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进型Edwards器械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朱青安 吕维加 +3 位作者 王柏川 阮狄克 钟世镇 梁智仁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394-398,共5页
目的评价改进型Edwards器械modifiedEdwardsinstrumentationMEI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即刻和承受周期性载荷后的稳定性,并与CCD器械相比较。方法在12具新鲜成人胸腰椎标本T9~L5的L1椎体上制备楔形骨折模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EI和CCD内... 目的评价改进型Edwards器械modifiedEdwardsinstrumentationMEI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即刻和承受周期性载荷后的稳定性,并与CCD器械相比较。方法在12具新鲜成人胸腰椎标本T9~L5的L1椎体上制备楔形骨折模型,分为两组,分别采用MEI和CCD内固定器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对固定后的脊柱施加0.5Hz的疲劳载荷共1500次,然后评价正常、损伤、固定和周期性加载后胸腰椎节段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等运动时的稳定性,经脊柱三维运动测量系统测出脊柱节段的运动范围。结果1L1椎体压缩骨折后,胸腰椎在6个运动方向上均出现不稳。2MEI固定后,T12~L2节段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的范围均小于对照组,但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大于对照组;周期性加载后胸腰椎节段在所有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均有所增加,以右侧弯最为明显P<0.01。3CCD固定后,T12~L2节段在6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均显著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周期性加载后胸腰椎节段的运动范围也显著减小均P<0.05,但右侧弯除外。4CCD固定后,T12~L2节段左旋、疲劳后侧弯及旋转运动范围明显小于MEI固定组P<0.01或P<0.05。结论MEI固定可为脊柱前屈、后伸和侧弯运动提供即刻稳定性,但不能恢复旋转运动的稳定性;在周期性加载后,胸腰椎节段侧弯运动的稳定性丧失。而经CCD固定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模型 解剖学 改进型 edwards器械
原文传递
改进型Edwards器械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华凤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第1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型Edwards器械(MEI)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例成人胸腰椎样本(T10~L5)的L1椎体上制作楔形骨折模型,分为2组,每组各10例,分别应用MEI与CCD内固定器治疗,评估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ME... 目的:探讨改进型Edwards器械(MEI)固定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例成人胸腰椎样本(T10~L5)的L1椎体上制作楔形骨折模型,分为2组,每组各10例,分别应用MEI与CCD内固定器治疗,评估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MEI组固定后,T12~L2节段前屈、后伸与侧弯运动范围均小于CCD组,但轴向旋转运动范围大于CC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D组T12~L2节段左旋、疲劳后侧弯以及旋转运动范围均显著小于MEI组(P<0.05)。结论:MEI固定能够为脊柱前屈、后伸与侧弯运动提供即可稳定性,但无法恢复旋转运动的稳定性,但CCD固定后,侧弯和旋转运动即刻和疲劳后的稳定性均优于MEI。故此在临床治疗中,需集合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edwards器械 内固定 生物力学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