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平塘布依八音弹唱的变迁表征与动力机制
1
作者 唐沛东 许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22-128,共7页
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背景下,以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八音弹唱的变迁特征,研究发现八音弹唱的变迁表现为表演曲目从传统到现代、表演主体从小众到大众、表演乐器从8件到14件、表演场合从非正式到... 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背景下,以文化变迁为研究视角,运用文献分析、田野调查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八音弹唱的变迁特征,研究发现八音弹唱的变迁表现为表演曲目从传统到现代、表演主体从小众到大众、表演乐器从8件到14件、表演场合从非正式到正式与非正式共存、传承方式从单一性到多元化、传承组织从自我管理到政府引导等特征。同时,还发现“政府主导、乐人主体、多元参与”的动力机制是促使八音弹唱变迁发展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音弹唱 贵州平塘 文化变迁 变迁表征 动力机制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八音”考 被引量:9
2
作者 卢克刚 《艺术探索》 2005年第5期13-18,4,共6页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合奏乐“八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八音”历史沿革的考证,对“八音”乐队组织、演奏形式、乐种及音乐特色的探讨,以求对广西少数民族“八音”较全面、客观的了解,促进对之研究向深层发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优秀... 本文以广西少数民族民间合奏乐“八音”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八音”历史沿革的考证,对“八音”乐队组织、演奏形式、乐种及音乐特色的探讨,以求对广西少数民族“八音”较全面、客观的了解,促进对之研究向深层发展,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音 乐队 乐种 音乐特色
下载PDF
湛江民间器乐“安铺八音”艺术特色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少英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73-77,共5页
"安铺八音"是流传于广东省廉江市古镇安铺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八音"乐器,结合佛教法器清磐、法铃、木鱼,形成了一种新的器乐配置方式,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八音队"... "安铺八音"是流传于广东省廉江市古镇安铺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选取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八音"乐器,结合佛教法器清磐、法铃、木鱼,形成了一种新的器乐配置方式,带有鲜明的宗教色彩。其"八音队"表演融入民俗传统仪仗道具,以其"仪仗礼俗"式的"行乐"演奏为主,反映了当地文化特色和审美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铺八音” 特色 审美 价值
下载PDF
宋、明“十二律四清声说”的尊卑之义与自然之理 被引量:4
4
作者 谷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24-30,共7页
宋人称为古制的编悬"十二律四清声"存在的原因,在宋代和明代学者的评议中显露端倪。在汉唐至宋明的史料中,编悬设为"十二律四清声"除了囿于政治伦理意义的所谓"五音之尊卑之说"外,所谓"人声为本、... 宋人称为古制的编悬"十二律四清声"存在的原因,在宋代和明代学者的评议中显露端倪。在汉唐至宋明的史料中,编悬设为"十二律四清声"除了囿于政治伦理意义的所谓"五音之尊卑之说"外,所谓"人声为本、八音克谐"的观点是最具合理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律四清声 正声 子声 五音尊卑 八音克谐
下载PDF
宋代燕乐二十八调“角调说”辨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谷杰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18,共14页
《宋史》所载的《乐髓新经》中将二十八调置于八十四调系统中,其中有正角位的角调,亦有"变宫调"。沈括的《补笔谈》在对燕乐同律音转调(今称"同主音转调")的理论阐述中出现燕乐诸调"杀声"概念,其中角调&q... 《宋史》所载的《乐髓新经》中将二十八调置于八十四调系统中,其中有正角位的角调,亦有"变宫调"。沈括的《补笔谈》在对燕乐同律音转调(今称"同主音转调")的理论阐述中出现燕乐诸调"杀声"概念,其中角调"杀声"不在正角音位,而在正角的上方五度音上。即便如此,北宋的燕乐"角调"一定不是《宋史》所载的"变宫调",因为这里的角调皆用八律,构成了角调的特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乐 闰角 八声 杀声
下载PDF
中国音乐语境中的创作基因——五声性调式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3
6
作者 姚恒璐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51-70,共20页
民族调式是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构成基础,忘记了它,就等于忘记了音乐母语。音乐的审美、鉴赏最终是要落实在音乐风格的品味方面。试想,连音乐风格的语言基础——调式的风格都听不出来、或不予理会,而直接采用"和声小调"去写中... 民族调式是一个民族的音乐语言构成基础,忘记了它,就等于忘记了音乐母语。音乐的审美、鉴赏最终是要落实在音乐风格的品味方面。试想,连音乐风格的语言基础——调式的风格都听不出来、或不予理会,而直接采用"和声小调"去写中国风格,是一种什么滑稽的场景?不幸的是,这种情况大有越来越多的趋势,面对欧洲音乐的理论拿来直接就不加以区别地使用,对于调式所形成的风格定位毫无意识,长期如此,"中国音乐风格"将不复存在。在音乐本体理论方面缺乏"独立思考",缺乏创新智慧,已是"集体无意识"的无奈现实。本文站在作曲家的角度谈中国民族调式,其从三音到九音的调式构成方式,自身并带有调式同宫系统内的"轮转性",尤其是偏音在构成各种不同调式音阶中的核心作用,值得深入研究重视。五声性调式的音响特征对于创作"中国风格"音乐作品的借鉴作用不容忽视,它对于未来中国音乐作品的创作特质所能产生的影响力也不可低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律 五声性调式 五正声与偏音 六律六吕 七声奉五声 八音与九歌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八音坐唱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3
7
作者 胥颖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201-202,共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积淀。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贵州布依族八音坐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积淀。在"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以贵州布依族八音坐唱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深入探究"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现实困境,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为八音坐唱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八音坐唱 传承创新
下载PDF
明清八股文“代言”特征考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荣刚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63,共5页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科目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代言"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体现分别是形式上的"代古人语气"和内容上的"代圣贤立言"。然而对于八股文"代言"的特征,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取士科目中的一种重要文体,"代言"是其显著的特征之一,其体现分别是形式上的"代古人语气"和内容上的"代圣贤立言"。然而对于八股文"代言"的特征,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如文体上的"代古人语气",或谓由明太祖所定,或谓始于宋代。而内容上的"代圣贤立言",事实上又与"代古人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对八股文"代古人语气"和"代圣贤立言"特征形成发展过程的梳理,既辨析了八股文在"代言"方面所存在的不同观点,又能够客观理解八股文"代言"特征在明清两代的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代古人语气 代圣贤立言 代言
下载PDF
“永明声律论”百年研究综述 被引量:4
9
作者 赵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7期48-54,共7页
永明声律论的出现,实现了从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的转变,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它出现之时起,历代文士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新思潮及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涌入,对永明声律论的研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 永明声律论的出现,实现了从自然声律向人为声律的转变,是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从它出现之时起,历代文士对其评价褒贬不一。进入20世纪后,随着西方新思潮及新的文学研究方法的涌入,对永明声律论的研究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综观20世纪对永明声律说的研究,在四声究竟肇始于何人、四声与五音之关系、四声八病产生的具体时间以及“八病”的具体内容等问题上,仍存在诸多的分歧,需要对其进行归纳梳理,以期明其源流,究其原因,推动未来的永明声律说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声律论 四声 五音 八病
下载PDF
传统音乐究竟有多少调?
10
作者 徐荣坤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61-64,共4页
汉魏六朝有相和三调说,梁武帝等人有八十四调说,唐人有二十八调说……今人则又有六十调和一百八十调之说。传统音乐究竟有多少调?对此,本文首先指出:(1)上述种种的"调",有的指调高、有的指调式,需加以分清。(2)相和三调、八... 汉魏六朝有相和三调说,梁武帝等人有八十四调说,唐人有二十八调说……今人则又有六十调和一百八十调之说。传统音乐究竟有多少调?对此,本文首先指出:(1)上述种种的"调",有的指调高、有的指调式,需加以分清。(2)相和三调、八十四调、二十八调等等,并非同类性质的概念,彼此之间并无孰多孰少之可比性。本文第二部分则着重指出:(1)八十四调中的二十四种"闰"调式,其实都是其他宫系中另一些调式的重复。从理论到实践,八十四调说都是根本不能成立的。(2)三种传统七声音阶中,清角音阶为单一调性的基本音阶,而变徵音阶和清羽音阶则都是因调接触而构成的双宫或三宫的综合性子系音阶,把这三种层次、性质不同的音阶所含有的调式加在一起而得出一百八十调之说,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因此,一百八十调之说,也是不能真正成立的。笔者认为:我国传统音乐共有十二均(十二律每律可建一均),每均含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十二均共六十调(式),这就是传统音乐所有的"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和三调 八十四调 二十八调 六十调 一百八十调
下载PDF
“一代辞宗”沈约与南朝诗歌的声律追求 被引量:2
11
作者 谈莉 曹永久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67-72,共6页
今人论及中国诗歌史上的南朝"永明体"以及此后的近体诗,无不提及沈约和"四声八病"说。其实,四声是汉语发音时本身就存在的,在沈约之前已经被发现,沈约的贡献是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而"八病"并非沈约所提,... 今人论及中国诗歌史上的南朝"永明体"以及此后的近体诗,无不提及沈约和"四声八病"说。其实,四声是汉语发音时本身就存在的,在沈约之前已经被发现,沈约的贡献是将其运用于诗歌创作;而"八病"并非沈约所提,它与永明体也没有关系,后人将"八病"的创始归于沈约,是基于他是诗歌声律论奠基者的一种附会。沈约作为齐、梁文坛的领袖人物之一,勤于著述,长于理论,被誉为"一代辞宗",极大地影响了南朝诗风,这是他被公认为"四声八病"说首倡者的重要原因。从南朝起,讲求声律逐渐成为诗人的自觉追求,这也是音韵研究和乐律演变对古典诗歌发展产生影响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四声 八病 声律论 永明体
下载PDF
以五声结构成分为基础的“十二音场”调性及其和声——从《秋兴八首》观贾达群的和声世界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康华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36-51,共16页
当代作曲家贾达群因杜甫诗歌《秋兴八首》而引起共鸣,激发灵感,用音乐语言谱下了同名的为男中音与钢琴室内乐。本文对作曲家如何将诗词文学变为音乐艺术,把诗人的内心情怀凝练为音乐主题;如何将音乐主题变化、发展,巧妙地贯穿于八首之中... 当代作曲家贾达群因杜甫诗歌《秋兴八首》而引起共鸣,激发灵感,用音乐语言谱下了同名的为男中音与钢琴室内乐。本文对作曲家如何将诗词文学变为音乐艺术,把诗人的内心情怀凝练为音乐主题;如何将音乐主题变化、发展,巧妙地贯穿于八首之中,而对全曲意境、情感起统一作用;如何从主题引伸出相关联的和声材料而形成逻辑体系,从而展现和声多方位的表现意义;如何架构全曲之调性,从而与诗词结构相统一等等,逐一谈点个人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核心动机 和声语言 十二音场
下载PDF
广西瑶族“八音”的色彩区
13
作者 赵意明 《艺术探索》 2015年第1期80-81,84,共3页
广西瑶族"八音"按风格特色与沿用习俗分为桂东北、桂中和桂西北三个色彩区。三个色彩区的瑶族"八音"在乐队编制、使用场合和音乐形态等方面各具特色。
关键词 广西 瑶族“八音” 色彩区
下载PDF
“耳八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媛 李亚娟 沈卫东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8期914-918,共5页
目的观察"耳八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八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纯音测听及量表评估,比较... 目的观察"耳八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耳八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采用纯音测听及量表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听力与耳鸣疗效,及抑郁评分(SD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改善听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耳鸣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SD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八针"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疗效优于甲钴胺片治疗,可明显改善听力、耳鸣及可能伴随的抑郁情绪,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耳八针 纯音测听 耳鸣 SDS评分
下载PDF
论八股文的韵律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明扬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85-89,共5页
针对八股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分析了它的韵律特征。八股文虽然不是文学体裁,但在形式上它具有文学韵文的韵律特征,具体表现在起承转合中的节奏韵律、平仄的调配、对偶的精心选择以及虚词的运用上,由此带来的韵律的流畅、音节的和美等,当... 针对八股文这种特殊的文体,分析了它的韵律特征。八股文虽然不是文学体裁,但在形式上它具有文学韵文的韵律特征,具体表现在起承转合中的节奏韵律、平仄的调配、对偶的精心选择以及虚词的运用上,由此带来的韵律的流畅、音节的和美等,当时的人们何以喜欢高声朗读和潜心吟咏八股文也正可以从中得到合理的解释。作为在历史上被沿用了数百年之久的文体,八股文在形式上也并非毫无借鉴之处。尝试分析其韵律特征,可以为全面了解和认识这种文体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文体 八股文 科举考试 平仄 虚词 音乐性 韵律
下载PDF
布依八音坐唱的艺术魅力 被引量:2
16
作者 白源源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71-72,共2页
布依八音是布依文化的亮点、品牌,是反映一个民族发展、精神支撑、思想感情的强大精神支柱。八音坐唱反映布依族千百年来对光明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和谐的企盼,八音以其独特的风格展现了极大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 布依八音 民族文化 历史文化 艺术魅力
下载PDF
沈约声律论管窥
17
作者 杨和为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钟嵘《诗品》将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置于中品,且在序中攻击沈约颇为自负的声律学说,引起后世争议。通过对沈约及其声律学说的探讨,指出"四声八病"说虽然在草创之初不免有繁琐而多拘忌的毛病,但却是魏晋以降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之... 钟嵘《诗品》将齐梁间文坛领袖沈约置于中品,且在序中攻击沈约颇为自负的声律学说,引起后世争议。通过对沈约及其声律学说的探讨,指出"四声八病"说虽然在草创之初不免有繁琐而多拘忌的毛病,但却是魏晋以降文学进入自觉时代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跟汉语音韵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沈约声律论为后来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奠定了基础,实属诗歌艺术规律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诗歌审美观念更新的必然结果。在从古体诗向格律诗演进的过程中,沈约实有开拓首创之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钟嵘 沈约 永明体 四声八病 诗乐分途 近体诗
下载PDF
沈约“声律论”再审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50,共6页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  沈约是发明四声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将"四声"引入诗歌理论的首创者。"用四声以制韵"是"永明体"诗歌的核心特征,其具体内容是指:一句之中,必须避免同声同韵的字重复使用,并以"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为标准达到字调的相间。"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不仅不是"病犯"而是"用四声以制韵"的"韵",它只有在并提时才具有意义。沈约没有提出过"八病"之说,"八病"是后人基于"八体"言论而产生的一种附会,而将"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归入"八病"则是附会之上的附会。沈约的《答陆厥书》等文章廓清了"四声"与"五音"的区别。他的"声律论"建立了诗歌由古体向近体过渡的桥梁,也导致了"拘声韵"的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约 永明体 四声 八病
下载PDF
八音琴礼品形腔的幅频特性研究
19
作者 竺韵德 严德芬 +1 位作者 俞良 庄表中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1997年第3期66-69,共4页
本文研究八音琴礼品形腔的幅频特性,并提供可行的测试方法,还对幅频特性曲线进行识别和分析,用它指导八音琴乐曲的优化选择.文末的若干结论可应用于八音琴形腔的设计与制造.
关键词 八音琴 形腔 幅频特性 机械振动
下载PDF
隆林县扁牙村壮剧生存现状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欣言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8年第9期65-67,共3页
广西隆林县扁牙村壮剧由当地的壮族歌会发展而来,多年来积极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并与当地民族特色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扁牙村壮剧这一独特的戏剧艺术充分诠释了壮族的民族文化与审美情趣。现今,扁牙村壮剧的生存现... 广西隆林县扁牙村壮剧由当地的壮族歌会发展而来,多年来积极吸收其他剧种的艺术成果,并与当地民族特色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剧种。扁牙村壮剧这一独特的戏剧艺术充分诠释了壮族的民族文化与审美情趣。现今,扁牙村壮剧的生存现状岌岌可危,文化、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发展困境使得其传承和保护举步维艰,唯有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培养人才等多措并举,才能对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剧 扁牙村 “八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