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代八旗生员招考问题探析
1
作者 李立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清廷为了安顿社会承平时期的八旗子弟,允许他们参加考试获取生员身份,以此鼓励他们学习汉族文化。然而随着满汉关系的变化,八旗生员的名额也屡经增减。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清廷在考试流程和投考资格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并针对考试流... 清廷为了安顿社会承平时期的八旗子弟,允许他们参加考试获取生员身份,以此鼓励他们学习汉族文化。然而随着满汉关系的变化,八旗生员的名额也屡经增减。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性,清廷在考试流程和投考资格等方面出台了多项举措,并针对考试流弊,不断调整政策,完善录考程序。优异的八旗生员,进而成为八旗贡监生,通过在国子监的深造步入仕途,成为清代政权建设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生员 八旗童试 八旗贡监生 科举考试
下载PDF
清代嘉道咸时期内务府官员的任官网络
2
作者 邱源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作为掌控有清一代经济命脉的重要职位,三织造及部分盐政和榷关监督等,主要由内务府包衣担任。学界以往对清代内务府包衣外任职官的考察大多聚焦于康雍乾时期,主流判断是嘉道以后包衣人与皇帝的关系渐疏,其权势也被削弱。通过系统梳理嘉... 作为掌控有清一代经济命脉的重要职位,三织造及部分盐政和榷关监督等,主要由内务府包衣担任。学界以往对清代内务府包衣外任职官的考察大多聚焦于康雍乾时期,主流判断是嘉道以后包衣人与皇帝的关系渐疏,其权势也被削弱。通过系统梳理嘉庆、道光、咸丰三朝的三织造、长芦盐政、两淮盐政、粤海关监督、淮安关监督和热河正副总管等授官情况,以及这些职位的官员人数、身份、任职年限和前后任官等,可以得出与传统认识不同的结论:嘉道咸三朝内务府包衣外任制度的完善和规范,尽管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内务府的权力,但在客观上也为其提供了制度化、常态化的权力保障。较之康雍乾三朝,嘉道咸时期的内务府包衣个人或家族的权力虽有所弱化,但包衣人任职时长更短,流动速度更快,任职人数更多,这意味着进入权力圈层的包衣人员数量的增加,由此形成了诸多规模虽不及前朝,但数量更多、关系更为复杂的网络圈层,这是内务府包衣权力的流动、扩张与代际传递的制度化、常态化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 内务府 织造 盐政 榷关
下载PDF
清代大一统格局下北部边疆民族多元治理政策——以八旗察哈尔喀喇真固木佐领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苏日朦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2,共9页
入清后,察哈尔群体分别编入八旗、外藩扎萨克旗系统,其中编入八旗的察哈尔群体有八旗蒙古察哈尔佐领与游牧八旗察哈尔佐领之分。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相关满文佐领根源册与八旗世袭谱档,结合多语种史料以原察哈尔万户散秩斋桑... 入清后,察哈尔群体分别编入八旗、外藩扎萨克旗系统,其中编入八旗的察哈尔群体有八旗蒙古察哈尔佐领与游牧八旗察哈尔佐领之分。文章基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相关满文佐领根源册与八旗世袭谱档,结合多语种史料以原察哈尔万户散秩斋桑喀喇真固木及其属民编设的察哈尔游牧佐领为例,考述乾隆朝清查并将该佐领定为喀喇真固木家族的世管佐领的过程,认为清朝虽将天聪年间编入八旗的察哈尔群体划为游牧佐领和在京佐领两类,但二者之间的界限并不严格,特别是原领属阶层可在驻京与游牧之间灵活地切换角色,这也说明八旗察哈尔游牧佐领性质与八旗蒙古之间的隶属关系仍处于模棱两可的状态,体现了清朝政府在边疆治理中采纳的“从俗从宜”灵活政策,同时文章通过梳理档案资料清晰地呈现了乾隆时期清查八旗察哈尔佐领根源的基本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边疆治理 八旗察哈尔 喀喇真固木佐领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论清代八旗驻防的布局、目的与作用
4
作者 潘洪钢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共15页
清代八旗驻防分布格局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清代八旗驻防布局与驻防点的统计差异,是由驻防的动态变化及东北与新疆等地驻防的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康熙至乾隆时期,八旗水师... 清代八旗驻防分布格局是在关外惯例的基础上,依战事展开随宜设置,后随战争进程逐步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清代八旗驻防布局与驻防点的统计差异,是由驻防的动态变化及东北与新疆等地驻防的取舍标准不一造成的。康熙至乾隆时期,八旗水师成为战略布局的一个环节。清代八旗驻防的目的是中央王朝通过自己倚信的力量,最大限度地掌控国家全局。驻防的作用也是全方位的,它与清王朝休戚与共,是王朝盛衰的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驻防 布局 水师
下载PDF
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八旗满文家谱述论
5
作者 张春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清代早期形成的八旗家谱多用满文书写,按其性质和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官修和私修两类。官修家谱主要用于旗人的爵职承袭和八旗的户口管理,行政色彩较浓,与明朝卫所官兵的武职选簿类文书是一脉相承的;私修家谱则主要是在中国传统宗族观念... 清代早期形成的八旗家谱多用满文书写,按其性质和功用的不同,可分为官修和私修两类。官修家谱主要用于旗人的爵职承袭和八旗的户口管理,行政色彩较浓,与明朝卫所官兵的武职选簿类文书是一脉相承的;私修家谱则主要是在中国传统宗族观念影响下,旗人家族为达到尊祖、敬宗、收族等目的而进行的自发性宗族建设行为。八旗家谱对研究清代八旗行政制度、旗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以及八旗宗族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满文家谱由于形成年代较为久远,所载信息相对更为原始,与其后形成的汉文八旗家谱多有不同,是具有独特价值的历史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 家谱 宗族 满文文献
下载PDF
清末留日学生中八旗子弟状况初探——以《八旗同乡会章程》为考察中心
6
作者 潘可新 孙英男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79-84,共6页
清末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日期间他们以同乡会为阵地团结互助、宣传新知、倡导爱国。八旗子弟群体在留日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与特殊性,该文以1907年刊出的《八旗同乡会章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留日学生中八... 清末留日学生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日期间他们以同乡会为阵地团结互助、宣传新知、倡导爱国。八旗子弟群体在留日学生中比较有代表性与特殊性,该文以1907年刊出的《八旗同乡会章程》为研究中心,通过对留日学生中八旗子弟的人员构成、旗籍、学习科目、组织章程等方面的分析,探讨该群体的结构特点与显著活动特色。留日八旗子弟的活动既有维新意识,又难免守旧之举,这是晚清政府“中体西用”理念的互驳演绎,亦是近代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艰难实践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同乡会章程》 留日学生 八旗子弟
下载PDF
八旗进士崇实在内蒙古及盛京诗歌创作谫论
7
作者 路凤华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6-50,共5页
清代后期,八旗进士崇实以科举入仕,历宦南北几近三十年。仕宦期间,崇实在内蒙古和盛京创作了与两地有关的多首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其仕宦经历和当地的物候特点,不仅具有纪实性、景观性,还具有人文性,表现了崇实对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关... 清代后期,八旗进士崇实以科举入仕,历宦南北几近三十年。仕宦期间,崇实在内蒙古和盛京创作了与两地有关的多首诗歌,这些诗歌记录了其仕宦经历和当地的物候特点,不仅具有纪实性、景观性,还具有人文性,表现了崇实对内蒙古和东北地区的关注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进士 崇实 诗歌 内蒙古 盛京 纪实
下载PDF
绥远城将军及其满文奏折 被引量:1
8
作者 吴元丰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33-43,共11页
绥远城将军是清朝中央政权派驻漠南地区的最高长官,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满文档案多与绥远城修建、八旗官兵移驻、设置官员管带、比丁按数均齐、供应钱粮草料、承应各项差务、将军接任、谢恩、出差、派遣八旗官兵赴漠北乌里雅苏台换... 绥远城将军是清朝中央政权派驻漠南地区的最高长官,在处理公务过程中形成的满文档案多与绥远城修建、八旗官兵移驻、设置官员管带、比丁按数均齐、供应钱粮草料、承应各项差务、将军接任、谢恩、出差、派遣八旗官兵赴漠北乌里雅苏台换防和八旗官学设置沿革等问题相关,具有珍贵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文档案 绥远城将军 建威将军 八旗驻防 土默特蒙古
下载PDF
清雍乾时期天津满洲水师营考略
9
作者 常建华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1,共13页
清康熙五十六年已经出现设置天津水师的动议,设立的目的和当时形势以及清军的布防有关。雍正三年八月,清廷在天津正式建立驻防八旗水师营,设立天津满洲水师营出自加强海上安全的目的,也是完善八旗制度之举,还有安排京师八旗生计的考量... 清康熙五十六年已经出现设置天津水师的动议,设立的目的和当时形势以及清军的布防有关。雍正三年八月,清廷在天津正式建立驻防八旗水师营,设立天津满洲水师营出自加强海上安全的目的,也是完善八旗制度之举,还有安排京师八旗生计的考量。探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天津满洲水师营的设立、军备与操练、城堡建设、军纪与管理、兵丁生计问题以及裁撤,有助于加强对清廷海上安全、八旗制度、京师八旗生计的处置,以及国家治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防 八旗生计 都统
下载PDF
入关前的农耕组织:拖克索
10
作者 邱源媛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108-117,共10页
在八旗制度和旗人群体研究中,农耕人群与社会一直是相对薄弱的领域。作为半渔猎、半农耕民族,女真人对土地的态度与蒙古等游牧民族迥然有别。明代初年,原散居于松花江、黑龙江地区的许多女真人群逐渐南迁,与明朝和朝鲜等农业地区的联系... 在八旗制度和旗人群体研究中,农耕人群与社会一直是相对薄弱的领域。作为半渔猎、半农耕民族,女真人对土地的态度与蒙古等游牧民族迥然有别。明代初年,原散居于松花江、黑龙江地区的许多女真人群逐渐南迁,与明朝和朝鲜等农业地区的联系日益频繁密切,农业耕种的比重明显增加。其中,建州女真的农业生产发展较快,对其社会结构影响较大。满文史料记载了后金时期建州女真的农耕组织“拖克索”tokso“庄”,显示出八旗系统中农业生产的产生缘脉。拖克索的某些特点直接决定了入关后皇庄、王庄、八旗官庄,以及八旗农业生产和农耕人群的基本性质。回溯后金时期的拖克索,对于认识入关后八旗庄园制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金时期 女真 农耕组织 拖克索 八旗
下载PDF
清代八旗察哈尔所属外藩扎萨克佐领考论——以茂明安勋旧佐领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日朦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2,共5页
八旗察哈尔是清代八旗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内部佐领构成十分复杂,在察哈尔部原有佐领的基础上陆续编入了众多源自其他外藩扎萨克旗的佐领。康熙二十九年编入的两个茂明安佐领的属性和佐领承袭问题,不仅反映了八旗察哈尔复杂的内部... 八旗察哈尔是清代八旗体系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内部佐领构成十分复杂,在察哈尔部原有佐领的基础上陆续编入了众多源自其他外藩扎萨克旗的佐领。康熙二十九年编入的两个茂明安佐领的属性和佐领承袭问题,不仅反映了八旗察哈尔复杂的内部构成和曲折的变迁过程,同时也折射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民族方面,既能根据需要不断完善制度以强化管理,又能依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察哈尔 外藩扎萨克旗 茂明安 佐领根源册
下载PDF
叶赫贝勒布扬古家族佐领承袭及宗族组织考察
12
作者 张春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努尔哈赤攻灭叶赫部后,将叶赫西城布扬古贝勒的部众编立为两牛录并授予其家族,入清后逐渐发展为五牛录,领有包括女真(满洲)、蒙古、锡伯等在内的32个宗族之众。叶赫西城统治家族逐步丧失了对牛录/佐领的领有权而转为实际管理者,在佐领... 努尔哈赤攻灭叶赫部后,将叶赫西城布扬古贝勒的部众编立为两牛录并授予其家族,入清后逐渐发展为五牛录,领有包括女真(满洲)、蒙古、锡伯等在内的32个宗族之众。叶赫西城统治家族逐步丧失了对牛录/佐领的领有权而转为实际管理者,在佐领承袭过程中,其子孙为了取得袭职利益互相争讼,清廷亦借机扶弱抑强以平衡其不同家支的势力。叶赫部最终彻底融入八旗系统,其兴衰伴随着清朝八旗制度的发展完善与中央集权的日益强化,而其佐领下不同种属的族群,成为这一时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者与历史见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赫部 蒙古 女真 八旗制度 满洲
下载PDF
动物叙事的跨民族文学承变——以满汉文学中的鹦鹉叙事为例
13
作者 武迪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2期82-89,共8页
鹦鹉自先秦进入汉语文学,历经千年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巧舌、美羽的形象与思归、相思、报恩等稳定的意象内涵。鹦鹉的原产地与关外的满洲民族生活区域并不重叠,它是明末清初八旗入关后,在民族交流互动中逐渐走入旗人生活的外来物种。旗人... 鹦鹉自先秦进入汉语文学,历经千年的文学创作形成了巧舌、美羽的形象与思归、相思、报恩等稳定的意象内涵。鹦鹉的原产地与关外的满洲民族生活区域并不重叠,它是明末清初八旗入关后,在民族交流互动中逐渐走入旗人生活的外来物种。旗人在接触汉文化的过程中积累了鹦鹉知识并运用到文学创作中。清中叶的旗人小说、戏曲和民间故事中的鹦鹉叙事,承继着汉语文学传统中的鹦鹉形象及意象内涵,同时,又受旗人文化心理影响而突破了既有的文学传统。鹦鹉叙事从汉语文学到旗人文学的衍播、流变,是研究多民族同种动物叙事异同的典型个案,从中可以归结出动物叙事的跨民族文学承变的基本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 旗人文学 动物叙事
下载PDF
八旗赋论
14
作者 张佳生 张晴 《满语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102-109,共8页
赋是中国文学独立存在的重要文体,在清代取得了重大成就.入清以来八旗赋坛崛起,自清初至清末一直没有间断,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八旗赋家.八旗赋家的特殊身份和心理意识使得他们在题材选择、情感抒发、艺术表现方面独具特点,对清赋的繁荣起... 赋是中国文学独立存在的重要文体,在清代取得了重大成就.入清以来八旗赋坛崛起,自清初至清末一直没有间断,其中不乏有影响的八旗赋家.八旗赋家的特殊身份和心理意识使得他们在题材选择、情感抒发、艺术表现方面独具特点,对清赋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八旗辞赋 发展与特色
下载PDF
清代锦州副都统建置沿革考
15
作者 杨德荣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7-34,共8页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东部,历来是连接中原与关外地区的战略要冲。清雍正五年(1727),清廷在锦州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锦州副都统受盛京将军辖制,主管本地旗务,兼理山海关外庄粮、捕牲、驿站、大凌河牧场等诸多事务,职能广... 锦州位于辽西走廊东部,历来是连接中原与关外地区的战略要冲。清雍正五年(1727),清廷在锦州设副都统衙门,光绪三十四年(1908)裁撤。锦州副都统受盛京将军辖制,主管本地旗务,兼理山海关外庄粮、捕牲、驿站、大凌河牧场等诸多事务,职能广泛。文章重点考察锦州副都统的设置、职能、选任与裁撤,进而阐述锦州副都统衙门在维护地区稳定、强化清王朝在东北地区统治所起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州副都统 建置沿革 八旗驻防
下载PDF
八旗科举:清代政治文化构建的逻辑与目的
16
作者 刘晨熙 《西部学刊》 2023年第24期116-119,共4页
八旗科举的制度构建是不同时期政治文化建构的具象表达。从初创到发展,八旗科举的建构重心从“满汉融合”转向“满洲认同”。最终,“满洲认同”理念走向被汉族政治文化规范的结局。清代政治文化构建的逻辑与目的是通过文化与制度的互动... 八旗科举的制度构建是不同时期政治文化建构的具象表达。从初创到发展,八旗科举的建构重心从“满汉融合”转向“满洲认同”。最终,“满洲认同”理念走向被汉族政治文化规范的结局。清代政治文化构建的逻辑与目的是通过文化与制度的互动,将满洲本位的权力意识变现,而达成文化政治权力合一的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科举 政治文化 满洲认同 儒家文化
下载PDF
试述布特哈八旗的蓄奴制度
17
作者 姜永军 王学勤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1-56,共6页
奴仆是布特哈八旗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劳动力之一;布特哈八旗官兵拥有的奴仆除部分世袭奴仆外,多数是通过购买、赏赐、发遣等方式获得的。八旗制度下的奴仆往往世代为奴,只有少数幸运者通过赎身、开户、释放等方式摆脱奴籍。蓄奴制度是封... 奴仆是布特哈八旗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劳动力之一;布特哈八旗官兵拥有的奴仆除部分世袭奴仆外,多数是通过购买、赏赐、发遣等方式获得的。八旗制度下的奴仆往往世代为奴,只有少数幸运者通过赎身、开户、释放等方式摆脱奴籍。蓄奴制度是封建社会残忍落后的剥削制度,但这一制度客观上增加了布特哈地区的劳动力,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也促进了布特哈地区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特哈八旗 蓄奴 索伦、达斡尔
下载PDF
道光时期京旗人家的经济生活——以《闲窗录梦》为中心
18
作者 关康 《北方论丛》 2023年第3期109-116,共8页
道光时期生活在北京的旗人穆齐贤在其满文日记《闲窗录梦》中详细记录了全家的日常经济生活。根据日记记载,穆家有固定收入,能做到开源节流、理性消费、合理利用债务,过着稳定的生活,但又不得不通过大量举债维持生计,因而在突发的家庭... 道光时期生活在北京的旗人穆齐贤在其满文日记《闲窗录梦》中详细记录了全家的日常经济生活。根据日记记载,穆家有固定收入,能做到开源节流、理性消费、合理利用债务,过着稳定的生活,但又不得不通过大量举债维持生计,因而在突发的家庭变故打击下陷入贫困。穆家的个案显示,八旗制度对旗人的人身束缚、红白银制度的不足等因素使旗人被迫选择寅食卯粮的生活方式,而与后者的日常消费习惯没有必然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齐贤 闲窗录梦 碓房 寅食卯粮 八旗生计
下载PDF
沈阳满清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尹金海 高雨辰 李姝昱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37,共5页
目的以沈阳满清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遗产信息架构以及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方法。方法利用产品设计语言对沈阳满清文化进行归类整理,建立综合信息库。根据文化信息与创意产品的关联粘度,结合人群定位分析,确定符合消费需求的设计方向... 目的以沈阳满清文化为例,探究地域文化遗产信息架构以及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方法。方法利用产品设计语言对沈阳满清文化进行归类整理,建立综合信息库。根据文化信息与创意产品的关联粘度,结合人群定位分析,确定符合消费需求的设计方向。结论提出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新思路、新方法,促进地域性文化的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旗甲胄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满清文化遗产
下载PDF
清代八旗诗人丛考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则杰 卢高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5-128,192,共4页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 清代八旗诗歌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尚待加强的学术领域,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诸如《国朝诗的》所收八旗作者,著名作家博明的生卒年及诗集,《戈鲲化集》保存的八旗诗人及诗歌,都值得认真考察。其中某些问题,不仅对八旗诗歌研究,而且对其他类似领域的诗歌研究,都具有启发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八旗 国朝诗的 博明 戈鲲化集 延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