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betes onset before or after the age of 65 does it affect the progression of rena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 patient?
1
作者 Yassamine Bentata Haddiya Intissar +3 位作者 Karimi Ilham Benabdellah Nawal Chemlal Abdeljalil Redouane Abouqal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67-269,共3页
Type 2 diabetes (T2D) is common in the elderly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people with diabetes are over 65 years old.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have a higher frequency of hypertens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chr... Type 2 diabetes (T2D) is common in the elderly and more than half of the people with diabetes are over 65 years old.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have a higher frequency of hypertensi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than non-diabetic elderly patients and the risk of these complications increases with patient age, duration of the dia- betes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values. Besides the known classical factors of renal disease progr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ABETES elderly patients Renal disease
下载PDF
Hyperuricemia predicted adverse outcomes in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2
作者 Nan Cheng Aimin Dan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01期146-146,共1页
Objective Elevated serum uric acid predicts po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We aimed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valvu... Objective Elevated serum uric acid predicts poo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We aimed to exa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hyperuricemia and clinical outcomes among very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Methods Elderly patients(≥80 years)with NVAF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5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and were followed up until April 2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ovascular disease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elderly patients
下载PDF
Dyslipidemia: evidence of efficacy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nd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 in the elderly 被引量:3
3
作者 Claudia F Gravina Marcelo Bertolami Giselle HP Rodrigues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3-90,共8页
The clinical decision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the elderly takes the followings into consideration: (1) the elderly life expectancy; (2) the elderly biological age and functio... The clinical decision to control risk factor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in the elderly takes the followings into consideration: (1) the elderly life expectancy; (2) the elderly biological age and functional capacity; (3) the rol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the elderly group; (4) the prevalence of risk factors in the elderly; and (5) The effectiveness of treatment of risk factors in the elderly.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showed the efficacy of secondary and primary prevention of dyslipidemia in the elderly. However, the only trial that included patients over 80 years was the Heart Protection Study (HPS). Statins are considered the first line therapy for lower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Because lifestyle changes are very difficult to achieve, doctors in general tend to prescribe many drugs to control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However, healthy food consumption remains a cornerstone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 and should be implemented by every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derly patient Risk factors DYSLIPIDEMIA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IET
下载PDF
HIV/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探析
4
作者 潘万旗 张淼 +1 位作者 许前磊 郭会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111,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脂四项、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并结合前期的基因芯片结果,初步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机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 目的通过检测血脂四项、血管内皮损伤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并结合前期的基因芯片结果,初步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AIDS)肺脾气虚证相关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及机制,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9月—2020年11月选取河南省某地区确诊的20例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同地区20例HIV抗体阴性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CD_(3)^(+)、CD_(4)^(+)、CD_(8)^(+)计数,并计算CD_(4)^(+)/CD_(8)^(+)比值;检测血脂四项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载脂蛋白A-I(ApoAⅠ)、载脂蛋白A-Ⅱ(ApoAⅡ)、载脂蛋白B(ApoB)、锌-α2-糖蛋白1(AZGP1)、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脂联素、瘦素(LE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D_(4)^(+)降低,CD_(4)^(+)/CD_(8)^(+)比值倒置,TC降低,sTM、AZGP1、Ox-LDL、Hs-CRP升高。结论HIV/AIDS肺脾气虚证患者存在炎性反应、血脂异常的表现,罹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为中医药早期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 肺脾气虚证 心脑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下载PDF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韩孝红 焦聪聪 +2 位作者 程立雪 马迭微 李念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6期110-113,159,共5页
目的了解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营养风险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后续重点科室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8月1—3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1630例,运用营养风险筛查... 目的了解全院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以及营养风险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并分析营养风险的影响因素,为后续重点科室的营养评估、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8月1—3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患者1630例,运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收集患者入院24 h内的血液指标,包括白蛋白、血糖、血红蛋白。结果1630例住院患者中有152例(9.3%)存在营养风险。营养风险发生率占前5位的科室分别是全科医学病房、保健科、骨内科、老年病科和消化内科。有营养风险和没有营养风险的住院患者在年龄、居住地、职业、疾病类型、白蛋白水平和血红蛋白水平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离退休人员、心血管疾病和其他疾病、低水平的白蛋白、低水平的血红蛋白是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营养风险发生率在不同科室间的分布存在差异,离退休人员、心脑血管疾病、低水平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是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患者 营养风险筛查 心脑血管疾病 白蛋白 血红蛋白
下载PDF
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静 李燕 +2 位作者 周静 曾燕荣 王巨会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247-1249,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62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后续简称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结果,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准,统计超声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同时评价其诊断价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颈动脉检查结果中,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致52例,符合率83.87%;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中,超声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一致50例,符合率80.65%。超声诊断颈动脉血管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14%、98.18%、80.00%、94.74%,中度狭窄分别为71.43%、95.83%、83.33%、92.00%,重度狭窄分别为92.00%、86.498%、82.148%、94.128%,闭塞分别为93.33%、95.74%、87.50%、97.83%;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血管轻度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6.67%、91.49%、71.43%、89.58%,中度狭窄分别为40.00%、98.25%、66.67%、94.92%,重度狭窄分别为50.00%、100.00%、100.00%、98.36%,闭塞均为100.00%。结论超声检查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颈动脉及锁骨下动脉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高,可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脑血管病患者 颈动脉 锁骨下动脉 血管病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7
作者 邓波 张燕锋 +3 位作者 邱振华 蒙国煌 陈玉礼 李芳飞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0期27-29,38,共4页
目的 探究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共7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YP2C19基因和位点突变情况。结果790例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1、*2... 目的 探究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共7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YP2C19基因和位点突变情况。结果790例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1、*2和*3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3.04%、31.65%和5.32%;790例患者中CYP2C19*1/*1、*1/*2、*2/*2、*2/*3、*3/*3和*1/*3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分别为38.86%、40.25%、10.00%、2.41%、0.38%和8.10%。不同性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基因型分布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90例患者中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和慢代谢型分别占比38.86%、48.35%和12.78%,不同性别患者基因代谢型分布中,男性分别为36.92%、49.28%、13.80%,女性分别为43.53%、46.12%、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0、0.656、1.754,P>0.05)。结论 粤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CYP2C19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以CYP2C19*1为主,基因型分布以CYP2C19*1/*1和CYP2C19*1/*2为主,代谢型则以中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为主,不同性别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CYP2C19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和代谢型分布类似,临床应根据本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地区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CYP2C19 基因多态性 代谢型
下载PDF
超高龄老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清铁水平
8
作者 俞宙 赖添顺 郭振辉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年龄≥90岁的超高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CCVD)患者的血清铁水平及血清铁对该人群ICCVD发生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5例,≥90岁的超高龄IC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铁水平,取同期48例年龄≥90岁的超高龄无ICCVD病史者... 目的:观察年龄≥90岁的超高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ICCVD)患者的血清铁水平及血清铁对该人群ICCVD发生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5例,≥90岁的超高龄ICCV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血清铁水平,取同期48例年龄≥90岁的超高龄无ICCVD病史者作对照组,比较ICCVD组及对照组血清铁水平,用ROC曲线,评价血清铁对ICCVD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超高龄患者共123例的总血清铁浓度为(10.09±0.61)μmol/L,ICCVD组、对照组血清铁浓度分别为(11.50±5.85)和(7.67±6.40)μmol/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铁对CHD的诊断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0.06),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5),其中,当取血清铁浓度为10.30μmol/L时,诊断价值最高(敏感性0.51、特异性0.81、You den指数为0.32)结论:年龄≥90岁的超高龄ICCVD患者血清铁水平虽与非ICCVD患者组间有显著差异,但以血清铁水平来判断ICCVD发生率的诊断价值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 老年人 血清铁 心脑血管病 缺血性
下载PDF
老年心血管病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和护理
9
作者 封彩娟 贾忠 《浙江医学教育》 2009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人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收集临床病例56例,分析其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如何进行纠正和护理。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老年心血管病人应注意钠盐的平衡但不要刻... 目的:探讨老年心血管病人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收集临床病例56例,分析其出现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如何进行纠正和护理。结果:56例患者经治疗后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老年心血管病人应注意钠盐的平衡但不要刻意限盐,大部分低钠血症能通过积极的治疗得到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心血管病 低钠血症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病人抑郁状态调查及心理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23
10
作者 谈燕飞 梁柳梅 +1 位作者 李素珍 钟春红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抑郁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住院的 4 5 0例心脑血管病人(心理护理组 30 0例 ,对照组 15 0例 )在住院 3天内、出院时及出院后 3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结果 :4 5 0例老年心脑血管...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脑血管病抑郁状态及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院住院的 4 5 0例心脑血管病人(心理护理组 30 0例 ,对照组 15 0例 )在住院 3天内、出院时及出院后 3个月用抑郁自评量表 (SDS)进行测评。结果 :4 5 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时的抑郁发生率 6 7.33% ,其中轻度抑郁者 16 7例 ,占 37.12 % ,中度抑郁者 84例 ,占18.6 7% ,重度抑郁者 5 2例 ,占 11.5 6 %。心理护理组出院时及出院后 3个月总体抑郁状态均有降低。结论 :有针对性地对老年心脑血管病人实施心理护理 ,可提高治疗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脑血管病 抑郁状态 心理护理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海燕 黄珍霞 彭琴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1期30-32,36,共4页
目的分析“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采取“互联网+慢性... 目的分析“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一2020年1月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慢性病管理,观察组采取“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对比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血压达标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评分均较干预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提升其自我管理水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患者 互联网+慢性病管理 血压达标率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北京市居民2021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思璇 刘晶晶 +1 位作者 王冰洁 徐婉心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2021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北京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控和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市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登记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分...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2021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北京市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防控和管理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市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上登记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北京市共计报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70022例,发病率为319.88/10万,其中通州区、丰台区、顺义区较高。北京市2021年居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主要集中在2—4月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年龄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所有急性心血管事件中以脑卒中的发生率为最高。通过对2021年北京市居民急性心脑血管死亡患者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患者的死亡率及病死率以通州区、丰台区、顺义区、门头沟区、密云区以及房山区居高,其中12月、1月、2月、3月的死亡率及病死率均较高,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骤停的死亡率及病死率较高。结论北京市2021年的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别以及年龄差异,建议针对60岁以上男性患者加强在冬春季节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相关知识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素养 发病率 发病人群 三间分布
下载PDF
中医辨证施治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俊巧 《临床研究》 2018年第1期162-163,共2页
目的总结中医辨证施治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跟踪选择100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中医辨证施治法的实验组(50例)。对比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中医辨证施治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跟踪选择100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50例)以及中医辨证施治法的实验组(50例)。对比两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39/50),实验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9/10)、脑梗死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4%(17/18)、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21/22)、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总有效率为94.0%(47/50)。另外,实验对象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问题。结论对基层开展老年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中医辨证施治法具有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 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辨证施治法 常规治疗 安全性
下载PDF
中国南方超高龄住院患者共病现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文龙 黄玉宇 +4 位作者 李昶 彭晓辉 王衍慧 王红武 何婷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16期2482-248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超高龄住院患者的共病及治疗情况。方法横断面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超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患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索他们的共病情况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2例患者,其中男性173例... 目的探讨中国南方超高龄住院患者的共病及治疗情况。方法横断面选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超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所患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案进行描述和分析,探索他们的共病情况及特点。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62例患者,其中男性173例,女性89例,年龄为(88.0±5.5)岁。按照患病率的大小,最常见的慢性病为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87.50%(231/262)、其次分别为腔隙性脑梗死82.06%(215/262)、高血压73.48%(214/262)、骨质疏松69.32%(183/262)、痴呆56.82%(150/262)、冠心病43.56%(115/262)、2型糖尿病37.12%(98/262)、慢性肾脏病27.27%(72/262)、中风23.48%(61/26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1.21%(56/262)。随着共病的种类增加,患病人数也相应增加,在5种时达到最高,呈正态分布。超高龄患者共病很常见,同时患有5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占59.92%(157/262),而同时患3种及以上者占91.22%(237/262)。患者年龄随着共病种类的增加而增加,这种趋势在1~4种共病较明显,在4~9种共病时年龄呈横向波动。老年人用药种类多、比例高。我们发现使用他汀类药物比例高达73.86%(195/262),而使用利伐沙班、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比例分别为11.74%(31/262)、13.26%(35/262)和6.06%(16/262)。结论中国南方超高龄患者的共病较多、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卫生资源消耗大、使用药物比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患者 共病 2型糖尿病 高血压 肿瘤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痴呆
下载PDF
重视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东宇 王其梗 方芬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4期11-12,共2页
高血压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本文着重介绍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共同关注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旨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的发生。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
下载PDF
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探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加玉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3期186-187,共2页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现状下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偏低,社区患者的自我效能...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分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现状下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偏低,社区患者的自我效能低、社会支持薄弱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有必要对社区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强指导教育,给予社会支持,以此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干预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子铭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12期52-55,共4页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干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从2018年2月—2020年2月,将该社区医院35名医务人员纳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医务人员未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从2019... 目的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社区干预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研究时间从2018年2月—2020年2月,将该社区医院35名医务人员纳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医务人员未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社区干预,从2019年3月—2020年2月期间,医务人员开始实施社区干预,同时在实施前后分别随机纳入165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展开调查分析,针对实施前后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施后,患者病情监测、合理搭配营养、自我控制情绪、正确使用检测仪器以及合理运动评分结果均较实施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较实施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沟通能力、主动服务、服务礼仪、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较实施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社区干预措施能够促进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也会随之升高,应用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自我管理现状 社区干预效果 自我管理能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普外危重症80例临床救治分析
18
作者 熊军辉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7期184-185,共2页
目的 对本院普外科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分析,使普外科医务人员对如何治疗危重症患者加深认知,提高应变应急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来本普外科进行救治的8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 目的 对本院普外科治疗的80例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进行分析,使普外科医务人员对如何治疗危重症患者加深认知,提高应变应急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4年2月来本普外科进行救治的8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谱、死因、死亡时间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60周岁的危重患者最多,占38.75%;排名前3位的疾病谱依次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创伤类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患者生命的疾病,占危重病患者死因的42.8%左右;危重病患者死亡时间多在凌晨2:00~6:00,42.8%的患者在此时间离世。结论 年龄〉60周岁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是严重危害危重病患者生命的主因,凌晨时间是医务人员需要对危重患者重点监控的时间,应根据特定因素,对肿瘤患者制订相应的监控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危重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肿瘤疾病 死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韩文杰 刘恒亮 耿国英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3521-3523,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以期了解Hp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脑梗死30例、心肌梗死30例作为两组观察组,选取同期30名体检健... 目的比较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以期了解Hp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共60例,其中脑梗死30例、心肌梗死30例作为两组观察组,选取同期3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采用酶联合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比较分析3组的血清抗Hp抗体阳性率的不同。结果脑梗死组的Hp-IgM、Hp-IgA以及Hp-IgG阳性率分别为30.00%、53.33%、70.00%,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组的6.67%、16.67%、23.33%(P<0.05);心肌梗死组的Hp-IgM、Hp-IgA以及Hp-IgG阳性率分别为33.33%、73.33%、80.00%,均明显高于体检健康组的6.67%、16.67%、23.33%(P<0.05);脑梗死组及心肌梗死组的Hp-IgM、Hp-IgA以及Hp-Ig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与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p感染可以促使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心脑血管疾病 老年患者
原文传递
吉林省某三甲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于洗河 降海蕊 +3 位作者 贾欢欢 宋芳英 李莹莹 张景茹 《医学与社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吉林省某三甲医院3095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 目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提供参考。方法:对2017年吉林省某三甲医院30953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住院费用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在所调查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冠心病患者最多,脑血栓患者的次均住院费用最高。与住院费用相关性最高的是治疗费。性别、年龄、是否参保、住院天数和是否手术均为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住院天数(标准回归系数为0.577)和是否手术(标准回归系数是0.590)对住院费用的影响很大。结论:应加强对老年群体以及男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知识的宣传;科学缩短住院天数,规范临床路径;推动分级诊疗制度与医保政策融合,合理引导患者就医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费用 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