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the ‘Ediacara Biota'
1
作者 Breandán Anraoi MacGabhann 《Geoscience Fronti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期53-62,共10页
The term 'Ediacara Biota' (or many variants thereof) is commonly used to refer to certain megascopic fossils of Precambrian and early Palaeozoic age - but what does the term actually mean? What differ- entiates a... The term 'Ediacara Biota' (or many variants thereof) is commonly used to refer to certain megascopic fossils of Precambrian and early Palaeozoic age - but what does the term actually mean? What differ- entiates a non-Ediacaran 'Ediacaran' and an Ediacaran 'Ediacaran' from an Ediacaran non-'Ediacaran'? Historically, the term has been used in either a geographic, stratigraphic, taphonomic, or biologic sense. More recent research and new discoveries, however, mean that the term cannot actually be defined on any of these bases, or any combination thereof. Indeed, the term is now used and understood in a manner which is internally inconsistent, and unintentionally implies that these fossils are somehow distinct from other fossil assemblages, which is simply not the case. Continued use of the term is a historical relic, which has led in part to incorrect assumptions that the 'Ediacara Biota' can be treated as a single coherent group, has obscur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ological change over the Precambrian-Cambrian boundary, and has confused research on the early evolution of the Metazoa. In the future, the term 'Ediacaran' should be restricted to purely stratigraphic usage, regardless of affinity, geography, or taphonomy; sufficient terminology also exists where reference to specimens on a geographic, tapho- nomic, or biologic basis is required. It is therefore time to abandon the term 'Ediacara Biota' and to instead treat ecmallv all of the fossils of the Ediacara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iacara biota ediacaran Cambrian Metazoan evolution Terminal Precambrian mass extinction
下载PDF
最早的栉水母动物化石——华南伊迪卡拉纪的“八臂仙母虫”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烽 尹崇玉 +4 位作者 Stefan Bengtson 刘鹏举 王自强 陈寿铭 高林志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3-553,共11页
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 华南伊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保存的磷酸盐化球状化石中有一部分被认为是最早的后生动物胚胎化石,但由于缺乏成年或幼年过渡期的化石证据,对这些最早微化石的动物属性还一直存在争议。最近在贵州江口县翁会地区伊迪卡拉(震旦)系陡山沱组的页岩中发现一个与"庙河生物群"相似的宏体碳质压膜化石群,其中包含一个盘状的宏体化石新类型——八臂仙母虫(Eoandromeda octobrachiata,Tang et al.2008),具有八条螺旋状辐射的旋臂,封闭在一个包膜内。这种八辐射结构在八射珊瑚和栉水母动物中都可见到,但同时具有的螺旋特性与现生的所有类群都无法对比。在贵州陡山沱组的"瓮安生物群"中发现的球状胚胎化石同样具有螺旋性状,尽管还没有直接的个体发育证据,但我们认为新属种可能代表这些螺旋状胚胎化石的成年实体化石。最新报道的南澳大利亚Rawnsley石英岩层中也发现相似的印痕化石,被归为同一类别,表明华南的"庙河生物群"与澳大利亚的"伊迪卡拉生物群"时代相当。翁会化石库中少量出露的三辐射化石与俄罗斯"白海生物群"的典型分子—Albumares和Anfesta可以对比。新发现的倾斜保存的八臂仙母虫化石和碳质条带呈子午线状排列的核桃状化石,可能是该类化石归属栉水母类的有力证据,这一发现推测可将栉水母类的最早化石记录从"澄江生物群"的早寒武世推前大约3千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山沱组 庙河生物群 八臂仙母虫 伊迪卡拉生物群 栉水母类
下载PDF
湘西震旦纪武陵山生物群的化石形态学特征和归属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孝红 汪啸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8-645,共8页
湘西桃源理公港震旦系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的炭质压膜化石,为研究末前寒武纪晚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稀有的布吉斯页岩型分类学窗口。根据已知属种和新获材料的研究,确定了17个明显的形态类型,讨论了每种形态类型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属... 湘西桃源理公港震旦系留茶坡组中部黑色页岩中的炭质压膜化石,为研究末前寒武纪晚期生物学提供了一个稀有的布吉斯页岩型分类学窗口。根据已知属种和新获材料的研究,确定了17个明显的形态类型,讨论了每种形态类型特征及其可能的生物学属性,指出除个别化石可能为两侧对称动物外,其余绝大多数化石可以解释为原核生物或多细胞藻类,系统发育上与绿藻、褐藻、蓝藻细菌等相关。具固着器、叶状体为球状或具同心纹构造的Apsidiumsphaericus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典型埃迪卡拉动物群(或白海生物群)中简单的圆盘状化石可能为多细胞藻类,而不是水母。武陵山生物群中具同心纹结构的大型圆盘状化石的出现及其共生生物特点,指示该生物群是埃迪卡拉期生物分异发展阶段的产物,是末前寒武纪晚期一个以多细胞藻类发育为特色的新型生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震旦世 武陵山生物群 多细胞藻类 埃迪卡拉生物群 湘西 化石 形态学特征 归属
下载PDF
A Fresh Look at Dickinsonia:Removing It from Vendobionta 被引量:6
4
作者 ZHANG Xingliang Joachim REITNER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636-642,共7页
The Ediacaran Dickinsonia is well-known for being the only fossil to be assigned to many phyla, ranging from lichens, Cnidaria, Piatyheiminthes, Annelida, and a phylum of its own to a nonmetazoan kingdom. A new specim... The Ediacaran Dickinsonia is well-known for being the only fossil to be assigned to many phyla, ranging from lichens, Cnidaria, Piatyheiminthes, Annelida, and a phylum of its own to a nonmetazoan kingdom. A new specimen from the Ediacaran fine-grained sandstone on the Winter Coast of the White Sea in northern Russia, which has an age of -555 million years ago, preserved convincing internal anatomies of definite animals, comparable with meridionai canals of extant ctenophores (comb jellies). Additionally, we reconsidered Dickinsonia as a biradiaily symmetrical animal rather than a bilateral one as previously thought. The animal nature of Dickinsonia is, thus, well established and its affinities are most probably allied to ctenophores. This research is not only removing Dickinsonia from Vendobionta, but also bringing the fossil record of ctenophores forward to 20 million years before the Cambrian "explo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ckinsonia CTENOPHORA Vendobionta METAZOAN ediacara biota ediacaraN
下载PDF
埃迪卡拉纪印痕化石是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吗?——Hiemalora与Gesinella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烽 金幸生 +3 位作者 王约 丁明 赵元龙 高林志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9-1018,共10页
Hiemalora是一类广为分布的埃迪卡拉(Ediacaran)纪(震旦纪)圆盘状印痕化石,周围具流苏状或触须状突起,曾被解释为似水母动物,或某种叶状生物的固着器官,但以往罕见其与叶状生物体共同保存。本文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 Hiemalora是一类广为分布的埃迪卡拉(Ediacaran)纪(震旦纪)圆盘状印痕化石,周围具流苏状或触须状突起,曾被解释为似水母动物,或某种叶状生物的固着器官,但以往罕见其与叶状生物体共同保存。本文报道了华南贵州震旦纪陡山沱组一类保存完好丰富的被确认为藻类的碳膜化石——革辛娜藻Gesinella,具有完整的须状固着构造。这一须状构造的形态和大小与Hiemalora非常相似,致密加厚的基部及其周围辐射状分布的丝状或须根状构造,可以分别和后者的中央盘以及周缘突起的"触须"相比较。陡山沱组的这一类碳膜化石同时保存有明显巨大的形同藻类的叶片和固着器,为研究埃迪卡拉生物群的底栖印痕化石提供了新的认识,即:盘状的Hiemalora可能是多细胞藻类的固着器官,而不一定是最初解释的似水母动物或其它叶状体生物的固着构造。不过,证实这一点尚需更进一步地研究埃迪卡拉纪生物的保存方式和埋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生物群/伊迪卡拉生物群 陡山沱组宏体藻类 Gesinella 固着器官 Hiemalora
下载PDF
埃迪卡拉纪末期管状动物的“大辐射” 被引量:14
6
作者 华洪 蔡耀平 +2 位作者 闵筱 柴姝 代乔坤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1-174,共34页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 “寒武纪大爆发”是生物演化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现生动物的绝大多数门类在短短的两千万年的时间里“突然”出现,这一事件奠定了显生宙生物演化的基础。普遍认为以软躯体为代表的埃迪卡拉生物群是生命进化中“失败”的尝试,与显生宙生物之间没有明确的亲缘关系。文中通过对新元古代管状化石记录的系统梳理,基于对高家山生物群中大量管状动物化石类群如Cloudina,Sinotubulites,Conotubus,Gaojiashania,Shaanxilithes及可能的Anabarites等的较为系统的厘定和形态学复原,提出在埃迪卡拉纪,与典型埃迪卡拉软躯体生物群演化相对应,在新元古代末期,早期动物的进化史上存在着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们形态复杂,生物构型多样,个体大小差异悬殊,生活方式繁杂,代表了地球生命史上一次重大的生物革新事件,并且其中部分生物成为寒武演化生物群的先驱。该文将这一辐射演化事件称为管状动物的“大辐射”,它开启了显生宙生命演化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纪末期 管状动物 大辐射 生物革新事件 高家山生物群
下载PDF
现生微生物群落形态研究及其对解释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属性的启示 被引量:1
7
作者 雷鸣 张兴亮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68-476,共9页
通过对常见微生物种类进行纯培养获得多种微生物菌落形态,并将其与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盘状化石Aspidella与圆盘形菌落的轮廓和放射状分布的小脊具有相似性;2)"rangeomorphs"分支状化石与具有次级分... 通过对常见微生物种类进行纯培养获得多种微生物菌落形态,并将其与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盘状化石Aspidella与圆盘形菌落的轮廓和放射状分布的小脊具有相似性;2)"rangeomorphs"分支状化石与具有次级分支结构的菌落具有某些相似性;3)五边形似棘皮动物化石Arkarua adami与五边形菌落较为相似;4)两侧对称类化石Kimberella与圆盘形边缘具放射状脊的菌落的表面形态非常相似;5)盘状化石Al-bumares brunsae与圆盘形表面具辐射状脊的菌落的轮廓和表面纹饰分布极为相似。以上对比结果表明部分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与微生物菌落形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本研究为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生物属性的解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培养 微生物菌落 埃迪卡拉生物群 形态对比
下载PDF
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石板滩生物群定量古生物学和生态空间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承羲 陈哲 +4 位作者 庞科 王霄鹏 万斌 周传明 袁训来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68,共27页
埃迪卡拉化石组成了全球埃迪卡拉纪地层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软躯体生物群落。根据其时代、化石种类以及岩性等,埃迪卡拉化石被划分为阿瓦隆、白海、纳玛三个不同组合。产自我国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晚期的石板滩生物群是为数不多保存在海... 埃迪卡拉化石组成了全球埃迪卡拉纪地层中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软躯体生物群落。根据其时代、化石种类以及岩性等,埃迪卡拉化石被划分为阿瓦隆、白海、纳玛三个不同组合。产自我国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纪晚期的石板滩生物群是为数不多保存在海相碳酸盐岩中的埃迪卡拉化石生物群。本文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分析等定量古生物方法划分出四个化石组合,检验并探讨了石板滩生物群所属的组合类型,以及初步探讨了石板滩生物群的生态空间利用情况。聚类分析和网络分析的结果,均倾向于将石板滩生物群划归于纳玛组合。然而在非度量性多维标度变换(NMDS)分析中,石板滩生物群因其化石属种组成的独特性和复杂性,离其他典型的纳玛组合化石产地的点位相距较远。石板滩生物群的生活方式以底栖固着和底栖移动类型为主,其独有的实体化石和丰富、复杂的遗迹化石属种,拓展了人们关于该时期生物对生态空间利用的认识。从生态空间利用的角度来看,石板滩生物群要远高于阿瓦隆组合,接近甚至略高于典型的纳玛组合和白海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迪卡拉化石 石板滩生物群 多元统计 网络分析 生物组合 生态空间
原文传递
铁球菌菌落与埃迪卡拉纪盘状化石的形态对比研究
9
作者 童光辉 张兴亮 +1 位作者 杨婷婷 黄建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9,共8页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多种微生物分别进行纯培养获得其稳定的菌落形态,并将其与埃迪卡拉纪某些生物属性归属存在较大争议的化石进行形态对比研究,发现其中从砂岩型铀矿矿石分离出的铁球菌(Sphaerococcus),在利用Winogradsky培养基进行富... 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多种微生物分别进行纯培养获得其稳定的菌落形态,并将其与埃迪卡拉纪某些生物属性归属存在较大争议的化石进行形态对比研究,发现其中从砂岩型铀矿矿石分离出的铁球菌(Sphaerococcus),在利用Winogradsky培养基进行富集和纯培养后,形成的菌落与埃迪卡拉纪的某些盘状化石(如Tirasiana concentralis,Cyclomedusa)具有相似的形态和结构。研究还发现,铁球菌菌落不仅形态稳定,而且质地坚硬,具有一定的抗压实作用。因此,其压痕完全有可能在地层中保存。本项研究表明埃迪卡拉纪的部分盘状化石很可能是微生物菌落的压痕,因而为解释一些盘状化石的生物属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球菌 盘状化石 形态对比 埃迪卡拉生物群
原文传递
早期生命形态演化研究中的定量方法
10
作者 董琳 肖书海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5,共12页
定量古生物学是现代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提倡用定量的手段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命的演化过程。我国从事定量古生物研究的群体较小,特别是对前寒武纪早期生命演化的定量研究还没有系统地展开。这篇文章将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定量手段来研究... 定量古生物学是现代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提倡用定量的手段来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生命的演化过程。我国从事定量古生物研究的群体较小,特别是对前寒武纪早期生命演化的定量研究还没有系统地展开。这篇文章将主要介绍如何利用定量手段来研究前寒武纪化石的形态演化。对于前寒武纪化石,由于大部分化石分类属性的不确定性,通常使用几何性状对化石的最基本形态结构进行分析,并用存在/缺失(1/0)这种离散变量对每个性状进行量化。非参数多维标量分析方法[Non-para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MDS)]可以将高维度的离散数据投影到二维或者三维的形态空间上,进而探讨生物群在形态空间中所占有的范围;由离散变量计算得出的生物群的表形分异度(morphological disparity)可以用MDS方差或者平均差异参数[Mean dissimilarity coeffi-cient(MDC)]来计算。形态空间的范围(morphospace range)和表形分异度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形态空间范围是固定的,那么表形分异度实际上代表了生物群在形态空间中的分布密度。在解释数据之前,需要对可能存在的样本效应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稀释法(rarefaction)、随机取样法(randomization)和自举法(bootstrapping)等。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这些方法的使用,文中列举了三个实例:伊迪卡拉生物的形态演化,元古代宏观藻类的形态演化和元古代及寒武纪疑源类的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古生物学 伊迪卡拉化石 宏观藻类 疑源类 前寒武纪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