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山下乡运动时期青海省安置知青人数及其特点分析
1
作者 赵文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7,27,共6页
上山下乡运动时期青海省共安置下乡知青4.2万多名,这些知青大多是来自省内西宁等地的城镇知识青年,主要安置分布于省内河湟谷地等农业区。这一时期青海知青下乡人数的升降起伏与全国总体一致,但受自然条件、经济及人文社会条件等因素的... 上山下乡运动时期青海省共安置下乡知青4.2万多名,这些知青大多是来自省内西宁等地的城镇知识青年,主要安置分布于省内河湟谷地等农业区。这一时期青海知青下乡人数的升降起伏与全国总体一致,但受自然条件、经济及人文社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下乡运动 青海知青 知青安置特点
下载PDF
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青年工作的思考
2
作者 郑丽伟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时代青年自身成长的特点,使得青年工作更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增强高校对做好青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党对...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新时代青年自身成长的特点,使得青年工作更具有复杂性、挑战性和艰巨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对进一步增强高校对做好青年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落实党对做好青年工作的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青年的教育引导、服务管理和组织领导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改革创新
下载PDF
论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的形成逻辑
3
作者 许元元 谭诤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13,共6页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主线,集中体现了根植深厚的历史逻辑、系统严密的理论逻辑和丰富扎实的实践逻辑... 习近平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与发展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青年,怎样培养青年,为谁培养青年”的主线,集中体现了根植深厚的历史逻辑、系统严密的理论逻辑和丰富扎实的实践逻辑,在逻辑体系上具有高度统一性,为指引新时代青年工作和青年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形成逻辑 青年工作
下载PDF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重要论述的内在逻辑——基于“五四”青年节前后讲话的文本分析
4
作者 王新刚 刘青青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7-24,共8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和学习生活实践,形成的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问题的思想结晶。以“五四”青年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10篇重要讲话(包括1篇寄语)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指导下,结合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规律和学习生活实践,形成的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问题的思想结晶。以“五四”青年节前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10篇重要讲话(包括1篇寄语)为文本,分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责任观教育的重要论述以赢得青年为逻辑起点,以教育青年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为逻辑中介,以实现“小我”融入“大我”为终极价值的内在逻辑,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理论,创新党的青年工作,为培养新时代好青年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五四”青年节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责任观教育 青年工作
下载PDF
“新时代好青年”的话语出场、核心要义与实践遵循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青青 王新刚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10,共5页
“新时代好青年”重要论断的出场是解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等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双重需求下的理论自觉。从话语出场看,它从“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到“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 “新时代好青年”重要论断的出场是解决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培养”等现实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国家发展与人才培养双重需求下的理论自觉。从话语出场看,它从“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到“时代新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到“新时代好青年”,是一个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从理论维度看,“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指明了“新时代好青年”的科学内涵;从实践遵循看,要用先进理论武装青年感召青年,发挥团的组织力引领力服务力,引导青年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从价值意蕴看,它是马克思主义青年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新时代开展青年工作的理论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好青年 时代新人 青年工作 育人目标
下载PDF
论团史教育在高校大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冯鹤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98-103,共6页
团史教育应用于高校大思政的含义是将团史纳入传统思政课教学,同时利用团史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及历史经验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在理论上,团史教育应用于高校大思政建设符合高校大思政的内在逻辑,不断丰富的研究成果和高校共青团组... 团史教育应用于高校大思政的含义是将团史纳入传统思政课教学,同时利用团史所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及历史经验开展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在理论上,团史教育应用于高校大思政建设符合高校大思政的内在逻辑,不断丰富的研究成果和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有力支撑也使得团史教育融入高校大思政拥有了理论可行性。在实践中,团史英雄人物可以纳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团史中也可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史教育 大思政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历史记忆与改造语境中未竟的启蒙——刘澍德《归家》的“越轨”写作
7
作者 李玫琦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 云南作家刘澍德创作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归家》,突破了同一时期农业合作化题材与知青下乡题材的创作模式,呈现出对“启蒙”与“改造”命题的“越轨”书写。刘澍德发掘了“男/农民―女/知识分子”两组对象间的“互看”关系与互相征服的隐秘心理,在占据全书大量篇幅的爱情书写中重新启用“五四”文学中的人情叙事,试图在改造话语环境中重提启蒙,但《归家》受到的自我规训与舆论净化反映了这一启蒙实践之艰。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通过书写混乱无序的乡土日常,对启蒙实践与改造政策遭遇乡村传统伦理秩序时的矛盾冲突作出了症候性的寓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家》 刘澍德 农业合作化 知青下乡 启蒙
下载PDF
共青团思政工作视域下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胡晓蓉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8期133-136,共4页
高职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学习与竞争压力较大,同时他们还处于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若对压力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渡过角色转... 高职学生正处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学习与竞争压力较大,同时他们还处于三观树立的关键时期,若对压力处理不当,就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充分发挥共青团的作用,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帮助高职学生顺利渡过角色转换期。文章以思政教育改革作为研究背景,明确高职院校共青团的定位与特征,分析共青团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并从四个角度提出基于共青团思政工作视域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青团 思政工作 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压力
下载PDF
当代青年奋斗精神的现状与引导——兼论习近平关于青年奋斗的重要论述
9
作者 陈茂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中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群体,其拼搏奋斗精神是社会精神面貌的良好展现,是青年自我本质力量的积极外显,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奋斗精神作为青年奋斗实践的动力源,对于激发青年乐观向上的...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作为社会中具有强大内生动力的群体,其拼搏奋斗精神是社会精神面貌的良好展现,是青年自我本质力量的积极外显,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青年奋斗精神作为青年奋斗实践的动力源,对于激发青年乐观向上的态度和持续奋斗的精神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年的奋斗精神呈现出理性态度与感性需要并存、积极的奋斗力量和消极的奋斗状态共在、奋斗精神的目标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奋斗精神的理想建构与现实行动脱节的状态。需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奋斗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在理想信念的引领下启迪对奋斗精神的正确认知、在全面看待社会现实中展现奋斗精神的良好状态、在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中构建奋斗精神的目标指向、在持续完善进步中彰显奋斗精神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奋斗精神 引导教育 关于青年奋斗的重要论述
下载PDF
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路径初探——基于华侨博物院的思考
10
作者 王秋华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5期147-151,共5页
随着青少年成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大群体,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华侨博物院努力尝试突破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青少年教育困境,以目标为导向,整体布局青少年教育活动体系,打造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提升教育工... 随着青少年成为博物馆参观的最大群体,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也日益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华侨博物院努力尝试突破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青少年教育困境,以目标为导向,整体布局青少年教育活动体系,打造青少年教育活动品牌,提升教育工作者素养,注重与其他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并将场馆服务与流动服务、数字服务相结合,提升教育服务能力,初步探索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路径。该文基于对华侨博物院青少年教育工作实践的思考,尝试讨论中小型博物馆如何深耕自身教育资源、协同多部门跨领域合作、借力信息技术融合,构建新时代中小型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工作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教育 中小型博物馆 博物馆教育 青少年教育 教育工作路径 教育实践探索
下载PDF
论中国大地上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叶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17,共13页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中兴起的全国性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初始的安置青年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迅速发展成为“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其间出现了一系列知识青年的生活生计、生产劳动的实际问题,他... 20世纪60年代末文革中兴起的全国性大规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由初始的安置青年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迅速发展成为“反修防修”、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百年大计。其间出现了一系列知识青年的生活生计、生产劳动的实际问题,他们的心态由此出现反复,并形成了社会的共鸣。党和国家进行了多次的政策性调整。这场运动从轰轰烈烈兴起经十年到悄然偃息之后,给人留下了多重的思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大有作为;还是有所作为;或是无所作为?只有以实践来检验之,并总结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运动 反思
下载PDF
利用计划生育网络对农村未婚女青年进行艾滋病干预教育效果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红 张根华 +3 位作者 张美英 肖彩琴 陶理 陆永娟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7期3808-3810,共3页
目的:了解苏南农村未婚女青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索提供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研究干预教育效果。结果:通过干预教育,实验组在获得艾滋病的知识、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使用避孕套的行为... 目的:了解苏南农村未婚女青年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状,探索提供生殖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方式,研究干预教育效果。结果:通过干预教育,实验组在获得艾滋病的知识、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和使用避孕套的行为意向等方面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本项目充分利用完善的计划生育网络资源优势开展生殖健康的干预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未婚育龄女青年 计划生育网络 艾滋病 干预教育
下载PDF
青少年生命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 被引量:14
13
作者 许莉娅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1,共5页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就是尊重生命。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实施生命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社会工作与生命教育在价值理念、方法技巧和操作空间等方面相契合。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的方法对青少年...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就是尊重生命。而学校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实施生命教育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社会工作与生命教育在价值理念、方法技巧和操作空间等方面相契合。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和个案工作的方法对青少年实施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与学校社会工作联姻进驻学校,以专业助人的方式,将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传授给学生,这既是教育者更是社会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生命教育 学校社会工作
下载PDF
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共青团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杜以昌 徐小胜 陈佩寒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5年第1期79-81,共3页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构建"体两翼"运动新格局,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大学生服务...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过程而出现的新生事物,实行新的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对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共青团工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构建"体两翼"运动新格局,占领网络阵地,构建大学生服务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等方面,对如何创造性地改进共青团工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独立学院 共青团工作
下载PDF
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2-150,共9页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真正的结束,却是此后好多年的事。有关部门对上山下乡运动后遗症的处理和对知青们工龄的认定,标志了这场轰轰烈烈经历了27年的运动终于成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回城 后遗症 再思考
下载PDF
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以“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珂强 夏晓丽 赵丽娟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2-105,共4页
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借助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其专业理念与方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新的资源。本... 新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方法已不再适应现实发展需要。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以借助其他相关学科专业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社会工作作为新兴专业,其专业理念与方法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新的资源。本研究以"新青年"高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为例,探索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创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工作 “新青年”项目
下载PDF
高校共青团改革视野下“第二课堂”教育的创新发展探赜 被引量:6
17
作者 倪炎 赵斌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74-77,共4页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实施过程中激发了团青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潜能。深入剖析了"第二课堂"的覆盖群体与成果实效、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认知程度与育人效果,发现了创新实践活...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作为高校共青团改革的重要抓手,在实施过程中激发了团青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的潜能。深入剖析了"第二课堂"的覆盖群体与成果实效、基地建设与管理情况、认知程度与育人效果,发现了创新实践活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引导作用,优化了高校共青团的改革方法,确定了"第二课堂"的创新发展思路,完善了教学相长与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加速推动了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践 共青团 第二课堂 育人工作
下载PDF
“文革”时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社会心理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叶青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形成的席卷全国的热潮。本文从社会心理学层面对这场运动加以审视,探究"文革"时期知青投身上山下乡运动所蕴含的社会心理,并揭示上山下乡运动走向终结的历史必然性。
关键词 “文革”时期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社会心理
下载PDF
从“知青”下乡到大学生“村官”的历史考察和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吉彦波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119-122,共4页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经"文革"前和"文革"中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的大学生... 20世纪中期开始的中国城镇"知青"上山下乡,从一项解决城镇就业困难的措施演变成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前后历经"文革"前和"文革"中两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到现在的大学生当"村官",也从初期的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从"文革"前"知青"循序渐进的上山下乡到"文革"中上山下乡成为运动,再到新时期大学生当"村官",对此进行分段的历史考察和相互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大学生"村官"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 大学生“村官” 历史考察 比较研究
下载PDF
社会学视域中的闲散青少年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志祥 《当代青年研究》 2012年第8期37-42,共6页
社会结构转型诱发了社会分层结构的迅速嬗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现实存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闲散青少年"不在学、不在业、不在管"的现象中内含着其社会性资源分配、教育环境影响、社会工作作用等诱发闲散青少年状况... 社会结构转型诱发了社会分层结构的迅速嬗变,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现实存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闲散青少年"不在学、不在业、不在管"的现象中内含着其社会性资源分配、教育环境影响、社会工作作用等诱发闲散青少年状况的深层原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教育功能 社会工作 闲散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