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天枢与上巨虚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观察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冠林 向晶 +3 位作者 焦子远 卓越 易细芹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ENS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成年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6只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制备UC大鼠模型,成模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TENS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成模后第1天开始干预:模型组仅行捆绑固定;TENS组捆绑固定后刺激天枢、上巨虚两穴;阳性药物组用225 mg/kg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灌胃。以上各组干预均每天1次,共10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每天食量和体质量。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TLR9、My D88、NF-κB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溃疡面,上皮细胞大面积萎缩,炎性因子大量浸润,IL-6、TNF-α炎性因子含量升高(P<0.05);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2)与模型组相比:TENS组和阳性药物组结肠组织损坏情况较轻,上皮细胞黏液较充分,腺体分支较少,炎性细胞浸润面积小;IL-6、TNF-α含量减少(P<0.05);TLR9、NF-κB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3)与阳性药物组相比:TENS组TNF-α、IL-1β的含量及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结论TENS能够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减轻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细胞促炎因子水平,抑制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TOLL样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小脑参与痛觉调节的fMRI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明 王渊 +4 位作者 刘海 章士正 鱼博浪 陈燕 王微微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小脑各亚区在不同强度电刺激时的激活反应,探讨小脑对于痛觉调控的作用。方法 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3倍痛阈两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 目的 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小脑各亚区在不同强度电刺激时的激活反应,探讨小脑对于痛觉调控的作用。方法 对10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分别施加1倍痛阈、3倍痛阈两个不同强度的电刺激任务,同期进行全脑fMRI扫描,应用功能性神经图像分析(AFAI)软件包进行包处理以显示小脑激活的变化。结果 非伤害性电刺激(1倍痛阈强度)主要激活对侧小脑半球小叶Ⅵ、Ⅶ区和同侧小脑半球Ⅶ、Ⅷ区,以同侧半球的BOLD信号较强;伤害性电刺激(3倍痛阈强度)诱发的激活区主要位于同侧小脑半球小叶Ⅲ-Ⅵ区,对侧小脑半球Ⅵ区,前蚓旁区和深部小脑核团的一部分(顶核和齿状核),其中仍以同侧激活区范围较大,信号亦明显强于对侧。结论 高强度痛觉电刺激额外激活同侧小脑半球小叶Ⅲ-Ⅵ,前蚓部,蚓旁区和深部小脑核团,这些脑区应该属于小脑作害感受性环路的一部分,它们可能在全身痛觉调控网络中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功能性 电刺激 痛觉 小脑
下载PDF
小脑顶核刺激脑保护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阿力木江 张润峰 胡大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8期718-720,共3页
有关小脑顶核研究的历史可追寻到19世纪,但对小脑的"邻居"大脑领域的研究进展限制了有关小脑的研究步伐。近30年来,随着小脑顶核刺激脑保护作用的发现,使得该方向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小脑顶核刺激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公... 有关小脑顶核研究的历史可追寻到19世纪,但对小脑的"邻居"大脑领域的研究进展限制了有关小脑的研究步伐。近30年来,随着小脑顶核刺激脑保护作用的发现,使得该方向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小脑顶核刺激的脑保护作用已得到公认,具体机制主要集中在改善脑梗死周围的电不稳定性,降低缺血诱发的梗死周围去极化和皮质扩散性抑制;抑制梗死后微血管内的炎症反应;抑制细胞调亡;减少神经元损伤;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等方面,笔者对此进行回顾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顶核 电刺激 综述
下载PDF
几种因素对电刺激诱导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劲松 韩之明 +3 位作者 朱子玉 王敏康 廉莉 陈大元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1-505,共5页
为了给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研究提供最佳的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条件 ,研究了影响电刺激诱导小鼠卵细胞孤雌活化的 4个因素 :脉冲强度、电融合液、操作液预处理及小鼠品系。发现 :(1)小鼠卵母细胞在 0 5~1 2 5kV/cm脉冲强度下 ,获得的活化... 为了给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研究提供最佳的小鼠卵母细胞电激活条件 ,研究了影响电刺激诱导小鼠卵细胞孤雌活化的 4个因素 :脉冲强度、电融合液、操作液预处理及小鼠品系。发现 :(1)小鼠卵母细胞在 0 5~1 2 5kV/cm脉冲强度下 ,获得的活化率差异不显著 (71 4 3%~ 80 39% ,P >0 0 5 ) ,而在 1 5kV/cm的脉冲刺激下 ,活化率显著下降至 4 8 15 % (P <0 0 5 ) ,死亡率显著升高 (2 9 6 3% ,P <0 0 5 ) ;(2 )含有山梨醇的EFS1和含有甘露醇的EFS2对小鼠卵母细胞的活化效果相似 ,但前者较后者更易于操作 ,可以用EFS1取代EFS2运用于小鼠体细胞核移植研究中 ;(3)用核移植操作液预处理小鼠卵母细胞后 ,在 0 75kV/cm的脉冲强度下 ,与对照组无差异 ,而当脉冲强度升至 1 0kV/cm时 ,活化率显著降低 (46 6 7% ,P <0 0 5 ) ,而死亡率显著升高(30 0 0 % ,P <0 0 5 ) ;(4)昆明白小鼠和C5 7BL/ 6小鼠卵母细胞在 0 75~ 1 0kV/cm场强下 ,活化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诱导 小鼠 卵母细胞 孤雌活化 脉冲强度 电融合液 核移植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48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熊晓峰 谭秋芳 +2 位作者 游斌 金宏伟 汤正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326-327,共2页
目的 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 ,同时电刺激小脑 ,并与 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10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接受电刺激者疗效... 目的 探讨和观察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48例脑梗死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综合性治疗 ,同时电刺激小脑 ,并与 48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匹配但只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治疗 10d后进行疗效评分。结果 接受电刺激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有效率为 94% ,对照组有效率为 87%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常规药物加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明显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电刺激 小脑 治疗方法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竞丽 李劲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评价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患者66例,分常规药物组和药物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的综合治疗组。疗程30天。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波士顿诊... 目的评价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治疗作用,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的患者66例,分常规药物组和药物加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进行治疗的综合治疗组。疗程30天。均在治疗前后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综合治疗组与常规药物组失语商(AQ)数值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的AQ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综合治疗组AQ值(72.5±24.1)较常规药物组AQ值(59.7±25.5)增加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0%,较常规药物组(55.1%)明显增高(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与药物合用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患者的语言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电刺激小脑激活小脑-大脑相关通路,调控语言的神经网络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小脑 失语 治疗
下载PDF
神经电刺激对大鼠脊髓钝挫伤后神经营养因子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曾茜 向虹雨 +4 位作者 饶莹 胡析 曹蓝 张晓 梁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生长因子(NT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Allen's法复制SD大鼠T9脊髓钝挫... 目的:探讨在电刺激干预下大鼠脊髓损伤节段神经生长因子(NT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对脊髓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7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n=6)、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Allen's法复制SD大鼠T9脊髓钝挫伤模型。实验组脊髓钝挫伤后给予夹脊穴和足三里穴位神经电刺激干预。神经行为学评分后,运用免疫组化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来检测NT4、PC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行为学观察,实验组大鼠术后1周BB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假手术组(P<0.05)。实验组第1—3天NT4表达显著升高(P<0.05),第7天达到峰值并且其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第1—3天PCNA表达降低,第7天达到最大差异(P<0.05)。结论:电刺激干预下,脊髓组织中神经元中的NT4表达增强,电刺激能改善运动功能恢复。神经电刺激后PCNA表达减少,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干细胞的分化作用大于神经干细胞的再生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电刺激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 增殖细胞核抗原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陶德双 张丽华 +4 位作者 谭丽萍 杨本利 李晓红 王立苹 孙颖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又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组,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h制作新生大...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 7日龄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和假手术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组又分为模型组和电刺激组,采用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并吸入氮氧混合气体2h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手术第2天相同时间点给予无电刺激装置(假手术组),连接装置但不接通(模型组),连接装置并且接通(电刺激组)。各组12只动物,随机分为7d干预组(6只)和14d干预组(6只),两组分别于7、14d干预后,(1)用Y-型迷宫检测脑损伤鼠的学习记忆功能;(2)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脑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脑皮质和海马区STAT3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1)Y-型迷宫测试结果模型组总时间较电刺激组增多,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低于电刺激组(P<0.05);模型组总时间与假手术组相比,显著增加;模型组主动回避反应率和正确反应率也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假手术组脑组织各部位的结构及细胞层次清楚、形态正常,未见明显损伤性改变。模型组脑组织可见明显的毛细血管出血,细胞核固缩、核碎裂明显,模型建立成功。电刺激组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较少,多数细胞形态相对正常。(3)电刺激组子鼠脑皮质及海马周围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蛋白较模型组增多(P<0.05)。结论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促进脑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脑损伤 学习记忆 大鼠 近交系 动物 新生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韶华 周红 +1 位作者 施咏梅 姜亚军 《现代医学》 2004年第6期393-395,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 ,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脉搏及血液流变...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 ,治疗组同时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 ,观察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压、脉搏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同时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 (全血高切粘度、血浆比粘度、血细胞比容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心率、血压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组 电刺激小脑顶核 急性脑梗死 对照组 血压 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显著性差异 结论 目的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对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乐蓉 杨红 +1 位作者 冯爱玉 郑惠民 《中华理疗杂志》 2000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治疗组 (30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30例 ) ,分别观察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 ,并与 30名健康人...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 ,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治疗组 (30例 )和常规治疗对照组 (30例 ) ,分别观察其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含量的变化 ,并与 30名健康人的血浆ET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塞患者的血浆内皮素水平 (6 1.76± 34 .6 0 )ng/L ,明显高于健康人 (44 .48± 6 .41)ng/L ,P <0 .0 1。电刺激小脑治疗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浆内皮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治疗后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 (39.12± 2 1.39)ng/L ,较对照组 (6 1.5 0± 12 .6 4)ng/L明显降低 (P <0 .0 1) ,与健康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有明显疗效 ,利于患者的早期肢体功能恢复 ,血浆ET水平的降低是其治疗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电刺激小脑 血浆内皮素 康复
下载PDF
经皮电刺激夹脊穴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春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60-666,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30)、经皮电刺激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采用Al...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30)、经皮电刺激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采用Allen法复制大鼠T_9急性脊髓损伤模型,于术后1 d、3 d和7 d对各组大鼠行后肢运动功能BBB评分和斜板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脊髓GFAP、NF-κB及IL-6的表达。结果术后3 d、7 d,B组大鼠BBB评分和斜板试验成绩均明显优于C组(t>3.349,P<0.01)。术后各时间点,B组GFAP、NF-κB及IL-6表达均显著低于C组(t>20.815,P<0.001)。结论经皮电刺激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GFAP的表达,从而促进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经皮电刺激 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核因子-КB 白细胞介素-6 大鼠
下载PDF
小脑电刺激对家鸽乙酰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
12
作者 胡莹 王鹏 王烁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5,共3页
选用成年健康家鸽,对小脑进行连续电刺激后,分别抽取家鸽外周血清及全脑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以探讨鸟类小脑刺激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刺激小脑皮层后,家鸽外周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上升(P<0.... 选用成年健康家鸽,对小脑进行连续电刺激后,分别抽取家鸽外周血清及全脑测定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以探讨鸟类小脑刺激与乙酰胆碱酯酶活力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刺激小脑皮层后,家鸽外周血清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上升(P<0.05);而在刺激小脑皮层后,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力显著降低(P<0.05)。推测电刺激引起外周组织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引起肌肉强直,血清中胆碱酯酶的活力升高。而电刺激小脑使抑制性神经元功能兴奋,脑中胆碱能神经元功能减弱,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脑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鸽 乙酰胆碱酯酶 小脑 电刺激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在脑卒中早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明珍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脑卒中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随机分为2组,50例接受电刺激小脑治疗(治疗组),5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在病后第4天进行电刺激小脑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及随意自我锻炼,2组治疗10d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脑循环动力学参数CVDI变化的比较。结果 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提高(P〈0.001),并发症明显减少,治疗组住院时间平均为17.52d,对照组为29.46d。结论 电刺激小脑治疗脑卒中能明显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 脑卒中 康复护理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性脑白质病病人认知及执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利娟 王欣 刘信东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1216-1219,共4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缺血性脑白质病(WMIL)病人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6例WMIL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均给予降低颅压、平衡体内水电解质、服用降脂降压、... 目的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缺血性脑白质病(WMIL)病人认知功能及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核工业四一六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66例WMIL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组和研究组,均给予降低颅压、平衡体内水电解质、服用降脂降压、脑蛋白水解物类脑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另施予FNS 1日1次,持续电刺激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对比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识评量表(MoCA)、斯特鲁色词测试C部分(SCETC)、画钟测验(CDT)以及执行功能相关脑区白质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测算。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MMSE和MoCA评分、SCWT-C和CDT测验结果以及FA值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MMSE和MoCA评分均有所增加,SCWT-C正确率提高,耗费时间缩短以及CDT评分增加,脑部各区FA均有不同程度增加,研究组上述指标本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础组上述指标本组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病人MMSE评分[(17.86±2.79)分]、MoCA评分[(18.52±3.86)分]、SCWT-C测验结果[正确率(66.92±5.29)%]、CDT测验结果[(2.89±0.26)分]以及FA值均高于基础组[MMSE(14.58±3.52)分、MoCA(14.81±4.37)分、SCWT-C正确率(49.42±6.35)%、CDT(1.99±0.41)分],两组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NS疗法能够提高WMIL病人的认知功能和执行功能,近期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病 缺氧缺血 小脑顶核 电刺激 认知功能 执行功能
下载PDF
电刺激小脑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贾亚平 金妹 +1 位作者 万里红 谈正叶 《中国康复》 2004年第1期28-29,共2页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8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刺激小脑。采用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0 8例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 目的 :探讨电刺激小脑对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10 8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电刺激小脑。采用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10 8例患者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 (P <0 .0 1) ,手、腕运动功能积分亦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 <0 .0 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治疗前减少 2 0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 脑梗死 简化Fugl-Meyer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下载PDF
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邓彦 朱海清 +2 位作者 邓国宝 谭诚 彭佩芬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接受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 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接受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加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43 例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两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4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提高(P<0. 05);脑血液动力学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 .01);血液粘稠度明显下降(P<0 .01)。结论低剂量激光鼻腔照射联合电刺激小脑治疗脑梗死有显著的疗效,有利中风患者早期肢体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疗法 小脑电刺激 脑梗死
下载PDF
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4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荣江 黄松平 +4 位作者 丁自娟 杨欢庆 童文健 侯燕明 顾光大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97-299,共3页
目的:观察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清瘀通塞汤〔方剂:天竺黄10 g,全栝楼30 g,枳实10 g,生大黄(后下)10 g,葛根20 g,川芎15 g,水蛭9 g,丹参20 g;水煎... 目的:观察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清瘀通塞汤〔方剂:天竺黄10 g,全栝楼30 g,枳实10 g,生大黄(后下)10 g,葛根20 g,川芎15 g,水蛭9 g,丹参20 g;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每次通电30 m in,每日治疗2次)治疗;对照组40例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 l加丹参注射液20 m l(每日1次)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基本痊愈和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5%比32.5%,χ2=7.22,P<0.01);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瘀通塞汤结合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急性脑梗死在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等方面优于单用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清瘀通塞汤 电刺激 小脑顶核 缺血性中风
下载PDF
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呼延静 田申 +1 位作者 雷正权 郭成莲 《现代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117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西药基础治疗及小脑顶核电刺激干预,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结合针刺安眠九针治疗,均每日干预1次,每周5~6次,连续治疗2~... 目的观察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117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西药基础治疗及小脑顶核电刺激干预,治疗组59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结合针刺安眠九针治疗,均每日干预1次,每周5~6次,连续治疗2~3周。结果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SQI指数评分及总有效率方面,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失眠有良好的综合效应,其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安眠九针 卒中 失眠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结直肠癌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张秉丽 霍成英 +1 位作者 李有连 朱海宏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结直肠癌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经皮非穴位刺激组、TEAS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建立结直肠癌模型。建模结束后,分别给予...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结直肠癌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经皮非穴位刺激组、TEAS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组大鼠均建立结直肠癌模型。建模结束后,分别给予经皮非穴位刺激组、TEAS组大鼠于双下肢非穴位处、足三里穴行电刺激治疗,其他两组未给予任何处理。实验期间,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于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含量、CD4^(+)/CD8^(+)值、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及癌组织中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建模后,模型组、经皮非穴位刺激组、TEAS组大鼠的精神状态萎靡,饮水、摄食和活动减少;实验末期,TEAS组大鼠饮水、摄食恢复正常,活动量增加。实验结束后,与模型组和经皮非穴位刺激组比较,空白对照组和TEAS组CD8^(+)T淋巴细胞含量降低,CD4^(+)/CD8^(+)值升高,NF-κB mRNA和NF-κB(p65)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下调(均P<0.05)。结论TEAS治疗可改善结直肠癌大鼠的免疫功能,其或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经皮穴位电刺激 免疫功能 T淋巴细胞 核因子ΚB 大鼠
下载PDF
小脑非侵入性刺激对认知功能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汪彤 宋波 +1 位作者 王茜茜 石静萍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认知功能下降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进程。以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为代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有无创性、无痛性、易操作性等优点,已在临床中用于认知障碍的治... 认知功能下降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措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康复进程。以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电刺激为代表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具有无创性、无痛性、易操作性等优点,已在临床中用于认知障碍的治疗,尤其在改善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和语言能力等认知功能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年来,大脑-小脑环路参与学习与记忆的相关研究备受关注,小脑已成为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探索的新靶点。但小脑非侵入性脑刺激与认知功能调控的相关性尚无明确定论。文中就小脑参与认知功能调控的解剖和功能基础以及小脑非侵入性刺激对认知功能的调控进行综述,以期为小脑非侵入性脑刺激干预认知损害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 认知 经颅磁刺激 经颅电刺激 非侵入性刺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