 e6/e7mRNA检测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宫颈病变筛查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8E6E7和TPA协同诱发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8
11
作者 沈忠英 蔡维佳 +5 位作者 沈健 许锦阶 岑山 滕智平 胡智 曾毅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 为了研究病毒和促癌物在食管癌形成中的作用,用带有人乳头状瘤病毒18型E6E7片段的载体腺病毒(简称HPV18E6E7AAV)感染人胚食管上皮细胞,然后加TPA协同作用,观察细胞转化。将人胚食管切碎,与HPV18E6E7AAV同孵育2小时,在加有10%小牛血清的199培养液培养和传代,形成永生化细胞株,即人胚食管上皮细胞汕头株(SHEE)。实验分两组:一组SHEE细胞在传代至第5和13代时,两次在培养基中加入TPA(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5ng/ml,每次诱导2周,所获得的细胞株称为人胚食管上皮癌细胞汕头株1号(SHEEC1);另一组SHEE细胞培养条件相同,未加TPA,为对照组。细胞转化的形态表型由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查;DNA含量和细胞周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35mm软琼脂培养皿接种103细胞(第20代),每组5碟,计算集落形成率;裸鼠皮下接种106细胞检测致瘤性;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PCR检测HPV18E6E7。结果表明: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指数(PIx),SHEEC1组(45%)高于SHEE组(34%);高倍体细胞数,S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病理 人胚食管 上皮细胞 HPV18e6e7 TPA
下载PDF
纳米雄黄混悬液诱导Siha细胞凋亡及对HPV16E6/E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嵘 濮德敏 +3 位作者 赵立波 程艳香 尹伶 李天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应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mg.L^-1)的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于Siha细胞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人宫颈癌Siha细胞的抑制增殖、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对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射流法制备纳米雄黄混悬液,应用不同质量浓度(6.25,12.5,25,50 mg.L^-1)的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于Siha细胞不同时间(12,24,48,72 h),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实验组(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雄黄混悬液处理组)和对照组(不加药物的细胞)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改变;RT-PCR方法检测HPV16E6和E7的表达。结果:纳米雄黄混悬液25~50 mg.L-1处理Siha细胞48,72 h后,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增加,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电镜显示细胞呈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凋亡细胞DNA Ladder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细胞凋亡率与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呈明显相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且细胞呈G0-G1期阻滞。RT-PCR检测显示随着纳米雄黄混悬液作用浓度的增加,HPV16E6和E7的表达不同程度地受到抑制。结论:纳米雄黄混悬液对于Siha细胞具有诱导凋亡、抑制增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HPV16E6和E7致瘤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雄黄混悬液 SIHA细胞 细胞凋亡 HPV16e6 HPV16e7
下载PDF
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在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詹晓芬 王少洪 +4 位作者 吴璇 邱晓阳 李帆 曾芸珠 陈志强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37-941,共5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联合P16/KI-67抗原(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分流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72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剩余的细胞学标本中HPV E6/E7 mRNA及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双染色检测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采用HPV E6/E7 mRNA检测试剂盒利用Panther分子诊断仪进行检测、P16/ki67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Ventana Benchmark Ultr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分析两种检测法在同级别宫颈上皮病变中阳性率的差异,探讨两种检测法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诊断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效能的差异,综合评估不同检测方法分流诊断ASCUS中的作用。结果宫颈细胞学ASCUS对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包括慢性宫颈炎、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到宫颈癌等。单纯分子诊断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加。在宫颈炎和LSIL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明显,在HSIL和宫颈癌病变组中,两种检测法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联合检测法诊断HSIL以上病变的综合性能最佳,其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 65%、85. 40%、0. 81、87. 13%、57. 14%、98. 97%。结论 HPV E6/E7 mRNA和P16/ki67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均在ASCUS分流诊断中有一定的意义,联合检测HPV E6/E7 mRNA和P16/ki67明显提高分流诊断的灵敏度,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P16/ki67 免疫细胞化学 意义不明确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 宫颈癌
下载PDF
FIS1 mRNA、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振宇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 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mRNA、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行宫颈癌筛查的5666例标本,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285例不典型鳞状... 目的 研究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mRNA、人乳头瘤病毒(HPV)E6/E7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行宫颈癌筛查的5666例标本,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诊断285例不典型鳞状细胞(ASC)、183例鳞状上皮内低度病变(LSIL)、98例鳞状上皮内高度病变(HSIL)、10例宫颈癌;经病理活检诊断356例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218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42例CINⅡ级、24例CINⅢ级、1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分别参考TCT、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分析不同宫颈病变程度的FIS1 mRNA、HPV E6/E7 mRNA阳性检出率与表达量。通过Pearson分析FIS1 mRNA与HPV E6/E7 mRNA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以TCT不同诊断级别为参考,FIS1 mRNA、HPV E6/E7 mRNA表达对LSIL、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ASC(P<0.05)。FIS1 mRNA、HPV E6/E7 mRNA表达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LSIL(P<0.05)。FIS1 mRNA拷贝数:宫颈癌、HSIL<LSIL<ASC(P<0.05);HPV E6/E7 mRNA拷贝数:宫颈癌>HSIL>LSIL>ASC(P<0.05)。以病理活检结果为诊断标准,FIS1 mRNA、HPV E6/E7 mRNA表达对CINⅡ级、CINⅢ级、宫颈鳞状细胞癌的阳性检出率高于ASCUS、CINⅠ级(P<0.05);FIS1 mRNA拷贝数:宫颈鳞状细胞癌、CINⅢ级<CINⅡ级<CINⅠ级<ASCUS(P<0.05);HPV E6/E7 mRNA拷贝数:宫颈鳞状细胞癌>CINⅢ级>CINⅡ级>CINⅠ级、ASCUS(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与FIS1 mRNA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性(r=-0.881,P<0.05),与HPV E6/E7 mRNA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903,P<0.05)。结论 FIS1 mRNA、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宫颈病变程度越严重,FIS1mRNA表达量呈降低趋势,而HPV E6/E7 mRNA表达量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病变严重程度 线粒体分裂蛋白1 mRNA 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
下载PDF
小干扰RNA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 E6、E7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雪莲 逯晓波 +2 位作者 安春丽 姜晶 尹香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45-549,共5页
目的: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E6基因为靶点,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基因组中恶性转化基因E6、E7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细胞培养液阴... 目的:以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18型E6基因为靶点,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HPV18基因组中恶性转化基因E6、E7的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内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分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无关序列siRNA对照组(无关序列对照组)及转染HPV18 E6-siRNA实验组(siRNA实验组)。设计并合成HPV18 E6-siRNA及无关序列siRNA,转染Hela细胞后,RT-PCR检测转染后48、120 h细胞内HPV18E6、E7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后48 h细胞内HPV18 E7和P53蛋白的变化。结果:siRNA转染Hela细胞的效率约为85%。siRNA转染后48 h,实验组细胞内HPV18E6、E7mRNA及E7蛋白含量降低,其含量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的33.33%、36.78%及33.84%;实验组细胞内P53蛋白含量增加,其含量为阴性对照组的2.194倍。siRNA转染后120 h,实验组细胞HPV18E6、E7mRNA含量恢复为阴性对照组的90.91%、101.60%。结论:HPV18 E6-siRNA体外能明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HPV18E6、E7基因的表达,增加细胞内肿瘤抑制因子P53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RNA 宫颈癌细胞 人乳头瘤病毒 e6基因 e7基因 P53
下载PDF
核酸分子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测HPV E6/E7 mRNA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亚旭 崔延伟 刘紫烟 《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普通门诊常规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361例已婚女性患者的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样本,...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杂交-流式细胞术检测HPV E6/E7 mRNA的可靠性和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普通门诊常规宫颈癌筛查结果异常的361例已婚女性患者的子宫颈上皮脱落细胞样本,并进行新柏氏液基细胞学检测(TCT)、HPV DNA检测、HPV E6/E7 mRNA检测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HPV E6/E7 mRNA检测阳性率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严重级别的升高而增加。与HPV DNA比较,HPV E6/E7 mRNA有较高的特异性(72.73%)和阳性预测值(47.06%)。当TCT结果为ASCUS时,依据HPV E6/E7 mRNA结果进行阴道镜检分流的正确率为66%。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与组织病理学检查有较高的一致性,且阴道镜镜检分流正确率和判断子宫颈组织高度病变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e6/e7 mRNA 宫颈癌 核酸分子杂交 流式细胞
下载PDF
普兰林肽对5×FAD小鼠和WT小鼠认知行为及脑和视网膜β淀粉样蛋白6E10、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
17
作者 侯翌葳 杨宇 +2 位作者 王博 段英涛 姚宏波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 探讨普兰林肽对5×FAD小鼠和WT小鼠认知行为及脑和视网膜的β淀粉样蛋白(Aβ)6E10、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取5×FAD小鼠32只、WT小鼠16只,均为雌性。随机将5×FAD小鼠分为空白组、治疗组;WT组不... 目的 探讨普兰林肽对5×FAD小鼠和WT小鼠认知行为及脑和视网膜的β淀粉样蛋白(Aβ)6E10、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 实验选取5×FAD小鼠32只、WT小鼠16只,均为雌性。随机将5×FAD小鼠分为空白组、治疗组;WT组不进行任何处理;空白组腹腔注射PBS溶液;治疗组每天腹腔注射1次普兰林肽[200μg/(μ·d)],治疗8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认知行为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小鼠海马组织细胞、视网膜中Aβ6E10蛋白的表达;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炎症因子的含量。HE染色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细胞的排列和形态。结果 治疗组的潜伏时间短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百分比高于5×F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AD组脑内和视网膜内的Aβ6E10面积高于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和脑内的Aβ6E10具有正相关(P<0.05)。治疗组与5×FAD组脑中和视网膜中的TNF-α和IL-1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5×FAD组神经细胞排列规则,边界清晰。结论 普兰林肽可以改善小鼠的认知能力;使神经细胞排列较为规整,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神经胶质细胞分布集中;周围间隙减小;脑内和视网膜内Aβ6E10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兰林肽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6e10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介素1Β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小鼠
下载PDF
HPV16相关宫颈癌细胞系和组织中E7和DRR1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虹 李娜 +7 位作者 付琳琳 吴余 田明振 李航 冯思佳 杨璐 赵二趁 千新来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相关宫颈癌细胞系和组织中E7和肾细胞癌下调基因1(DRR1)表达的关系。方法:以HPV16 E7阳性的宫颈癌Ca Ski和Si Ha细胞、HPV16 E7阴性的宫颈癌C-33A细胞及18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相关宫颈癌细胞系和组织中E7和肾细胞癌下调基因1(DRR1)表达的关系。方法:以HPV16 E7阳性的宫颈癌Ca Ski和Si Ha细胞、HPV16 E7阴性的宫颈癌C-33A细胞及184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E7和DRR1蛋白的表达,分析E7与DRR1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33A细胞中HPV16 E7无表达,DRR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F=454.982,P<0.001);Ca Ski细胞和Si Ha细胞表达HPV16 E7,二者DRR1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HPV16 E7阳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141例,其中DRR1蛋白阳性34例;HPV16 E7阴性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3例,其中DRR1蛋白阳性32例;HPV16 E7阳性组织中DRR1蛋白的表达显著低于HPV16 E7阴性组织(χ2=36.250,P<0.001)。结论:DRR1可能是HPV16 E7作用的潜在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e7 细胞癌下调基因1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16型E6E7基因与MCA、TPA协同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武双 李劲涛 +1 位作者 钟儒刚 曾毅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7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基因与化学致癌物MCA、TPA对Balb/c 3T3细胞恶性转化的协同作用。方法构建含HPV16 E6E7基因的重组质粒,用其转染Balb/c 3T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HPV16 E6E7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细...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E6E7基因与化学致癌物MCA、TPA对Balb/c 3T3细胞恶性转化的协同作用。方法构建含HPV16 E6E7基因的重组质粒,用其转染Balb/c 3T3细胞。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HPV16 E6E7基因和蛋白表达;应用细胞转化实验研究由MCA和TPA诱导的细胞恶性转化;并检验转化细胞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的能力及对SCID小鼠的致瘤能力。结果转染HPV16 E6E7基因的细胞比未转染细胞形成更多的转化灶,转化灶个数增加4~25倍,且实验时间明显缩短;其转化细胞在软琼脂上形成集落的能力及对SCID小鼠的致瘤能力更强。结论 HPV16 E6E7基因与MCA、TPA可协同诱导Balb/c 3T3细胞恶性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16 e6e7 MCA TPA 协同作用 细胞转化实验
下载PDF
两株宫颈癌细胞株中HPV_(16)E_6/E_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余娟 彭芝兰 牛晓宇 《现代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4期507-508,共2页
目的 :探索及检测宫颈癌细胞株 Caski、 Si Ha细胞内 HPV1 6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E6 /E7蛋白含量 ,筛选宫颈癌基因治疗研究的合适细胞株。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Caski、 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 HPV1 6E... 目的 :探索及检测宫颈癌细胞株 Caski、 Si Ha细胞内 HPV1 6 (16型人乳头瘤病毒 ) E6 /E7蛋白含量 ,筛选宫颈癌基因治疗研究的合适细胞株。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 Caski、 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 HPV1 6E7蛋白含量 (荧光强度值 )。结果 :Caski细胞中 HPV1 6 E6 、 HPV1 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2 0 .72± 6 .35、 5 6 .80± 4 .30 ;Si Ha细胞中 HPV1 6 E6 、E7蛋白含量分别为 :1.77± 0 .75、 4 9.2 7± 8.0 6。 2细胞株间 HPV1 6 E7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Caski、Si Ha宫颈癌细胞株中 HPV1 6 E6 、E7蛋白的表达是不平行的。Caski细胞适用于以 HPV1 6 E6 ,HPV1 6 E7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Si Ha细胞可用于 HPV1 6 E7蛋白的研究 ,但不适宜用于以 HPV1 6 E6 蛋白为观察对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细胞 HPV16e6 HPV16e7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