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添加剂对电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牟世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24,82,共3页
为提高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蚀性,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膜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明显改变了钝化膜层的腐蚀电位,提高钝化膜的交流阻抗值,... 为提高镀锌层钝化膜的耐蚀性,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膜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明显改变了钝化膜层的腐蚀电位,提高钝化膜的交流阻抗值,烷氧基硅烷钝化膜的耐蚀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阻抗 极化曲线 添加剂 钝化 镀锌层 钝化膜
下载PDF
添加剂对镀锌层钝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郝建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14,共3页
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膜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明显改变了钝化膜层的腐蚀电位,提高钝化膜在低频区的交流阻抗值,烷氧基硅烷钝化膜的... 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添加剂对镀锌层烷氧基硅烷钝化膜腐蚀性能的影响,并与加速腐蚀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剂的加入明显改变了钝化膜层的腐蚀电位,提高钝化膜在低频区的交流阻抗值,烷氧基硅烷钝化膜的耐蚀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 极化曲线 添加剂 钝化 镀锌层
下载PDF
水-乙醇体系对双极膜中间界面层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小菏 李秋花 +1 位作者 葛亮 徐铜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09-314,共6页
选取Neosepta BP-1,Fumasep FBM,CJ-BPM三种商业标准双极膜作为研究对象,以水-乙醇为研究体系,通过改变不同乙醇含量,测定双极膜的交流阻抗谱,并且对双极膜的耐溶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P-1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FBM,CJ-BPM耐溶剂性相... 选取Neosepta BP-1,Fumasep FBM,CJ-BPM三种商业标准双极膜作为研究对象,以水-乙醇为研究体系,通过改变不同乙醇含量,测定双极膜的交流阻抗谱,并且对双极膜的耐溶剂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BP-1具有良好的耐溶剂性,FBM,CJ-BPM耐溶剂性相对较弱;水解离现象发生在Li Cl水-乙醇混合溶液中,随着乙醇含量的增加,双极膜的阻值增加,而水解离程度降低。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醇解离能力要远远小于水解离能力,因此乙醇的存在使得中间界面层区域的水浓度降低,进而降低了水解离程度;通过简化算法计算出了不同乙醇含量下,BP-1,FBM的中间界面层厚度,更直观地看出乙醇对双极膜水解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乙醇体系 离子交换 电化学 交流阻抗谱
下载PDF
典型抑制剂颜料对轨道交通用铝合金的腐蚀防护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化强 段文超 +4 位作者 孙琳 史洪微 刘常升 刘福春 韩恩厚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2,共6页
通过对比商业化的抑制剂颜料铬酸锶和改性多聚磷酸锶铝,研究了新型绿色抑制剂颜料-肉桂酸铈对轨道交通用7XXX铝合金的腐蚀抑制行为和含肉桂酸铈环氧涂层的腐蚀防护行为。浸泡实验的结果表明,肉桂酸铈和铬酸锶对铝合金的腐蚀具有优秀的... 通过对比商业化的抑制剂颜料铬酸锶和改性多聚磷酸锶铝,研究了新型绿色抑制剂颜料-肉桂酸铈对轨道交通用7XXX铝合金的腐蚀抑制行为和含肉桂酸铈环氧涂层的腐蚀防护行为。浸泡实验的结果表明,肉桂酸铈和铬酸锶对铝合金的腐蚀具有优秀的抑制作用。极化曲线(PDS)的结果表明,改性多聚磷酸锶铝在浸泡初期对铝合金具有较强的腐蚀抑制能力,而这种腐蚀抑制能力在浸泡后期弱于肉桂酸铈和铬酸锶。研究了含有1%(质量分数)以上3种抑制剂颜料环氧漆的腐蚀行为,电化学阻抗谱(EIS)结果表明,含有1%肉桂酸铈的环氧涂层具有优秀的腐蚀防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酸铈 铝合金 抑制剂颜料 电化学阻抗谱 腐蚀抑制
原文传递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_2 Corrosion Product Layer of P110 Steel Investigated by SEM and Electrochemical Techniques 被引量:13
5
作者 ZHAO Guo-xian LU Xiang-hong +1 位作者 XIANG Jian-min HAN Yong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89-94,共6页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2 corrosion product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P110 steel was investigated in simulated oilfield environment using massqoss experiment,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 impedance spectros...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of CO2 corrosion product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P110 steel was investigated in simulated oilfield environment using massqoss experiment, potentiodynamic polarization curve,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d SEM micrograph analysis. Samples of different times up to 240 h were tested during exposure. Corrosion product was primarily composed of Fe(Ca, Mg)(CO3 )2, which was distinguished by two layer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exposure time, the charge transfer resistance and polarization resistance increased progressively, the uniform cor- rosion rate decreased, and the corrosion reaction was controlled by the diffusion process instead of the activation process. All phenomena were at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rotective corrosion product layer. More compact and lower porosity of the layer made it more difficult to transfer and diffuse through the corrosion product layer for the charges and ions. Similar results were obtained bv electrochemical test and mass-loss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corrosion P110 steel electrochemistry impedance spectr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