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数值模拟研究II:电结构形成机制 被引量:32
1
作者 孙安平 言穆弘 +2 位作者 张义军 张鸿发 黄美元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32-739,共8页
文中利用文献 [1]所建立的三维强风暴动力 -电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CCOPE(CooperativeConvectivePrecipita tionExperiment)计划 1981年 7月 19日的一次强雷暴过程 ,分析了该雷暴云中电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 ,讨论了起电、降水和... 文中利用文献 [1]所建立的三维强风暴动力 -电耦合模式模拟研究了CCOPE(CooperativeConvectivePrecipita tionExperiment)计划 1981年 7月 19日的一次强雷暴过程 ,分析了该雷暴云中电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 ,讨论了起电、降水和对流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感应和非感应起电机制是雷暴云电结构形成的主要机制 ,冰相物的出现大大增强了雷暴中的起电过程。雷暴云中最大电场出现的时间与最大固态降水强度的出现基本同时 ,但比最大液态降水强度和最大上升速度出现的时间略有滞后 ,云中最大上升速度与最大液态降水强度基本同时出现。云中最大电场出现的时段正好是最大上升速度达到最大值后回落的阶段。雷暴云中起电活动的强弱还受云中微物理过程的发展和冰相物出现时间的影响 ,对流运动与起电过程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对流运动影响着云中的凝结和冻结过程 ,从而与冰相物出现的时间有关。而仅仅依靠对流运动对正负离子的输送机制不可能产生云中接近放电的临界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电机制 雷暴云 电结构 输送机制 数值模拟 三维强风暴动力-电耦合
下载PDF
不同地区雷暴电荷结构的模式计算 被引量:23
2
作者 张义军 言穆弘 +1 位作者 张翠华 刘欣生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利用二维时变轴对称模式和实际探空资料 ,模式计算了南昌、兰州和昌都 3个地区雷暴云的电荷结构 ,并对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兰州地区雷暴的上升气流速度最大 ,雷暴发展最快 ;南昌地区雷暴次之 ;昌都地区雷暴最弱。南昌地区雷... 利用二维时变轴对称模式和实际探空资料 ,模式计算了南昌、兰州和昌都 3个地区雷暴云的电荷结构 ,并对形成机制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 :兰州地区雷暴的上升气流速度最大 ,雷暴发展最快 ;南昌地区雷暴次之 ;昌都地区雷暴最弱。南昌地区雷暴的持续时间最长。在雷暴的初始阶段 3个地区都存在雷暴下部次正电荷区 ,在雷暴的成熟阶段兰州地区在感应和非感应起电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雷暴呈明显的 3极性电荷结构 ,南昌地区的雷暴主要在感应起电机制作用下形成偶极性电荷结构 ,而昌都地区的雷暴在非感应起电机制作用下形成偶极性电荷结构。 3个地区的雷暴负电荷区中心基本处于 - 1 0~ - 2 0℃的同一温度区内。中国北方地区的温度层结有利于形成 3极性电荷结构 ,且通过非感应起电机制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二维时变轴对称模式
下载PDF
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及降水粒子分布观测分析
3
作者 曾勇 张小娟 +3 位作者 李皓 邹书平 黄海迅 黄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57-67,共11页
利用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对发生在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模糊逻辑法对云内降水粒子进行反演,并探讨了雷暴电荷结构与降水粒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雷暴在发展、成... 利用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大气电场资料和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对发生在云贵高原台地一次雷暴过程电学特征进行分析,基于模糊逻辑法对云内降水粒子进行反演,并探讨了雷暴电荷结构与降水粒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1)雷暴在发展、成熟阶段均为三极性电荷结构,在雷暴云底部存在一定范围正电荷区。云闪主要发生在下部正电荷区与上部负电荷区之间,通过云闪辐射源极性的高度分布可以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垂直分布。(2)在雷暴云的发展和成熟阶段,雷暴云内不同粒子分布高度存在一定差异,霰粒子和冰晶的演变特征与雷暴发展、成熟阶段对应比较一致,霰粒子和冰晶粒子的演变与雷暴的起电存在密切关系。(3)从不同粒子的垂直分布特征可以观察到雷暴云下部正电荷区的强弱最有可能是由霰粒子的数量多少决定,霰-冰晶起电机制可以较好解释此次雷暴云所形成的三极性电荷结构。(4)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探测到的云闪辐射源信息对雷暴云电荷区的大致分布具有一定指示作用,需要在今后深入挖掘云闪信息,为雷暴电荷结构研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大气电场 模糊逻辑法 电荷结构 起电机制
下载PDF
Electric field soundings and the charge structure within an isolated thunderstorm 被引量:8
4
作者 Zhao ZhongKuo Qie XiuShu +6 位作者 Zhang TingLong Zhang Tong Zhang HongFa Wang Yong She Yong Sun BaoLai Wang HuaiBi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9期874-878,共5页
A strong electric (E) field sound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E-fields,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GPS data along the sounding path. In the summer of 2008, in situ measureme... A strong electric (E) field sounding system was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vertical component of the E-fields, temperature, relative humidity and GPS data along the sounding path. In the summer of 2008, in situ measurements of E-field inside the thunderstorms were conducted in Pingliang, Gansu Provience,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an X-band weather radar. One E-field profile inside a thunderstorm was successfully acquired. The sounding data indicated four charge layers along the sounding trajectory, three in-side the thuderstorm and one at its lower boundary. The lower cloud boundary charge layer was negative, acting as a screening layer, and laid between 4.3 to 4.5 km a.s.l. The lower positive charge center (LPCC) existed between 4.5–5.3 km a.s.l. (from 3°C to -2°C); the main negative charge area was present between 5.4–6.6 km a.s.l. (-3°C to -10°C); the upper positive charge layer was between 6.7–7.2 km a.s.l. (-11°C to -14°C). The results support the tripole charge structure inside thunderstorms (above 0°C isotherm altitude), but the LPCC is much larger-than-usual in Chinese inland plate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UNDERSTORM ELECTRIC field SOUNDING ELECTRIC charge structure Chinese INLAND PLATEAU charging mechanism
原文传递
基于多种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研究闪电放电频次、触发高度差异性
5
作者 李金龙 《电瓷避雷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4-78,共5页
基于已有的三维模式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对比分析GZ、TAK方案下闪电放电频次、正负先导的发展步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方案下闪电触发高度的差异性,研究表明:GZ方案中,无论是在垂直分布高度上还是在频次上,闪电触发频次较TAK方案少;与TA... 基于已有的三维模式雷暴云起放电模式,对比分析GZ、TAK方案下闪电放电频次、正负先导的发展步数随时间的变化以及不同方案下闪电触发高度的差异性,研究表明:GZ方案中,无论是在垂直分布高度上还是在频次上,闪电触发频次较TAK方案少;与TAK方案相比,GZ方案下雷暴云电荷结构较弱,云闪发生频次较少且没有地闪出现; TAK方案下雷暴云中正先导从主负电荷区触发,传播更为频繁,正先导的步数发展也就越活跃,相比之下GZ方案中正先导传播步数较少。因此,非感应起电参数化方案的选取不同,使得对雷暴活动中起电、放电过程的研究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研究结论对雷电微物理过程基础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起电机制 电荷结构 闪电放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