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清代八旗驻防的布局、目的与作用
1
作者 潘洪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清代八旗驻防分布格局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清代八旗驻防布局与驻防点的统计差异,是由驻防的动态变化及东北与新疆等地驻防的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康熙至乾隆时期,八旗水师... 清代八旗驻防分布格局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清代八旗驻防布局与驻防点的统计差异,是由驻防的动态变化及东北与新疆等地驻防的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康熙至乾隆时期,八旗水师成为战略布局的一个环节。清代八旗驻防的目的是中央王朝通过自己倚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掌控国家全局。驻防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它与清王朝休戚与共,是王朝盛衰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驻防 布局 水师
下载PDF
绥远城将军及其满文奏折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元丰 《满语研究》 2023年第1期33-43,共11页
绥远城将军是清朝中央政权派驻漠南地区的最高长官,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满文档案多与绥远城修建、八旗官兵移驻、设置官员管带、比丁按数均齐、供应钱粮草料、承应各项差务、将军接任、谢恩、出差、派遣八旗官兵赴漠北乌里雅苏台换... 绥远城将军是清朝中央政权派驻漠南地区的最高长官,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满文档案多与绥远城修建、八旗官兵移驻、设置官员管带、比丁按数均齐、供应钱粮草料、承应各项差务、将军接任、谢恩、出差、派遣八旗官兵赴漠北乌里雅苏台换防和八旗官学设置沿革等问题相关,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档案 绥远城将军 建威将军 八旗驻防 土默特蒙古
下载PDF
清代锦州副都统建置沿革考
3
作者 杨德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东部,历来是连接中原与关外地区的战略要冲。清雍正五年(1727),清廷在锦州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锦州副都统受盛京将军辖制,主管本地旗务,兼理山海关外庄粮、捕牲、驿站、大凌河牧场等诸多事务,职能广...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东部,历来是连接中原与关外地区的战略要冲。清雍正五年(1727),清廷在锦州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锦州副都统受盛京将军辖制,主管本地旗务,兼理山海关外庄粮、捕牲、驿站、大凌河牧场等诸多事务,职能广泛。文章重点考察锦州副都统的设置、职能、选任与裁撤,进而阐述锦州副都统衙门在维护地区稳定、强化清王朝在东北地区统治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副都统 建置沿革 八旗驻防
下载PDF
清代盛京等省的“城守”与“城” 被引量:8
4
作者 傅林祥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4,106,共10页
顺治元年八月,盛京地区初步形成八旗驻防体系。康熙《盛京通志》将这些八旗驻防机构称之为城守公署,城守所辖区域为行政区划,与州县并列,代表着省级官员对"城守"制度的认同。同时,公文中的"城"逐渐具有城守辖区的... 顺治元年八月,盛京地区初步形成八旗驻防体系。康熙《盛京通志》将这些八旗驻防机构称之为城守公署,城守所辖区域为行政区划,与州县并列,代表着省级官员对"城守"制度的认同。同时,公文中的"城"逐渐具有城守辖区的含义。乾隆年间,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将东三省与新疆的八旗驻防区域称之为"城",记录为行政区划。嘉庆、光绪两部《清会典》将这些城守辖区规范为"城",城制成为与府厅州县制具有同样法律地位的地方行政制度。城守制与城制的重新发现,为研究清代地方行政制度、四省的八旗驻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守 八旗驻防 清会典 清代
下载PDF
清代东北的驻防八旗与汉人——以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3
5
作者 柳泽明 吴忠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8-14,共7页
17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的东北地区是以驻防八旗为核心的非汉人社会,同时也有较少数的汉人以各种形式流向那里。所以,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各民族集团间出现了比较相互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就19世纪前半期以前的黑龙江地区的汉人是... 17世纪至19世纪前半期的东北地区是以驻防八旗为核心的非汉人社会,同时也有较少数的汉人以各种形式流向那里。所以,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各民族集团间出现了比较相互的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几个方面,就19世纪前半期以前的黑龙江地区的汉人是以怎样的形式被融入到当地社会的,他们和其他各民族集团构筑了怎样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黑龙江 驻防八旗 汉人 民族
下载PDF
由客居到土著——清代驻防八旗的民族关系问题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潘洪钢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4-80,共7页
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但是在长期与当地人民共处与交往中,驻防八旗却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以驻地为籍的土著。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统治者为适应情况... 清政府对驻防八旗与当地人民采取了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其目的主要是防止驻防旗人成为当地土著居民。但是在长期与当地人民共处与交往中,驻防八旗却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以驻地为籍的土著。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结果,也是统治者为适应情况的变化,对政策进行调整的产物。驻防旗人由客民转变为土著居民,不能等同于民族融合,但它标志着民族关系发展的一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驻防八旗 客居 土著 民族关系
下载PDF
清代沧州驻防的设立、本地化与覆灭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43-54,共12页
八旗驻防是清代兵制的基本问题。清朝不能彻底革除旗民藩篱,满汉矛盾客观存在。近代多处驻防面对强敌,难以号召民众助战,终告覆灭。不过,八旗驻防衰亡,不宜一概归因"满汉矛盾",顺治五年(1648)设立的沧州驻防便是一例。它自初... 八旗驻防是清代兵制的基本问题。清朝不能彻底革除旗民藩篱,满汉矛盾客观存在。近代多处驻防面对强敌,难以号召民众助战,终告覆灭。不过,八旗驻防衰亡,不宜一概归因"满汉矛盾",顺治五年(1648)设立的沧州驻防便是一例。它自初建起便非征服者,而是治安军;始终未筑满城,便于旗民交流;自十八世纪起,在本地挑甲、秋收、入葬,逐渐本地化。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进逼沧州,旗民并肩血战,令其损失惨重,折戟天津,改变了清史走向。这种情况并非沧州独有,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杭州、西安、凉州、宁夏与巴里坤都是旗民协作的典范。研究近代驻防史,须周览史料,分析个案,而非先入为主地下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朝 八旗驻防 沧州 太平天囯
下载PDF
清代杭州驻防八旗的文学生态 被引量:1
8
作者 曹诣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6-143,共8页
清代杭州驻防八旗是一个既具时代特色,又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文学群体。它以满族、蒙古族为主,本以"镇浙"为目的,却因世居杭州,发展为文风鼎盛的"柳营"。其文学生态的生成及衍变深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政策的影响,... 清代杭州驻防八旗是一个既具时代特色,又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特殊文学群体。它以满族、蒙古族为主,本以"镇浙"为目的,却因世居杭州,发展为文风鼎盛的"柳营"。其文学生态的生成及衍变深受地域文化和民族政策的影响,折射出旗营文化与杭州当地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杭州旗营濒临西湖,人文地理环境得天独厚,旗人在经历了从征服者到定居者的身份转变后,对杭州的认同感、归属感渐趋强烈。嘉庆年间,针对驻防旗人的科举制度的变革,促进了旗营文教事业的发展,激发了旗人学习汉文化的热情,并对旗营文学的发展起到导向和催生作用。驻防中后期,杭州旗人与汉族文士的广泛交游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学交流,同乡情谊是他们重要的情感纽带。杭州旗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空间,其内部基于亲族、姻族和师友的文学传承及互助,也推动着旗营文学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防八旗 文学生态 杭州 民族 科举
下载PDF
清代八旗驻防协领刍议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松洁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4-69,101,共7页
协领是清入关之初伴随八旗驻防的设置而出现的官职。文章以清代政书、方志、笔记、档案等史料为依据,初步梳理并探讨了八旗驻防协领的设置特点、选任、职责及其与城守尉的关系等问题。指出在八旗驻防体系中,协领位处将军、副都统之下、... 协领是清入关之初伴随八旗驻防的设置而出现的官职。文章以清代政书、方志、笔记、档案等史料为依据,初步梳理并探讨了八旗驻防协领的设置特点、选任、职责及其与城守尉的关系等问题。指出在八旗驻防体系中,协领位处将军、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不仅管理其专辖旗分的旗务,还兼掌将军、副都统署内的各司关防、参与督办地方事务。其品级初为正三品,后降为从三品。协领有与将军、副都统同城者,亦有独驻一地的专城协领。由于清朝统治高度集权,协领的补授由驻防将军拟名引见后钦定,升任途径主要为副都统。协领作为八旗驻防体系内的中层官员无论是旗务还是地方事务,各项政令的下达、具体事务的执行上报均由协领完成。与城守尉相比,协领的设置地域广,主要担任中层旗务官的角色,独驻一地的协领与城守尉职能相同,是带有地缘性质的地方官。文章认为协领在八旗驻防官制中居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其作用不可忽视。对八旗驻防协领的探讨,可补充清史研究中八旗官制研究之缺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驻防协领 选补 职责 城守尉 清代
下载PDF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前清政府对珲春南海岛屿的管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有财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24,共9页
清代称珲春东南所滨之海为"南海"。该海域曾是东海女真瓦尔喀部的世居地,清初便在沿岸及海中岛屿招徕边民,藉以壮大八旗实力。清中期开始,对沿岸参山和海岛进行了长期巡查,至咸丰十年(1860)南海易手后终止。由于清代巡查南海... 清代称珲春东南所滨之海为"南海"。该海域曾是东海女真瓦尔喀部的世居地,清初便在沿岸及海中岛屿招徕边民,藉以壮大八旗实力。清中期开始,对沿岸参山和海岛进行了长期巡查,至咸丰十年(1860)南海易手后终止。由于清代巡查南海海疆的史料多集中在满文档案之中,故而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研究珲春南海诸岛,不仅能够弥补清代海疆史研究领域之不足,也能匡正中俄边疆历史问题中的一些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珲春 南海 八旗驻防 巡边制度
下载PDF
论道光朝前期驻防八旗生计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郭福亮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0-53,共4页
驻防八旗制度是清朝的军事、社会组织制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光朝前期,由于驻防官员贪污腐败及八旗子弟奢侈堕落,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道光帝采取了"汉军出旗"、严查抱养冒籍、添设养育兵等措施... 驻防八旗制度是清朝的军事、社会组织制度,在政治、经济生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道光朝前期,由于驻防官员贪污腐败及八旗子弟奢侈堕落,驻防八旗生计问题日益严重。道光帝采取了"汉军出旗"、严查抱养冒籍、添设养育兵等措施,一定程度缓解了问题,但无法从根本上阻止八旗制度的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光朝 驻防八旗 生计问题
下载PDF
清中期嫩江松花江流域的人口变迁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忠良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23-27,共5页
为了解决来自俄罗斯和准噶尔的威胁,清廷于康熙朝中期起,在嫩江松花江流域设置了许多八旗驻防与台站,与此同时,民人以各种身份进入该地区。另一方面,出于驻防需求,一部分原住民迁出两江流域。这些导致了两江流域的人口变迁,以及民族构... 为了解决来自俄罗斯和准噶尔的威胁,清廷于康熙朝中期起,在嫩江松花江流域设置了许多八旗驻防与台站,与此同时,民人以各种身份进入该地区。另一方面,出于驻防需求,一部分原住民迁出两江流域。这些导致了两江流域的人口变迁,以及民族构成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迁 嫩江松花江流域 清中期 驻防八旗
下载PDF
论清初盛京地区住屯旗人管理方式的调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小雪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53-160,共8页
住屯旗人,是指居住在村屯之中的旗人,本文主要对盛京地区住屯旗人管理方式调整的史实进行了讨论,着重对调整的原因和过程进行了阐述,同时又对盛京住屯旗人管理中区别于直省驻防的旗民杂处和划界管理两个特点进行了揭示。
关键词 住屯旗人 盛京地区 八旗驻防
下载PDF
清初福州、广州八旗驻防的哗变事件
14
作者 潘洪钢 郭福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3-66,共4页
发生在康熙、雍正时期福州、广州的两次八旗驻防汉军哗变事件反映了这一时期八旗内部民族关系不和谐的状况,以及地方官员对驻防官员的监督。事变的起因,主要是由于驻防的汉军八旗兵丁生计所面临的困难和所受到的歧视。
关键词 八旗驻防 汉军 哗变
下载PDF
瓜尔佳氏凤瑞文学家族研究
15
作者 郭前孔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53-57,共5页
瓜尔佳氏凤瑞家族是八旗驻防中少有的文学家族,诞生于文风炽热的杭州驻防城,世代为武,从六世观成开始,实现了由武向文的转变,为其后世代有文人奠定了基础。整个家族前后历经三世,涌现出八个文人,其中有著述传世者六人,构成了驻防八旗中... 瓜尔佳氏凤瑞家族是八旗驻防中少有的文学家族,诞生于文风炽热的杭州驻防城,世代为武,从六世观成开始,实现了由武向文的转变,为其后世代有文人奠定了基础。整个家族前后历经三世,涌现出八个文人,其中有著述传世者六人,构成了驻防八旗中唯一的文艺世家。后来由金梁之侄熊飞将他们的文集收集编辑成《贵和堂三代诗存》,这与其家族重视文化教育所分不开的。他们家族成员的创作大多富有情韵,其中以凤瑞和三多最为突出,不仅诗作数量多,而且水平最高,代表了其家族的最高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瑞文学家族 瓜尔佳氏 清代满族文学
下载PDF
满洲八旗驻防新疆体系之变迁
16
作者 苏奎俊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63-69,共7页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了新疆。为巩固统一、加强西北边防、保持社会稳定。清政府从东北,热河,陕西,甘肃等地调拨满洲八旗、索伦、锡伯及绿营官兵驻防新疆。清廷尤以满洲八旗官兵驻防为主导,从而形成了满洲八旗在新疆的驻防体系。此驻防体系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建省前,以军府制下的满洲八旗、绿营驻防为主,到建省后,军制改革,以勇营制为主体,满洲八旗体系缩减,再到辛亥革命时,满洲八旗衰落,化兵为民。新疆满洲八旗驻防体系的变迁,也折射出新疆政局和社会生活的深刻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洲八旗 驻防 新疆 变迁
下载PDF
清入关前守边驻防浅析
17
作者 李小雪 《满语研究》 201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守边驻防,是清入关前对除都城外诸外城驻防的称呼。守边驻防在太祖攻陷辽阳城后出现,在太宗时期逐步完善,并对入关前边界的开拓及边疆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为清入关后在东北地区继续设立的八旗驻防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守边驻防 八旗驻防 清入关前
下载PDF
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考述
18
作者 沈一民 《满语研究》 2015年第1期120-125,共6页
清代,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兵额从未超过3 000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后,随着准噶尔部的威胁日益加剧,作为清朝防御的右翼,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开始第一次大幅度提升。乾隆中期后,... 清代,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之前,兵额从未超过3 000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以后,随着准噶尔部的威胁日益加剧,作为清朝防御的右翼,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开始第一次大幅度提升。乾隆中期后,由于黑龙江驻防八旗日益成为清军的主力,兵额第二次大幅度提升,超过了万人。近代东北边疆危机日益加深,黑龙江驻防八旗兵额并没有相应地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最终导致东北大片领土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 驻防八旗 齐齐哈尔
下载PDF
山东青州满族的历史渊源
19
作者 杨萍 王敏燕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6期13-16,共4页
青州满城是清代八旗驻防的重要地点之一,但是关于青州满族的记载却寥寥无几。本文主要梳理了有关青州满族的历史文献资料,描述了青州八旗驻防城的由来、旗城的修建以及驻防官兵的选调,并论述了青州满族历史上的经济、政治诸问题。
关键词 青州 满族 八旗驻防 历史概况
下载PDF
清代伊犁惠远城的建立及八旗驻防概况 被引量:2
20
作者 尹雪萍 卢川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09-112,共4页
新疆历来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备受重视的领土,自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到后来唐朝政府在新疆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的的最高统治机构,一直到清朝乾隆... 新疆历来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备受重视的领土,自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汉政府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统辖南道和北道各国,到后来唐朝政府在新疆先后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作为唐朝在西域的的最高统治机构,一直到清朝乾隆二十四年定新疆、二十七年在伊犁设伊犁将军,并在新疆各地筑城设营驻扎军队以戍边,其中以伊犁惠远城是为大城,为新疆各地总会之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新疆伊犁 惠远城 八旗驻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