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蛋白原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马艺萍 袁玉娟 +3 位作者 帕丽达·玉山江 段盈霜 尼格热·阿力木 穆叶赛·尼加提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741-744,共4页
目的 探讨基线纤维蛋白原(FIB)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行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990例,根据FIB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低FIB组(FIB<3.295,578例)和高FIB组(FIB≥3.295,... 目的 探讨基线纤维蛋白原(FIB)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共纳入行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990例,根据FIB最佳截断值将其分为低FIB组(FIB<3.295,578例)和高FIB组(FIB≥3.295,412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组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FIB在随访期间对死亡结局事件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死亡事件的预测因子;采用Kaplan-Meier分析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高FIB组WBC计数、Neut、PLT计数、PT、TC、LDL-C、Mono及高血压病病史患者比例均高于低FIB组,DBil及Alb水平均低于低FIB组;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FIB组患者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FIB组(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FIB是经PCI治疗的CHD合并糖尿病患者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FIB的曲线下面积为0.616。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IB与死亡独立相关,并可作为PCI术后CHD合并糖尿病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冠心病 心肌梗死 糖尿病 死亡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庆 李彦 +1 位作者 廖中华 方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急诊经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脏骤停死亡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联合急诊经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抢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后心脏骤停死亡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5例ECMO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患者的一般资料。随访28 d,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ECMO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85例ECMO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患者随访28 d,共入院85例患者,其中存活组37例,死亡组48例,病死率56.47%。死亡组ECMO转机时间、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比存活组低(P<0.05),死亡组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系统Ⅱ(chronic health assessment systemⅡ,APACHEⅡ)评分、心肺复苏时间、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例数占比比存活组高(P<0.05)。2组患者液体净平衡量组间、时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ECMO转机后前2 d、前3 d累积液体净平衡量均比存活组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CMO转机时间、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ECMO转机后前3 d累积液体净平衡量均为ECMO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ECMO转机时间、冠状动脉病变SYNTAX积分、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ECMO转机后前3 d累积液体净平衡量均为ECMO联合急诊PCI抢救STEMI后心脏骤停患者入院28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猝死 心脏
下载PDF
A long-term follow-up study of serum lipid level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健斋 陈曼丽 +3 位作者 王抒 董军 曾平 侯鲁维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Background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ether or no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pid abnormal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becomes weaker in the elderly, and whether patients above 80 years old still benefit from ... Background It is still controversial whether or no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pid abnormal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becomes weaker in the elderly, and whether patients above 80 years old still benefit from lipid management for the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CH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sses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hyperlipidemia and the risk of CHD events in the elderly, and to determine if it is appropriate to use lipid-lowering drugs in those aged above 80, as prescribed by the recommended guidelines for lipid management.Methods One thousand two hundred and eleven retirees, mainly males (92%), aged 70±9 year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Lifestyle habits and medical history were recorded via questionnaires. During the period 1986 -2000, all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an annual physical examination with a blood chemistry survey.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11.2 years. Subjects with incidental illnesses, especiall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diagnosed or treated promptly. Serum lipid parameters, including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 and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DL-C) and triglyceride (TG) level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standardization of lipid and lipoprotein measurement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pid levels and the prevalence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or coronary death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Results Lipid abnormalities occurred in 2/3 of the 1211 subjects. The most common lipid disorder was high TC and high LDL-C, which was much more prevalent than high TG. Among the subjects, 51. 6% had TC levels above 5. 2 mmol/L Mean TC and LDL-C reached peak levels in the 65 -74 age group without significant decrease until ages over 90. The cumulativ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due to various causes was 397 in the 15-year follow-up period, with the mortality rate in the high lipid group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rmal lipid group (30. 6% vs 35. 3%),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1931). However, there were more cases of coronary death in the high lipid group than in the normal lipid group (7. 9% vs 4. 6%, P=0. 0045). When examining AMI survivors, more AMI cases were found in the high lipid group than in the low lipid group (20.9% vs 11.4%, P < 0. 0001). The cumulative number of coronary deaths was 89 (with 88 cases above age 70),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CHD cases was 214 (17. 7% of the whole group).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s that age, hypertension, LDL-C, and HDL-C are important risk factors for CHD. Lifestyle changes were common, but only 45% of the hyperlipidemic cases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Statins were commonly used only in recent years.Conclusion The abov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TC and LDL-C levels are correlated with a high CHD risk even in people over 80.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HD and an aggregation of CHD risk factors, cholesterol-lowering therapy might be considered if the general health of the patient makes this permi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PIDS coronary disea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derly
原文传递
Apparent protective effect of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against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elderly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健斋 陈曼丽 +3 位作者 王抒 董军 曾平 侯鲁维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11-515,共5页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death and to explore t... Background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level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 death and 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DL against CHD in the elderly Chinese.Methods Started from 1986, 1211 retirees (92% males) were enrolled consecutively and studied prospectively. The average starting age was 70±9 years, and that at the end of the study was 80±9 years. During the follow-up study, all the participants received yearly 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blood chemistry survey from 1986-2000. The average duration of the follow up study was 11.2 years. The end point of this study was either attacks of AMI or death due to CHD and other causes. CHD risk factors were screen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ir HDL-C levels, cases were divided into low (<1.03 mmol/L), medium (or normal, 1.03-1.56 mmol/L) and high (>1.56 mmol/L) level groups, the differences in incidence of AMI and CHD death in each group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cumulative attacks of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mostly AMI) were 214 cases, including 89 cases of coronary death and 308 death caused by other diseases during the follow up study. AMI occurrence and CHD death in normal HDL-C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low HDL-C group by 40% and 53%; and those in the high HDL-C group were lower than in the normal group by 56% and 50%, respectively.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normal lipid cases (411 cases, total cholesterol<5.17mmol/L, triglyceride<1.69 mmol/L) revealed that the cases at low HDL-C level had similar rates of AMI events and CHD mortality as those of the entire group (including hyperlipidemia); however, AMI attacks and CHD death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the normal and high HDL-C level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HDL agains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s more prominent in people with low lipid level.Conclusion Low HDL is an importa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AMI attacks and CHD death in the elderly; high HDL has significant protective effect agains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lderly
原文传递
生长分化因子-15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的Meta分析
5
作者 谢波 王浩 +2 位作者 秦方 张俊 崔小娇 《四川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60-365,共6页
目的评价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评价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获取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6项研究、共2607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基础GDF-15水平升高,心源性死亡(HR 2.33,95%CI 1.90~2.87,P<0.001)、全因死亡(HR 2.54,95%CI 2.11~3.06,P<0.001)、心肌梗死(HR 1.39,95%CI 1.16~1.66,P<0.001)风险均显著增加,且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健;Meta分析结果提示GDF-15水平升高增加心衰风险(HR 2.81,95%CI 1.29~6.14,P=0.009),但行敏感性分析、去除1项研究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 3.03,95%CI 0.87~10.53);Meta分析结果提示基础GDF-15水平升高,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加(HR 1.81,95%CI 1.19~2.75,P=0.006),但因纳入研究只有2项,未能行敏感性分析评价结果是否稳健。结论在SCAD人群中,基础GDF-15水平升高增加心源性死亡、全因死亡、心肌梗死风险,其与心衰、缺血性卒中风险的关系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冠心病 心源性死亡 心肌梗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9
6
作者 杨胜利 何秉贤 +3 位作者 何作云 张华 何学兰 张伟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ACS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测定ACS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 ,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做Logis 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ACS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测定ACS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 ,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做Logis 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ACS患者血清CRP浓度〔(18.5 0± 2 3.98)mg/L(SE 2 .5 1,n =91)〕显著高于对照组〔(3.89± 7.14 )mg/L(SE 0 .5 1,n =194 )〕 (P <0 .0 1)。②急性心肌梗死 (AMI)急性期患者CRP浓度〔(18.6 5± 2 4 .12 )mg/L〕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CRP浓度〔(17.95± 2 4 .10 )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 (SAP)CRP浓度〔(3.94± 7.5 0 )mg/L〕、AMI患者恢复期〔(5 .93± 13.0 7)mg/L〕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患者〔(4 .5 7± 8.2 7)mg/L〕(均P <0 .0 1) ;SAP患者、AMI患者恢复期和OMI患者之间CRP浓度无差别 (P >0 .0 5 ) ,并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③每增加CRP 5mg/L ,ACS发生危险增加到近 2倍 (用Logistic回归 ,OR =1.6 5 ) ,故CRP是ACS一种潜在决定因子。结论 血清CRP浓度升高与ACS有极大的相关性 ,并提出CRP是ACS的一种新的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清 C-反应蛋白 浓度 危险因子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冠心病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春光 罗兴才 +5 位作者 要彤 刘玉玉 赵社海 程佳媛 李跃 赵小祺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检测技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21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隐匿性CHD 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 目的:通过心率减速力(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DRs)检测技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风险分层,探讨其对心脏性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为冠心病(CHD)的患者218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隐匿性CHD 5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6例,心绞痛(AP)53例,缺血性心力衰竭(IHF)54例。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者55例(对照组),对各组患者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应用软件系统分析并计算出DC值及DRs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HD各亚组(AMI组、AP组、IHF组、隐匿性CHD组)的DC值及DRs值均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C值与DRs值所提示CAD各亚组的危险分级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脉病变数量越多范围越大,病情越重,这与DC、DRs所提示CHD各亚组的危险分级相一致。结论:心率减速力和连续心率减速力能够测定分析迷走神经功能,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危险分级,对高危人群有较高的预警价值,可作为预警冠心病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率减速力 连续心率减速力 冠状动脉造影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强化调脂对行非心脏手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8
8
作者 夏经钢 曲杨 +3 位作者 胡少东 许骥 尹春琳 徐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01-605,共5页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 目的:探讨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稳定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行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的60名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n=30)和常规组(n=30),强化组在术前12 h给予阿托伐他汀80 mg顿服,术前2 h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顿服,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术前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而后进行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术后强化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40 mg,常规组每晚服用阿托伐他汀20 mg。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脏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的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血脂水平(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炎症指标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情况。结果:常规组出现1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前降支介入再灌注治疗)和7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出现1例无症状型心肌梗死,强化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血脂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的炎症指标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强化组可显著降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非心脏的择期外科手术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特别是无症状型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但尚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外科手术 猝死 心脏 心肌梗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评估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成明 王旭开 +5 位作者 刘光耀 王红勇 方玉强 傅春江 石伟彬 储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年龄≥ 7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12h以内行梗死相关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梗死相关动脉 ...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5例年龄≥ 70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 12h以内行梗死相关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梗死相关动脉 :前降支 18例 (5 1.4 % ) ,回旋支 8例 (2 2 .9% ) ,右冠状动脉9例 (2 5 .7%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血流 :0级 9例 ,Ⅰ级 16例 ,Ⅱ级 10例。结果  35例患者中 34例介入治疗成功 (成功率 97.1% ) ,梗死相关动脉共置入支架 4 1个 ,术中无死亡发生。术后TIMI血流 3级为 32例 (91.4 % )。术后第 2天死亡 1例 ,死于脑出血。临床总成功率为 94 .3% (33/ 35 )。随访 32例 ,1例出现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示再狭窄 ,行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2例出院后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治疗 ;其余 2 9例未再发生心绞痛。结论 急诊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老年AMI患者具有理想的即刻和长期疗效。合理选择器械、操作技术熟练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处理经验是保证老年急诊PTCA加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获得高成功率的 3个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老年 血管成形术 支架
下载PDF
自然人群中主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时景璞 张镇中 +9 位作者 李辉 徐淑芹 郭宝霞 陆桂华 田淑娥 王阿玲 郝兰荃 盛复勤 卢德义 李德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7,共3页
本文对辽宁省1985~1989年在心血管疾病监测人群中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冠心病猝死、脑卒中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质量和方法均按WHO的统一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五年中AMI的平均发病率为17.2/10万,冠心... 本文对辽宁省1985~1989年在心血管疾病监测人群中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冠心病猝死、脑卒中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质量和方法均按WHO的统一方法进行。结果表明,五年中AMI的平均发病率为17.2/10万,冠心病猝死和脑卒中分别为8.9/10万和168.5/10万。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RR值分别为3.13,2.95和2.02三种疾病的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观察期间冠心病猝死及脑卒中的发病率表现平稳,AMI则略表现出下降趋势;不同时期内不同年龄段发病率变化趋势不同,AMI随年代的接近,各年龄段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冠心病猝死,仅在55~岁以上年龄组出现升高现象;脑卒中则表现出在各时期各个年龄段的发病率相对稳定;经标化后比较,辽宁省急性冠心病事件的发病率居中下游水平,但男性脑卒中发病率居全国前几位,女性则居中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卒中 发病率 心肌梗塞
下载PDF
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胜利 何秉贤 +3 位作者 何作云 张华 何学兰 张伟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2年第3期172-177,共6页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 (即非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正常体检人群 )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猝死 )患者血清C 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并与对照组 (即非急性冠脉综合征 ,包括稳定性心绞痛、陈旧性心肌梗死和正常体检人群 )比较 ,探讨CRP是否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危险因子。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对照组血清CRP浓度 ,同时检测冠心病的常见危险因子并与CRP一起作Lo 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RP浓度 [18 5 0mg/L± 2 3 98mg/L (SE 2 5 1,n =91) ]显著高于对照组 [3 89mg/L± 7 14mg/L (SE 0 5 1,n =194 ) ](P <0 0 1)。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CRP浓度 (18 6 5mg/L± 2 4 12mg/L)和不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17 95mg/L±2 4 10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稳定性心绞痛CRP浓度 (3 94± 7 5 0mg/L) (P <0 0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 (5 93mg/L± 13 0 7mg/L) (P <0 0 1)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4 5 7mg/L± 8 2 7mg/L) (P <0 0 1)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恢复期和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之间CRP浓度无差别 (P >0 0 5 )并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③每增加CRP 5mg/L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危险增加到近 2倍 (用Logistic回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因子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及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朱红涛 刘学庆 +5 位作者 芮立美 张友明 丁晓军 赵剑峰 李斌义 邱林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2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结果,分为完全闭塞组(T... 目的观察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的分布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丹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2例N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TIMI血流分级结果,分为完全闭塞组(TIMI血流0级,n=30)及非完全闭塞组(TIMI血流1~3级,n=162)。分析NSTEMI患者冠脉完全闭塞的发生率及分布,并评估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30 d、90 d、180 d心脏猝死、复发性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及卒中发生率。结果 192例患者中,总共30例(15.6%)罪犯血管完全闭塞,其中前降支5例(16.7%)、回旋支14例(46.7%)和右冠11例(36.7%)。与非完全闭塞组相比,完全闭塞组患者年龄较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更高,入院时TIMI积分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回归分析表明,只有入院时TIMI积分(OR=2.699,95%CI:1.283~5.674,P=0.009)及LDL-C(OR=1.994,95%CI:1.263~3.148,P=0.003)可以作为罪犯血管完全闭塞的独立预测因子。住院期间及30 d完全闭塞组的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P<0.05),但180 d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0例(15.6%)NSTEMI患者罪犯血管完全闭塞,180 d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无明显差异,入院时患者TIMI积分及LDL-C水平可以作为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心脏猝死 非致命性心肌梗死 靶血管血运重建
下载PDF
实验设计方法十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勇勇 赵清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15-17,共3页
实验设计方法十年回顾与展望第四军医大学徐勇勇,赵清波10多年来,实验设计方法的主要进展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Simon曾对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临床试验方面的进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回顾[1],并列出了数百篇参考文献。在临床试... 实验设计方法十年回顾与展望第四军医大学徐勇勇,赵清波10多年来,实验设计方法的主要进展集中在临床试验方面。Simon曾对80年代以来国际上临床试验方面的进展作了一个较全面的回顾[1],并列出了数百篇参考文献。在临床试验设计方面,本文主要参考Sim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设计法 成组序贯试验 卫生统计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人再发心脏事件的临床危险因素 被引量:3
14
作者 谢英 胡旭东 张维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1995年第3期155-157,共3页
随访曾住院的265例老年冠心病人2~8.5年,观察增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4.5、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左室肥厚等临床危险因素对再发心... 随访曾住院的265例老年冠心病人2~8.5年,观察增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清总胆固醇(T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4.5、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左室肥厚等临床危险因素对再发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和心源性猝死)的影响。由Kaplan-Meier生存曲线得到8年累积再发心脏事件率为23.9%。单因素分析提示,除增龄外的每个危险因素都使再发心脏事件明显增加。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冠心病合并高血压、TC与HDL-C比值≥4.5,无痛性心肌缺血和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是再发心脏事件的重要的独立预报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梗塞 猝死
下载PDF
多元分析的发展──多水平模型简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杨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2-35,共4页
多元分析的发展──多水平模型简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珉前言多元回归分析中,常假设一组自变量X彼此独立,应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其误差项独立,服从方差为常量的正态分布。该方差的估计值也是应变量Y的条件方差,代表回归... 多元分析的发展──多水平模型简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杨珉前言多元回归分析中,常假设一组自变量X彼此独立,应变量Y服从正态分布;其误差项独立,服从方差为常量的正态分布。该方差的估计值也是应变量Y的条件方差,代表回归方程不能解释的或残留的随机成份,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分析 多水平模型 卫生统计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人的胆固醇水平对再发心脏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英 张文 胡旭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对265例60~94岁的冠心病人,观察其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TC:HDL-C比值受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影响的情况。随访病人平均4.4年,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原性猝死(SCD)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女... 对265例60~94岁的冠心病人,观察其血清总胆固醇(T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TC:HDL-C比值受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因素影响的情况。随访病人平均4.4年,了解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原性猝死(SCD)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女性和不吸烟者的TC和HDL-C水平较高;发生AMI和SCD者的HDL-C降低、TC:HDL-C比值升高。Kaplan-Meier分析,HDL-C<0.9mmol/L和TC:HDL-C>4.5的病人的AMI和SCD发生率显著增高。结果提示,低HDL-C水平和高TC:HDL-C比值是老年冠心病人再发心脏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低HDL-C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L-C 病人 再发心脏事件 TC AMI 老年冠心病 SCD 水平 情况 比值
下载PDF
心肌Heidenhain染色在冠心病猝死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胡志红 王庭 吴萍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 stain)在冠心病猝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10例可疑缺血心肌和5例冠心病梗死心肌进行染色观察,并与5例正常心肌对比。结果:Heidenhain染色显示冠心病心肌梗死组... 目的:探讨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 stain)在冠心病猝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对10例可疑缺血心肌和5例冠心病梗死心肌进行染色观察,并与5例正常心肌对比。结果:Heidenhain染色显示冠心病心肌梗死组呈强阳性,可疑心肌缺血缺氧组部分心肌阳性,对照组呈阴性。结论:Heidenhain染色法可作为诊断早期心肌缺血、判断心肌损伤程度的一种简便易行的形态学观察方法,应用于法医案检实践中,对冠心病猝死的辅助诊断及鉴别极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猝死 早期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Heidenhain染色
下载PDF
心肌Heidenhain染色在诊断冠心病猝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宇 崔国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9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染色)诊断冠心病猝死(CAD-S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CAD-MI组)、119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HHD组)、9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HS组)、75例心脏病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HD-HS组)... 目的探讨心肌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染色)诊断冠心病猝死(CAD-S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34例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CAD-MI组)、119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HHD组)、97例失血性休克患者(HS组)、75例心脏病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HD-HS组)、64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COP组)以及同期体检科确诊的60例健康个体(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查,分析各组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测结果。结果 6组研究对象心肌Heidenhain染色阳性强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心肌Heidenhain染色检查结果强阳性(2+)作为CAD-SD的诊断标准,心肌Heidenhain染色诊断CAD-SD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准确度分别为94.8%、99.5%、98.4%、98.3%、98.4%。结论心肌Heidenhain染色诊断CAD-SD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猝死 心肌梗死 心肌Heidenhain染色
下载PDF
电子计算机与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斌荣 金水高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4-24,共1页
电子计算机与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马斌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金水高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革命,使整个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同样地,它对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 电子计算机与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首都医科大学马斌荣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金水高电子计算机大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技术革命,使整个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同样地,它对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卫生统计工作中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统计 计算机
下载PDF
反式脂肪酸对冠心病危险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涛 蔡美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64-1169,共6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反式脂肪酸对冠心病危险性的影响。方法以'trans fatty acids''sudden cardiac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反式脂肪酸''冠心病猝死&...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评价反式脂肪酸对冠心病危险性的影响。方法以'trans fatty acids''sudden cardiac death''myo-cardial infarct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反式脂肪酸''冠心病猝死''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等为关键词,通过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重庆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等工具进行文献检索,以多重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RR)或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为效应值,经异质性检验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6项队列研究和3项病例对照研究。反式脂肪酸摄入量与冠心病和冠心病死亡的合并RR分别为1.234(95%CI 1.117~1.363,P=0.000)和1.307(95%CI 1.113~1.535,P=0.001);皮下脂肪中反式脂肪酸水平与首次心肌梗死的合并OR为1.560(95%CI 1.119~2.175,P=0.009)。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结论反式脂肪酸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式脂肪酸 冠心病 冠心病猝死 心肌梗死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