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hortwave radiation: a review 被引量:7
1
作者 Chao Yu Rui-Yun Pe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2018年第1期79-84,共6页
With the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shortwave radiation,it is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radar observations,industrial manufacturing,and medical treatments.Despite of the benefits from shortwave,these wide ap... With the increasing knowledge of shortwave radiation,it is widely use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radar observations,industrial manufacturing,and medical treatments.Despite of the benefits from shortwave,these wide applications expose humans to the risk of shortwa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which is alleged to cause potential damage to biological systems.This review focused on the exposure to shortwa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considering in vitro,in vivo and epidemiological results that have provided insight into the biologic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shortwave.Additionally,some protectiv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discussed here in the hope of obtaining more benefits from shortwave with fewer health ri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ortwave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iological effects
下载PDF
Analysis and FDTD Modeling of the Influences of Microwave Electromagnetic Waves on Human Biological Systems 被引量:1
2
作者 Anthony Bassesuka Sandoka Nzao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2年第6期912-929,共18页
The interac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the human body are complex and depend on sever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ident wave, including its frequency, its intensity, the polarization of ... The interactions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the human body are complex and depend on several factors rela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cident wave, including its frequency, its intensity, the polarization of the tissue encountered, the geometry of the tissue and its electromagnetic properties. That’s to say, the dielectric permittivity, the conductivity and the type of coupling between the field and the exposed body. A biological system irradiated by an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traversed by induced currents of non-negligible density;the water molecules present in the biological tissues exposed to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will begin to oscillate at the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wave, thus creating internal friction responsible for the heating of the irradiated tissues. This heating will be all the more important as the tissues are rich in water.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establishment from a mathematical and numerical analysis explaining the phenomena of interaction and consequences between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health. Since the total electric field in the biological system is unknown, that is why it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FDTD method to assess the electromagnetic power distribution in the biological system under study. For this purpose, the detailed on the mechanisms of interaction of microwave electromagnetic waves with the human body have been presented. Mathematical analysis using Maxwell’s equations as well as bio-heat equations is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for a consistent result. Therefore, a thermal model of biological tissues based on an electrical analogy has been developed. By the principle of duality, an electrical model in the dielectric form of a multilayered human tissue was used in order to obtain a corresponding thermal model. This thermal model made it possible to evaluate the temperature profile of biological tissues during exposure to electromagnetic wav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btained from computer tool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in the biological tissue is a linear function of the duration of exposure to microwave electromagnetic wav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biological Systems Microwaves COUPLING SAR thermal effects non-thermal effects The FDTD Method Maxwell’s Equations Bio-Heat Equation Electrical Model thermal Model
下载PDF
Laser-enhanced thermal effects during focused ultrasound radiation on biological tissues
3
作者 ZHAO Jinyu TAO Chao +2 位作者 ZHANG Shuyi FAN Li SHUI Xiuji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CSCD 2018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The thermal effects induced by a moderate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nd enhanced by combined laser pulses for bio-tissues and tissue-phantom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At first, the heating effec... The thermal effects induced by a moderate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and enhanced by combined laser pulses for bio-tissues and tissue-phantom are studied experimentally and theoretically. At first, the heating effects of bio-tissues and tissue-phantom induced by ultrasound and enhanced by laser are measured experimentally. The heating processes induced by attenuations of focused ultrasonic waves and cavitation effects of the focused ultrasound and combined laser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By analyzing the mechanisms of these effects, it is found that the laser nucleation makes the cavitation bubble generation more easily, which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ultrasonic cavitation effects, and then enhance the thermal effects of the samples. On the other hand,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ly the heating processes induced by the focused ultrasound and enhanced by the pulsed laser, by fitting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he corresponding cavitation bubbles and rising temperatures induced by the focused ultrasound with and without laser can be estimated approximat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r-enhanced thermal effects during focused ultrasound radiation on biological tissues MPA
原文传递
A new horizon for neuroscience:terahertz biotechnology in brain research
4
作者 Zhengping Pu Yu Wu +2 位作者 Zhongjie Zhu Hongwei Zhao Donghong Cui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2025年第2期309-325,共17页
Terahertz biotechn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various biomedical fields and has especially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brain sciences.In this article,w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biot... Terahertz biotechnology has been increasingly applied in various biomedical fields and has especially shown great potential for application in brain sciences.In this article,we review the development of terahertz bio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neuropsychiatry.Available evidence indicates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the use of terahertz spectroscopy and terahertz imaging techniques in the diagnosis of amyloid disease,cerebrovascular disease,glioma,psychiatric disease,traumatic brain injury,and myelin deficit.In vitro and animal experiment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the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of terahertz technology in some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s.Although the precise underlying mechanism of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erahertz electromagnetic waves and the biosystem is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 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biomedical noninvasiv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lications.However,the biosafety of terahertz radiation requires further exploration regarding its two-sided efficacy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This review demonstrates that terahertz bio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be a promising method in the field of neuropsychiatry based on its unique advant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logical effect brain NEURON NEUROPSYCHIATRY NEUROSCIENCE non-thermal effect terahertz imaging terahertz radiation terahertz spectroscopy terahertz technology
下载PDF
电磁混响室不同工作状态下有效工作区场强
5
作者 薛腾 蒋思奥 王长振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361-6367,共7页
电磁混响室(reverberation chamber, RC)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找到其电平值与场强的对应参考值,探究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均一性,并最终明确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较为稳定的区域,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和防护研究提供参考。分别在900、1 800、2 65... 电磁混响室(reverberation chamber, RC)在不同工作状态下,找到其电平值与场强的对应参考值,探究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均一性,并最终明确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较为稳定的区域,为电磁辐射生物效应和防护研究提供参考。分别在900、1 800、2 650 MHz三种频率下,用电磁辐射检测仪对RC有效工作区域内324个场强测试点进行监测,并采用R语言和相关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固定频率900 MHz、电平值为-25 dBm时,有效工作区域中三个高度的场强值和变异系数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固定频率1 800 MHz、电平值为-21 dBm时,场强在高度一与高度三、高度二与高度三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三个高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固定频率2 650 MHz、电平值为-19 dBm时,场强在高度一与高度二、高度一与高度三之间统计学差异显著,变异系数在三个高度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可见本研究提供了900、1 800、2 650 MHz三个频率下相应电平值对应的场强,为相关实验的开展提供参考;RC内有效工作区域单点场强随时间变化稳定性良好,而不同点的场强存在一定的空间不稳定性;有效工作区域中场强较为稳定的区域为高度一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混响室 电磁辐射 场强 场均匀性 手机辐射生物效应
下载PDF
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6
作者 曹毅 童建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2-226,共5页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通讯工业的发展,电磁辐射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继水、空气、固体垃圾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有:①广播电视发射装置;②通信设备的普及和应用;③工业、科研、医疗应用中高频用电设备;... 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和通讯工业的发展,电磁辐射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继水、空气、固体垃圾污染之后的第四大公害。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有:①广播电视发射装置;②通信设备的普及和应用;③工业、科研、医疗应用中高频用电设备;④高压输电线路;⑤交通运输的电气化。本文对电磁辐射的特征、不同频率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和健康影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健康效应
下载PDF
电磁场曝露对生物组织电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滚 庞小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04-610,共7页
电磁辐射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发生机制与电磁场本身的特性相关,同时也与生物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电磁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自由基以及磁颗粒等处于外加电磁场中时其电磁特性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不同... 电磁辐射严重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电磁场生物效应的发生机制与电磁场本身的特性相关,同时也与生物组织在电磁场作用下电磁特性的改变密切相关.生物体内的信号分子、自由基以及磁颗粒等处于外加电磁场中时其电磁特性会发生变化,尤其是不同频率电磁场曝露作用下生物组织的导电、介电以及磁学等特性会有非常显著的区别.明确不同频率电磁场作用下生物组织电磁特性的变化规律是研究电磁场生物效应发生机制以及预防问题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电磁场对于生物组织电磁特性影响的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生物组织 电磁特性
下载PDF
低频电磁辐射与脑神经细胞微管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峰 肖德涛 +1 位作者 张登玉 周熠 《原子核物理评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3-347,共5页
研究了低频电磁辐射场与脑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电磁辐射为非电离低频电磁场,将脑神经细胞骨架微管(MT)中的两态物理系统进行量子化,用密度矩阵描述脑神经系统中信息位的状态,建立并求解脑神经系统中信息位的动力学方程。... 研究了低频电磁辐射场与脑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电磁辐射为非电离低频电磁场,将脑神经细胞骨架微管(MT)中的两态物理系统进行量子化,用密度矩阵描述脑神经系统中信息位的状态,建立并求解脑神经系统中信息位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当非电离低频电磁辐射射向大脑时,脑神经系统中信息位的密度矩阵非对角元在任意时刻都不为零,能够保持较好的量子相干性,脑神经系统的功能不会受到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神经细胞 非热效应 信息位
下载PDF
太赫兹辐射生物效应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6
9
作者 余争平 张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259-2266,共8页
21世纪以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成像和感应技术在医疗、军事、安保方面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了安全有效地应用太赫兹技术,特别是将太赫兹技术应用于诊断、活体成像、治疗、安检等领域,需要对太赫兹辐射的生... 21世纪以来,太赫兹(terahertz,THz)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其成像和感应技术在医疗、军事、安保方面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为了安全有效地应用太赫兹技术,特别是将太赫兹技术应用于诊断、活体成像、治疗、安检等领域,需要对太赫兹辐射的生物效应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和评估,明确其生物效应特征和量效关系,获得致伤阈值。因此,THz生物效应研究成为本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THz生物效应研究是开展THz应用研究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有助于加深对THz与生物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也为未来THz技术的应用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THz生物效应研究也是评价健康危害、建立安全标准、THz技术安全应用所必需的。本文将从THz辐射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个方面,对THz生物效应研究进展进行综合阐述,并总结分析THz生物效应研究给我们的启示,对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 生物效应 热效应 非热效应
下载PDF
医学装备的电磁辐射及其生物效应的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立为 孙喜文 贾建革 《中国医学装备》 2009年第1期13-17,共5页
将对各类医学装备的电磁辐射可能给医务人员及患者带来的身体损害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与医学装备相关的各类电磁辐射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并初步研究对应的防护措施,使医学装备在发挥其重要的临床救治作用的同时尽... 将对各类医学装备的电磁辐射可能给医务人员及患者带来的身体损害进行定性分析,结合相关实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与医学装备相关的各类电磁辐射可能产生的生物效应,并初步研究对应的防护措施,使医学装备在发挥其重要的临床救治作用的同时尽量减低电磁辐射对使用人员身体健康所产生的潜在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安全防护
下载PDF
电磁场对生物体系的非热效应及其作用机理 被引量:13
11
作者 习岗 杨运经 《大学物理》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0-52,63,共4页
由于电力和通讯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电磁污染,低强度电磁场对生物体系的非热效应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极低频电磁场和射频电磁场对生物体系非热效应及其机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看法.
关键词 电磁场 非热效应 生物体系
下载PDF
利用FDTD方法比较手提电话天线的方向图,输入阻抗及人头部的比吸收率(SAR)(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乐伟 梁茂胜 +3 位作者 单士明 桂平先 尤太隆 焦培南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341-354,共14页
本文给出了利用FDTD电磁模拟方法对常用的五种个人通信手提电话的天线和人头部组织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在研究中考虑的蜂窝通信手提电话常用的天线种类为单极子、偶极子和倒F型(IFA)天线。不均匀的实际人头模型被用于预测天线特性(... 本文给出了利用FDTD电磁模拟方法对常用的五种个人通信手提电话的天线和人头部组织相互作用的比较研究。在研究中考虑的蜂窝通信手提电话常用的天线种类为单极子、偶极子和倒F型(IFA)天线。不均匀的实际人头模型被用于预测天线特性(包括输入阻抗,方向图和辐射效率等)和对操作作者耦合的电磁效应。天线在人头部的潜在危险影响是用1W辐射功率在人组织产生的比吸收率(SAR)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手提电话 移动通信 FDTD法
下载PDF
太阳黑子活动对近地空间的电磁辐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庄得新 周玉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93-296,共4页
太阳活动特别是黑子、耀斑的爆发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和破坏近地空间环境,给 空间技术造成重大影响,危害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行,X射线爆发会导致地球电离层受到突然骚扰,因而使短波通 信衰减,甚至中断.统计和研究结果... 太阳活动特别是黑子、耀斑的爆发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影响和破坏近地空间环境,给 空间技术造成重大影响,危害人造卫星的正常运行,X射线爆发会导致地球电离层受到突然骚扰,因而使短波通 信衰减,甚至中断.统计和研究结果还表明,地球上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人类的健康和某些流行疾病也受太阳 活动的影响。根据美国的交通事故数据与太阳黑子数目的变化周期作对比,对其中的关系作了讨论, 最后提出关 于太阳黑子对交通事故影响的结论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黑子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交通事故
下载PDF
电磁环境及其生物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显海 张利军 张蕊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3期404-407,共4页
强电磁辐射、工频电场与磁场及紫外线辐射均可产生生物效应。详细讨论了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计算了典型通信基站同时考虑邻近扇区辐射影响实际安全防护距离随方位的变化特性,其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和最小辐射方位上的最小安全防护距离... 强电磁辐射、工频电场与磁场及紫外线辐射均可产生生物效应。详细讨论了电磁环境的生物学效应;计算了典型通信基站同时考虑邻近扇区辐射影响实际安全防护距离随方位的变化特性,其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和最小辐射方位上的最小安全防护距离分别为35.43m和18.16m;利用等效电荷法计算了220kV、330kV和500kV高压输电线下空间工频电场强度分布和安全防护距离,相对应输电线下电场最小安全防护距离分别为距边线外3.1m、8.0m和12.7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紫外线 输电线
下载PDF
生物电磁辐射实验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杨思凡 庞小峰 李斌 《生命科学仪器》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现代生活空间中充满了各种强度的电场、磁场。由于生物效应的复杂性,这些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是否会引起生物效应在学术界还存在分歧。因此要比较准确的研究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的机... 近年来,人们对健康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现代生活空间中充满了各种强度的电场、磁场。由于生物效应的复杂性,这些电磁辐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以及是否会引起生物效应在学术界还存在分歧。因此要比较准确的研究电磁辐射危害健康的机理以及指导采取医学防护的措施就需要大量的动物实验或者人体实验。基于这一需要,设计一个可以比较科学的模拟空间电磁环境的实验装置就非常有必要了。这样就可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电场、磁场以及更复杂的混合场对生物体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实验装置
下载PDF
电磁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5
16
作者 卑伟慧 曹毅 《辐射防护通讯》 2007年第3期27-31,共5页
简要介绍了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的几种研究理论,从整体生物效应、细胞效应,以及电磁辐射对基因表达和对肿瘤形成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的研究成果,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几点个人看法。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生物学效应 热效应 非热效应
下载PDF
电磁辐射对生物体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5
17
作者 黄德寅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4年第1期9-11,共3页
近年来,在职业场所或在家中,电磁辐射的存在越来越广泛。电磁辐射可对生物体具有致伤效应,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该文就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外遗传毒性这三条基本途径,对电磁辐射引起生物学效应的可能机制作一概要综述。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生物学效应 细胞毒性 基因毒性 外遗传毒性
下载PDF
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邓桦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91-192,F003,共3页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在利用电磁辐射和微波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理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机制、... 电磁辐射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之中。人们在利用电磁辐射和微波为人类的健康服务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电磁辐射已成为损伤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物理因素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电磁辐射和微波的生物学机制、对人体各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微波 生物学机制 非热效应
下载PDF
手机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卫飞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22-26,共5页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辐射已成为一种新型特殊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移动电话及其基站和其它个人通讯系统产生的射频电磁场,其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一直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就近年来有关手机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作一...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磁辐射已成为一种新型特殊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移动电话及其基站和其它个人通讯系统产生的射频电磁场,其生物效应和机理研究一直还存在较大的分歧。就近年来有关手机电磁辐射的生物效应及机理研究进展作一个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机理
下载PDF
微波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20
作者 范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3期79-81,共3页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频率为0.3~300GHz的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工业等领域,微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综合评述了微波的特性及近年来有关微波对神经系统生物效应的研...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频率为0.3~300GHz的微波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医疗、工业等领域,微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的研究文献,综合评述了微波的特性及近年来有关微波对神经系统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电磁辐射 生物效应 神经系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