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蚯蚓(Eiseniafetida)细胞色素P450及抗氧化酶系对环境浓度苯并(a)芘的响应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磊 宋玉芳 +3 位作者 张薇 陈朗 David Freestone M Leigh Ackland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7-342,共6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供试生物,草甸棕壤为供试土壤,以蚯蚓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抗氧化酶系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为指标,进行了土壤中苯并(a)芘[B(a)P]暴露与酶活性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接近沈抚灌区实地污染状...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供试生物,草甸棕壤为供试土壤,以蚯蚓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抗氧化酶系以及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为指标,进行了土壤中苯并(a)芘[B(a)P]暴露与酶活性的量-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接近沈抚灌区实地污染状况B(a)P(0.1~2.0mg.kg-1)暴露下,第1、3、7以及第14d取样时,P450和SOD有较好的响应:SOD在第1、3d显著升高,而在第7、14d时降低;P450总体表现为低浓度B(a)P诱导下降低,高浓度下升高的趋势。CAT、POD以及GST的敏感性相对较差。比照其他4个指标,蚯蚓P450的敏感性更为优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指标敏感性总体表现为:P450>SOD>CAT/POD>G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蚯蚓 P450 抗氧化酶系 苯并(a)芘[B(a)P]
下载PDF
BaP和Cd单一复合对BaP蚯蚓亚细胞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丽娜 周静 +4 位作者 刘潇雅 常大丽 李辉信 胡锋 徐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510-1516,共7页
选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镧(La Cl3)和巯基蛋白阻断剂N-乙马来酰亚胺(NEM)对赤子爱胜蚓进行预暴露,然后构建Ba P单一或Cd-Ba P复合污染,研究不同阻断剂对Ba P在蚯蚓不同亚细胞组分(Fraction C:细胞溶质组分;Fraction D:固体颗粒组分;Fr... 选用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镧(La Cl3)和巯基蛋白阻断剂N-乙马来酰亚胺(NEM)对赤子爱胜蚓进行预暴露,然后构建Ba P单一或Cd-Ba P复合污染,研究不同阻断剂对Ba P在蚯蚓不同亚细胞组分(Fraction C:细胞溶质组分;Fraction D:固体颗粒组分;Fraction E:细胞碎片组分)中分配积累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单一或复合污染,Ba P主要分布于细胞碎片组分中(占55.42%~69.96%),其次为固体颗粒组分(占27.91%~32.90%),在细胞溶质组分中的浓度最低(占2.13%~11.67%).单一Ba P污染下,两种阻断剂对Ba P的作用相近,即La Cl3和NEM的加入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3个亚细胞组分中Ba P的积累.而在Cd和Ba P复合污染下,两种阻断剂对Ba P的分布积累的影响略有不同,La Cl3能够促进复合污染下Ba P在3个亚细胞组分中的积累,而NEM促进了复合污染下Ba P在固体颗粒组分和细胞碎片组分中的积累,但抑制了Ba P在细胞溶质组分中的积累,浓度从原来的0.99mg/kg降低至0.59mg/kg.因此,钙离子通道和巯基蛋白可能参与Ba P在蚯蚓亚细胞的分配积累,相比单一污染,Cd的复合污会进一步改变Ba P的积累分配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 亚细胞组分 阻断剂 单一污染 复合污染
下载PDF
铜和草甘膦对蚯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垂帆 王玉军 +3 位作者 俞元春 俞小鹏 白玉杰 周东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7-1082,共6页
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含铜杀菌剂与除草剂草甘膦[N-(膦酸甲基)甘氨酸]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其在土壤中共存可能造成复合污染。草甘膦中含有羧基、氨基、磷酸基等配位基团对重金属阳离子... 污染物的交互作用及其生态毒理效应已成为环境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含铜杀菌剂与除草剂草甘膦[N-(膦酸甲基)甘氨酸]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农药,其在土壤中共存可能造成复合污染。草甘膦中含有羧基、氨基、磷酸基等配位基团对重金属阳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草甘膦可以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毒性以及重金属在生物体内的积累。本文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例,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单一试验设置5个铜浓度25 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和400 mg·kg-1,5个草甘膦浓度25mg·kg-1、50 mg·kg-1、100 mg·kg-1、200 mg·kg-1和500 mg·kg-1,并以去离子水做空白对照;复合试验设置2个铜浓度(低铜浓度25 mg·kg-1和高铜浓度200 mg·kg-1)分别与5个草甘膦浓度(0、25 mg·kg-1、50 mg·kg-1、100 mg·kg-1和200 mg·kg-1)复合;每个处理3次重复,试验期为35 d。研究了铜和草甘膦的单一及复合施用对蚯蚓的亚急性毒性效应。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蚯蚓对低浓度铜的响应不敏感,而较高浓度铜使蚯蚓生物量的相对增长率受到显著抑制(α=0.01,r2=0.570),且未出现死亡,并且随着铜浓度的增加蚯蚓体内铜含量显著增加(α=0.01,r2=0.905)。与对照相比草甘膦的添加对蚯蚓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复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草甘膦和铜复合可以降低蚯蚓对铜的吸收,特别是当铜浓度较高时即200 mg·kg-1,草甘膦和铜复合可显著降低蚯蚓对铜的吸收,并且草甘膦能够减轻铜对蚯蚓生物量相对增长率的抑制,但差异并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铜比草甘膦的毒性大很多,铜与草甘膦复合能够减少蚯蚓对铜的吸收,缓解铜的毒性。因此本研究认为,在草甘膦和重金属共存的污染土壤中,草甘膦能够控制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草甘膦 蚯蚓 生物量 复合污染 毒性
下载PDF
阿特拉津和绿麦隆对赤子爱胜蚓组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嫦娥 段昌群 +5 位作者 王旭 陈运锋 刘飞 杨媛 朱辉清 王汉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6-443,共8页
通过模拟污染实验,分析了阿特拉津和绿麦隆在单一和混合污染胁迫下对蚯蚓鲜重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鲜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处理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除草剂在蚯蚓体... 通过模拟污染实验,分析了阿特拉津和绿麦隆在单一和混合污染胁迫下对蚯蚓鲜重和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鲜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与处理浓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除草剂在蚯蚓体内的代谢表现为低浓度时诱导了SOD和CAT活性的增加,而高浓度时则抑制其活性;阿特拉津对蚯蚓SOD和CAT的诱导效应和抑制效应大于绿麦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绿麦隆 蚯蚓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蚯蚓脂肪及其在抗菌物理屏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冲 郑冬梅 +1 位作者 冀竣玲 孙振钧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32-736,共5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为实验动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细菌浸浴诱导对蚯蚓体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索氏抽提法不能从蚯蚓体腔液中获得脂肪,但是可从蚯蚓的组织中获得脂肪。(2)细菌诱导后,蚯蚓体内的脂...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fetida)为实验动物,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细菌浸浴诱导对蚯蚓体内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索氏抽提法不能从蚯蚓体腔液中获得脂肪,但是可从蚯蚓的组织中获得脂肪。(2)细菌诱导后,蚯蚓体内的脂肪含量增加0.81%(干物质基础),总脂中的脂肪酸含量均有所增加,其中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增加的幅度较大,分别增加了2.62%,1.58%和1.62%。(3)蚯蚓脂肪的抑菌作用具有选择性,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最强,抑菌圈直径为1.32cm;其次为绿脓杆菌,抑菌圈直径为0.97cm,但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大肠杆菌诱导后,蚯蚓脂肪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增强,但是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减弱。(4)蚯蚓脂肪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5、0.1g·m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没有抑菌作用。但在细菌诱导后,蚯蚓脂肪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5、0.1、0.1g·mL-1;(5)蚯蚓的抗菌物理屏障主要是体壁和消化道,而具有抑菌作用的蚯蚓脂肪也主要分布在这些组织中,因此蚯蚓的脂肪代谢在蚯蚓的生态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细菌诱导 蚯蚓脂肪 抗菌作用 物理屏障
下载PDF
利用蚯蚓回避试验方法评价萘污染土壤的生态风险 被引量:8
6
作者 何巧力 颜增光 +1 位作者 汪群慧 李发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38-543,共6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公布了利用蚯蚓回避行为反应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化试验方法,其中推介使用的六室行为观测仪可同时测试6种污染性质或污染水平不同的土壤。我们利用采自吉林的黑土、北京的潮土、湖南的红壤和OECD人工土壤,按...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最近公布了利用蚯蚓回避行为反应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标准化试验方法,其中推介使用的六室行为观测仪可同时测试6种污染性质或污染水平不同的土壤。我们利用采自吉林的黑土、北京的潮土、湖南的红壤和OECD人工土壤,按照ISO的方法研究了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萘污染土壤的行为反应,同时也利用标准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了萘在土壤中对蚯蚓的半致死浓度(LC50),以比较分析这2种试验方法在评价萘污染土壤上的相对敏感性。结果表明,在不同性质的土壤中,蚯蚓对高浓度的萘污染土壤均表现出明显的回避行为反应,其产生完全回避反应的浓度阈值约为50mg·kg-1。萘在人工土壤和北京潮土中对赤子爱胜蚓的LC50分别为173.8和97.3mg·kg-1。与急性毒性的LC50相比,行为测试终点对萘污染土壤的反应更为灵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回避试验 急性毒性
下载PDF
两种除草剂对蚯蚓的急性毒性及氧化胁迫效应 被引量:11
7
作者 王飞菲 郑梦梦 +1 位作者 刘树海 张清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0-1218,共9页
为评价两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两种除草剂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通过人工土壤染毒法研究了两种除草剂对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为评价两种常用除草剂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土壤动物的影响,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采用滤纸接触法和人工土壤法测定了两种除草剂的急性毒性效应。并通过人工土壤染毒法研究了两种除草剂对蚯蚓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滤纸法染毒48 h,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为低毒级,其LC50值分别为546.4和638.7μg·cm-2;人工土壤法染毒14 d,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的LC50值分别为321.4和392.3 mg·kg-1,属低毒级。氧化胁迫试验结果表明,较低浓度草甘膦(≤4 mg·kg-1)和精喹禾灵(≤10 mg·kg-1)对蚯蚓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而40和80 mg·kg-1草甘膦在暴露7 d内对SOD、CAT和POD活性影响显著,表现为SOD活性显著提高,CAT和POD活性分别呈现降低-提高和提高-降低的变化趋势。暴露7 d内,100 mg·kg-1精喹禾灵对蚯蚓SOD活性表现为先刺激后抑制的变化趋势,CAT和POD活性显著提高。和对照相比,草甘膦污染土壤中蚯蚓体内MDA含量变化不显著,而高浓度精喹禾灵(100 mg·kg-1)污染土壤中,第7和14天时蚯蚓体内MDA含量显著提高。暴露14 d后,草甘膦和精喹禾灵对蚯蚓的氧化胁迫基本消失,说明供试浓度范围内草甘膦和精喹禾灵不会对蚯蚓造成严重的氧化损伤。与急性毒性结果相比,氧化胁迫效应更为敏感,可作为该两种除草剂对土壤生态影响早期预警中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精喹禾灵 赤子爱胜蚓 急性毒性 抗氧化酶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谷胱甘肽和丙二醛含量变化指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态毒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卜元卿 骆永明 +2 位作者 滕应 李振高 刘欣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621,共6页
为探讨赤子爱胜蚓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指示作用,在试验室模拟条件下,利用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研究了重金属含量与蚯蚓GSH和MDA含量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在人工土壤试验中,Cu可诱导蚯... 为探讨赤子爱胜蚓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毒性的指示作用,在试验室模拟条件下,利用人工土壤和自然土壤,研究了重金属含量与蚯蚓GSH和MDA含量变化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显示,在人工土壤试验中,Cu可诱导蚯蚓GSH和MDA含量上升,暴露2 d、7 d、14 d后,Cu浓度与蚯蚓GSH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56、0.807和0.775,与MDA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0、0.672和0.544,均存在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自然土壤试验结果显示,赤子爱胜蚓的GSH和MDA含量与土壤Cu全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30(p<0.001)和-0.599(p<0.05),与Cd全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697(p<0.05)和-0.690(p<0.05)。同时发现,赤子爱胜蚓GSH含量变化对土壤重金属响应的敏感性要高于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指示物 谷胱甘肽 丙二醛 赤子爱胜蚓 土壤
下载PDF
老化土壤中铬(Ⅵ)对赤子爱胜蚓繁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陈丽红 刘征涛 +2 位作者 李政 张睿 王婉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64-2369,共6页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人工土壤为测试介质,研究了铬(Ⅵ)对赤子爱胜蚓繁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老化和老化28 d土壤中赤子爱胜蚓的产茧量和幼蚓孵化量随着铬(Ⅵ)浓度的升高,均受到显著抑制,铬(Ⅵ)对赤...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人工土壤为测试介质,研究了铬(Ⅵ)对赤子爱胜蚓繁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未老化和老化28 d土壤中赤子爱胜蚓的产茧量和幼蚓孵化量随着铬(Ⅵ)浓度的升高,均受到显著抑制,铬(Ⅵ)对赤子爱胜蚓产茧量的EC50分别为62.32 mg·kg-1和86.54 mg·kg-1,幼蚓孵化量的EC50分别为49.92 mg·kg-1和66.40 mg·kg-1.在土壤中老化28 d后,各浓度铬(Ⅵ)对赤子爱胜蚓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不同.在暴露初期,CAT和POD活性均显著升高,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其酶活性均受到显著抑制,但蚯蚓体内SOD活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无显著性影响.基于CAT和POD对铬(Ⅵ)污染表现出的不同反应,这两种酶均可作为指示铬(Ⅵ)污染土壤生态风险的预警性生物标志物.铬(Ⅵ)在土壤中未老化和老化28 d后,其对蚯蚓繁殖的影响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影响到对土壤铬(Ⅵ)污染的毒性评估,因此,进行铬(Ⅵ)毒性实验时应考虑其在土壤中的老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VI) 赤子爱胜蚓 繁殖 抗氧化酶活性 土壤老化
下载PDF
四溴双酚A对赤子爱胜蚓的生长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湘博 史雅娟 +1 位作者 吕永龙 郑晓奇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53-1059,共7页
试验采用人工土壤法,通过14 d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TBBPA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生长、基因表达的影响。在14 d急性毒性试验中,随着暴露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蚯蚓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未出现死亡现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 试验采用人工土壤法,通过14 d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TBBPA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生长、基因表达的影响。在14 d急性毒性试验中,随着暴露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蚯蚓生长受到了显著抑制,未出现死亡现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基因表达量在低浓度(50 mg·kg-1)时受到诱导上调;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基因表达量在400 mg·kg-1染毒组受到明显诱导,是对照组的8.73倍;热休克蛋白(Hsp70)的基因表达量在50、100和200 mg·kg-1染毒组被诱导上调。基因表达量的变化显示,在50、100、200 mg·kg-1浓度条件下,蚯蚓可以利用自身的抗氧化能力维持体内的动态平衡稳定,使得机体免受损伤。但是在超过400 mg·kg-1浓度后,TBBPA的毒性效应超过了机体的应对能力,使机体遭受损伤,外在特征主要表现为蚯蚓身体蜷缩、变细变硬。从生物标志物角度,基因表达量的变化对TBBPA毒性效应的指示作用较生长抑制率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急性毒性 生长抑制率 基因表达
下载PDF
Toxic effects of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on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in phaiozem,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6
11
作者 ZHOU Qi-xing ZHANG Qian-ru LIANG Ji-d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41-745,共5页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are two important agrochemicals which are widely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soil anima...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are two important agrochemicals which are widely applied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northeast China.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as an important type of soil animals exposed to single and binary-combined contamination of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was thus carried out. The single toxic effect test showed that the two agrochemicals had their toxicity to the earthworms living in phaiozem. Acetochlor had a stronger acute toxic effect on the earthworms than methamidophos. The mortality of the earthworms exposed to individual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chang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xposure time and the exposed concentrations. The LD50 value of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toxic to the earthworms was 115.6-275,3 and 29.5-228.6 mg/kg, respectively. The weight of the earthworms was a more sensitive index compared to the mortality in indicating toxic effects of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in phaiozem. When considering both the mortality and the body-weight change, the combined pollution of acetochlor and methamidophos in phaiozem resulted in their synergic toxic effects on the earthwor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safety earthworm eiseniafetida ACETOCHLOR methamidophos combined pollution soil ecotoxicology
下载PDF
全氟辛烷磺酸暴露对赤子爱胜蚓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晓奇 史雅娟 +1 位作者 吕永龙 徐湘博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7-694,共8页
采用人工土壤培养法,通过14 d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死亡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DNA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OS对蚯蚓14 d-LC50为478.0 mg·kg-1,... 采用人工土壤培养法,通过14 d急性暴露试验,研究了全氟辛烷磺酸(PFOS)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死亡率、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DNA损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FOS对蚯蚓14 d-LC50为478.0 mg·kg-1,显示为低毒;急性暴露期间,PFOS显著抑制蚯蚓生长,生长抑制率随着PFOS浓度增加而增大,且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r=0.951,P<0.01);PFOS对蚯蚓GST和CAT活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没有观察到剂量效应关系;PFOS可致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不同浓度的PFOS对蚯蚓体腔细胞尾长、尾部DNA含量和尾矩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PFOS对蚯蚓的存活影响显示为低毒,但是对生长有一定影响,可致蚯蚓体腔细胞DNA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 赤子爱胜蚓 急性毒性 GST CAT 彗星试验
下载PDF
蚯蚓对土壤中乙草胺和丁草胺消解动态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嫦娥 段昌群 +5 位作者 刘飞 杨媛 王旭 朱辉清 陈运锋 王汉明 《现代农药》 CAS 2008年第2期28-32,共5页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对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影响,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草剂的浓度变化和蚯蚓活动影响其降解速率。随着乙草胺和丁草胺... 为揭示利用蚯蚓活动对除草剂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影响,采用模拟实验方法,通过有蚯蚓和无蚯蚓的对比实验,研究了乙草胺和丁草胺在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除草剂的浓度变化和蚯蚓活动影响其降解速率。随着乙草胺和丁草胺浓度的增加,半衰期在不同程度地缩短。在供试浓度相同的情况下,蚯蚓会促进其降解,加速其解毒过程,乙草胺和丁草胺的降解半衰期有一定程度的缩短,分别缩短了2.2~2.3d和1.1~1.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乙草胺 丁草胺 消解动态
下载PDF
Effect of herbicide acetochlor on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 and GST of earthworms Eisenia fetida 被引量:3
14
作者 XIAO Neng-wen LIU Xiang-hui LI Wei GE Fe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35-140,共6页
To assess the sublethal toxicity of the herbicide acetochlor to earthworms and to find out biomarkers possible inducted under acetochlor exposure, Eiseniafetida was exposed to artificial soils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 To assess the sublethal toxicity of the herbicide acetochlor to earthworms and to find out biomarkers possible inducted under acetochlor exposure, Eiseniafetida was exposed to artificial soils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etochlor(5, 10, 20, 40 and 80 mg/kg soil). Effects of the acetochlor on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 p-nitroanisole O-demethylase(ODM), aldrin epoxidase(AE) and glutathione-S-transferases (GSTs) activities 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revealed 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 were elevat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acetochlor, and the AE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control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80 mg/kg (P〈0.05). However, ODM activity from E. fetida was not induced significantly by acetochlor at all treatments(P〉0.05). 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showed that one protein band was visualized and no evide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protein profiles between treatments and control. The GST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longer duration(P〈0.05) and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acetochlor exposure(P〈0.05).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monooxygenases and GSTs activities in E. fetida could be induced by acetochlor, and thus, the AE and GST could be used in sublethal assays for soil contamination surveys and GST could be used as biomarkers of acetochlor exposure in E. feti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OCHLOR eiseniafetida p-nitroanisole O-demethylase aldrin epoxidase GST
下载PDF
北京城市园林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有机氯农药污染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喜智 李兴红 +2 位作者 王伟 陈雪梅 蒋湘宁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24-29,共6页
选取北京具有代表性的23个公园及生活小区作为采样区,研究各采样区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含量和来源.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体中的DDTs和HCHs总浓度分别为18.97–11129.75μg·kg-1和0.65–44... 选取北京具有代表性的23个公园及生活小区作为采样区,研究各采样区中赤子爱胜蚓体内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滴滴涕(DDTs)和六六六(HCHs)的含量和来源.结果表明,赤子爱胜蚓体中的DDTs和HCHs总浓度分别为18.97–11129.75μg·kg-1和0.65–44.78μg·kg-1.赤子爱胜蚓体内存在较高浓度DDTs暗示其可能对公园的生态系统和食物链有潜在危害.根据DDTs各异构体含量特征比(p,p’-DDE/p,p’-DDT平均值:5.07;o,p’-DDT/p,p’-DDT平均值:0.76)可以推断出部分园林环境中很可能有新的污染源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园林 赤子爱胜蚓 有机氯农药污染
下载PDF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外源镉蚯蚓慢性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海龙 王玉军 +2 位作者 宣亮 周东美 宋吟玲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5-233,共9页
为了给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和构建土壤生态筛选基准提供基础参考数据,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的蚯蚓慢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镉在我国18种典型土壤中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镉在不同类型土壤中... 为了给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和构建土壤生态筛选基准提供基础参考数据,参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颁布的蚯蚓慢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了镉在我国18种典型土壤中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慢性毒性。结果表明,镉在不同类型土壤中对蚯蚓产茧量最大无影响浓度NOEC变化范围为10~100 mg·kg^(-1),半数有效抑制浓度EC_(50)变化范围为66.5~263.5 mg·kg^(-1)。土壤基本性质显著影响着镉的生物毒性,通过对EC_(50)与土壤的主要理化性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与EC_(50)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黏粒与EC_(50)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三种因子共同控制了EC_(50)预测回归模型变异的89.1%。同时分析不同类型土壤中蚯蚓体内镉积累量变化可知,土壤pH越高,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就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赤子爱胜蚓 慢性毒性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叶片残体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蕾 井乐刚 +3 位作者 周琳 王柏凤 冯树丹 宋新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78-1983,共6页
为研究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的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吉粳88为对照,选择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作为指示生物,在室内条件下,用水稻1c-5的叶片喂饲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考察其对白符... 为研究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对土壤中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以转Cry1c基因抗虫水稻1c-5的非转基因亲本品种吉粳88为对照,选择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作为指示生物,在室内条件下,用水稻1c-5的叶片喂饲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考察其对白符跳存活率和体长的影响,以及对赤子爱胜蚓存活率、繁殖率和体重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吉粳88相比,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显著影响。由此可初步判定,短期内转Cry1c基因水稻1c-5对白符跳和赤子爱胜蚓无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白符跳 赤子爱胜蚓 存活率 繁殖率
下载PDF
球肾白线蚓与赤子爱胜蚓生态毒理测试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88-390,共3页
通过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球肾白线蚓(Fridericia bulbosa)的个体特征、饲养环境、试验方法操作性、受试生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开展系统比较,探讨了球肾白线蚓对土壤中典型污染物生态毒性检测的优势。结果表明,球肾白线蚓... 通过对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和球肾白线蚓(Fridericia bulbosa)的个体特征、饲养环境、试验方法操作性、受试生物的敏感性等方面开展系统比较,探讨了球肾白线蚓对土壤中典型污染物生态毒性检测的优势。结果表明,球肾白线蚓与赤子爱胜蚓相比,饲养、繁殖育种方法相似,但其个体特征差异明显、比表面积大;试验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小;球肾白线蚓和赤子爱胜蚓的14 dLC50(暴露14 d后的半数致死浓度)可作为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在选取同一污染物暴露的情况下,球肾白线蚓的14 d-LC50是赤子爱胜蚓的1/2001/5,对污染物的毒性效应更灵敏,可优先作为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球肾白线蚓 赤子爱胜蚓 LC50 急性毒性
下载PDF
Effect of copper on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the earthworm Eisenia fetida
19
作者 Yuanqing BU Yongming LUO +1 位作者 Ying TENG Zhengao LI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生物化学标记 蚯蚓 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
下载PDF
赤子爱胜蚓蚓激酶的异源表达及重组酶性质初步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龙飞 汤斌 +1 位作者 李松 江鹏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44-1750,共7页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c DNA中克隆得到一条全长为738 bp的蚓激酶编码基因Eflk(Gen Bank登录号KY452025),其编码245个氨基酸,与粉正蚓(Lumbricus rubellus)F-III-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21%和...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c DNA中克隆得到一条全长为738 bp的蚓激酶编码基因Eflk(Gen Bank登录号KY452025),其编码245个氨基酸,与粉正蚓(Lumbricus rubellus)F-III-2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6.21%和97.14%。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分析蚓激酶EFLK蛋白分子主要由β折叠结构组成,理论等电点(p I)为4.97,其活性中心为Arg^(15)-Phe^(19)-Pro^(20)-Glu^(66)-Asn^(113),位于loop结构所形成的隧道结构中。将该基因与p PIC9k载体相连接后电击导入毕赤酵母GS115中得到重组表达菌株GS115-p PIC9K-Eflk,重组菌株经甲醇诱导发酵72 h,发酵液中蚓激酶活力达到224.8 u/ml。纯化后重组酶蛋白的比活力为4 545.84 u/mg,相对分子质量为2.7×10~4。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 H值为8.0,在p H 5.0~9.0范围内催化活力较高;在低于40℃条件下该酶的催化活性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子爱胜蚓 蚓激酶 毕赤酵母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